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时代网 电气时代网 电气时代网

中新工商界人士:一带一路建设动力将更加充沛

自2013年算起,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已有7年时间。7年来,中国已同138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展开了2000多个合作项目,解决了成千上万人的就业。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了7.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了1100亿美元。当前疫情对“一带一路”合作造成了一些影响,但各国人士认为,这都是暂时的,也是局部的。从整体和长远看,经过疫情的考验,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将更加牢固,动力将更加充沛,前景将更加广阔。

在“后疫情”时期的新背景下,如何实现新阶段的“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往来,这是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各沿线国家投资企业正在思考的全新的命题。为此,中国贸促会驻新加坡代表处、新加坡中资企业协会秘书处对多位中新工商界人士进行了访谈,共同探讨后疫情时期“一带一路”新的合作领域,畅谈“一带一路”倡议构架下全方位合作的新探索与新实践。

问:如何看待疫情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当前形势下,如何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更好推进国际合作?

中国建设银行新加坡分行总经理任冬艳:当前形势下,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信息分享、物资采购、医疗救助、疫苗研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各国项目合作领域也从硬件基础设施转移到金融科技、技术和数字贸易、医疗卫生系统等软实力建设中来。我们相信,在合力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更多、更有效的新合作模式会应运而生,这也将为各国持续推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一带一路”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加坡大华银行集团国际管理董事总经理张志坚:从目前情况来看,疫情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合作造成了短期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随着疫情过后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理解的进一步加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会围绕“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更多领域内全面深化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是经济全球化与互联互通。当前许多国家包括中国结合本国实际采取了例如入境限制、检疫隔离、停飞航班等防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人员互访、产业链布局以及物流运输等,但这些负面影响都是暂时的。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对全球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在不断积聚,增加了“一带一路”共建的困难。但就目前看,这些冲击和困难都是可控的,不会从根本上阻止“一带一路”的共建步伐。而且,“一带一路”合作对于各共建方,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缓解疫情冲击、恢复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一带一路”提供的协调协作平台及其彰显的开放、合作精神,也是应对这场全球危机所最为需要的,“一带一路”建设必将成为各国对抗疫情的重要合作平台和风险抵御机制。目前,各国家和地区多为应对疫情发布系列管控措施和鼓励经济运行的政策,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应密切关注最新动态,提前规避管控、消减违约风险的同时,充分利用政策便利,预先做好复产复工的各项资源准备。

问:目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两国企业携手开拓第三方市场合作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企业如何发挥主体作用?

新加坡盛裕集团国际业务总裁张永昌:东南亚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一带一路”倡议恰好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鉴于此类项目需要大量资金,很重要的一点是,东南亚国家应选择与其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关键项目进行开发。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完成,东南亚地区必将从中受益,因为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短期内,我们需要持续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动态,因为我们要重新开始在东南亚的项目。尽可能保持一个安全的环境将至关重要。这可能包括工作场所和施工现场的安全距离措施。我们可能会减少现场办公人员的数量,并接受工作进度放缓的现实。必须确保工作场所的膳宿设计能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所有这些都将增加项目的成本,延缓项目进程。但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新常态。

从长远来看,我们还必须考虑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早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人们就已经对各国在开发这些项目时可能不得不承担的高额债务感到担忧。发生新冠疫情后,这种担忧将加剧。在对疫情做出响应并支持经济复苏之后,大多数政府将出现更严重的预算赤字。国内生产总值和政府收入也将下降。私有基础设施开发商将受到疫情的冲击。

问:疫情对东盟市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国与东盟开展合作的前景如何?主要合作领域有哪些?

中国—东盟科技产业合作委员会执行主席李雪民:尽管一些国家的疫情传播好像已经出现了拐点,无奈目前疫情还在全球肆虐,大部分专家都预测当欧美等地区逐步恢复经济民生活动时病患数字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直到持续有效的疫苗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普及接种。

坦率地说,中国东盟对接活动主要体现在产业转移和加强贸易通道建设两个方面,但新加坡可能是唯一的例外。新中两国的合作更侧重于高新科技产业方面,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的交流与合作上。当然,两国携手到第三国推动“一带一路”项目的建设更是前景一片光明,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及商业中心之一,在金融与法律服务业方面优势明显,可以补中国的一些短板,彼此抱团共进,相得益彰。

新加坡历来非常重视与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所共同建立的“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虽然“一带一路”由中国最先倡议,但这更是一个良好的国际合作平台。连续七年作为中国最大外资来源国的新加坡,在“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对华投资中占到总额的八成,而中国企业对丝路沿线国家的总投资中,新加坡一国就占据两成,两国的紧密经贸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可以肯定的是,“一带一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与民生都有腾飞发展的机遇。

问: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在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和前景?

中国港湾(新加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冯良记:伴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已取得初步进展,启动复工复产,我们看到新加坡政府开始探讨逐步放松对中国的入境管控措施,希望劳动力及产品供应链能够逐步恢复并缓解。有效控制住当地疫情,是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保障,中国也在利用本国的资源和丰富的抗疫经验帮助其他国家共同抗疫,这是都是非常好的趋势。

疫情过后我们还是要以“一带一路”为载体,加快布局全球产业链,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互利共赢。疫情也加快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成果的应用,比如各种在线会议、在线教育、在线购物平台,以及手机应用程序等等。企业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一带一路”数字化供应链,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

新加坡艾伦格禧律所中国业务部争议解决主任冯璞:我们认为有两点可以考量:第一,企业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带一路”在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中的作用。疫情面前无国界,疫情的全球化蔓延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灾难。“一带一路”建设是项“世纪工程”,中国需要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大协调、共克时艰。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发展,新加坡稳定的政治结构、良好亲商的法律法规及强大的执行力度、完善的司法系统、强大的国内机构和良好的公司治理实践,使新加坡的商业环境对中国投资者具有吸引力。2017年修订的《公司法》,进一步增加了商业实体所有人和控制权的透明度,减少了监管负担,提高了企业将新加坡作为东南亚业务总部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业务的便利性。

第二,企业应该用长远的视角看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不仅是因为参与共建的国家中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工程与建设项目大多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投资多,建设周期长,因此必须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应结合当前形势,重点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继续致力于推进“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