电气时代网 电气时代网 电气时代网

智能制造方兴未艾, 电力企业借势破局——访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琨

《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将电力装备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明确提出了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战略要求,通过开展基于智能制造标准、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基础与信息安全系统的关键技术装备和先进制造工艺的集成创新应用,联合开发电力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实现推广应用与产业化,推动产业行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琨

记者:请介绍一下当前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王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较大且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我国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力装备制造大国,特别是以大型发电成套设备、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和智能电网成套装备为代表的电力装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十二五”期间,我们在高压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进一步确立了我国在电力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十三五”期间,百万伏级交流的骨干网架已基本形成,±800kV直流输电技术日益成熟,±1100kV直流输电项目也在建设之中。

近年来,我国电力装备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电力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电力装备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能力显著增强。然而,随着国内能源需求结构的调整,国内市场需求日渐饱和,电力装备制造领域面临着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赢利能力逐年下降。此外,我国电力装备制造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核心材料还受限于国外的制约。提质增效、增强创新能力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电力装备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记者:为什么电力装备制造业要加快利用新型制造技术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

王琨:随着我国电力市场需求增长的放缓,电力装备制造领域的结构性问题逐渐得以暴露,产品同质化现象尤为凸显。在经济新常态下,纠结经济的增长速度已不在现实,企业必须以“高质量来谋求发展”,即在产业结构上,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型;在产品结构上,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变;在经济效益上,由高成本、低效益向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向转变;在生态环境上,由高排放、高污染向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在提质增效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产品的创新能力。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主攻方向之一,也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关键载体,智能制造可以帮助传统产业实行生产制造和市场多样化需求之间的动态匹配,有利于节约成本,降低资源消耗,抵消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重塑产业竞争力,驱动价值力向高端攀升。电力装备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为此,《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将电力装备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明确提出了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战略要求,通过开展基于智能制造标准、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基础与信息安全系统的关键技术装备和先进制造工艺的集成创新应用,联合开发电力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实现推广应用与产业化,推动产业行业的转型升级。

记者:为什么要关注智能制造和实施智能制造,请谈谈智能制造给传统的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王琨:近年来,我们在电力装备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及推广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实践证明,智能制造确实能够帮助企业解决一些目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由此,就引出了下面的话题,为什么我们要关注智能制造,为什么我们要实施智能制造。

首先,对于智能制造的理解十分重要。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智能制造内涵十分丰富,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在实施智能制造时选用的途径和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只有因企制宜、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才能帮助企业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同时,智能制造也不是割裂和独立存在的,它是与企业的六西格马管理和精益管理等息息相关且融会贯通的。

第二,企业发展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的企业应以积极的心态去迎合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除了行业的相关技术,我们还要主动地去关注所谓的全新的、跨行业和跨学科的技术。也许未来,这些新兴技术就会成为推动电力装备行业变革的动力。

第三,智能制造是解决电力装备行业现阶段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因为,智能制造并不会帮助我们去解决或改变由于市场需求疲软、企业订单下滑和下游电力工业发展增速放缓的行业现状。智能制造只能是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来帮助那些作好准备,而且积极做出行动的企业,实现平稳过渡,或者是抓住机遇实现逆势发展。也许有的企业还会因为在这轮智能制造的大潮中走的过急和过猛,导致资金链断裂。

记者:目前,我国电力装备领域智能制造现阶段取得了什么成果?

王琨:据统计,2015年以来,我国获批准的智能制造专项有428个,批准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6个。其中,我国电力行业实施智能制造专项的总数约50个,涉及到的领域既有发电设备,也有输变电设备;既有高压设备也有中低压设备,既有一次设备也有二次设备;同时也涵盖了电动机等用电设备,实现了对电力装备的全覆盖。这些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信息化与技术融合、信息化与制造融合、信息化与产品融合以及信息化与管理融合四个方面积极推进,建成了面向多主体协同的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信息化管理和可视化运维的智能制造平台,促使产业自主创新、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能力稳步提升,转型升级初见成效。这些项目在加快电力装备行业转型升级方面起到了试点示范作用。

前不久参加了一个低压电器企业的项目验收,我们了解到他们针对小型断路器和接触器生产线开展智能化改造取得的成果十分显著:生产线自动化水平提升,取代了部分手工装配,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用人成本大幅缩减,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显著提高,供货周期得到了有效保证。在中低压输配电行业,一些试点企业还围绕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和产品测试等全生命周期的主要过程,建设了以“集成化、精益化、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数字化工厂。

而体型巨大、结构复杂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其特点是多品种、单件小批量且生产周期长。这种类型的企业在开展智能制造时则是以推进产品全生产周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建设方向,从订单开始到物料准备,从设计到工艺,从制造到装配,直至最后的试验、发运和运维服务,通过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技术降低了企业库存,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周转率。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用户现场设备运行过程的监测和控制,从而完成对分散设备的状态监控、预警和故障诊断,实现了传统的制造企业逐渐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远程运维已成为企业的一个的新经济增长点。

记者: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联盟于2018年5五月正式成立,能否介绍一下联盟成立的意义?接下来,联盟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王琨:为了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动实施电力装备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汇集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电力装备主机及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系统解决方案及智能制造设备商、重点电力用户等多家单位,成立了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系统集成商联盟(简称“联盟”),旨在培育壮大电力装备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商,搭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技术研发、行业应用和市场推广的一体化公共平台,从而推进电力装备制造业加快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

利用联盟平台,我们希望能够将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智能制造装备提供商、工业软件提供商以及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电力用户企业有机的联系起来,打通智能制造的各环节。通过上下游产业的对接,为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提供相关服务,加快实现电力装备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了摸清行业现状,联盟将重点开展“四个一”行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行业内的规模和影响力,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

1.开展一次市场调研

针对智能制造实施主体、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以及为开展智能制造提供装备、软件的企业展开调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企业运行情况和产品发展趋势,已实施及拟实施的智能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

2.形成一份调研报告

对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进行总结,形成一份调研报告并进行发布。这份报告可以让相关企业及时了解行业现状,分享信息资源。

3.组织一次需求对接活动

把智能制造企业与提供解决方案和设备的企业组织在一起,以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需求为导向,围绕企业实施智能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困惑,开展专家问诊等活动,助力行业智能制造的顺利实施。

4.征集一批行业优秀案例

介绍案例的实施背景、实施内容和成功经验,为大家提供借鉴和参考,形成面向行业的智能制造经验,复制推广主要做法和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