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时代网 电气时代网 电气时代网

迎接好氢能产业管理的挑战

迎接好氢能产业管理的挑战

郑徐光(能源情报研究中心)

在近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氢能”被明确列入能源范畴。这两个字回应了此前将氢气从“危化品”变成“能源”的呼声,也激起了业界诸多畅想。氢能将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席位,相应地,能源意义下的氢能产业管理也显得愈加重要。而且,随着产业持续发展,地方“先行先试”策略有必要及时转向国家层面的统筹管理。

要看到,去年,在氢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能源委员会明确探索氢能商业化路径等政策加持下,我国氢能产业得到快速培育。2019年,全国新建成加氢站38座,超出此前历年总和,居全球第一;作为现阶段氢能的主要下游应用,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完成3022辆,同比增长86.7%。这两大重要产业环节的发展,无论从纵向看,还是在国际间横向比,成果显著。上游制氢的技术成本也在下降。2020年氢能商业化步伐持续向前。多个省(市)出台了氢能产业鼓励政策,重点项目规划、投资规模及补贴力度不减。汽车制造、能源装备、煤化工等领域不少上市公司的公告也显示,加快布局氢能产业链业务。

也要看到,长期以来,氢气被作为危险化学品来管理。我国氢能行业管理、关键材料和技术水平、技术标准和规范、产业链完善性等与国际相比有不小差距,氢能利用的成本偏高,而且国家明确氢能利用的探索方向后,地方上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

此情此景对于能源业界并不陌生。近十多年,能源领域见证了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以及海上风电、储能等产业的积累、爆发增长过程,也经历了产业发展中粗放、冷热不均等问题。如今,有的问题得以解决,有的还在解决。对于尚在产业初期的氢能管理,需汲取其他能源细分产业管理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以更好更快促进氢能商业化。

一是明确国家层面的行业主管部门。氢能兼具清洁二次能源与高效储能载体的双重角色,但与风电、光伏等能源细分产业不同,氢气产业链一开始不在能源管理体系下,属后来逐步进入能源大家庭。其身份在变,其行业主管部门需进一步明确,重新理顺管理体制。当前,统筹规划、管理、技术标准和规范等诸多工作有待氢能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推动。

二是尽快做好国内氢能产业的定位和发展规划。2019年,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对扩大氢能应用提出了在长期能源战略中确立氢能的角色、刺激商业对清洁氢气的需求、解决“先行者”的投资风险、支持研发以降低成本、加强国际合作等七项关键建议。但目前,我国尚未正式明确氢的能源定位和产业规划。中国氢能联盟等行业组织和研究机构此前做出的相关预测和路线图,需要得到官方的校正,进一步稳定产业发展预期。

三是重视氢能安全问题。氢能纳入能源管理体系,但其危化品属性不会就此消失。2019年以来,美国、韩国、挪威等国陆续发生储氢、加氢设施安全事故,足以引起行业重视。我国氢能处于加快培育产业阶段,更要慎重。

四是促进基础研发,提高关键材料和技术的国产化水平及经济性。氢能产业链条长,制取、储运、加氢设施及下游应用,涉及不同环节不同技术路线。结合我国是可再生能源装机大国的国情,推动重点技术攻关。制取环节,推动以煤制氢为主向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转变;储运环节,提高长距离储运水平;下游应用环节,推动以燃料电池为主的应用更加多元化。技术与市场手段并重,持续降低氢能的利用成本。

五是指导地方立足优势,做好区域产业定位。当前,多地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加快氢能产业布局,正在形成多个产业集聚区。有的地方基于本地可再生能源富余优势,有的地方利用本地工业副产制氢条件,积极抢抓氢能产业机遇。但各地先行先试,容易忽略全局,出现了“氢经济”热现象。要加强宏观指导,做好地方区域产业定位,进行差异化竞争。

总之,立足国内,关注国际。在氢能发展大势中保持科学认知,不盲从、不掉队,迎接好氢能产业管理的挑战,促进氢能健康发展,让氢能在多元化能源供应和能源低碳转型中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