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时代网 电气时代网 电气时代网
4月23日,“金融赋能制造强省”行动储能行业融资路演专场活动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由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绿色金融专委会主办,江苏省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协办。 近年来,全国多地出台储能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在金融支持方面,提到发挥产业基金作用,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以金融“活水”为储能产业蓄能赋能。作为CESC2024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展览会的多场主题活动之一,本场活动为储能行业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促进金融与产业“双向奔赴”,助推储能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现场,江苏恒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科海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林源储能有限公司、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鸿博电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苏芯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复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它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晟高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南京四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家储能产业链上企业开展融资路演,介绍了各自公司的经营情况、研发情况和融资需求。参会的多家金融机构代表针对每家企业的融资需求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并表示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推介了相关的金融产品及融资服务,实现金融精准“滴灌”。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4月23日,新型储能助力钢铁行业能源转型专题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由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主办,江苏昆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本次论坛包括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近200人参会。 作为CESC2024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展览会的七场主题活动之一,本场活动聚焦新型储能在钢铁行业场景应用,推动行业能源转型。 推动钢铁工业节能与绿色低碳发展,是降低工业领域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优化用能结构等钢铁企业节能降碳的实施路径,提出加强新能源利用,增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等要求。 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星   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星表示,下一步,省工信厅将以新型储能技术为重要抓手,继续加大对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式,鼓励企业开展储能与钢铁生产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加强与产学研各界携手,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共同攻克关键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储能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肖邦国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肖邦国认为,新型能源体系背景下,钢铁行业应积极拥抱融入新型能源体系,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工艺系统与能源系统重构势在必行。通过提升绿色能源生产及在钢铁行业中的消费比重,实现能源行业与钢铁行业耦合发展,实现碳排放协同下降。 江苏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王志忠   江苏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王志忠表示,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和国际社会对碳中和目标的承诺,我国钢铁行业亟需进行深度的能源结构改革,从高碳走向低碳,从依赖化石能源转向拥抱清洁能源。新型储能技术,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系统的桥梁,对于解决钢铁行业能源供应的波动性、间歇性问题,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江苏昆仑科技互联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周玲霞   江苏昆仑互联执行总裁、昆仑储能南京总经理周玲霞表示,昆仑储能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将先进储能技术应用于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中,秉持“减用能、优节能、增储能、补绿能”的理念,通过深度融合数字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能源技术及储能技术,成功打造出集远程运维、能效管控、安全管控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昆仑能源互联网(INECO平台)。期望通过该平台为钢铁行业的能源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原司长黄利斌   会上,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原司长黄利斌进行了我国“双碳”相关政策解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庆、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姜峰分别进行了“新型电力系统下储能关键技术与应用”“卡诺电池储热技术及发展”的主题分享。 此外,蚂蚁集团、陕鼓集团、江苏昆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领储宇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晟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等企业及机构代表进行了主题分享。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4月23日,标准引领光储充换产业新生态发展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由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主办,江苏电投易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江苏省汽车行业协会支持,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南京市渣土协会、苏州市渣土协会、无锡市渣土协会、江苏省港口集团、连云港港口集团联合支持。 作为CESC2024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展览会的七场主题活动之一,本场活动聚焦光储充换产业的标准体系建设,引领光伏、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转型升级处处长、省汽车工业办公室主任熊斌谦介绍,江苏是汽车产业大省,拥有一批优质整车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已突破100万辆,国内动力电池产量前9位的生产企业均在江苏有投资布局,动力电池产销及出口稳居全国首位。下一步,省工信厅将支持换电重卡车辆加快推广应用,从强化标准引领、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持续扩大示范应用规模三方面助推江苏新能源光储充换产业快速发展。 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主任范建斌表示,标准对产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的作用,光储充换产业需要清洁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甚至电动汽车充换电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的关键技术的创新。今年2月,由IEC中心代表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成功立项机械储能国际标委会,由中国专家承担秘书处,机械储能属于电化学之后的补充,希望在该领域行业成员能够共同来参与标准制定。 山西省临汾市政府副秘书长杨楠介绍了临汾市产业发展现状。临汾资源优势明显,是全国三大优质的主焦煤基地之一,沿黄、沿汾、沿太岳“三大板块”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多元联动产业格局,发展潜力巨大。尤其在新能源重卡产业方面,临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临汾市新能源换电重卡互通互换生态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新能源重卡换电生态构建提供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借此与会机会,临汾邀请沿线各省市地方政府以及新能源汽车生态企业,一起共建“临汾至连云港互通互换氢电一体化绿色走廊”,为新能源重卡产业发展疏通堵点、树立标杆。 中汽中心首席专家、中汽政研副主任方海峰指出,在双碳背景下光储充换的融合发展是汽车行业转型升级新趋势,加快新能源重卡推广成为行业的热议话题。重卡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目前电动化确实还存在制约因素,政策视角下,从产品、技术、应用、成本、市场五方面出发,找准痛点、着重发力,将助推新能源重卡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江苏正在通过一系列技术与模式创新策略构建互通互换的数据交易平台,将有效打通换电重卡推广的众多堵点问题。 江苏电投易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鑫在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和一百多家参会企业及多家媒体共同见证下郑重宣布“电投易充即日起正式对外开放所有电池包专利、生产图纸和互换验证方法,相关资料都可以通过电投易充微信公众号免费申请获取”。只有通过开放、共享的标准环境,才能有效打破行业技术壁垒,促进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加速重卡换电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现场,南京、镇江、徐州、连云港、临汾五市举行城市级互通互换生态协同共建仪式。16家企业现场签约城市级互通互换生态链企业承诺。 此外,电投易充、开沃集团、徐工新能源、中汽研、国创检测、康尼新能源等企业及组织代表进行了主旨演讲。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创始人黄宏生《三十六年磨“两剑”创维汽车发力新质生产力》提出将通过技术持续创新、产线全面布局助力中国制造业崛起;徐州徐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明兴《徐工新能源绿色运输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徐工新能源汽车板块这一战略级板块,致力于给终端客户带来效益,给社会创造价值;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金伟《光储充连接系统解决方案》展现了康尼新能源作为南京本土企业在光储充换赛道上不懈钻研、不断突破的创新精神。围绕“城市如何借助重卡电动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运营场景下如何通过光储充换高效配置激活市场增量”两个主题,相关政府部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企业参与讨论。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4月22日,CESC2024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高峰论坛召开,国内外储能领域院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分享了国内外储能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等场景应用、储能安全性等内容。 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我国正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新型储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看来,新型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发展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一是储能系统本身要安全可靠。二是储能在电力系统当中要有很好优良的性能。三是储能要做到灵活智能。四要达到绿色环保。五是新型储能要对电力系统进行主动支撑,要应对以新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性。 “储能的发展从2000年至今大概经历了4个时期,一个是技术验证时期,第二示范应用时期,第三是商业化初期,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从商业化初期到规模化发展的这么一个阶段。主要特征是产业开始规模发展,部分技术国际领先,标准体系逐步完善,逐步形成多种商业模式。未来将逐步实现全面的商业化。”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表示。 在储能技术发展方面,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认为,现有储能技术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局限性。其中,新型液流电池具有安全可靠、降低建造成本、易于扩容三方面的优势,此外,新型液流电池所用的材料也较为环保。 2023年,在政策引导下,新型储能技术加速突破和迭代,市场应用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型储能已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作为此次大会的独家总冠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能解决方案技术总监林久标指出,与此同时,行业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乱象。在产品层面,存在着同质化严重、安全打折、容量衰减、能效降低等问题。针对储能产品容量衰减、能效降低等问题,宁德时代在近期发布的新一代储能产品天恒储能系统,实现规律的零衰减。林久标介绍,公司在3年零衰减技术基础上导入补锂技术和锂离子自修复技术,在全生命周期控制活性锂的消耗速度,仿生SEI和自组装电解液,为锂离子开辟绿色通道,实现功率零衰减。公司解决了零衰减电池制造中淤埋锂金属高度活性的问题,有效遏制氧化反应引发热失控,同时解决供应难题,实现大规模、可量产且成本可控。 作为储能系统在用户侧的典型应用,工商业储能当前也面临多重问题。作为高峰论坛的冠名单位,上海卓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黄浩指出。在安全性上,工商业储能项目多、区域分布较广对整体运维提出一定要求。在经济上,工商业储能仍然是峰谷套利,通过能量时移来构成盈利模式,需要拓展长期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而在场景应用方面,工商业储能与不同场景的结合,对控制基础都会产生不同要求。黄浩表示,围绕工商业储能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多场景要求,公司开发Z-digital系列数字化产品,包含资产管理系统、能量管理运营系统、安全管理系统、零碳园区管理系统,以及虚拟电厂VPP的管理系统,覆盖了五大领域。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形成多种能源规模聚合,提供资源配置优化及节能减碳等服务,满足一站式解决和个性化需求定制相结合的需求。黄浩介绍,目前,公司已在浙江和部分地区建成了虚拟电厂,根据实际电能的状况以及电网对应需求,包括工商业分时电价实际状况,灵活调整充放电的功能,并且及时参与当地虚拟电网需求侧响应的状况来获得额外收益。 此外,随着国内储能行业竞争加剧,在海外市场需求拉动下,越来越多企业加速“走出去”步伐。欧洲储能行业协会副秘书Rob van der Gulik进行了《欧洲储能行业现状及分析》的主旨演讲。围绕“双碳背景下能源转型变革,推动储能高质量发展”主题,国网江苏综合能源、上海电力设计院、盛虹动能、中科海奥、菲尼克斯、远景能源、南瑞继保、中能建江苏院多位企业代表开展圆桌对话。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4月22日至26日,节卡机器人(展位号:5馆·F38)以“协作无界,智造全球”为主题,携JAKA Zu 20新品首发首展,以及适配SRCI(Standard Robot Command Interface)标准的新应用重磅亮相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汉诺威工业展),并同OnRobot、Schweiger、OrbitalService、Nexos、Theilinger等“JAKA+生态圈”合作伙伴联袂带来码垛、上下料、焊接等典型工业场景解决方案。向世界展示节卡机器人自我蝶变及工业自动化的全球布局和实践。展会首日,节卡机器人高光不断,并受到了中央电视台栏目组采访。   国内首家、全球首发 软硬共振赋能工业可持续未来   时间拨回到2022年,节卡机器人首次亮相汉诺威工业展。两年时间内,从合作到自主参展,从4套到超10+应用、超10+联展企业、国内首家正式获得SRCI认证的协作机器人企业,节卡机器人在世界顶级工业展会上的参与度不断提升,离不开对自身核心技术创新和研发的信心与底气。     本次展会上,节卡机器人展示的JAKA Zu 20新品是节卡家族的扩员,也是以超凡品质锻造的20KG协作机器人新标杆。3m/s最大末端速度、10分钟快速部署、1780mm长臂展、±0.05mm重复定位精度……同负载水平下,JAKA Zu 20升级安全防护、运动控制和关节配比技术,予以码垛、搬运、上下料等高需求场景极致安全、精益敏捷的操作体验,以TOP级技术实力铸就“完美六边形战士”,减少原材料消耗、产品维护成本,助力企业实现高效低耗生产。   “JAKA Zu 20的推出,标志着节卡机器人Zu系列的又一次自我迭代。JAKA Zu 20,是节卡机器人响应市场需求,打造的综合性能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产品,让客户使用更高效、更全面、更省心。JAKA Zu 20的出现,展示了节卡机器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源,推动自动化升级的决心。” ——节卡机器人产品总监 朱春晓     国际强链再扩大,西门子官宣节卡机器人成为国内首位获得SRCI (Standard Robot Command Interface)认证的协作机器人厂商。本次展会展出了适配SRCI的汽车大工件涂胶应用,操作简易、高效迅捷。SRCI是西门子主导定义的PLC控制机器人的新标准,该接口允许在PLC中直接对机器人进行编程和控制。鉴于当前国际头部新能源、汽车等厂商的自动化产线通常用PLC实现,节卡机器人适配SRCI标准,意味着融入了国际头部工业用户的供应链体系,可为全球客户创造更快集成、更高易用、更低使用成本、更省空间的数据存储、以及更广泛应用功能的超高价值。在国际舞台展出这类具有行业前瞻性、规范化发展的合作解决方案,也体现节卡机器人在构建开放式生态系统、推动行业技术共享方面的成果,为节卡机器人长期以来进行全球化发展添加了更加确定性的筹码。    全球化=N次本地化   工业生态因地而异,每一次全球化,需要通过一次次本地化来实现。产品品质、稳定供货能力和成熟方案经验是节卡机器人不断攻破海内外知名客户的“敲门砖”,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节卡机器人通过与当地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伙伴合作,打造符合本地客户需求和工业体系的解决方案。此次展会,节卡机器人同OnRobot、Schweiger、OrbitalService、Nexos、Theilinger等本地集成商、零部件供应商呈现了自动化装卸、TIG焊接应用、教育实训箱等应用,安全灵活、部署快速、作业稳定的协作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参展客户关注。 机器人本质是技术,需要根据客户行业、时间等维度去不断自我叩问,而答案的书写者是未来市场。节卡机器人坚持“以全球人做全球事”的人才观念,在德国、日本、美国、马来西亚等地建立分支机构与服务团队,海内外协同作战保证全球客户需求的及时响应,并以一线客户的真实反馈倒推产品迭代。“我们从欧洲客户和合作伙伴那里看到了对协作机器人更高、更有效负载能力的需求,于是向上海研发团队反馈,并欣喜地了解到中国客户存在着相同需求”,节卡机器人欧洲区域负责人Wolfgang Lienke表示。   未来,节卡机器人将继续以变革进取之心,在破局开新的过程中脚踏实地,持续突破协作机器人技术壁垒,带动产业生态圈创新发展,向全球客户提供更高效和可持续的服务,为全球工业企业构建长期竞争优势,共创工业可持续未来。...
近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财报沟通会议上首次透露,比亚迪目前正在研发第二代刀片电池系统,最快会在2024年8月份发布。据曝光,第二代刀片电池的电池能量密度有望达到190Wh/kg,相比老款的140Wh/kg提升更高,即便是当前比亚迪最新的刀片电池,能量密度也才150Wh/kg,由此可见第二代刀片电池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换代升级。 王传福表示,第二代刀片电池在同样续航能力的情况下,电池包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百公里电耗也会降低。这意味着,第二代刀片电池不仅在能量密度上有所提升,还在电池包的体积、重量以及电耗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升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最终,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有望帮助纯电车型的续航顺利突破1000km,并创造目前磷酸铁锂电池最高性能表现。 2021年7月29日,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了旗下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在-20摄氏度低温环境中,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以上。 现在,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电池正式实现装车。根据此前信息,搭载车型为奇瑞的新能源小车QQ冰淇淋。该车为纯电动轿车,总质量1064kg,最高车速100km。此外,宁德时代的钠电池还将搭载于奇瑞汽车新能源品牌iCAR的新车型。 根据韩国电池和能源研究公司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总使用量达到了约705.5GWh,同比增长38.6%。在这片广阔的蓝海中,宁德时代以其卓越的技术和领先的产品,连续七年稳居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榜首位置,市场占有率高达36.8%。 然而,市场竞争的风云变幻莫测。尽管宁德时代在技术和市场上均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但其市场份额并非坚如磐石。从2022年开始,宁德时代的市场占有率逐渐跌破50%,到2023年9月更是降至40%以下,为39.41%。 而作为动力电池领域的另一领军企业,比亚迪在2023年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其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了111.4GWh,同比增长了57.9%,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5.8%。尽管与宁德时代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比亚迪的强劲增长势头无疑对宁德时代的市场地位构成了巨大挑战。 这一变革的背后,与当前动力电池市场的主流技术路线转变密切相关。随着磷酸铁锂电池在性价比上的优势逐渐凸显,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正在从三元锂转向磷酸铁锂。正是这一转变,使得比亚迪凭借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技术优势,逐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均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双方在技术和产品上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同时在成本控制和市场策略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较量。这场争霸战不仅关乎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更关乎全球动力市场的未来走向和发展趋势。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旺材锂电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石化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中国信息协会、中国水泥协会等近20家全国性行业协会共同举办本次大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智能运维分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壳牌(中国)有限公司、江苏祝尔慷电机节能技术有限公司、阿美特克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研华科技工业互联网、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儒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24中国工业设备智能运维技术大会”于4月22日在杭州盛大开幕。 本次大会以“创新赋能·智维新程”为主题,举办1场主会场,6场行业/专业分会场,大会累计报告数量近70场。全面呈现了工业设备智能运维行业发展态势和技术趋势。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奇开幕式致辞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理事长李燕霞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做大会主旨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系统工程院院长林京 清华大学教授褚福磊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院常务副院长雷亚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运营管理部设备管理处处长乔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首席专家宫向阳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部高级专家程万洲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设备部副主任叶刚进 中机维协秘书长李英勋、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周宝东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大会各项活动,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国家能源、国家管网、中海油、中煤集团、国机集团、南方电网、中国中车、宝武集团等200行业头部企业的1000多名专家学者到会交流。会议同期还组织近百家企业进行了专题展览展示。 2024工业设备智能运维大会发布两项重要的行业成果: 《工业设备智能运维产业蓝皮书》发布 《工业设备智能运维产业蓝皮书》是行业内第一部系统性阐述工业设备智能运维发展历史、市场情况、技术体系、产业实践的行业专著。蓝皮书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组编,高金吉、陈学东、张来斌、黄维和院士以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左明建组成的院士团领衔,清华大学、北航、西交大、广州大学、电子科大、北化、武汉理工等国内知名高校以及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智能运维分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等行业归口部门,以及石化、钢铁、建材、电力、煤炭、船舶、机械、航空、电子等共计6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编写。蓝皮书的发布对于行业健康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书预计今年年底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预测性维护算法测评国家标准GB/T 43555-2023《智能服务 预测性维护 算法测评方法》发布 标准化作为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对于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至关重要。 为了促进预测性维护技术应用和产业健康发展,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联合清华大学、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等共计70余家单位的110余位专家牵头制定了首项预测性维护算法测评国家标准GB/T 43555-2023《智能服务 预测性维护 算法测评方法》。该标准是行业内首个标定预测性维护算法性能的国家标准,为引领预测性维护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撑。 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标准处处长刘大山以视频的形式向发布仪式和大会致辞。 大会由中国机械联能源互联网设备与技术分会、中机联华(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数字会展有限公司具体承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能源互联网设备与技术分会秘书长肖亚平,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展览工作部副主任蒋晓健出席论坛并分别主持会议。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中国工业机械联合会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在4月2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表示,2024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优化调整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将更多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领域纳入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增加“独立新型储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纳入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将“保障性住房”等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进一步发挥专项债券撬动作用。 2024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4月22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国库司司长李先忠、预算司司长王建凡出席发布会,介绍2024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并答记者问。现将文字实录摘录如下:    一、情况介绍阶段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谢应君: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进行一季度例行经济数据发布,邀请到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2024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先生,预算司司长王建凡先生。下面,先请王东伟先生介绍情况。    王东伟: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特别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财政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首先我通报一下今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决策部署,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持续用好财政政策空间,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组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一季度,财政收支运行平稳,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是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877亿元,同比下降2.3%。扣除特殊性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2.2%左右,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特殊因素就是2022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部分缓税在2023年前几个月入库抬高了基数,以及2023年年中出台的4项减税政策对今年财政收入形成翘尾减收等。全国税收收入是49172亿元,同比下降4.9%,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影响后税收保持平稳增长。    二是文旅消费、先进制造业等行业税收较快增长。服务业方面,与居民消费关联性较高的住宿和餐饮业税收增长44.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26.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税收收入增长6.8%,零售业税收收入增长5.7%,反映出居民消费活力正在不断释放。制造业方面,一季度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下降,扣除前述去年同期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等不可比因素影响后,实现平稳增长。尽管受不可比因素影响,但制造业部分细分行业税收仍呈增长态势,表现良好。如,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增长9.5%,计算机制造业税收收入增长6.8%。    三是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快预算下达和增发国债资金使用,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同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大钱大方,小钱小气,集中财力办大事。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9%。主要支出领域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708亿元,增长3.7%;教育支出10436亿元,增长2.5%;城乡社区支出5614亿元,增长12.1%;农林水支出5185亿元,增长13.1%;住房保障支出2049亿元,增长7.8%。    下一步,财政部将扎实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财政管理监督,把加强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内需、培育发展新动能、防范化解风险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财政政策质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一季度财政收支的总体情况,我就先介绍到这儿。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二、媒体提问阶段:    新华社记者:刚刚王部长介绍到,一季度财政支出增长2.9%,重点支出得到了有效保障。可否请您进一步具体介绍一下相关的支出情况?谢谢。    王东伟:谢谢您的提问。一季度,各级财政部门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的同时,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支出的保障力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近7万亿元。特别是,在去年同期疫情防控转段后集中结算相关费用、抬高支出基数的情况下,今年一季度仍然保持了2.9%的增长,这实属不易,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提质增效。这里有三点我具体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是增发国债资金已于年初全部下达。2023年四季度增发国债的1万亿元资金,大部分于今年使用。今年2月底前,财政部将1万亿元增发国债资金全部下达到地方。从一季度数据看,增发国债资金重点投向的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2.1%、13.1%、53.4%,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二是转移支付预算下达超八成。2024年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2万亿元,可比增长4.1%。今年全国人大批准2024年中央预算后,财政部按照预算法规定,及时组织做好预算批复下达工作。截至4月上旬,2024年中央部门预算已全部批复到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8.68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5.1%;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中,具备条件的项目资金已全部下达完毕。    三是财政支出进度合理加快。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预算的24.5%,高于近3年的平均水平。从具体支出科目看,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城乡社区、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支出进度较快,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进度30.7%、城乡社区支出进度26.2%、卫生健康和交通运输支出进度均为25.1%,都超过序时进度。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中国财经报记者:有媒体报道,近期投资者积极认购储蓄国债,部分银行出现了“一债难求”的情况。请问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谢谢。    李先忠:谢谢记者的提问。储蓄国债代表的是国家信誉,保本保息、收益稳定,长期以来受到广大投资者青睐。从今年3月、4月储蓄国债发行情况看,总体平稳,但确实存在局部的供需矛盾。要说明这个问题,就涉及储蓄国债的品种和发行组织,在这里我简要介绍一下。目前,储蓄国债分为凭证式和电子式两种。其中:    凭证式储蓄国债通过银行网点柜面销售,因为各网点的客户群不同,需求也不一样,目前销售额度在各网点之间灵活调剂还存在一定困难,造成部分网点出现供需矛盾。比如,在3月份凭证式储蓄国债发行过程中,某大型商业银行北京分行首日总体销售进度是70%,每一期国债销售一共是10天,首日销售进度是70%,但是在北京的466个网点中有14个网点在半小时内售罄,就可能造成在网点柜面排队的部分投资者没有买到国债。    电子式储蓄国债既可以在柜面销售,也可以通过网上(手机)端销售,销售额度可以在不同银行、银行内不同网点间,以及柜面和网上(手机)端灵活调剂。据统计,60岁以上的投资者占储蓄国债投资者的比例达55%,这部分投资者偏好在柜面购买,为了更好地保障这部分传统客群的购债需求,电子式储蓄国债在发行首日销售额度向柜面适度倾斜,首日柜面销售额度占各银行基本销售额度的60%。因此,柜面认购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    4月份以来,受部分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暂停销售大额存单等因素影响,储蓄国债关注度进一步提高。4月份发行的电子式储蓄国债,发行首日即售出计划发行额的99.7%,进度明显快于近几年的平均水平。从柜面销售看,多数银行销售时长超过2小时。网上(手机)端因可同时容纳更多投资者购买,销售更加集中,部分银行网上(手机)端出现了瞬时的供需矛盾,32家银行的网上(手机)端销售时长平均约半小时,但是有2家银行销售时长持续不到1分钟,基本上是秒光,另有7家银行是6分钟内售罄。    为了进一步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以下四项措施:一是密切关注储蓄国债的供需关系变化和销售情况,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一债难求”核心就是需求旺盛,供给相对不足,所以我们下一步要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二是研究进一步调降单人购买限额,使储蓄国债能够惠及更多的投资者。三是在保障柜面销售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电子式储蓄国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稳步增加电子式储蓄国债网上(手机)端销售额度。同时,加大宣传,引导更多的投资者通过网上(手机)端购债,改进购债体验。四是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凭证式储蓄国债的额度分配机制,更好地匹配有实际需求的网点,并研究优化凭证式和电子式两种储蓄国债发行比例的中长期安排,更好地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去年四季度,中央财政增发了万亿元国债,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国债资金的使用分配下达情况?以及在加强资金监管方面,财政部有哪些举措?谢谢。    王建凡:谢谢你的提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经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2023年四季度增发国债1万亿元,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这对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财政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细化工作方案,扎实有序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周密组织国债发行工作。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增发国债方案后,财政部及时调整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优化国债发行窗口和期限品种结构,动员国债承销团成员做好应债准备,保障增发国债顺利发行,足额筹集资金。在各有关方面协同配合下,2023年底前顺利完成1万亿元国债的发行任务。    二是抓好国债资金分配下达。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了专项工作机制,及时组织国债项目申报、审核工作。根据专项工作机制确定的项目清单,财政部在今年2月份将1万亿元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提前下达地方,并督促指导地方及时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项目,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安排使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三是做好增发国债资金调度。财政部建立了增发国债资金库款单独调拨机制,去年12月分两批向地方调度库款5000亿元,今年1-2月又分三批向地方调度库款5000亿元,两个5000亿元,实际上1万亿元已经全部调度给地方,确保各地不因资金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四是建立国债资金监管制度。财政部制定《增发2023年国债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国债资金分配使用,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增发国债项目资金进行全流程监管,推动各地监管局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促使地方规范使用资金,提高使用效益。    下一步,财政部将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指导地方加快推进项目实施,持续抓好增发国债资金监管,确保将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一季度中央财政出台了一些支持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政策举措。请介绍一下有关情况,下一步还有哪些政策考虑?谢谢。    王东伟: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确确实实,中央财政高度重视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大力予以支持。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简要介绍:    一是着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央财政安排制造业领域专项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关键技术、关键产业“补短板”“锻长板”,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跨越式发展。近期,我们将会同工信部等部门一道,实施新一轮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培育更多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配套专家”;启动实施制造业新型技改城市试点工作,2024年安排资金30亿元,支持首批20个左右试点城市“智改数转网联”,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二是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壮大。中央财政聚焦数字经济关键环节给予支持,包括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3.7%。2023年,我们安排30亿元,支持30个试点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推动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问题。今年再安排30亿元支持扩大试点范围。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支持对一批繁忙的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道和高等级航道开展数字化改造,促进交通设施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    三是着力扩大促进内需。打好财税政策组合拳,支持实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围绕居民消费升级方向,统筹存量政策和新增政策,坚持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积极推动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提升消费服务保障水平。近期,我们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工作,今年将支持24个省份70个左右试点县,挖掘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四是着力推动基础设施提质增效。我们统筹用好增发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车购税资金等政策工具,推动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比如,2022年以来,累计安排资金137亿元,支持2个批次25个城市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推动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支持部分大中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展地下管网更新改造等,同时再支持一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城市补链强链,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的拉动效应。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我的问题是,今年以来,地方专项债发行偏慢是什么原因?预计从什么时候开始提速?谢谢。    王建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债券作用,拉动有效投资,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2023年12月,财政部依法履行审批程序,向各地提前下达了部分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2024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优化调整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将更多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领域纳入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增加“独立新型储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纳入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引导地方加大对“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5G融合应用设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普通高校学生宿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谋划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带动效应强、群众期盼、早晚要干的重大项目;将“保障性住房”等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进一步发挥专项债券撬动作用。同时,指导地方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投向领域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工作,严格落实专项债券禁止类项目清单。联合相关部门布置地方报送2024年新增专项债券项目需求,目前,财政部正在从项目成熟度、融资收益平衡、资金使用合规性等方面对项目加强审核把关,提高项目储备质量。    2024年一季度,各地在提前下达的新增专项债务限额内发行专项债券,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发挥了专项债券资金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等积极作用。一季度发行规模小于往年,一方面是以往年度为应对疫情冲击等特殊因素影响,加大年初发行规模,另一方面也与地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冬春季节施工条件、债券市场利率等因素相关,同时我们也在提高专项债项目质量、加强项目前期准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总体看全年发行规模总体仍然是符合预期的。    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地方合理把握专项债券发行节奏,优化政府投资节奏和力度,指导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当前,春耕春播进入关键时期,请问今年以来中央财政支持春耕备耕的情况如何?有什么新的举措?谢谢。    王东伟: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生产对于稳定全年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中央财政强化资金政策保障,今年农业生产相关资金已经下达,支持实现全年农业生产开门红。这里有几点给大家讲一下:    第一,注重在“地”上多维用力,支持夯实粮食生产根基。主要有三项措施: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指导地方用好2023年底增发的国债资金2249亿元,高质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灌区改造提升等项目,今年通过转移支付等继续予以支持,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二是提高补助标准。将中央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补助标准由1300元提高到2400元,同时取消地方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三是扩大支持范围。安排52亿元将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扩大到1亿亩。安排40亿元将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从2个省份扩大到12个省份,坚持“以种适地”与“以地适种”相结合,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第二,注重在“技”上多向发力,支持农业生产节本增效。主要也有三点:一是支持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安排40亿元支持实施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推广应用密植、精播等增产技术。安排34亿元,支持开展粮油等重点作物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加快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系统集成。二是支持种业振兴行动。安排110亿元,持续支持推进玉米、大豆等重点品种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实施制种大县奖励等政策。三是支持农业装备推广应用。今年安排246亿元支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加力实施农机报废更新。刚才讲新一轮大规模设备以旧换新,农机的报废更新也是其中一项。    第三,注重在“服”上多点助力,支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一是加大社会化服务的支持。安排88亿元支持各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二是夯实农业人才基础。安排58亿元支持实施国家神农英才计划、“头雁”计划和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加快打造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人才队伍。三是强化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安排42亿元奖补资金,支持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围绕粮食生产、加工、流通等创新完善担保产品。截至3月底,在保项目有113万个、在保余额达到3980亿元。    第四,注重在“策”上综合用力,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有四点:一是保障种粮农民收益。安排1852亿元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落实国产大豆压榨加工奖补政策,稳定种豆预期。二是强化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今年安排了571亿元,实现了“十九连增”。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562亿元,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三是全力支持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农业春耕的时候,小麦开展“一喷三防”非常重要,我们提前下达16亿元做好这个工作。一季度还下达10多亿元,支持应对雨雪冰冻和干旱影响。加强农作物病虫害态势研判,近期还要下达相关的防控资金。四是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创新投入方式,与金融政策联动,发挥政策协同效应。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我国政府采购规模巨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想请问一下,下一步政府采购在推动创新、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有何新举措?谢谢。    李先忠: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财政部积极发挥政府采购在支持科技创新、绿色环保、中小企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财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政策体系。今年,主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研究建立合作创新政府采购制度。合作创新采购,指的是对于目前市场上没有的、需要研发的创新产品,由采购单位从研发环节提前介入,先购买研发服务,再购买研发产品。我们把这种新的采购方式特点概括为“两给两共”:既对供应商的研发成本“给补偿”,又以承诺购买一定量创新产品的方式“给订单”,通过“共同分担研发风险”、“共同开拓初始市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这种方式有利于推动创新产品从需求、研发到应用推广的一体化管理,更好地支持应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前期,财政部研究起草了《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并公开征求了各方意见,现已具备出台条件,拟于近期印发。    二是继续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近年来,为促进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升级,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的政策,在一些地方开展了试点。今年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试点城市将由48个扩大到100个,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涵盖的产品由75种增加至100种,进一步加大对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同时,进一步深化、拓展对其他类绿色产品政府采购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绿色产品强化强制采购或优先采购的政策措施,持续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持续推动政府采购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政策落地落实。政府采购对内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是我们一贯坚持的政策取向。2021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落实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有关政策的通知》,对此又专门作出重申和强调。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聚焦区别对待内外资企业等问题,持续开展专项清理,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此外,我们还将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研究制定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更好保障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的政策在政府采购领域落地落实。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2024年先发行1万亿元。请问,财政部在超长期特别国债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考虑?    王建凡:谢谢你的提问。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财政部已经将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收支纳入2024年预算。同时,扎实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参与制定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行动方案。    下一步,财政部将持续抓好贯彻落实,与有关方面密切协同配合,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各项工作。    一是根据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分配情况,及时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我们将结合债券市场需求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对应建设项目的实施周期,科学设计发行品种期限,实现与项目期限的合理匹配。同时,统筹一般国债和特别国债发行,合理安排发行节奏,切实保障特别国债项目资金需求。    二是加强中央和地方资金、存量和增量资金统筹,与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形成合力,提高资金整体效能。    三是结合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实际,研究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对资金分配、下达和使用的全过程监管,确保规范、安全、高效使用。谢谢。    谢应君:最后一个问题。    极目新闻记者:宏观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经济整体持续回升向好。请问,下阶段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从哪些方面着力,巩固经济向好势头?谢谢。    王东伟: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从一季度收支情况来看,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政策效能正在加快释放,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持。下一步,财政部将重点从六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全力支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加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研究的投入力度,推动加快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开展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并统筹运用好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二是着力支持扩大国内需求。统筹用好相关国债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工具,带动扩大社会有效投资。同时,落实完善财税支持政策,积极推动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扩大国内消费。    三是积极支持改善和增进民生福祉。教育方面,重点增加高中教育投入,保障学生资助资金需求。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社保方面,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助力度,推动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环保方面,继续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里面有两点非常重要,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一是设立“三北”工程建设补助资金,支持生态系统修复治理重点项目;另一个是设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四是更高水平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进一步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资金规模实现“十九连增”,更加有效地调动主产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大宗农产品的保险保障。积极支持做好能源保供稳价,促进可再生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支持鼓励非常规天然气增产上量,多措并举提升能源保障能力。    五是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完善财税政策,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支持地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实施重大区域战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特殊区域的支持力度。    六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和财政运行监测。指导督促地方和部分部门抓紧将已下达的预算,细化实化到具体项目上,让政策的效能能够尽快地释放出来,资金使用的效益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加强对财政收支分析研判,加强对基层“三保”运行监测,坚决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强化预算执行约束,促进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在做好上述六方面工作的同时,还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推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加快化债方案推进实施,分类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谢应君:感谢各位发布人的介绍,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光伏产业是半导体技术与新能源需求相结合而衍生的产业。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将光伏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全国光伏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可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领先优势的产业。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3年,我国光伏产业链发展情况如下: 1、多晶硅方面 2023 年,全国多晶硅产量达 143 万吨,同比增长 66.9%。2024 年随着多晶硅企业技改及新建产能的释放,产量预计将超过 210 万吨。 2、硅片方面 2023 年全国硅片产量约为 622GW,同比增长 67.5%。随着头部企业产能的逐步落实,预计 2024 年全国硅片产量将超过 935GW。 3、晶硅电池片方面 2023 年,全国电池片产量约为 545GW,同比增长 64.9%。预计 2024 年全国电池片产量将超过 820GW。 4、组件方面 2023 年,全国组件产量达到 499GW,同比增长 69.3%,以晶硅组件为主。预计2024 年组件产量将超过 750GW。 5、光伏市场方面 2023 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 216.88GW。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超过 600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预计 2024 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超过 200GW,累计装机有望超过 810GW。 6、产品效率方面 2023 年,规模化生产的 p 型单晶电池均采用 PERC 技术,平均转换效率达到 23.4%;n 型产品已在市场中崭露头角,TOPCon 电池片行业平均转换效率达到 25%,HJT 电池片行业平均转换效率达到 25.2%。 7、人才方面 2022 年中国光伏从业人员总计353.4万人,其中直接从业人员总数约为58.9万人; 预计到2025年,中国光伏直接从业人员需求将达到81.3—96.8万人,中国光伏从业人员需求总量将达到487.5—580.8万人,2023—2025 年年均新增需求42.1—73.2万人。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能源电力公社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4月22日,CESC2024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南京开幕。本次大会由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工信厅、江苏省商务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支持,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主办,以“助力双碳·储动未来”为主题,聚焦新型储能产业进程及发展趋势,助力新型储能迈向规模化、全面化、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在致辞中提到,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与新能源发展紧密相关的储能技术和产业也备受关注。今年,“新型储能”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能源局在4月2日印发了《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用通知》,旨在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推动新型储能高效调度应用,促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能源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江苏高度重视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将新型储能列为优先发展的十个成长型未来产业之一。抢抓新型储能发展的窗口期和机遇期,江苏省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我省新型储能项目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沿海地区新型储能项目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等系列政策。“我省已构建起较完整的新型储能全产业生态,聚集了各类新型储能与配套重点企业近200家,涵盖上游储能电池及材料装备、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能量管理系统,中游储能系统集成与安装,以及下游储能应用等关键环节。截至2024年3月底,全省建成投运新型储能111万千瓦,其中电网侧71万千瓦,电源侧10万千瓦,用户侧30万千瓦。建成压缩空气储能电站1座,容量6万千瓦,是全球首个投入商业运营的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当前,江苏储能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在储能锂电池领域具备领先优势,国内首个重力储能项目正在推进设备安装调试”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鹏表示。 助力储能产业发展,江苏在储能技术和应用上也不断发力。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石晓鹏表示,下一步,省工信厅将聚焦“1650”产业体系建设,坚持以产业科技创新为引领,从四方面着力助推储能产业发展。一是着力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储能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重大技术难题协同攻关,布局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认定一批省级技术创新示范基地。二是着力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构建储存行业、智能制造车间、工厂、标杆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设省级绿色工厂,探索推行产品碳足迹、项目碳评价和企业成本管理。三是着力壮大产业优质主体,实施储能产业、筑峰强电企业培育支持计划,动态建立企业培育库,遴选培育制造业领航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全球产业整合能力的储能龙头企业。四是着力加强运行监测,建立“1650”产业体系运行监测样本,协助建立储能产业定期运行分析制度,每年发布发展报告,引导企业理性投资,合理布局。 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中国区域总经理兰铖辉在致辞中表示,储能行业要高质量发展,仅靠头部企业的引领和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呼吁所有行业伙伴找准市场定位,坚持长期主义,专注价值创造,加强技术创新,理性投资和布局,做好产品质量管理,互相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开放式创新和协同创新,让我们共同打造良性竞争,建立共赢、共创、共生的新型储能生态圈。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大为在致辞中表示,推动储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一是要鼓励储能和光伏协同发展,完善电网调度机制,充分发挥“源网荷储”共同融合的作用。二是要以创新为驱动,充分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搭建全面的科创体系,构建行业发展新生态。三是要加快推进光储技术融合的探索研究,以新质生产力为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注重产品性能和安全性的保障,真正实现光储协同。 本次大会为期四天,期间还设置了高峰论坛、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展览会及多场主题论坛。4月22日举办的以“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为核心导向的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在《提升新型储能发展水平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发展就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一是储能系统本身要安全可靠,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扩大,对储能设备安全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二是性能优异,储能在电力系统当中要有很好优良的性能,要具备长循环寿命、高转换效率、低容量衰减的性能指标,满足系统中多场景市场化运行的需求。三是储能要做到灵活智能,要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设备实时监控、安全预警、智能运维、源网荷储灵活高效互动,具备快速响应、精准控制的能力。四要达到绿色环保,加强再生资源高值化的循环利用,减少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碳足迹,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更多的绿色价值。五是主动支撑,新型储能要对电力系统进行主动支撑,要应对以新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在《新型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主旨演讲中指出,现有储能技术无法满足高风光占比电力系统的长时储能需求。开发适合长时储能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是填补技术缺口的重要途径。液流电池具有独立的容量单元与功率单元,储能时长灵活、本征安全,契合当今电网长时储能需求,但仍面临初投资成本高的挑战。在技术研发方面,赵天寿介绍了其团队研发的新型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该技术最大的特点在于通过基础理论、关键材料与器件的创新,大幅提高了液流电池的性能:例如电流密度提高到了400 mA/cm2、电解液利用率提高到了80%,并且可以在循环20000次后不出现显著衰减。新型液流电池性能的提升有望降低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初投资成本25%以上,使液流电池的生命周期成本降低到可以商业化推广的水平。在产业发展方面,赵天寿院士建议聚集产业链资源,推动新型液流电池技术工程应用,填补长时储能技术缺口。 此外,聚焦储能科技攻关、创新升级等行业发展痛点,高峰论坛还汇聚了国内外储能领域院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通过产业政策解读、市场热点分析、应用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共同探讨分析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趋势。当天晚间还将举行“中国储能行业先锋(2024年)”颁奖活动。 值得关注是,本次大会聚焦储能多场景融合应用,围绕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组织开展多场专题活动。活动瞄准光储充换产业新生态、储能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新型储能助力钢铁行业能源转型、长时储能技术应用与发展等多个主体场景,汇聚储能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金融机构等,凝聚行业共识,促进储能在各领域场景的应用,共同推动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4月23日至25日将举行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展览会,宁德时代、盛虹动能、中创新航、苏文电能、阿特斯、协能科技、中天科技等600余家企业,现场展示消防安全、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蓄热/蓄冷储能等储能领域的一系列成果。 来源:‍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编辑:史海疆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推广应用改性甲醇燃料契合我国燃料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 油气燃料产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我国汽车、柴油车等机动车合计接近3.4亿辆,大小轮船230万艘,加上锅炉、窑炉和老百姓炉灶使用,2023年石油消费量达7.5亿吨,天然气表观消费达到3945亿立方米。我国油气资源短缺,是典型的贫油少气国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油气需求,我国每年都要花大量外汇从国外购买油气,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23年花掉3375亿美元外汇购买了5.64亿吨原油,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2%。随着俄乌、巴以冲突持续,我国从中东地区、俄罗斯进口油气随时面临断供风险,如何确保油气供给安全已经成为非常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发展油气新质生产力,增强油气供给保障能力,促进油气燃料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当务之急。 甲醇具有供给充足、使用安全、清洁低碳、经济性好、市场广阔等特点,是清洁能源的理想载体。资源丰富表现为:甲醇可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通过煤化工方式制取,可以利用焦炉煤气、工业尾气制取,还可采取风光电制绿氢与二氧化碳合成制取,可以立足国内资源保障供给;使用安全表现为:实验证明,甲醇是比汽油更安全的燃料;清洁低碳表现为:甲醇作为燃料不含粉尘、硫和硝基化合物,车用尾气排放可达国六标准以上,替代燃煤和天然气可显著降低空气污染及雾霾,汽车燃甲醇比燃汽油减少15%以上的碳排放;经济性好表现为:目前年产180万吨的煤制甲醇单台装备已经完全国产化,技术完全成熟,可以实现2吨煤炭产1吨甲醇,汽车用改性甲醇燃料成本加上燃料油消费税后,远低于汽油零售价;市场广阔表现在,甲醇不仅可以用作汽柴油车用燃料,还可替代煤炭和天然气广泛应用于工业窑炉、锅炉和居民炉灶,从而减少煤炭和天然气直接燃烧,成为替代石油、天然气进口和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燃料,需求刚性强。 然而,甲醇是极性小分子液体,作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易氧化生成甲酸,存在对塑料有溶胀性、对金属有腐蚀性、车用低温启动难等问题。针对甲醇的特性,国家推广甲醇燃料有两条技术路径:一是改造燃烧器使其克服甲醇副作用。工信部等八部门为此联合发文鼓励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目前已在山西、陕西、贵州、甘肃等地推广应用。这一技术路线的弊端是甲醇燃料使用有限,我国3.4亿辆现有汽柴油车和大量轮船不能使用甲醇燃料,民用和工业领域也不能大规模使用甲醇燃料。二是利用改性甲醇技术消除甲醇副作用制成改性甲醇燃料使用。机理是通过改性剂在甲醇分子外形成包膜,将甲醇由极性物质变为非极性物质,使甲醇分子难以进入塑料材料的大分子内,从而克服甲醇溶胀性问题;通过改性剂阻断甲醇氧化反应产生甲酸的过程,从而克服甲醇腐蚀性问题;通过改性剂与甲醇融合大幅降低甲醇闪点,使得汽车使用改性甲醇燃料在零下20度以下也能正常启动,解决了汽车用甲醇低温启动难的问题。因此,改性甲醇燃料消除了甲醇作为燃料的副作用,可直接供现有汽柴油车和轮船使用,还可替代煤炭和天然气成为锅炉、窑炉和居民炉灶的燃料,为甲醇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可见,改性甲醇燃料是目前可以规模化替代石油进口的新能源燃料。大规模推广应用改性甲醇燃料,有利于提升油气燃料供给能力、规避石油断供风险,有利于促进煤炭清洁化利用、打赢蓝天保卫攻坚战,有利于促进能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契合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切实加大改性甲醇燃料的推广应用力度 国家有关部门曾联合发文鼓励甲醇汽车应用。截至目前,我国改性甲醇技术已经完全成熟,不仅完成了车用、工业用、民用的试验示范,还成功实现了工业化生产。2023年3月,中国能源研究会组织相关企业和机构,研究发布了点燃式发动机用(汽车用)、压燃式发动机用(柴油车用)、工业用、民用等四类改性甲醇燃料团体标准,大规模推广应用改性甲醇燃料已经具备条件。加快改性甲醇燃料大规模推广应用意义重大,应当采取措施加快实施。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予以高度重视。建议国家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改性甲醇燃料的推广应用,将改性甲醇燃料明确定位为新能源燃料予以优先发展,加强统筹领导,建立协调机制,明确工作思路,制定战略规划、实施计划和政策措施,切实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二是明确战略思路。建议推广应用改性甲醇燃料按照“试点先行、点面结合、循序渐进、小步快跑”的思路,在全国各地选择若干地方开展试点示范,试点成功基础上迅速在全国推广。同时,建议加快布局和建设一批煤制甲醇生产项目,为改性甲醇燃料推广应用提供稳定的原料供给;加快绿电制氢与二氧化碳合成制甲醇的工业化试点示范,为尽快构建碳中和改性甲醇燃料能源供给体系做好技术储备。 三是规范市场秩序。建议将改性甲醇燃料纳入燃料油品管理范围,按照油品燃料管理办法依规征收燃油税费,依据国家团体标准要求对流通中的改性甲醇燃料进行规范管理,严格禁止不合规改性甲醇燃料进入市场。建议允许具有甲醇和汽柴油存储资质的企业办理改性甲醇燃料生产许可,允许各地生产销售改性甲醇燃料和醇基液体燃料,允许石油销售企业将符合标准的改性甲醇燃料纳入其销售体系。 四是加大科技攻关。建议深化改性甲醇技术研发,开发不同用途改性甲醇燃料,不断拓展改性甲醇燃料应用范围。建议加强大规模煤制甲醇国产装备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尽快形成煤制甲醇国产装备制造完整产业链。建议利用首台套政策,鼓励绿电制氢与二氧化碳合成制甲醇技术示范工程建设,争取早日形成工业化应用。 五是鼓励央企参与。建议在推广应用改性甲醇燃料过程中,充分调动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等中央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与改性甲醇技术研发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央企的市场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央企的主力军作用,形成互利共赢推广应用改性甲醇燃料的格局。   来源:‍中国能源报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国能发科技〔2024〕26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管理,优化调度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储能作用,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新型储能功能定位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技术,具有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调峰、调频、调压、备用、黑启动、惯量响应等多种功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 随着装机规模迅速增长,新型储能在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应结合新型储能功能定位和市场化要求,进一步规范新型储能并网管理,持续完善新型储能调度机制,保障新型储能合理高效利用,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新型储能调度范围 《通知》对接入电力系统并签订调度协议的新型储能进行了规范,并具体分为调度调用新型储能和电站自用新型储能两类。 调度调用新型储能指具备独立计量装置,并且按照市场出清结果或电力调度机构指令运行的新型储能,包括独立储能电站、具备条件独立运行的新能源配建储能等。 电站自用新型储能指与发电企业、用户等联合运行,由发电企业、用户等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控制的新型储能,包括未独立运行的新能源配建储能、火电联合调频储能、具备接受调度指令能力的用户侧储能等。 具体要求 《通知》从管理措施和技术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 管理措施方面,一是规范并网接入,要求电网企业及电力调度机构制定新型储能并网细则及并网工作指引等,明确并网流程、相关标准及涉网试验要求。 二是优化调度方式,要求电力调度机构科学确定新型储能调度运行方式,并支持联合调用模式,明确了各类新型储能调用原则。 三是加强运行管理,各地在制定电力市场规则或《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时,应明确、细化新型储能的考核实施细则。 ▶ 技术要求方面,一是规范接入技术要求,新型储能接入系统应符合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完成相应性能试验及涉网试验,新型储能设备应满足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及管理规范有关要求。 二是明确调用技术要求,提出新型储能应配备功率控制系统或协调控制系统,所有调管范围内的新型储能应具备按照调度指令进行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自动调节的能力。 三是鼓励存量电站改造,存量新型储能通过技术改造并具备接受调度指令能力后,电力调度机构应及时开展新型储能并网及调度工作。 四是推动调控技术创新,结合新型储能多场景和市场化运行需求,开展各类新型储能智慧调控技术攻关,加强新技术研发应用。 强化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协调保障 一是加强项目管理,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单位需加强涉及规划、备案、建设、运行、调用等环节的管理体系建设。 二是做好并网服务,明确电网企业及电力调度机构提供并网服务的职责,要求优化接入电网流程,公平无歧视提供电网接入服务。 三是以市场化方式促进调用,提倡优先以市场化方式调度新型储能电站,各地应根据新型储能特点丰富其商业模式,促进新型储能参与各类电力市场。 四是加强监督管理,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按职责加强新型储能并网和调用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管理协调机制,协调处理有关争议。   来源:‍国家能源局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双碳”背景下,储能作为支撑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在辅助电网调峰调频、助力削峰填谷等方面作用日益彰显。然而,储能行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成本高、安全风险大、利用率低等都是绕不开的难题。 近日,采日能源以“能源数智化运营,引领储能下半场”为主题,携其“智慧能源运营管理系统”及“新一代储能解决方案”亮相第12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4)上。市场竞争、行业内卷的当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技术的入局,储能行业下半场赛况究竟如何? “两条腿”走路 数智化应用如今已成为储能企业降本增效、运维监测、争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实现能量流与信息流的融合,为储能行业痛点难点提供解决方案。 上海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打破了传统的能源运营理念,为新一代一站式储能解决方案提供了以储能为核心的“数智化能源运营”。通过软硬件的深度融合推出了“智慧能源运营管理系统”,让能源更稳定、更高效,收益最大化。 “我们以储能的出货量作为基本盘,以自己开发的项目、工商业项目以及能源数字化运营,作为第二增长曲线。我们在能源数字化运营中是国内最早一批有实际案例的企业,并且已经拿到了江苏、深圳等区域的能源聚合服务商身份,基于这个身份再进行一些微网、虚拟电厂、能源数字化方面的探索。”采日能源北方区域总经理赵一帆向记者表示。 赵一帆还向记者补充说,也得益于“两条腿”走路的优势,此次彭博新能源财经(简称BNEF)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一级储能厂商名单《BNEF Energy Storage Tier 1 List 2Q 2024》,采日能源再次跻身其中。 “数智化”提质增效 采日能源的“智慧能源运营管理系统”集合了VPP虚拟电厂、数字孪生平台、运维管理系统、微电网系统解决方案、智能安全预警盒子等,为储能项目提供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支持,为储能系统的长期运营创造更多价值。 “我们通过‘智慧能源运营管理系统’聚合已有的储能电站,包括全生命周期的寿命管理、负荷预测、容量预测,基于预测的基本参数,来提供响应电网调度的基础数据。”赵一帆说道。   采日能源研发事业部研究院院长曾润也曾表示,采日能源利用人工智能在新能源运营监管领域的多元化应用场景,不仅可以助力资源聚合虚拟电厂深度参与需求侧响应和辅助服务市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在电力市场化交易中发挥关键作用,提升市场竞争力。 赵一帆也向记者表达了对未来储能行业数智化发展的看法,他认为能源数字化运营不单单是把储能作为一个设备,还要作为调节手段和媒介去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需求侧响应、参与虚拟电厂业务并与电网调度协调联动等。 “国家的双碳政策一直是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逻辑,我们需要结合逻辑发现需求,采日能源无论是做新产品还是成熟产品技术迭代,都要不断跟随市场脚步,甚至引领市场脚步,这才是采日能源的核心竞争力。” 赵一帆补充道。   来源:‍电气时代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及国家电网主办、香港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EP电力展)」暨「上海国际储能技术应用展览会」将于2024年12月5至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展会新增至6个馆(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1-N5 & W5馆),面积扩大至72,000平方米,云集1,800家中外知名展商品牌。   上届展会深获客户好评,今年EP电力展迎来了出乎意料的展位预定热潮,仅仅四个月的时间里,展位预订率已经超过了75%。与此同时,上届展会的特装展商中,超过一半扩大了他们的参展面积。   国际性电力行业盛会 国内外知名参展商品牌汇聚一堂 施耐德、西门子、ABB、正泰、大全集团、安科瑞、伊顿、天铂电力、洛凯、特变电工、中电科安、中电电力、青岛鼎信、江苏森源、江苏雷特、俊郎电气、帝森克罗德、宁波金田、鑫缆电气、上海纳宇、苏州未来、兴机电器、斯普威尔、德菱科技、美高电气、裕丰电气、沃尔核材、德锐、史陶比尔、科林、博峰、中电合创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已经确认参展。此外,储能领域的知名企业如寰泰储能、苏文电能、珠海康晋、盛弘电气、上能电气、慧能互联、启点新能源、广特电气、恩玖科技、中盟电气、斯贝兰德电气等也将展示他们最新的产品并讲解最前沿的技术。这也将为参观者呈现一场精彩纷呈、不容错过的视听盛宴。     全新“专精特新专区”重磅亮相EP 电力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专精特新企业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助力企业迈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年EP电力展特设“专精特新专区”,汇聚大量专精特新企业,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交流平台,促进企业深入了解关键核心技术,加强服务保障,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的环境。EP电力展一直致力于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创新,通过“专精特新专区”的设立,我们相信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以此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并帮助他们在数字化和绿色技术的引领下,加速转型,共同推动电力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     “电力智能制造装备”专区全面升级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今年,“新质生产力”成为全网热门词汇,智能制造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EP电力展将以此为契机,为行业提供平台,促进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与交流,推动电力行业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本届展会“电力智能制造装备”专区将升级亮相,致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升我国电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电力智能制造装备”专区将在N5馆展示,汇聚制造装备巨头,集中展示电力设备上游生产领域的创新成果,以更具指向性和专业性的内容吸引观众关注。为产业链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专业服务,为专业买家提供更多选择。     EP电力展助力展商“出海”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今年EP电力展积极与多个海外电力展携手合作,为展商们争取更多海外曝光机会。通过合作,EP电力展得以将其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传递给更多的海外观众。EP海外团队稍后将赴越南、泰国、印尼等的行业展会,并借此机会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宣传EP电力展的独特魅力。我们期望,通过与海外电力展的合作及宣传,为未来EP电力展带来更多优质的海外买家,促进国内外电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搭建更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   EP电力展汇聚了国内外领先的电力及其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受到展商、观众、协会和媒体的高度期待。同时,EP电力展助力培育专精的新兴企业,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现诚邀您与我们共同分享新时代的新机遇,展会将于12月5日至7日上海举行,我们热切期待您的光临!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EP电力展    编辑:朱金凤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北京、上海等31个地方2024年3月的发电量数据,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详情如下: 1、北京市 2024年3月,北京市总发电量3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其中,火电发电量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水力发电量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风力发电量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7%;太阳能发电量0.1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 2024年1-3月,北京市总发电量13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其中,火电发电量1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水力发电量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风力发电量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太阳能发电量0.39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 2、天津市 2024年3月,天津市总发电量6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其中,火电发电量6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风力发电量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2%;太阳能发电量3.59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9%。 2024年1-3月,天津市总发电量22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其中,火电发电量20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风力发电量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太阳能发电量8.05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7%。 3、河北省 2024年3月,河北省总发电量32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其中,火电发电量227.5亿千瓦时;水力发电量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风力发电量6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太阳能发电量22.73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 2024年1-3月,河北省总发电量100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其中,火电发电量76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水力发电量1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风力发电量17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太阳能发电量57.09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 4、山西省 2024年3月,山西省总发电量3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其中,火电发电量29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水力发电量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风力发电量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太阳能发电量16.7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 2024年1-3月,山西省总发电量11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其中,火电发电量95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水力发电量1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风力发电量13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太阳能发电量42.40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 5、内蒙古 2024年3月,内蒙古总发电量64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其中,火电发电量48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水力发电量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风力发电量13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4%;太阳能发电量19.66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 2024年1-3月,内蒙古总发电量195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其中,火电发电量151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水力发电量1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风力发电量37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太阳能发电量49.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 6、辽宁省 2024年3月,辽宁省总发电量18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其中,火电发电量10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水力发电量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1%;风力发电量3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太阳能发电量5.58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核电发电量4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 2024年1-3月,辽宁省总发电量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其中,火电发电量33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水力发电量1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风力发电量8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太阳能发电量13.7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核电发电量12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 7、吉林省 2024年3月,吉林省总发电量9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其中,火电发电量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水力发电量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风力发电量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太阳能发电量4.37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 2024年1-3月,吉林省总发电量29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4%;其中,火电发电量19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水力发电量1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4%;风力发电量6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太阳能发电量10.34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3%。 8、黑龙江省 2024年3月,黑龙江省总发电量11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其中,火电发电量8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水力发电量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风力发电量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太阳能发电量5.7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 2024年1-3月,黑龙江省总发电量33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3%;其中,火电发电量25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水力发电量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风力发电量6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太阳能发电量14.36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 9、上海市 2024年3月,上海市总发电量8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其中,火电发电量8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水力发电量亿千瓦时,同比增长%;风力发电量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太阳能发电量0.61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9%。 2024年1-3月,上海市总发电量2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其中,火电发电量25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风力发电量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8%;太阳能发电量1.46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 10、江苏省 2024年3月,江苏省总发电量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其中,火电发电量40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水力发电量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风力发电量5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太阳能发电量9.9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核电发电量4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 2024年1-3月,江苏省总发电量152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其中,火电发电量120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水力发电量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风力发电量1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3%;太阳能发电量22.58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核电发电量12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 11、浙江省 2024年3月,浙江省总发电量38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其中,火电发电量2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水力发电量1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风力发电量1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7%;太阳能发电量13.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核电发电量5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 2024年1-3月,浙江省总发电量102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其中,火电发电量73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水力发电量3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风力发电量3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4%;太阳能发电量30.6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核电发电量18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 12、安徽省 2024年3月,安徽省总发电量27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其中,火电发电量24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水力发电量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风力发电量1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太阳能发电量9.97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 2024年1-3月,安徽省总发电量86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其中,火电发电量78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6%;水力发电量1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风力发电量3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太阳能发电量23.57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 13、福建省 2024年3月,福建省总发电量26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其中,火电发电量16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水力发电量1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风力发电量2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太阳能发电量0.62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8%;核电发电量5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 2024年1-3月,福建省总发电量72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其中,火电发电量43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水力发电量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风力发电量6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太阳能发电量1.67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5%;核电发电量17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 14、江西省 2024年3月,江西省总发电量13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其中,火电发电量1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水力发电量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8%;风力发电量1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太阳能发电量6.37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 2024年1-3月,江西省总发电量41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其中,火电发电量34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水力发电量1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4%;风力发电量2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太阳能发电量15.81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 15、山东省 2024年3月,山东省总发电量48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3%;其中,火电发电量38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水力发电量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3%;风力发电量6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1%;太阳能发电量15.65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核电发电量1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 2024年1-3月,山东省总发电量15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其中,火电发电量126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水力发电量1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9%;风力发电量16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太阳能发电量35.65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核电发电量5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7%。 16、河南省 2024年3月,河南省总发电量25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其中,火电发电量1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水力发电量1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8%;风力发电量3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太阳能发电量4.81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9%。 2024年1-3月,河南省总发电量86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其中,火电发电量71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水力发电量3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风力发电量9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太阳能发电量12.65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7%。 17、湖北省 2024年3月,湖北省总发电量2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其中,火电发电量11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2%;水力发电量8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4%;风力发电量1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太阳能发电量14.50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6%。 2024年1-3月,湖北省总发电量71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其中,火电发电量39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水力发电量24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2%;风力发电量4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太阳能发电量32.76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5%。 18、湖南省 2024年3月,湖南省总发电量13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其中,火电发电量7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2%;水力发电量3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8%;风力发电量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3%;太阳能发电量3.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6%。 2024年1-3月,湖南省总发电量42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3%;其中,火电发电量27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水力发电量9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9%;风力发电量5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太阳能发电量7.57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 19、广东省 2024年3月,广东省总发电量59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其中,火电发电量42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水力发电量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风力发电量4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5%;太阳能发电量7.66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核电发电量10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 2024年1-3月,广东省总发电量15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其中,火电发电量10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水力发电量5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风力发电量10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太阳能发电量23.5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2%;核电发电量29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 20、广西 2024年3月,广西总发电量20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其中,火电发电量11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水力发电量3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4%;风力发电量2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9%;太阳能发电量5.08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1%;核电发电量1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7%。 2024年1-3月,广西总发电量58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其中,火电发电量35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水力发电量8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风力发电量7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太阳能发电量13.33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3%;核电发电量5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3%。 21、海南省 2024年3月,海南省总发电量3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其中,火电发电量2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水力发电量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风力发电量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8%;太阳能发电量2.45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2%;核电发电量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5%。 2024年1-3月,海南省总发电量10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其中,火电发电量6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水力发电量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风力发电量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太阳能发电量6.95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7%;核电发电量2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 22、重庆市 2024年3月,重庆市总发电量9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其中,火电发电量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水力发电量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风力发电量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太阳能发电量0.5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8%。 2024年1-3月,重庆市总发电量27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其中,火电发电量23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水力发电量2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5%;风力发电量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5%;太阳能发电量1.03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1%。 23、四川省 2024年3月,四川省总发电量34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其中,火电发电量10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水力发电量20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风力发电量2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4%;太阳能发电量6.24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7%。 2024年1-3月,四川省总发电量101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其中,火电发电量28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水力发电量6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风力发电量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9%;太阳能发电量17.5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2%。 24、贵州省 2024年3月,贵州省总发电量19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其中,火电发电量14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水力发电量2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风力发电量1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2%;太阳能发电量11.79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1%。 2024年1-3月,贵州省总发电量58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其中,火电发电量44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水力发电量7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5%;风力发电量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8%;太阳能发电量29.06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8%。 25、云南省 2024年3月,云南省总发电量27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其中,火电发电量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水力发电量13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风力发电量5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太阳能发电量17.49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8%。 2024年1-3月,云南省总发电量79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其中,火电发电量16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水力发电量43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风力发电量14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2%;太阳能发电量46.9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3.7%。 26、西藏 2024年3月,西藏总发电量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其中,火电发电量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水力发电量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太阳能发电量0.58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 2024年1-3月,西藏总发电量2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其中,火电发电量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水力发电量1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太阳能发电量1.61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 27、陕西省 2024年3月,陕西省总发电量2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其中,火电发电量21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水力发电量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风力发电量1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太阳能发电量10.72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 2024年1-3月,陕西省总发电量80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其中,火电发电量72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水力发电量1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风力发电量4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太阳能发电量26.70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 28、甘肃省 2024年3月,甘肃省总发电量16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其中,火电发电量9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水力发电量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风力发电量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太阳能发电量17.4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 2024年1-3月,甘肃省总发电量50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其中,火电发电量32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水力发电量4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风力发电量8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太阳能发电量48.08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 29、青海省 2024年3月,青海省总发电量7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其中,火电发电量1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水力发电量2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风力发电量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1%;太阳能发电量23.6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 2024年1-3月,青海省总发电量21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其中,火电发电量4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水力发电量7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风力发电量3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太阳能发电量65.18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1%。 30、宁夏 2024年3月,宁夏总发电量19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其中,火电发电量14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水力发电量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风力发电量2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9%;太阳能发电量24.2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 2024年1-3月,宁夏总发电量56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其中,火电发电量43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水力发电量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风力发电量6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太阳能发电量59.53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 31、新疆 2024年3月,新疆总发电量44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其中,火电发电量34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水力发电量1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风力发电量5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3%;太阳能发电量25.50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2%。 2024年1-3月,新疆总发电量132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其中,火电发电量10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水力发电量4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风力发电量15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1%;太阳能发电量62.93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6%。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网络    编辑:朱金凤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今年,“新型储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引领下,新型储能下一步走向何方?4月22日至25日,CESC2024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展览会将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汇聚全国储能领域龙头企业、专家学者、金融机构等数百位重磅嘉宾,聚焦新型储能产业进程及发展趋势,助力新型储能迈向规模化、全面化、高质量发展。 当前,新型储能日益成为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及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本次大会以“助力双碳·储动未来”为主题,由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工信厅、江苏省商务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支持,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主办,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大会为期四天,包含高峰论坛、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展览会、多场主题论坛。 值得关注是,本次大会聚焦储能多场景融合应用,围绕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组织开展七场专题活动。活动瞄准光储充换产业新生态、储能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新型储能助力钢铁行业能源转型、长时储能技术应用与发展等多个场景,汇聚储能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金融机构等,凝聚行业共识,促进储能在各领域场景的应用,共同推动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大会将召开以“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为核心导向的高峰论坛,聚焦储能科技攻关、创新升级等行业发展痛点,邀请国内外储能领域院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通过产业政策解读、市场热点分析、应用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共同探讨分析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趋势。4月22日晚间还将举行“中国储能行业先锋(2024年)”颁奖活动。 大会期间,来自全国储能领域600余家企业将携电化学储能、水储能、飞轮储能、电磁储能、蓄氢储能、蓄热/蓄冷储能等储能领域的系列成果亮相展览会。 往届精彩回顾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CESC2024    编辑:朱金凤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二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欣旺达储能携“搭载自研自产314Ah电芯的全新升级标准20尺5MWh液冷集装箱储能系统”惊喜亮相。在储能市场狂热“内卷”的当下,能够实现起跑到领跑,欣旺达储能自有一套“储世之道”!   高安全、高容量、高效率、数字化 记者了解到,欣旺达此次全新升级的NoahX2.0液冷储能系统采用了大容量314Ah电芯,,是欣旺达全栈自研自产的标准20尺5.015MWh大容量液冷储能解决系统。 该产品今年3月已在浙江最大的电网侧储能项目“金华200MW/400MWh电网侧储能项目”实现批量交付。此项目被纳入浙江省新能源十四五发展规划,并被列入2024年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   标准20尺5MWh液冷集装箱储能系统   “目前为止,能够量产并交付5MWh的并不多,欣旺达就是其中之一。”欣旺达储能工程技术总监李晓龙对记者说。 “高安全、高容量、高效率、数字化”已经成为储能行业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此次全新升级的液冷储能系统,能量密度相比目前3.7MWh提升35%、相比传统的40尺风冷提升69%,同时采用PACK级消防,无处不体现着欣旺达对“高安全、高容量、高效率、数字化”理念的不懈追求。   全栈式一体化发展 除了对“高安全、高容量、高效率、数字化”理念的不懈追求,欣旺达凭借多年的技术积淀,提供从项目开发、产品解决方案到项目运维的全栈式一体化服务。行业内卷对储能系统的安全和成本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全栈式专业技术,才能突出重围。 “电芯是储能系统里最大的成本,但我们有自研自产电芯,不需要外购电芯,这样就已经节省下很多成本,再加BMS、EMS也都不需要外购,成本就会更低。其实核心的降本方案就是全栈自研。”李晓龙向记者强调。   欣旺达储能聚焦于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网络能源、家庭储能及智慧能源五大业务领域,提供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目前已覆盖30+应用场景,积累了100+解决方案。 欣旺达储能副总裁李炜君也表示,欣旺达作为全栈式服务解决方案专家,在电力及工商业储能应用领域已经形成了“3 Cell + 5 Pack + 4 Rack + 13 System”的标品产品体系,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开发数十款产品,目前已助力山东、浙江、湖北、江西等多地实现了智能楼宇、智慧园区、电网侧等多场景的储能项目交付运营。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国内储能行业的内卷,促使行业多家企业将目光对准海外市场。作为储能行业领跑企业,欣旺达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除了国内,我们也在海外市场积极布局,目前已在匈牙利建设欣旺达首个欧洲工厂。未来东南亚经济如果发展得好一些,东南亚也将成为一个增量市场。”李晓龙表示。   但海外布局也存在诸多技术壁垒,李晓龙向记者表示,海外利润率虽然高,但出货量只占国内的四分之一,想要进海外市场,需要通过所有国际认证,而且索赔条约、合同条款跟国内都大不一样。同时海外维护成本非常高,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路途和人员都是成本。除此之外,能够精通他国家语言又能精通储能的人才也非常稀缺,所以海外市场拓展目前还存在诸多壁垒。 谈及储能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李晓龙表示,储能行业目前仍处于大浪淘沙阶段,虽然有很多企业不断卷入,但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一定是技术迭代之后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   来源:‍电气时代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日前,荷兰IJmuiden Ver海上风电片区4GW的海上风电招标申请已经结束,其超高额度的负补贴规则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IJmuiden Ver海上风电片区位于荷兰西海岸以外62公里处,包括三个容量为2GW的站点,本次招标的是其中的Alpha和Beta站点;第三个站点IJmuiden Ver Gamma则计划于2025年招标。 本次招标的评分由定性标准和财务报价两部分组成,其中定性标准占85%,主要针对环境友好、整体解决方案、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等四个方面。 其余的15%则通过公司愿意向政府支付的金额来换取,金额越高,得分越高。 也就是这一条规则,引起了一些开发商的不满。荷兰公用事业公司Eneco及其合作伙伴Equinor最终决定退出竞标。 Eneco表示,定性标准在实际评分中不会拉开差距,政府提供了通过提交更高的负补贴来赢得投标的选择,并且,每个站点的报价上限达到了4.2亿欧元/年,为期40年。“这让招标变成拍卖。” 在高利率、高成本和不确定的市场状况下,这种海上风电招标方式与可再生能源转型的目标群相悖,参与差价合约(CfD)模式的招标将是公司未来的首选。 荷兰企业局(RVO)则表示,本次提高负补贴上限标准,是为了拉开分数差距,并不期待有企业按上限提交报价。 RVO将与两个专家委员会合作评估申请,并预计在今年6月份宣布中标者。根据计划,IJmuiden Ver Alpha和Beta海上风电场预计将在2029年底或2030年初投入运营。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欧洲海上风电    编辑:朱金凤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在2022到2023年厂家陆续投放产能的盛况下,2024年的光伏产业规模及需求仍持续稳健增长中。回顾2023年的全球需求约落在467GW,今年预计将成长至492至538GW,增长幅度将较去年略显放缓,预期年成长仅约10%,主要仰赖中国、欧洲、美国、巴西及印度等市场带动需求之成长。同时,今年许多规模较大的市场受到贸易壁垒、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需求,厂家对于海外布局策略正酝酿着改变,部分厂家已着手推动,使得海外产能布局近期仍为行业热点话题之一。 主要海外生产聚落的发展动向 东南亚市场:反规避豁免期将至预期将带动当地硅片和辅料产能 作为供应美国光伏需求的重要聚落之一,在《防止维吾尔人强迫劳动法》(UyghurForcedLaborPreventionAct,UFLPA)的限制下,目前影响东南亚组件进入美国市场的最大阻碍仍为硅料的溯源问题,采用非疆硅料与海外硅料已成为光伏组件进入美国的必要条件。 同时,近期备受注目的东南亚反规避案,因反规避豁免期将至,未来东南亚的组件若要进入美国市场,将必须使用非中国硅片或满足组件的辅材条件,预期在今年六月豁免到期后恐直接波及东南亚的组件输出。在此背景下,考虑当今非中国的硅片产能相对不足,许多中国制造商积极评估将硅片产能及辅料供应拓展至东南亚。 美国:组件环节产能扩张快速但当地光伏供应链尚未到位 IRA等的优渥补贴,在光伏行业中掀起赴美建厂的热潮。目前Q-cells、Silfab、Solar4America以及MeyerBurger等诸多厂家正相继规划扩产,然而考虑产能爬坡、设备进厂等因素,上述在美国的电池扩产计划对于提升今年的实际产出恐相对有限,预计2024年底电池的年产能将约7.3GW,且由于为美国本土首度大规模电池产能扩充,实际运营效果尚待观察,不过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2027年美国的电池产能有望达38.15GW。 就组件而言,短期几年的产能扩张更为明显,目前包含晶澳、天合、正泰、3SUN以及其他诸多厂家等纷纷规划赴美扩产,预计2024年底前美国的组件年产能可望大幅新增新增约30GW以上、达到超过50GW的年产能。美国供应链在政策的推动下将急遽转型,然而在下游的电池、组件环节快速地扩产下,上游的硅料、硅片环节则因初始资本需求、技术储备、当地电价及人力成本等考虑,目前较少听闻扩产规划。在此背景之下,对于今后将大量上线的电池组件产能,厂家如何规划、建构出符合美国市场要求的本土供应链将是所有赴美投资厂家不得不重视的一大课题。 中东:随着国际氛围的转变逐渐兴起的海外生产聚落之一 以美国市场所发生的转变为契机,中东地区作为充满潜力的光伏市场,开始受到部份厂商的注意,而当地政府近年不断增加对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为光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成功吸引外来厂商前来投资,目前在各环节里皆有厂家正在进行或评估投资建设。 举例来说,中环近期确定将和沙特的VisionIndustries合作建立硅片厂,预计未来年产能可达20GW,上游的协鑫科技先前也公告也将于沙特建立12万吨的硅料产能。另外在阿联酋,天合亦预计分三期建造一体化产能,投入包括约5万吨硅料、30GW的硅片和5GW的电池组件等之生产。土耳其方面,除了原先当地的组件在2023年底已达到19.7GW的产能之外,垂直整合厂Kalyon也在当地建立一体化产能,其中含2GW的硅片、2GW的电池和组件。有鉴于当前国际情势的氛围,预期中东的产能除了供应当地需求之外,可能也输出至利润较高的美国市场,为美国当地需求提供一定的支撑。 印度:当地技术相对不足及设备进口受阻产能扩张速度将相对迟缓 印度政府近年同样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本土激励政策,2021年印度政府批准了PLI产能招标计划(ProductionLinkedIncentiveScheme,PLI),藉由补贴机制鼓励当地产能的发展,其中甚至包含一体化垂直产能,以期望带动当地光伏之发展。此外,透过ALMM清单(ApprovedListofModelsandManufacturers,ALMM)的推行,限制了政府的光伏项目须采用列表内的组件,加上列表内的名单多为印度本土厂家,进而增强本土组件厂的扩建动机。 基于上述的本土建厂优势,目前Adani正计划于当地建立垂直产能,其中包含2GW的硅片、4GW的电池及组件,而其他海外厂家也陆续于印度建立电池与组件产能。现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较缺乏相关生产技术及经验,以及受到设备运输受阻等影响,预计整体产能扩展会相对迟缓。 欧洲:多数企业因本土激励政策等规划尚未明朗而持观望态度 与上述相比,欧洲地区的光伏扩产计划相对较少。近期受到中国组件价格的冲击以及欧洲禁止强迫劳动产品进入市场的讨论等因素,政府开始审视对进口产品限制的必要性。然而,欧洲目前仍高度依赖中国组件,若仅靠本土产能并无法满足当地需求,若推出贸易壁垒,欧洲整体的组件价格将往上抬升,影响更多的会是开发商的利益,并间接抑制光伏装机的发展,对欧洲的能源转型极为不利。 因此,欧洲在扶植本土制造方面,欧盟希望透过本土激励政策以降低对中国进口产品的依赖、试图达到能源自主,故去年三月欧盟执委会推出了《净零工业法案》(Net-ZeroIndustryAct)与《关键原料法案》(CriticalRawMaterialsAct)等草案,希望拉高本土制造技术与原料的使用占比,但整体的补贴政策尚未明朗,加上草案的落实性仍待观察,目前多数企业对欧洲扩产皆保持观望态度。 光伏厂家如何跟上此波海外扩厂趋势 综观全球市场,在各国的政策补贴、贸易壁垒等影响下,过去以中国为主的供给模式出现变化,海外光伏产业供应链正迈向「去中国化」态势,厂家也开始加强海外扩产的布局。面对多样的本土制造优惠方案,如何在有限时间内选出适合自身企业的市场,有望未来拉开和同业间的差距。 尽管如此,有鉴于各国所提出的优惠和限制内容各有所不同,透过InfoLink的海外扩厂顾问服务,我们将根据各厂家的发展期待与资源条件等,透过质化分析、量化策略等方式,协助经营决策层掌握,如:初期投资成本、海外市场价格等信息,并根据企业既有的海外布局等条件,协助挑出适合的投资目标国家或地区选项,甚至对于辅材配套方面提供对应建议。 细看目前光伏各环节在海外的发展,上游端因扩产所需时间较长的因素,扩产相对较少,短期内仍暂时难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组件和电池等下游环节,则已可看出海外产能的成长,其中海外组件扩增快速,预计2024年产能将达276GW,较前一年度成长至少17%。 长远来看,若未来国际局势维持不变的情况下,未来海外产能将持续扩张,中国在供应端的主导地位将发生改变,光伏供应链的结构将更加多元。届时,对于各光伏厂家而言,是否在海外进行投资扩厂、如何推动投资评估作业,以及怎样在评估过程中客观地判读市场趋势和推估未来变化,将是日后各厂家皆需思考的共同议题之一。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网络    编辑:朱金凤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日前,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就今年储能产业发展态势作出预判:抽水蓄能装机占比有望低于50%,新型储能将迎来历史性时刻。这意味着,新型储能有望赶超储能行业曾经的绝对主力——抽水蓄能,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 “抽水蓄能装机占比有望低于50%,新型储能将迎来历史性时刻。”在近日举行的第12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发布《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就今年储能产业发展态势作出预判。这意味着,新型储能有望赶超储能行业曾经的绝对主力——抽水蓄能,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预计,未来两年,新增储能装机仍呈快速增长态势,将超额完成目前各省的规划目标。理想场景下,预计2030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313.9吉瓦,2024—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7.1%,年平均新增储能装机规模为39.9吉瓦。 新能源和储能相依相存 随着新能源快速大规模发展,新型储能对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意义已获广泛共识。 国家电网科技创新部主任陈梅坦言,国家电网运营全球新能源规模最大电网,截至目前,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达9.1亿千瓦,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型储能是提升电力系统调节和支撑能力的重要手段,电网对其需求极其迫切。” 在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基础处处长金磊看来,新型储能是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搞新能源不搞储能,就是无本之木。反之,搞新型储能不搞新能源,可能就是无的放矢。二者相依相存,共同成长。” 新型储能能够应对新能源出力的波动和多元负荷的需求,能够实现主动支撑、惯量管理、快速频率响应和黑启动等功能,提升系统韧性,这是两者协同的底层逻辑。 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用一组数据进一步解释,截至2023年底,全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6.1亿千瓦,占总装机的21%。由于大规模光伏并网,许多省级电网午间时段负荷出现“鸭子型曲线”(光伏发电量在中午时达到最大,在傍晚时消失,但此时电力需求却急剧上涨,一天中尖峰负载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之间的落差呈鸭子轮廓)。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3.4亿千瓦,新能源最大日功率波动超过3亿千瓦,占最大负荷的22%。“预计到2060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40亿千瓦,新能源每日的最大功率波动达到16亿千瓦,占最大负荷的40%。” 舒印彪表示,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的形态特征将发生显著改变,将从连续可控变为弱可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电源,将从大电网为主变为大电网与分布式微电网等多种形态的电网并存。“配电网也将从无源配电网变为有源多元复合广泛接入,从源随荷动向源往荷处协调互动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电力系统保持实时连续可靠供电的技术要求不会改变。因此,新型电力系统离不开新型储能的强有力支撑。” 靶向问题解决是关键 尽管新型储能增长提速具有高确定性,但身处其中的企业正持续承压。 电芯是组成储能系统的最小单元。受碳酸锂等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锂电芯价格在过去一年腰斩,均价从去年年初的0.9元—1.0元/Wh下降至目前的0.4元—0.5元/Wh;储能系统平均价格从1.5元/Wh降至约0.7元/Wh。净利润普遍增速放缓、低价中标频频出现,迫使储能企业卷入一场价格漩涡。 “中国目前有上万家储能企业,大部分产品毛利率较低,企业缺乏后续资源与经费继续投入研发,安全隐患问题依然存在。此外,目前储能设备平均利用率偏低,且电力现货、辅助服务等市场政策尚不明确,也对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造成了阻碍。”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储能行业应坚守安全底线,尽快回归以技术创新推动降本增效的主航道,避免无效内卷。 在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看来,要理性看待储能竞争,价格快速下降将推动储能装机翻倍增长。最近三四年,风机价格下降3/4,光伏价格下降2/3,推动中国新增新能源装机超过2亿千瓦。“储能也将遵循这一发展逻辑,如果不能持续降本,整个产业就很难做大,但要警惕内卷带来的质量风险。” 新能源配储规模持续扩大,建而不用问题也愈发凸显。舒印彪表示,我国新型储能利用率不高,2023年电网侧、用户侧、新能源强制配储项目平均利用率指数分别为38%、65%、17%。安全问题时常出现,电池能量密度和容量有待提高,部分标准缺失,安全风险增加。 “新型储能行业确实存在一些不协调、不平衡的情况,产业供需错配现象凸显,低水平的竞争态势比较激烈,配储而不用的现象较为明显,前瞻布局和创新研发还需优化,这都需要全行业高度重视并加快统筹解决。”金磊说。 回归创新驱动行业成长 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 记者注意到,储能电站规模正从MWh向GWh级跃进,如何降低储能项目占地面积、节省投资、提高储能系统容量和成组效率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攻关方向。现阶段,市场主流产品普遍向“大”方向迈进,电芯容量从280Ah升级到300+Ah,系统同样追求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功率密度迭代。 电芯是储能系统的核心,成本约占储能系统成本的六成左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蜂巢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蜂巢能源坚持底层优化创新设计,依托创新“飞叠”电芯制成工艺、L形短刀结构、预锂技术,推出的L500储能专用短刀+飞叠电芯,电芯薄、比表面积大利于散热、温升小,大幅提升了储能电芯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同时,在行业率先推出6.9MWh短刀液冷储能系统,精简设计,零部件减少15%,占地面积较市场主流5MWh储能系统节省20%。 储能产品不是简单地放大,做“大”往往技术难度更高,考验着企业的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和工艺制造能力。天合光能副总裁孙伟介绍,牢牢把握住降本增效这一主旋律,天合光能致力于打造优质解决方案,已实现储能产品全场景覆盖。公司新一代柔性储能电池舱Elementa 2实现量产并于5月开启交付,搭配自研自产314Ah高能量密度电芯,通过电芯、Pack电池包、舱体容量三维升级,实现电池舱的高集成、高密度,显著提升空间利用率,大幅降低客户初始投资成本和后期运维成本。 在储能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方面,创造价值是夯实新型储能长远发展的内驱力。舒印彪建议,加快现货市场建设,完善新型储能电站参与电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的有关细则,通过实施尖峰电价,适度拉大峰谷价差,合理扩大现货市场的限价区间,提高辅助服务补偿水平等方式,促进新型储能电站一体多用分时复用,综合考虑系统调节需求和终端电价承受能力,健全储能电量加容量价格的形成机制,探索建立电网替代性储能成本纳入输配电价回收等机制。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网络    编辑:朱金凤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总体平稳。 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 原煤生产基本稳定,进口同比增长。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0亿吨,同比下降4.2%,增速与1—2月份持平;日均产量1288万吨,仍处较高水平。进口煤炭4138万吨,同比增长0.5%。 1—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1.1亿吨,同比下降4.1%。进口煤炭1.2亿吨,同比增长13.9%。   原油生产平稳增长,进口由增转降。3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837万吨,同比增长1.2%,增速比1—2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9.3万吨。进口原油4905万吨,同比下降6.2%。 1—3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348万吨,同比增长2.3%。进口原油13736万吨,同比增长0.7%。 原油加工有所增长。3月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6378万吨,同比增长1.3%,增速比1—2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日均加工205.7万吨。1—3月份,加工原油18246万吨,同比增长2.4%。   天然气生产创新高,进口保持较快增长。3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5%,增速比1—2月份放缓1.4个百分点;日均产量7.0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1076万吨,同比增长22.0%。 1—3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6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2%。进口天然气3279万吨,同比增长22.8%。   二、电力生产情况 电力生产稳定增长。3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74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增速比1—2月份回落5.5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41.2亿千瓦时。1—3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22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 分品种看,3月份,规上工业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火电增速回落,核电由增转降。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同比增长0.5%,增速比1—2月份回落9.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水电增长3.1%,增速比1—2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核电下降4.8%,1—2月份为增长3.5%;规上工业风电增长16.8%,增速比1—2月份加快11.0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5.8%,增速比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附注 1.指标解释 日均产品产量:是以当月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量除以该月日历天数计算得到。 2.统计范围 报告中的产量数据统计口径均为规模以上工业,其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 3.数据来源 进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其中2024年3月份数据为快讯数据。 4.天然气单位换算关系:1吨约等于1380立方米。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国家统计局    编辑:朱金凤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狂飙”至36.72GW,同比增长80.3%。伴随光伏装机规模进一步释放,全国各地光伏EPC招投标项目愈发火热。 2024年一季度,以中核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中国电建等为主的电站开发主力军,启动超56GW光伏电站EPC招标项目。其中,地面电站总规模达到约33GW,分布式光伏项目约16.58GW,整县项目5.188GW,光伏基地1.452GW。 从项目分布来看,广东、江苏、安徽、广西、云南、湖南、山东、浙江八省为主要集中地,占到约52.7%。 从项目类型来看,地面电站一直是开发商的主流开发模式,占比达到37%;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势头强劲,占到29%;整县分布式光伏占7%,光伏基地占6%。此外,在“光伏+”推广之下,农光互补、渔光互补项目比例也有所增多。 具体到中标价格趋势来看,自开年以来,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光伏EPC价格同步下滑。 目前已有近36.5GW项目已定标。从中标情况来看,除了中国电建、内蒙古能源集团两大央国企分别拿下5.132GW、4.024GW的中标规模之外;民企实力凸显,阳光电源所获项目规模超1.4GW,协鑫、正泰、创维、英利等均有所获。 定标规模达GW以上企业一览: 中核集团 据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在中核集团7173.84GW的招标项目中,已公布中标结果或者确定中标候选人的规模达到5.124GW。其中,地面电站1.81GW,分布式光伏2.446GW,整县项目184MW,光伏基地684MW。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央国企开展大规模组件、逆变器集采招标,在EPC电站项目招标中,多以小EPC项目为主。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核集团地面电站中,仅有2个大EPC公布中标结果,中标均价3.515元/W,项目为农光互补及复合光伏项目。小EPC中标均价为1.6元/W,最高价为2.093元/W,项目为松桃县长兴200MW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最低价为1.09元/W,项目为中核稷山汇能权亚100MW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逆变器由发包人提供。 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大EPC中标均价为3.463元/W,最高价为4.201元/W,项目为东莞刘黄第三工业区3851.2kWp分布式光伏项目,利用屋顶安装光伏组件;最低价为3.045元/W,项目为泰兴市分界镇、黄桥镇等乡镇27.3MWp户用光伏发电项目。小EPC中标均价为1.9元/W,最高价为2.695元/W,项目为沈北污水处理厂5.52MW分布式光伏项目,组件、逆变器由发包人提供;最低价为1.595元/W,项目为宝鸡陇县中核汇能10万千瓦 光伏发电工程项目,不含组件、逆变器、主变、箱变等。 在光伏基地项目中,中核昌邑570MW光伏发电基地项目已公示中标结果,中标价格1.776元/W,组件、逆变器、主变均由招标人提供。 从中标情况来看,中核集团获得近1.71GW规模,位列第一;阳光电源以超1.44GW规模紧随其后,中国电建、正泰、中能电气所获规模均超200MW。此外,固德威、中国能建等31家企业均有所获。 国家能源集团 1-3月,国家能源集团已发布8.39GW招标项目,已公布中标结果或者确定中标候选人的规模约3.3GW。其中,地面电站1.76GW,分布式光伏944.5GW,光伏基地600MW。 从中标价格来看,在地面电站项目中,大EPC中标均价3.515元/W,最高价为3.925元/W,项目为长顺新能源马家山一期、猫落孔农业光伏电站光伏场区项目;最低价为3.105元/W,项目为湖口武山二期70MW农光互补项目。小EPC中标均价为1.077元/W,最高价为4.295元/W,项目为英德横石塘农光互补光伏项目;最低价为0.91元/W,项目为国能米东区60万千瓦光伏二期项目,其中光伏组件、逆变器均由发包人提供。 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大EPC中标均价3.366元/W,最高价为5.4元/W,项目为广州南沙海大养殖基地30MW分布式光伏EPC项目,采用BIPV满铺安装方式,设置三重防水结构的立体支架体系。最低价为3.698元/W,项目为江西鼎峰、亚欣1.76MW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EPC公开(二次招标)项目。 分布式光伏项目小EPC中标均价为2.217元/W,最高价为3.238元/W,项目为唐山曹妃甸9MW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总承包项目,仅光伏组件由甲方提供。最低价为1.404元/W,项目为如皋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第十批次(1.68465MW)项目,价格不包含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等。 光伏基地项目中,主要是宁夏电力国能灵绍直流配套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7-9标段,均为大EPC项目,中标均价为1.844元/W,3个标段高低价差仅0.035元/W。 从中标情况来看,中国电建以超1.44GW中标规模遥遥领先,中国铁建、中国能建、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所获规模分别在200MW及以上。此外,三峡、国投集团、国家能源集团所获规模均在100MW以上。 华能集团 1-3月,华能集团已发布3.268GW招标项目,已公布中标结果或者确定中标候选人的规模约1.5GW。其中,分布式项目规模为967.32MW,整县项目为437.42MW,地面项目100MW。 从中标价格来看,在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大EPC中标均价3.132元/W,最高价为3.749元/W,项目为三亚市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招标要求与房屋所有者签订协议的单块组件租金价格不高于40元/块/年。最低价为2.784元/W,项目为三亚市育才生态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投标人需承诺合同签订后30天内完成12.034MW确户工作并签订屋顶租用协议。 分布式光伏小EPC中标均价为2.19元/W,最高价为2.39元/W,项目为仙坛20MW分布式光伏项目。最低价为1.91元/W,项目为金乡一期3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组件由甲方供应。 整县光伏项目中,大EPC中标均价2.789元/W,最高价为3.147元/W,项目为慈利县整县户用一期100MW分布式光伏项目,中标人负责建设场地落实。最低价为3.06元/W,项目为政和县整县分布式光伏四期项目。 整县光伏小EPC中标均价为1.932元/W,最高价为2.509元/W,项目为宽城地面分布式光伏项总承包预采购。最低价为1.73元/W,项目为“河洛之光”150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框架协议预招标(一标段),光伏组件由发包方提供。 从中标情况来看,中国建筑集团所获规模达到140MW,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中国五矿、国家电网所获规模分别在100MW以上,正泰、英利等民企也均有所获。 华电集团 1-3月,华电集团已发布4.109GW招标项目,已公布中标结果或者确定中标候选人的规模达到3.341GW。其中,地面电站2.839GW,分布式光伏306.89MW,整县项目195.4MW。 从中标价格来看,地面电站项目中,仅2个大EPC项目公示中标结果。其中,盐源县8#地块150MW光伏发电项目中,中标价为3.247元/W;理县2#地块大马场195MW光伏项目,中标价为3.292元/W,招标范围包括勘察、安装、道路工程、环水保措施等。 在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已公示的中标结果主要以小EPC项目为主,中标均价2.01元/W,最高价为3.304元/W,项目为嘉定大众污水处理厂8.49MW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项目。最低价为1.398元/W,项目为江苏华电丹徒一期40.085MW户用光伏项目,组件、逆变器由招标人提供。 从中标情况来看,中国电建以超876.28MW中标规模位列第一,中国安能以720MW规模紧随其后,华电集团以480MW规模位居第三。此外,三峡集团、中国建筑集团、华电集团所获规模均在150MW及以上。 大唐集团 1-3月,大唐集团已发布2.117GW招标项目,已公布中标结果或者确定中标候选人的规模约1.35GW,主要为地面电站项目,类型涵盖林光、渔光及农业光伏,规模约1.294GW,分布式光伏规模约61MW。 地面电站项目以小EPC中为主,中标均价3.515元/W,最高价为3.925元/W,项目为汉滨150MW光伏发电项目工程,组件、逆变器、电气设备由招标人提供。最低价为0.711元/W,项目为水城区猴场二期农业光伏电站新建工程,组件、逆变器、箱变等设备由甲方提供。 在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同样多为小EPC项目,中标均价1.7227元/W,最高价为3.925元/W,项目为鳄鱼小镇和旺鑫养殖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组串式逆变器由发包人提供。最低价为1.264元/W,项目为川汇公司盐亭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一期),价格不包括组件、逆变器、电缆等。 从中标情况来看,在已定标的18个项目中,有16个项目为联合体中标,其中,中国能建、中国电建、大唐集团、中国能源所获项目规模居前。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网络    编辑:朱金凤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4月12日,财政部、 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出:“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在全国24个省开展第一批开展70个试点县(各省的数量详见附件),并提出:充分结合本地区场景应用条件,分布式光伏覆盖较好的农村地区,可结合实际建设光伏发电、储能、充换电一体化的充电基础设施。 中央财政将安排奖励资金支持试点县开展试点工作。每个试点县示范期为3年。奖励标准根据每年度试点县充换电设施功率利用率达标情况设置,共分为三个档次。示范期内,每年均达到最高目标的试点县最多可获得4500万元。 2、试点县的支持政策 1)地方各级有关部门要在土地、电价、服务费等方面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形成政策合力,有效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力争实现充换电基础设施“乡乡全覆盖”。 2)鼓励充电基础设施场站租期采用10年及以上期限,降低运营企业用地风险,引导企业长期持续经营。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出台建设运营补贴、土地租金减免、用电价格优惠等财政支持政策。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安装质量安全管理,建立事故责任倒查制度,形成完善的充换电基础设施支持管理政策体系。 3)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试点县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等相关支出,不得用于平衡地方财力,不得用于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新能源汽车运营补贴。试点结束后,三部门将对超额完成目标,且对周边地区有明显示范带动效应的县,按照奖励标准的10%给予超额奖励。按照“先预拨、后清算”的方式,三部门对同意备案的试点县集中进行公示。公示期结束后,中央财政先行拨付不低于70%的奖励资金,支持试点县启动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后续根据试点县年度目标考核结果进行奖励资金清算。 3、试点县的要求 1)试点县应具备良好的农村电网基础条件,对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具备充足的电力支撑保障能力。 2)试点县所在地级市2023年汽车保有量应不低于20万辆,具备较好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3)试点县新建充换电基础设施应面向全社会开放、可用率不低于99%、额定功率120千瓦以上(含120千瓦)。 文件原文如下 关于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 财建〔2024〕57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交通运输厅(局、委):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有关精神,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19号)有关要求,2024—2026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以下简称三部门)将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2024—2026年,按照“规划先行、场景牵引、科学有序、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中央财政将安排奖励资金支持试点县开展试点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统称省)级层面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把具体工作落实落细。地方各级有关部门要在土地、电价、服务费等方面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形成政策合力,有效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力争实现充换电基础设施“乡乡全覆盖”。 二、试点内容和目标 (一)提升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根据本区域及过境新能源汽车需要,加大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在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农村地区建设力度。试点县新建充换电基础设施应面向全社会开放、可用率不低于99%、额定功率120千瓦以上(含120千瓦),大力推广智能快充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试点县重点村镇及周边地区要打造“布局合理、场景丰富、技术先进、体验优良”的农村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示范先行区。鼓励各地区充换电建设运营龙头企业,与当地电网、邮政、物流等大型企业集团联合,在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但社会投资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意愿不足的农村地区,加快建设面向公众全面开放服务的快充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力争逐步建立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市场化运营模式,不断提升农村地区“薄弱环节”的公共充换电服务保障能力。 (二)激发试点县及周边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重点培育符合本地及周边地区新能源汽车发展特点的充换电应用场景,完善提升县级邮政快递网点、农村物流节点、农村客货运场站(包括乡镇运输服务站、农村客货邮站点等)、3A级及以下旅游景区、农村公路沿线、交通综合服务站等适宜新能源汽车充电场景的服务保障能力,做好节假日充电高峰期与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的导流衔接。试点县要与当地新能源汽车促消费政策同向发力,形成新能源汽车消费拉动效应,推动提升本地及周边地区使用新能源汽车意愿。具备条件的试点县要与周边地区形成联动,围绕旅游公路、“四好农村路”等规划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跨县域场景全覆盖”,带动试点县及周边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提升。 (三)积极培育新技术新模式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充分结合本地区场景应用条件,积极探索车网互动(V2G)、快速充换电、液冷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无线充电等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分布式光伏覆盖较好的农村地区,可结合实际建设光伏发电、储能、充换电一体化的充电基础设施。 (四)优化完善充换电设施支持管理政策体系。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保障充换电基础设施及配套电网建设用地需求,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及配套电网建设审批流程,拓宽充换电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充电基础设施场站租期采用10年及以上期限,降低运营企业用地风险,引导企业长期持续经营。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出台建设运营补贴、土地租金减免、用电价格优惠等财政支持政策。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安装质量安全管理,建立事故责任倒查制度,形成完善的充换电基础设施支持管理政策体系。 三、试点县的遴选 (一)申报主体。申报试点的主体应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场景丰富、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地方推广应用积极性高、社会资本投资意愿较弱的县(不含市辖区)。重点挖掘应用场景,编制试点申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见附件1)。 (二)申报条件。 1.充换电基础设施市场化发展程度较低。试点县下辖农村地区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市场化程度应较低,现有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营收益较差,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较弱。 2.具有较为完整的规划布局方案。试点县所在省级和市级层面均已制定出台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试点县应制定完整、合理的充换电基础设施规划方案,明确公共充换电设施区域线路布局、建设数量、年度计划以及工作思路、保障措施和职责分工等内容,并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电网规划、乡村建设振兴规划、交通规划、能源规划等的紧密衔接。 3.具有适宜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的场景。试点县应具备较丰富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场景需求,因地制宜全面涵盖县级邮政快递网点、农村物流节点、农村客货运场站(包括乡镇运输服务站、农村客货邮站点等)、3A及以下旅游景区、“四好农村路”沿线、交通综合服务站等公共充换电使用场景。试点县所在地级市2023年汽车保有量应不低于20万辆,具备较好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4.具备充足的供电保障能力。试点县应具备良好的农村电网基础条件,对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具备充足的电力支撑保障能力。 (三)名额分配。2024—2026年,三部门根据地方当前新能源汽车和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状况及未来潜力、地域面积、省内县(县级市)数量、当前财力状况等因素分配省级试点县名额(见附件2)。 (四)遴选流程。试点实施方案以县为主体编制,逐级申报至省,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各县新能源汽车推广潜力、充换电需求等因素,通过竞争性评审的方式择优确定本省试点县名单,鼓励对省内偏远地区且具备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潜力的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予以适当倾斜。各省试点县名单及试点实施方案按程序上报三部门备案,相关材料电子版需一并上传至第三方“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奖励资金清算平台”(以下简称清算平台)。2024年集中受理试点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17日。 三部门将对各省上报方案中的充换电基础设施技术性指标、政策目标、保障措施和应用场景等内容进行必要的审查,对于不符合备案条件的,将方案退回有关省。有关省应根据三部门的审查意见对试点县及申报方案进行修改,并于5个工作日内按程序上报三部门,如仍不符合备案条件,则相应核减本批次试点名额。 四、奖励标准 中央财政对经三部门同意备案且完成任务目标的试点县给予奖励资金支持,每个试点县示范期为3年。奖励标准根据每年度试点县充换电设施功率利用率达标情况设置,共分为三个档次。示范期内,每年均达到最高目标的试点县最多可获得4500万元(具体年度考核指标及奖励标准见附件3)。 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试点县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等相关支出,不得用于平衡地方财力,不得用于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新能源汽车运营补贴。试点结束后,三部门将对超额完成目标,且对周边地区有明显示范带动效应的县,按照奖励标准的10%给予超额奖励。 五、资金审核及拨付 按照“先预拨、后清算”的方式,三部门对同意备案的试点县集中进行公示。公示期结束后,中央财政先行拨付不低于70%的奖励资金,支持试点县启动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后续根据试点县年度目标考核结果进行奖励资金清算。 每年2月底前,省级牵头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完成各试点县上一年度示范情况审核工作,具体包括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功率利用率情况、新技术新模式应用等情况,以及县域农村公路与充换电场所通达情况,并将审核结果上传至清算平台。 三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通过材料审查、现场抽查等方式,按照一定比例对有关省审核工作和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并利用清算平台按照目标引领、结果导向,对各省试点县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出具监督检查报告。三部门根据监督检查报告、省级审核结果确定最终审核结果。财政部根据最终审核结果按程序拨付资金。 六、组织实施 各省要明确牵头部门,积极发挥统筹监督作用,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试点县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通过出台土地、电价、服务费等支持政策,有效保障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积极协调当地电网企业在试点地区的电网接入、增容等方面予以保障,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建立试点情况定期上报制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数据应实时上传至清算平台;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5日前,省级牵头部门应组织试点县在清算平台按季度上传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新技术新模式应用等情况。 各试点县是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完善配套政策、组织落实试点工作的责任主体。试点县要强化组织实施,建立由牵头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积极与当地具有一定建设规模、具备成熟建设经验的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建设运营充换电设施。试点县牵头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细化任务分工,强化监管考核,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统筹解决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完成试点任务。试点县财政等相关部门要保证中央财政拨付的奖励资金及时有效使用。 七、监督考核和绩效管理 (一)监督考核。三部门将按职能加强对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支持、指导和监督,并组织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全程跟踪指导工作。省级层面要强化对本地区试点县的监督考核,对本地区报送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二)绩效管理。有关省组织试点县按要求做好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年度绩效自评等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交通运输部开展整体绩效评价,三部门将结合2024年全国试点工作整体绩效评价结果和分省绩效评价结果,综合确定2025年试点省范围以及各省试点县分配名额。 三部门会同第三方机构适时组织抽查和评估工作,对抽查结果与上报情况不符以及其他试点工作不力的,按程序采取扣减奖励资金、暂缓拨付资金、取消试点资格等处罚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奖励资金,对于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制止和纠正,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级财政、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存在违反本通知行为,以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联系方式: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 010-61965050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 010-68205644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 010-65292936 2024年4月9日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网络    编辑:朱金凤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ABB与多所优质职业院校共同开发《智能供配电技术》教材正式出版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持续为电力行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我国迈向能源强国、制造强国的过程中,数字技术和绿色低碳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核心。推进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产业和相关人才的支撑。因此,加快“双碳”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模式,深化产学协同,产教融合,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成为培养人才发展的新方向。   近日,ABB校企合作又结硕果,由ABB与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等多所优质职业院校共同编写开发的新型教学资源《智能供配电技术》正式出版。ABB充分利用自身在产教融合方面多年的经验积累,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及时将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应用、新规范纳入教材,并在教材中以企业经典工程项目为素材进行项目设计及实施,依岗定教,将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相融合,实现校企协同“双元” 育人。   《智能供配电技术》全书以智能供配电基础、设计、系统集成和系统运维四个学习情境为主线,对接智能供配电工程实际建设过程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让读者在智慧机场、数据中心、智慧水务、智慧建筑等典型智能供配电项目指引下,通过“教、学、做” 一体的方式,沉浸式学习智能供配电的构架功能、设备选型、项目设计、集成开发、运维检修等全生命周期服务。该教材为有志于从事智能供配电技术的工程人员指明方向,为有意向开展电力与数字化的专业院校提供借鉴,为培养新型电力系统复合型工程人才提供支持。   教材主编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王向红教授表示:“通过与ABB合作编写新型教材,落实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双元”育人目标。在这套教材中,我们融入了部分ABB的实际工程案例素材及先进技术解决方案,将教学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实现所学即所用。”   多年来,ABB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之路,支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并相继与众多知名院校建立深度合作,通过师资培训、教材开发、共建实验室等形式,打通实际应用、实训教学及科研创新等环节,实现校企协同“双元” 育人,助力培养绿色低碳与数字经济背景下供配电领域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   ABB是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致力于赋能更可持续与高效发展的未来。ABB将工程经验与软件技术集成为解决方案,优化制造、交通、能源及运营。秉承140余年卓越历史,ABB全球约10.5万名员工全力以赴推动创新,加速产业转型。ABB在中国拥有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全方位的业务活动,约30家本地企业,约1.5万名员工遍布于近130个城市,线上和线下渠道覆盖全国约700个城市。   欲进一步了解ABB,请访问http://new.abb.com/cn,ABB直通车:https://mall.abb.com.cn,新浪微博:@ABB电气,官方微信:cnabblp,官方微信服务号:abbel_cn     来源:‍ABB编辑:史海疆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4月11日,第十二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在北京首钢园开展,全球极具创新力的光伏、储能企业晶科能源重装上阵,并在现场发布了蓝鲸5MWh大型储能系统SunTera G2以及314Ah自研电芯。公司全新一代智储产品结合现场同期展出的工商业、户用储能及光伏组件产品,向市场全面展示了晶科能源的优质产品力以及多元光储解决方案。 晶科超静音蓝鲸5MWh大储系统—革新勇逐浪高         全新一代晶科蓝鲸源网侧液冷储能系统SunTera G2是目前行业内可量产的超静音的5MWh储能系统,噪音控制在75db以内,极大程度减少了储能系统在使用环节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作为全球化版本,采用了1P104S大PACK设计的标准20尺集装箱结构,,适用于国内及海外市场。其搭载314Ah磷酸铁锂电芯,采用非均布精细化流道,PACK温差控制在2°C以内,保证系统运行在最优温度范围内。另外,该产品同时以“三高两低一长”的优势:即高能量密度、高能量效率、高安全性;低运维、低辅助功耗;长寿命。与前一代产品对比,SunTera G2支持A/B柜设计,适用于2h和4h场景应用,单侧开门支持背靠背和肩并肩放置,面积利用率提升37%以上,系统RTE提升2%,整体效率达到94%+。SOC估算精度低于3%,辅助功耗整体降低20%, 整体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运行和维护成本(O&M)。当该系统循环寿命从过去的7000次提升至8000次(容量衰减至70%),大幅度提高产品服务年限。同时,搭载晶科能源自主研发的储能大数据云平台,支持在线监控和远程升级,确保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控。晶科蓝鲸5MWh储能系统将于4月15号完成系统样机下线,同步于5月底前具备项目量产接单条件。 晶科314Ah自研储能电芯—直击大容量时代        晶科储能首次推出314Ah专用储能电芯,标志着晶科大容量电池时代的开启。该款产品具有高能效、长寿命、高安全等特点。采用晶科自研专利技术,通过严选材、优设计、精制造,保证电芯一致性,将电芯的循环寿命提升至10000次以上,充放电能效高达94.71%,提升全周期经济效益;在安全方面,通过针刺、热失控、冲击、燃烧喷射、挤压、短路等20余项安全测试,以保证电芯在不同应用场景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将实现首期5GWh储能电芯产品产能正式投产并具备量产出货条件。晶科自研314Ah电芯致力于打造储能安全零事故,追求电池极致安全性能,保障人财物安全,实现全球通行。 晶科一体化云平台——全域防卫保高效运营       晶科储能端—域—云一体架构云平台,以多维度安全层级,高效保障系统智慧运维。其中,“端”指设备端BMS三级架构;“域”则指通过场站内多个监控系统设置,实现对整个电站设备运行的实时监测;“云”即大数据云平台,数字化监控晶科储能设备运行,实现在线运维。   除全新一代智储产品发布外,还同步展出了公司核心产品晶科海豚·工商业储能系统SunGiga,晶科飞熊·户用储能SunTank以及N型Tiger Neo 72 版型和66版型双面组件。晶科能源全领域“光伏+储能”解决方案,可覆盖多元应用场景。从需求出发设计产品,为应用端带来高安全、强可靠、高效能的装机体验。       未来,晶科能源将继续充分利用自身在光伏领域的技术优势,结合智能软件和监控平台,提供高效、可靠的储能系统方案,以实现能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同时,持续通过与全球合作伙伴的战略联盟,扩大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市场份额,推动绿色能源转型,最大化清洁能源的优势,为全球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来源:‍晶科能源『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编辑:史海疆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文件强调:以市场化方式促进新型储能调用。各地充分考虑新型储能特点,加快推进完善新型储能参与电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有关细则,丰富交易品种,考虑配套政策、电力供需情况,通过灵活有效的市场化手段,促进新型储能“一体多用、分时复用”,进一步丰富新型储能的市场化商业模式。 以下为原文内容: 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 国能发科技〔2024〕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城市管理委,各派出机构,有关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落实《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1051号)、《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国能发科技规〔2021〕47号)、《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发改办运行〔2022〕475号)有关要求,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管理,优化调度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储能作用,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准确把握新型储能功能定位。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技术,具有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调峰、调频、调压、备用、黑启动、惯量响应等多种功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随着装机规模迅速增长,新型储能在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应结合新型储能功能定位和市场化要求,进一步规范新型储能并网管理,持续完善新型储能调度机制,保障新型储能合理高效利用,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二)明确接受电力系统调度新型储能范围。接入电力系统并签订调度协议的新型储能,可分为调度调用新型储能和电站自用新型储能两类。调度调用新型储能指具备独立计量装置,并且按照市场出清结果或电力调度机构指令运行的新型储能,包括独立储能电站、具备条件独立运行的新能源配建储能等;电站自用新型储能指与发电企业、用户等联合运行,由发电企业、用户等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控制的新型储能,包括未独立运行的新能源配建储能、火电联合调频储能、具备接受调度指令能力的用户侧储能等。 二、加强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管理 (三)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管理。电网企业及电力调度机构须制定新型储能并网细则及并网服务工作指引等,明确并网流程、相关标准和涉网试验要求。电力调度机构按照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和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原则,组织新型储能开展并网验收并签订并网调度协议,新型储能应在并网后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涉网试验。 (四)优化新型储能调度方式。电力调度机构应根据系统需求,制定新型储能调度运行规程,科学确定新型储能调度运行方式,公平调用新型储能调节资源。积极支持新能源+储能、聚合储能、光储充一体化等联合调用模式发展,优先调用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各类储能价值。调用新型储能时,对于参与电力市场的新型储能,按照市场出清结果安排新型储能运行,对于暂不具备参与电力市场条件的新型储能,通过调度指令进行调用。在发生危及电力系统安全事故(事件)及其他必要情况时,所有调管范围内的新型储能应接受电力调度机构统一直接调用,直接调用期间按照独立储能充放电价格机制执行。 (五)加强新型储能运行管理。各地在制修订电力市场规则或《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时,明确、细化各类新型储能的考核实施细则。新型储能应按电力调度机构要求及时报送运行信息,电力调度机构定期向全国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推送新型储能调用情况。 三、明确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技术要求 (六)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技术要求。新型储能接入系统应符合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完成相应性能试验及涉网试验,新型储能设备应满足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及管理规范有关要求,确保安全稳定运行。新型储能项目单位需制定详细的运行维护规程、现场操作规程、事故预案及应急管理措施、停运检修计划等,并定期向电力调度机构报备。 (七)明确新型储能调度运行技术要求。新型储能应配备功率控制系统或协调控制系统。所有调管范围内的新型储能应具备按照调度指令进行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自动调节的能力,接入所属电力调度机构的AGC、AVC等系统,接受并执行调度指令,并具备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新能源基地配建新型储能调度原则按照《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NB/T 11194-2023)执行。 (八)鼓励存量新型储能技术改造。鼓励存量新型储能开展技术改造,具备接受调度指令能力。满足相应技术条件后,电力调度机构应及时开展新型储能并网及调度工作。 (九)推动新型储能智慧调控技术创新。结合新型储能多场景和市场化运行需求,积极开展新型储能与其他电源协同优化调度技术、规模化储能系统集群智能调度关键技术、基于新型储能的电网主动支撑技术、电动汽车等分布式储能虚拟电厂聚合互动调控技术等研发攻关工作,着力推动新技术应用。 四、强化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协调保障 (十)加强新型储能项目管理。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单位加强新型储能项目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本地区新型储能规划、备案、建设、运行、调用管理。 (十一)做好新型储能并网服务。电网企业及电力调度机构应公平无歧视地向新型储能提供电网接入服务,做好技术指导,优化并网接入流程,保障新型储能安全高效并网。 (十二)以市场化方式促进新型储能调用。各地充分考虑新型储能特点,加快推进完善新型储能参与电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有关细则,丰富交易品种,考虑配套政策、电力供需情况,通过灵活有效的市场化手段,促进新型储能“一体多用、分时复用”,进一步丰富新型储能的市场化商业模式。 (十三)加强新型储能并网调度监督管理。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管理协调机制,协调处理有关争议。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家能源局报告。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国家能源局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编辑:史海疆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4月9日,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且可大规模量产的储能系统——宁德时代天恒。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以下简称:天恒储能系统)集“5年零衰减,6.25兆瓦时、多维真安全”于一体,为新型储能的规模化应用和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重磅发布   全球首个5年零衰减系统,可大规模量产 容量5年零衰减是长寿命锂电池的一个里程碑,但对致力于满足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的储能电站而言,功率零衰减同样至关重要。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采用了仿生SEI和自组装电解液技术,为锂离子清除路障,实现5年功率和容量零衰减,辅机功耗全生命周期可控且不增长,真正做到由内而外的“冻龄”。 宁德时代以领先的研发技术和极限制造能力,成功地解决了“零衰减”电池中锂金属高度活性的难题,有效遏制了氧化反应引发的热失控现象,实现大规模量产5年零衰减系统。   20尺 6.25兆瓦时, 小空间蕴藏高能量 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在标准20尺集装箱内,实现6.25兆瓦时的高能量,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30%,整站占地面积减少20%,于方寸之间实现能量密度的升级,创造更高的效益。 强大性能,从“芯”开始。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 搭载了储能专用长寿命零衰减电芯L系列产品,实现了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超高能量密度——430Wh/L。   储能专用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极致安全 为达成储能极致安全的目标,宁德时代基于技术开发、测试验证、运行监控、安全失效分析的完整循环建立了储能专用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基于应用场景设定不同安全目标,而后根据目标开发相应的安全技术。为确保技术的有效性,宁德时代搭建安全实证平台,模拟不同电网场景和运行环境的储能系统安全实证。在项目投运后,宁德时代通过AI风险监测和智能预警不断地监控运行状态,利用PSA模型量化储能产品全生命周期失效概率,从而验证安全设计目标并持续更新。   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电芯单体失效率做到了行业领先的PPB等级,延展到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运行,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带来全生命周期IRR的显著提升。   储能是能源变革和电力转型的关键一环,宁德时代始终致力于为全球提供一流储能解决方案,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的问世,是宁德时代助力能源转型的又一标志性实践。未来,宁德时代将继续秉承开放式创新的理念,与全球产业链伙伴真诚协作实现共赢。以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用科技,构建零碳社会和生活。     来源:‍宁德时代编辑:彭东浩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有利于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部署,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为重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市场化推进。坚持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结合工业领域各类设备更新差异化需求,依靠市场提供多样化供给和服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政策环境。 ——坚持标准化引领。强化技术、质量、能耗、排放等标准制定和贯标实施,依法依规引导企业淘汰落后设备、使用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统筹考虑行业发展和市场实际,循序渐进、有序推进。 ——坚持软硬件一体化更新。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在推动硬件设备更新的同时,注重软件系统迭代升级和创新应用。 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先进设备更新行动 1.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针对工业母机、农机、工程机械、电动自行车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低水平的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重点推动工业母机行业更新服役超过10年的机床等;农机行业更新柔性剪切、成型、焊接、制造生产技术及装备等;工程机械行业更新油压机、折弯机、工艺陈旧产线和在线检测装备等;仪器仪表行业更新数控加工装备、检定装备等;纺织行业更新转杯纺纱机等短流程纺织设备,细纱机、自动络筒机等棉纺设备;电动自行车行业更新自动焊接机器人、自动化喷涂和烘干设备、电动或气动装配设备、绝缘耐压测试仪、循环充放电测试仪等。 2.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针对航空、光伏、动力电池、生物发酵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高水平的行业,鼓励企业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重点推动航空行业全面开展大飞机、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及航空发动机总装集成能力、供应链配套能力等建设;光伏行业更新大热场单晶炉、高线速小轴距多线切割机、多合一镀膜设备、大尺寸多主栅组件串焊机等先进设备;动力电池行业生产设备向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升级,重点更新超声波焊接机、激光焊接机、注液机、分容柜等设备;生物发酵行业实施萃取提取工艺技改,更新蒸发器、离心机、新型干燥系统、连续离子交换设备等。 3.更新升级试验检测设备。在石化化工、医药、船舶、电子等重点行业,围绕设计验证、测试验证、工艺验证等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环节,更新一批先进设备,提升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重点推动设计验证环节更新模型制造设备、实验分析仪器等先进设备;测试验证环节更新机械测试、光学测试、环境测试等测试仪器;工艺验证环节更新环境适应性试验、可靠性试验、工艺验证试验、安规试验等试验专用设备,以及专用制样、材料加工、电子组装、机械加工等样品制备和试生产装备;检验检测环节更新电子测量、无损检测、智能检测等仪器设备。 (二)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 4.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以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改造为重点,推动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增材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装备、智能物流装备、传感与检测装备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更新。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业更新面向特定场景的智能成套生产线和柔性生产单元;电子信息制造业推进电子产品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与自动化装配线集成应用;原材料制造业加快无人运输车辆等新型智能装备部署应用,推进催化裂化、冶炼等重大工艺装备智能化改造升级;消费品制造业推广面向柔性生产、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智能装备。 5.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推进制造技术突破、工艺创新、精益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推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深度应用,形成一批虚拟试验与调试、工艺数字化设计、智能在线检测等典型场景。推动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链接,实现生产数据贯通化、制造柔性化和管理智能化,打造数字化车间。围绕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开展智能化升级,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打造智能工厂。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改造,打造智慧供应链。 6.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鼓励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构建工业基础算力资源和应用能力融合体系,加快部署工业边缘数据中心,建设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设施,推动“云边端”算力协同发展。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给,在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智算中心。鼓励大型集团企业、工业园区建立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三)实施绿色装备推广行动 7.加快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推动重点用能行业、重点环节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绿色装备。钢铁行业加快对现有高炉、转炉、电炉等全流程开展超低排放改造,争创环保绩效A级;建材行业以现有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等领域减污降碳、节能降耗为重点,改造提升原料制备、窑炉控制、粉磨破碎等相关装备和技术;有色金属行业加快高效稳定铝电解、绿色环保铜冶炼、再生金属冶炼等绿色高效环保装备更新改造;家电等重点轻工行业加快二级及以上高能效设备更新。 8.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升级。对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以能效水平提升为重点,推动工业等各领域锅炉、电机、变压器、制冷供热空压机、换热器、泵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换代,推广应用能效二级及以上节能设备。 9.加快应用固废处理和节水设备。以主要工业固废产生行业为重点,更新改造工业固废产生量偏高的工艺,升级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设备设施,提升工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面向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纺织、造纸、皮革、食品等已出台取(用)水定额国家标准的行业,推进工业节水和废水循环利用,改造工业冷却循环系统和废水处理回用等系统,更新一批冷却塔等设备。 (四)实施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行动 10.推动石化化工老旧装置安全改造。推广应用连续化、微反应、超重力反应等工艺技术,反应器优化控制、机泵预测性维护等数字化技术,更新老旧煤气化炉、反应器(釜)、精馏塔、机泵、换热器、储罐等设备。妥善化解老旧装置工艺风险大、动设备故障率高、静设备易泄漏等安全风险,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11.提升民爆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以推动工业炸药、工业电子雷管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为重点,以危险作业岗位无人化为目标,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机器人替人”工程,加大安全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力度。重点对工业炸药固定生产线、现场混装炸药生产点及现场混装炸药车、雷管装填装配生产线等升级改造。 12.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装备。加大安全装备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在全社会层面推动安全应急监测预警、消防系统与装备、安全应急智能化装备、个体防护装备等升级改造与配备。围绕工业生产安全事故、地震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城市内涝灾害、城市特殊场景火灾、森林草原火灾、紧急生命救护、社区家庭安全应急等重点场景,推广应用先进可靠安全装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财税支持。加大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财政支持力度,将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范围。加大对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税收优惠支持力度,把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纳入优惠范围。 (二)强化标准引领。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制修订一批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相关标准,实施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制定《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推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引导企业对标先进标准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三)加强金融支持。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编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强化银企对接,向金融机构推荐有融资需求的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 (四)加强要素保障。鼓励地方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要素资源保障,将技术改造项目涉及用地、用能等纳入优先保障范围,对不新增土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推广承诺备案制,简化前期审批手续。 各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负责本地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组织实施,要完善工作机制,做好政策解读,加强协同配合,强化央地联动,建立重点项目库,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来源:‍工信部『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编辑:史海疆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
我国农村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近日,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以村为基本单位,着力建设一批能够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的风电项目。 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是推动农村能源革命的有力抓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载体。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有利于推动农村可再生能源实现高质量发展,使风电产业的红利惠及“三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探索能源开发多种模式  开辟风电发展新增长极 “当前,我国风电以三北地区规模化开发为主,随着低风速发电技术逐步成熟,中东南部地区就地就近开发风电日益具备可行性和经济性。”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广西凤山县,那兵、不老山风力发电项目规划装机总容量10万千瓦,总投资8.2亿元,预计今年6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不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推进风电规模化开发,目前已并网的506兆瓦风光电项目运行稳定,新能源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通知》聚焦分散式风电发展的难点堵点,提出了不同于常规风电项目开发的创新思路,将引领风电行业在大机型、大基地、集中式之外走出一条发展新道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说。 业内专家介绍,发展风电产业能够带动风电设备制造、安装、运维等相关产业集群成长壮大,促进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等相关配套产业不断完善。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工程在全国各地持续推进,各种节地型、低噪声、高效率、智能化的风电机组和技术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助力,促进乡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健康发展。 “新能源产业将在建设宜居宜业、美丽和谐的乡村中大展身手,为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上述专家表示,在农村地区充分利用零散土地,因地制宜推动风电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对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非凡。 开拓市场新蓝海  加快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有利于推动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随着低风速技术取得突破,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东南低风速资源区域已具备开发条件,可供开发资源潜力超过30亿千瓦。”秦海岩说。 随着低风速发电技术逐步成熟,中东南部地区就地、就近开发风电日益可行和高效。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年选择具备条件的1000个村进行试点开发,每村装机2万千瓦测算,年新增风电装机2000万千瓦,新增投资约1000亿元,既为风电发展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又起到了扩投资、稳增长作用。 业内有关专家表示,《通知》的发布对于风电板块发展有十分明显的带动作用,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风电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推动农村地区风电发展,与农村分布式光伏、生物质发电等实现多能互补、深度融合,有助于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推动农村能源革命,助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目前,国内各地正逐步构建绿色能源体系,多能互补、能效管理、有序开展需求响应、智慧用能等多类型综合能源服务,优化各地区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各地的风电市场发展打开新的空间。”业内专家说。 “下一步,将创新风电投资建设模式和土地利用机制,重点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大力推进乡村风电开发,鼓励村集体利用存量集体土地通过作价入股、收益共享等机制,参与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积极推动规划和政策的落实、落地,为分散式风电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保障。”上述负责人透露。 因地制宜开展驭风行动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通知》提出,要探索形成“村企合作”的风电投资建设新模式和“共建共享”的收益分配新机制,构建“村里有风电、集体增收益、村民得实惠”的风电开发利用新格局。 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首要之务在于因地制宜、统筹谋划。在秦海岩看来,应结合各地农村丰富的风能资源和零散空闲土地,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电网承载能力以及生产运行安全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安排风电项目的规模、选址与布局,确保项目能够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 “同时要坚持‘能建则建,试点先行’的原则,对条件成熟的项目逐个实施,避免盲目跟风或一哄而上的现象,确保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稳步、有序地推进。”秦海岩说。 各地积极发挥地方优势,结合乡村特色,推进风电产业快速有序发展。在河南信阳淮滨县,19个乡镇已经成功安装了295台6.25兆瓦的风机,为当地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在吉林延边敦化市,3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绿电产业园加速筹备;在内蒙古乌兰浩特,新能源装机300万千瓦计划分三期完成,“三北”工程、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持续推进。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工程通过盘活乡村存量集体用地,实现收益共享,为农村当地带来可观的集体经济收入,促进落实群众增收有保障、乡村振兴有力量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风电企业积极探索将当地的特色人文元素融入项目设计中,不仅可以促进风电开发与乡村风貌有机结合,还能激活乡村旅游资源。”秦海岩建议,要鼓励采用适宜乡村环境的节地型、低噪声、高效率、智能化的风电机组和技术,实现与农村能源协同互补,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 来源:‍人民网『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编辑:史海疆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于4月8日至10日亮相2024中国制冷展 展出系列创新数字化和低碳化产品及解决方案   西门子以“零碳先锋,数智空间”为主题,携楼宇数字化和低碳化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第35届国际制冷、空调、供暖、通风及食品冷冻加工展览会(2024中国制冷展,CR2024)。展会上,西门子重点展示了全新升级的数字化楼宇管理平台Desigo CC® ,新一代轻量化智能楼宇平台Desigo® Optic,智慧能碳管理平台Smart ECX等,同时还全面展示了西门子为商业楼宇、新能源、数据中心、智慧医院、生命科学等行业市场提供的数字化楼宇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楼宇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巨变的时代。随着楼宇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物联网、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众多创新科技的普及和成熟,楼宇将变得敏锐而智慧,其未来发展将充满无限潜能。”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智能基础设施集团副总裁兼楼宇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钟律表示,“西门子始终致力于以创新的数字化和低碳化楼宇技术与产品积极打造安全、高效、舒适和绿色的数智空间,持续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西门子此次在展台上重磅展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数字化和低碳化产品及解决方案。Desigo CC®是西门子成熟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平台,不仅可为住户创造安全空间,并且可以助力减少楼宇设施的碳足迹。新一代Desigo CC可以实现本地监控搭配云端多种应用,提供更高效的SaaS服务,通过Flex Client实现更丰富的功能和更出色的客户体验,支持更多第三方设备导入,持续提升系统稳定性,并在楼宇自动化的各个层面提供安全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卓越表现。Desigo® Optic是新一代轻量化智能楼宇平台,基于西门子原生 IoT 软件架构,支持本地和云端轻量化部署。它与 Desigo Essentials® ELC无缝集成,可以构建轻量化环境控制智能解决方案,并可兼容多种平台和协议,快速实现点位映射和图形自动创建。其适合多种应用,典型应用场景包括中小型楼宇、无人值守站、多站点冷热源站管理、房间控制、智能照明、智慧农业等。FIN™是一种部署灵活、轻量化、高效数据管理的一体化开发平台,运用Haystack 语义标签,可实现轻松上云,从而让建筑数字化更简单、更普惠。西门子智慧能碳管理平台Smart ECX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提供能碳数据可视化、分析对标、预测优化、碳盘查、碳减排规划等功能,可帮助企业提升能源系统效率,实现碳管理价值闭环。目前,Smart ECX已成功应用于各种行业场景。建筑智能化控制产品可满足各种楼宇需求,优化楼宇设备自动化,并可大幅提高现场能效,为住户创造理想空间。                            展会上,西门子还展示了智慧水力平衡解决方案和Climatix 暖通空调应用数字化控制解决方案。西门子智慧水力平衡解决方案通过新一代控制型产品PICV和智能阀实现智慧水力平衡,完成水力系统从末端到源端的数字化,可以与能源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及时优化控制策略,助力建筑持续节能。西门子Climatix解决方案以其自由编程、灵活且可扩展的优势,为暖通空调OEM提供控制解决方案。其拥有多种标准通信接口、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服务IC Cloud,以及丰富的人机界面接口等,可实现控制产品与多种应用的丰富组合,使暖通设备更加数字化。 同时,西门子还在展台上全面展示了为商业楼宇、新能源、数据中心、智慧医院、生命科学等不同行业提供的数字化和低碳化产品及解决方案。   欢迎大家莅临西门子展台:4月8日至10日2024中国制冷展E4H02 地址: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   新闻联系人: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传播部 刘娟涓 电子邮件: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53647c9a23030436f8b1588b48fce0dd').innerHTML = ''; var prefix = 'ma' + 'il' + 'to'; var path = 'hr' + 'ef' + '='; var addy53647c9a23030436f8b1588b48fce0dd = 'juanjuan.liu' + '@'; addy53647c9a23030436f8b1588b48fce0dd = addy53647c9a23030436f8b1588b48fce0dd + 'siemens' + '.' + 'com'; var addy_text53647c9a23030436f8b1588b48fce0dd = 'juanjuan.liu' + '@' + 'siemens' + '.' + 'com';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53647c9a23030436f8b1588b48fce0dd').innerHTML += ''+addy_text53647c9a23030436f8b1588b48fce0dd+'';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西门子中国网站:www.siemens.com.cn。 敬请关注西门子媒体微信公众账号“西闻进行时”。 如需了解西门子案例故事,请关注西门子故事网站:www.siemens.com.cn/stories。   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集团: 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集团(SI)致力于打造高度智能、灵活适宜的基础设施,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它旨在通过连接能源系统、楼宇和工业,应对城市化和气候变化带来的迫切挑战。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集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涵盖从发电到用电的全线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凭借其日臻成熟的数字化生态体系,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集团助力客户蓬勃发展,促进社区繁荣进步,并积极贡献于地球环境的保护。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集团总部设于瑞士楚格,截至2022年9月30日,在全球拥有大约7.27万名员工。   关于西门子在中国: 西门子股份公司(总部位于柏林和慕尼黑)是一家专注于工业、基础设施、交通和医疗领域的科技公司。从更高效节能的工厂、更具韧性的供应链、更智能的楼宇和电网,到更清洁、更舒适的交通以及先进的医疗系统,西门子致力于让科技有为,为客户创造价值。通过融合现实与数字世界,西门子赋能客户推动产业和市场变革,帮助数十亿计的人们,共创每一天。西门子持有上市公司西门子医疗的多数股权,西门子医疗是全球重要的医疗科技供应商,塑造着医疗产业的未来。此外,西门子持有西门子能源的少数股权,西门子能源是全球输电和发电领域的国际企业。西门子自1872年进入中国, 150年来始终以创新的技术、杰出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对中国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截至2022年9月30日,西门子在中国拥有超过3万名员工。西门子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和经济的一部分,并竭诚与中国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如需了解详细信息,请访问www.siemens.com.cn。     来源:‍西门子中国编辑:彭东浩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各有关单位: 2024年6月25-26日,中国能源研究会将联合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新型电力系统)、能源行业配网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办“2024年新型配电系统技术大会”(以下简称“大会”)。 现启动大会论文征集工作,诚征有关配电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新技术、新方法、新应用的学术论文,欢迎广大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等踊跃投稿并出席此次会议,与世界各地的同仁交流配电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征文范围 包括但不限于: (一)能源互联网 1.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电力关键技术 2.能源互联网的规划、运行与交易基础理论 3.新能源并网与运行 4.能源互联网关键应用技术 5.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形态特征与互动机制研究 6.面向能源互联网和新一代电力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 (二)新型配电系统 1.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配电网灵活性规划和运行 2.配电网新型测量技术及其在感知与控制中的应用 3.新型配电系统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 4.新型配电系统数据要素的可靠利用与网络安全 5.分布式电源与微能网 6.新型电力系统演化及技术路径 7.新型配电系统数字化应用技术  二、投稿要求 (一)论文必须是原创并首次公开发表,内容应符合征稿范围。 (二)入选论文将海报展示,由大会论文评审委员会最终决定。 (三)格式要求 1.要求论文语言流畅,逻辑关系明确。语句精炼,有精简图表和公式,简化推导和证明过程,篇幅宜控制在8000字以内; 2.请写明题目的英译文、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以及作者单位的英译文,同时附5~8个中英文关键词和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及约220个实词的英文摘要。摘要请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 3.稿件若为基金资助项目或部省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请提供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4.学生投稿应有导师的署名; 5.论文各部分写作要求以及参考文献格式请参阅“附件二”; 6.投稿稿件内容重复率应控制在10%以下。 详见文件:                 来源:‍ 中国能源研究会  编辑:彭东浩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第十二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4)将于4月10日-13日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如期召开。 本届峰会现场活动将分为会议和展览两大部分,请仔细阅读指南内容,并提前安排好行程。 会议时间:2024年4月10日-13日 展览时间:2024年4月11日-13日 注册签到 开幕式签到(会议签到) 4月10日 08:00-09:00 首钢会展中心制氧中心大演播厅外登录厅签到处 会议及展览签到 4月11日-13日 08:00-16:00 北登录厅 - 定位至服贸会北登录厅。【近1号馆】 东登录厅 -定位至新首钢地铁站D口(11号线)下车,步行300米至东登录厅【近4、5号馆】 西北登录厅- 定位至首钢会展中心 12 号馆或首钢园文旅服务站【近12号馆】 西南登录厅- 定位至服贸会西门,前行 100 米至西南登陆厅【近会议区、15号馆】 乘车指南 4月10日 首钢制氧创新中心地铁线路 在地铁11号【新首钢】站D口或1号线【古城】站A口出站后,步行1.5公里,或乘坐峰会摆渡车前往会场。 4月11日-13日 地铁路线 地铁 6 号线【金安桥】站 K 口出,步行 10 分钟至北登录厅; 地铁 11 号线【新首钢】站 D 口出,步行 3 分钟至东登录厅; 地铁 1 号线【古城】站 A 口出,乘坐外围环线摆渡车依次至西南登录厅、西北登录厅、北登录厅。 首钢制氧创新中心地铁线路:在地铁11号【新首钢】站D口或1号线【古城】站 A 口出站后,步行1.5 公里,或乘坐峰会摆渡车前往会场 驾车路线 导航定位:六工汇购物广场(石景山区首钢园北侧),根据路牌指示停入公共停车场,选择就近登录厅注册进入展区。 参会指南 2024年4月10日-13日 会议概览   详细日程   来源:‍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编辑:彭东浩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全球户用储能电池市场虽不在“聚光灯”之下,但仍具备长期增长的确定性。从全球领先的户储产品提供商的动作便能窥见一二。 华为/特斯拉户储新品竞逐 日前,华为智能光伏推出了新一代户用储能产品LUNA2000-7/14/21-S1,为全球家庭储能提供了新选择。据华为官方信息,该产品搭载了280Ah大容量储能电芯,采用智能组串式结构,内置能量优化器,独立优化每个电池包的能量,通过模块+架构创新,实现包级优化,使生命周期可用电量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40%,同时产品可提供15年的长期质保。 无独有偶,就在上个月,特斯拉宣布其户用储能系统Powerwall的全球安装量已突破60万台,并正式在美国市场推出了新一代Powerwall 3储能系统。据电池中国了解,该产品将光伏逆变器集成到了电池系统的外壳内,改变之前各自独立的设计,使产品集成度更高,同时能够实现进一步降本;从产品标识看,容量仍保持了上一代的13.5kWh,最大持续交流输出功率为11.5kWh。值得一提的是,在产品设计方面,Powerwall 3改变了此前圆柱三元锂电芯的液冷方案,转而采用磷酸铁锂电芯+风冷的设计。总的来看,特斯拉推出的新一代户储产品在产品结构、功率、安装便捷性及成本方面均作了进一步优化。 主要市场方面,资料显示,华为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在2022年以9%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与比亚迪平起平坐,位列第四,前三名分别为阳光电源、Fluence和特斯拉。而其2022年和2023年国内大储的出货量均在1GWh左右,80%以上的业务来自于海外(户储),2022年其海外户储出货量达到4GWh+。据业内反馈,华为户储一直以来是其强势业务,特别是在欧洲,竞争力突出。 特斯拉在美国储能电池市场则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据悉,其去年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达到30.2%。 华为和特斯拉在各自的“主场”均保持有领先优势,从两家企业近期推出的新品来看,户储电池产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是全球储能市场正加速用磷酸铁锂电池完成对三元锂电池的替代,磷酸铁锂电池正是中国产业的强项,因此中国磷酸铁锂电池企业未来或将拥有较大的优势。 二是户储产品向着高度集成趋势发展,模块化设计,类似于冰箱等家电,效率优化的同时更便于安装。从特斯拉户储产品的“演进”来看,其上一代户储产品集成了储能电池和电池逆变器,新一代产品则进一步集成了光伏逆变器和电池系统。 三是电芯容量向着更大发展,产品带电量增加。华为新品将280Ah大容量储能电芯应用于户储系统,每个电池模块电量达7kWh。而特斯拉Powerwall 3通过互相连接,可以达到40.5kWh的电池容量。 中国电池企业积极布局户储产品 基于对全球储能市场的敏锐洞察,中国储能电池企业紧跟户储产品集成化、家电化、大容量的发展趋势,包括比亚迪、力神电池、蜂巢能源、远东电池、派能科技、晶科能源、新能安等在内的多家储能电池企业已积极打造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户储电池产品。 以力神电池为例,据了解,其3月份新推出的10k-30kWh高压堆叠户用储能产品,采用自研更安全的磷酸铁锂电芯体系和高压串联技术,轻量设计,外形厚度为180mm。同时,模块化设计使产品在电量选择上更灵活,单个电池模块额定电量5kWh,支持2-6个电池模块灵活扩容,实现电量覆盖10k-30kWh。 此前,比亚迪推出的Energy Panel、Energy Pod DC两款户储产品同样是一体化设计、高集成度的典型代表。具体来看:Energy Pod DC户用储能系统结合功能集成和模块化设计,实现安装及扩容更便捷,Energy Pod可堆叠2-4个电池箱,电量覆盖8.64k-17.28kWh。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另一款Energy Panel壁挂式户用储能一体机,搭载了其自研王牌产品——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厚度仅80mm,支持6.6k-26.4kWh灵活配置。此外,有消息称比亚迪将在今年8月发布第二代刀片电池系统。 与此同时,户储领域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今年以来,伴随电池企业加速推进大圆柱电池的量产进程,大圆柱磷酸铁锂电池有望在户储领域实现快速渗透。 一方面,今年第一季度已经有力华电源科技25GWh大圆柱储能电池、恒泰科技年产1GWh新一代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等项目开工或投产;另一方面,包括亿纬锂能40135大圆柱、鹏辉能源40135无极耳大圆柱、海辰储能46800-46300大圆柱、埃克森46180大圆柱、时代联合“60系列”、中比新能源32140大圆柱等均是针对户储市场推出的电池产品,并且大圆柱磷酸铁锂储能电芯玩家呈现不断壮大趋势。 整体来看,全球户储市场目前虽不是炙手可热的“黄金赛道”,但伴随全球光伏市场的持续发展、光伏和储能成本下降、欧美电网供应不稳定、东南亚/南非等新兴市场兴起、各国政策刺激等多方面因素驱动,新的风口已然开启。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户储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196GWh,市场潜力仍不容小觑。前瞻布局、走差异化路线、深耕海外市场的中国储能电池企业或将在户储市场赢得超额利润。 来源:‍电池中国网『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编辑:史海疆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4月9日9时许,世界首台(套)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一次成功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3项世界纪录,以及6个行业示范数十项国际首创、全球首次突破‍项目的成功并网是新型储能,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的里程碑事件。 验证了大容量、高效率、超长时“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可靠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为大规模新型储能技术商业化应用提供了示范,标志着我国大功率压气储能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湖北应城项目是世界首座并网发电的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采用了中国能建自主研发的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是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压气储能核心设备膨胀机、压缩机被评为2023年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工程总投资约19.5亿元单机功率300兆瓦,级储能容量达1500兆瓦时系统转换效率约70%。 作为新型储能典型代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目前除了抽水蓄能之外最为成熟的物理储能技术之一,也是现今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研发的热点。电站建设周期2年左右远低于抽水蓄能6—8年在规模、寿命、成本、效率上与抽水蓄能相当堪称“超级绿色充电宝”,是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 项目利用应城地区废弃盐矿作为储气库,是盐穴型压气储能电站。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能建联合建设各方,实现了项目关键核心技术装备100%国产化,攻克了工艺系统集成地下储气库建造关键装备研发等诸多难题,形成了该领域的自主产权和标准体系锻造了一系列国际首创技术和配套产品。 湖北应城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提升区域电网的调峰能力同时还能促进电网消纳更多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每天可蓄能8小时、释能5小时全年储气量达19亿标准立方米,发电约5亿千瓦时,将为中部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 该项目由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和国网湖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中南院EPC总承包、湖南火电和南方建投承建、科技公司负责调试运维一体化、洛斯达公司提供全过程数智化服务,中能装备配供主辅核心设备及其主体设备监造和设备管理服务,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增添了新动能。 来源:‍中国能建『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编辑:史海疆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聚焦前沿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挖掘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 四大赛题并行,紧贴行业热点需求,面向未来科研探索与职业发展 以技术创新赋能智能制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新动能   由ABB和中国自动化学会联合主办的2024年ABB杯智能技术创新大赛今天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大赛包含四组赛题,全面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数据建模、人机交互等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关键技术领域。大赛以“智能技术 创领未来”为主题,以解决具体工业难题为导向,旨在以赛促学、以学提能,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后备力量。   ABB中国董事长顾纯元博士指出:“今年的ABB杯智能技术创新大赛,紧扣技术趋势设计赛题、拓宽赛道,搭建起一个开放的平台,让青年学生发挥想象力,在真实的应用场景和具体的工业案例中实践新技术、锤炼新思维,学以致用,为将来投身科技变革与产业发展筑牢基础。”   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长张楠博士表示:“中国正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中国自动化学会与ABB携手举办的创新大赛与这一方向高度契合,依托产学研协同优势,激发学生创新热情,面向行业应用实践,拓展学科知识边界,鼓励交叉融合跨界创新,蓄高技能人才之力,筑高质量发展之基。”   本届大赛面向中国大陆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各高等院校及中职、高职学生(含海外高校留学生)。参赛者可以个人或团队的方式参加比赛,根据所选赛题进行大胆构思、积极探索,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发挥无限想象力,克服工业场景中的应用难题和挑战: 赛题一:赛博积木——基于贝加莱“两栖型”操作系统的AI控制应用 IT与OT的深度融合是智能制造的必然趋势,例如通过Linux开源生态软件与工业控制系统的无缝集成,将实时任务与非实时任务双向交互,将为工业智能化提供有力支持。   本赛题参赛者需要在Linux环境下运用AI智能算法进行图像处理,将主办方给定的图像拆分成若干不同颜色与规格的积木,而后通过合理规划,在确保相似度最大化时实现最小积木使用量;最终基于贝加莱Automation Studio软件实现对执行机构的逻辑及运动控制编程,将积木拼装成原始图像。    赛题二:守卫先锋——基于深度学习的电机智能故障监测  转条断裂是电机运行中的常见故障之一,严重影响电机性能、能效甚至引发设备损坏,如果能够提前预警和诊断,将有助于减少设备损坏与停机时间,提升电机可靠性与工作效率。   本赛题参赛者需要基于ABB提供的来自电机应用的数据,解决信号处理、特征提取、图像识别等问题,基于故障机理以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建立ABB电机转条断裂监测模型,并基于验证集数据给出结果。  赛题三:互联探索——机器人与PLC数字互联应用创新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工业控制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对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机器人与PLC之间的高效通讯显得尤为重要。   本赛题需要参赛者运用ABB专业机器人仿真软件RobotStudio以及各类PLC仿真软件,设计出既符合实际又高度逼真的仿真应用案例,实现机器人与PLC之间的OPC UA通信交互,从而深化对工业机器人与PLC工作原理及通信机制的理解。  赛题四:机智融合——当机器人遇上可移动设备 可移动设备技术的快速迭代,为机器人行业带来了无限创新可能。两者的融合大幅提升了机器人的感知能力、适应能力,并为机器人的移动互联和智能交互提供了强力支持。   本赛题邀请参赛者发挥创意,提出并实施机器人与可移动设备相互融合的创新设计,如利用可移动设备的传感器、触摸屏、强大的互联通信等能力等,赋能机器人,发掘机器人应用潜力,或用来解决机器人校准、人机互动、感知诊断、轨迹规划与生成等机器人应用中的工程问题。   ABB杯智能技术创新大赛将为参赛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创意和提升自我的广阔平台。在参赛过程中,选手将学习、了解和应用行业领先的工业软件、平台和设备,把握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应用方向,在检验自身所学的同时,积累创新经验、锻炼实践能力,为未来升学或求职加分。部分获奖学生将受邀参观ABB工厂和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ABB展台,在赢取奖金之外还将有可能获得实习机会或校招岗位优先录用机会。   点击这里,了解本届创新大赛的参赛细则和报名方式。   关于ABB杯智能技术创新大赛 ABB杯智能技术创新大赛至今已走过19年的历程,其前身为2005年创办的ABB杯全国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论文大赛和2012年启动的ABB大学生创新大赛,历届参赛者总数超过2万人,涌现出了众多优秀作品、创新成果以及一大批兼具创新思维与科研实力的优秀人才。多年来,创新大赛得到中国自动化学会、瑞士驻华大使馆、业界专家及媒体的大力支持。   ABB是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致力于赋能更可持续与高效发展的未来。ABB将工程经验与软件技术集成为解决方案,优化制造、交通、能源及运营。秉承140余年卓越历史,ABB全球超过10.5万名员工全力以赴推动创新,加速产业转型。ABB在中国拥有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全方位的业务活动,约30家本地企业,约1.5万名员工遍布于近130个城市,线上和线下渠道覆盖全国约700个城市。   来源:‍ABB编辑:彭东浩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
壮志驯大海,浩气走千山。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自此,“一带一路”以其开放包容、互联互通的核心理念迎风生长,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全球已有百余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签署范围自亚欧大陆拓展至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南太平洋地区。  与这一理念完美契合,作为工程总承包(EPC)业务的全方位解决方案供应商,ABB结合深厚的行业经验以及全球资源,通过提供更广泛的电力与自动化方案来满足EPC业务每一个环节的需求,共谋海内外发展战略新布局。  聚焦民生福祉,共谱数字化“丝绸之路”华章 根植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一带一路”建设从提出起便不断惠及沿线国家民生福祉作出新贡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由于这些国家中有一部分在电力、工业、交通与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较低,亟需提高电网、矿山、钢铁、有色金属和油气化工等领域的生产效率和能源效率,同时需要投资新建或改善机场、高速等交通设施,也为中外企业的合作发展带来新机遇。  作为首批与中国EPC企业共同走出去的跨国企业之一,依靠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的业务网点、丰富的海外项目管理经验以及满足各个国家标准的丰富产品认证,ABB积极配合和支持国内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与中国电建、中国中车、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建材、哈尔滨电气等众多中国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为其在亚洲、中东、非洲及拉丁美洲承揽的多个项目提供电力与自动化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   共赢,是中国长期以来的对外开放战略,而诸多项目成果的不断推进与落地,则是加强互利合作的缩影,体现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巨大感召力和全球影响力。在此进程中,ABB为中国企业的海外EPC项目所提供的本土化咨询、设计、工程、制造和服务,能够有效助力其降低项目成本和工程风险,在全球市场中提升竞争实力,同时也彰显了ABB在与中国企业共同构建绿色、繁荣、和谐的新时代“丝绸之路”,促进全球经济协同发展中的强劲实力与责任担当。  链接全球化资源与创新技术,助力关键项目顺利落地 聚焦到产品与服务支持层面,ABB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强大、易于部署且可定制的打包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全行业项目的苛刻需求,同时凭借精心打造的设计软件、培训材料、配置和产品选型工具,在项目执行的各个阶段解决所有难题。  坐落于阿联酋艾尔达芙拉太阳能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该项目的主要设施包括装机容量2100兆瓦的光伏发电区、33/400千伏升压站和配套的开关站,建成后可帮助阿布扎比每年减少碳排放量240万吨,对阿联酋国家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宝贵力量。国机工程集团总部(中设集团CMEC)是该项目的EPC总承包单位,承担项目地形地质勘察、设计、设备供货、土建、安装、调试、试运营和商业并网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同时负责电站的两年运行维护,做到全方位一体化高标准服务。在项目跟踪过程中,ABB团队深入了解项目背景以及客户的特殊要求,有的放矢地推广ABB优势产品解决方案,是ABB中压开关柜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取得的一大成果。 而位于印度尼西亚阿曼铜冶炼项目的中标,是ABB电气产品打包方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开拓中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突破。该项目是一个年产90万吨铜冶炼项目,总承包商中国有色集团是我国有色行业“走出去”最早且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在项目跟踪过程中,ABB团队积极与中色股份沟通交流,在关键节点准确结合客户需求调整产品策略,满足在保证配电可靠连续性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经济性——ABB为项目提供了涵盖配电开关柜、隔离开关柜、软起动柜、变频柜以及母线的完整解决方案,快速交付的执行经验刷新了同类型在海外工业EPC项目的记录,为同类项目的执行与市场开拓积累了经验。  同样位于印度尼西亚,目前已建成通车的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雅万高铁项目中,基于ABB与合作伙伴武汉西高电器有限公司的合作,经过严谨的多轮技术招标后,项目最终选用了ABB智能配电解决方案,以保障高铁沿线用电的连续性及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该解决方案涵盖Emax 2空气断路器、Tmax塑壳断路器、双电源转换开关、S200微型断路器、AX接触器等低压元件,为项目的低压配电网提供过载、短路、接地故障和间接触电保护。 同时,在“一带一路”各类项目中,由于不同地区的需求和法律法规等不同,依托全球化的资源与技术服务,ABB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解决不同国家和地区设计标准和行业规范差异化等问题,更好地控制风险。  顺应绿色算力发展需求,树立数字化合作共赢新标杆 事实上,随着数字革命加速,共建“一带一路”除了传统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之外,面对全球化算力竞争与人工智能应用新格局,算力像水、电一样成为核心资源,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也继而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地基”,不仅中国公司出海需求很旺,海外公司、海外各地政府也在大力推动高算力数据中心等数字新基建。  作为高能耗行业,数据中心行业正从粗犷式的发展模式逐步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演变,提升数据中心能效、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ABB多年来不断深耕、积累技术储备,其一系列创新产品能够赋能绿色数据中心高质量建设,数字化解决方案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推进实现智慧运维。  例如ABB创新的模块化UPS MegaFlex系列,单模块为250kW,以97.4%的工作效率、紧凑的占地面积,不仅能加快建设速度,助力上架率提升,同时也为大型数据中心运维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解决方案。在低压配电领域,Emax2 Harness解决方案满足数据中心供配电架构电源切换简单、便捷、可靠的需求,Smart PQF电能质量设备高效提升数据设备工作效率、提供更强劲数据服务,助力实现供电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等……定位于行业赋能者,从数据中心自动化管理系统到互联互通的数字化配电设施,ABB始终着眼前沿,通过技术创新为数据中心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系统保障,携手行业客户打造一个又一个行业标杆项目。  十余年来,在国内外企业携手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落地生根、蓬勃发展,成为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作为一家创新型技术导向企业,ABB致力于成为中国企业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继续运用一站式服务能力,支持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同时积极洞察能源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市场变化,用数字化解决方案为EPC企业带来更多选择,助力最终用户开辟全球事业发展新空间,树立国际项目合作新标杆。 来源:‍ABB『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编辑:史海疆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
当下,中国一方面是可再生能源装机量最大的国家,另一方面也是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和消费市场。在全球对绿氢一浪高过一浪的发展呼声中,可再生能源也正在从单纯的电能量上网,转向积极探索绿氢这一更具消纳潜力的新风口、新载体和新场景上。 市场与成本 电转氢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氢能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氢气产能约为3533万吨/年,占全球氢气总产量的1/3以上,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氢能生产与消费国家。但目前我国氢气仍依以煤制氢、天然气制氢为主要方式,绿氢占比约1%。预计未来随着可再生电力成本下降,绿氢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不止国内,公开资料显示,全球氢产量约为1.2亿吨/年:灰氢占比97%(化石燃料生产),蓝氯占比约2%;绿氢不到1%。根据IEA 评估,到2070年,全球每年的需求量大约5亿吨,可再生电产生的氢将占供应氢能的约60%,未来50年可再生能源电转氢将提升250倍,发展潜力力巨大。 2023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可能会催生100GW级别的绿氢电解制备市场。 当前,绿氢规模化发展最大的瓶颈在于制备成本太高。根据行业数据显示,当前煤制氢成本约为9元/kg,天然气制氢成本约为15元/kg,工业副产氢约为10-16元/kg,而电解水制氢的依据谷电价格和工商业用电的价格不同,成本约在23-50元/kg不等。 《全球氢能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对于我国而言,当可再生能源电价降至 0.16 元/kWh时,碱性电解水制氢和 PEM 电解水制氢成本与蓝氢(化石能源制氢+CCUS技术)的成本相当;当可再生能源电价降至 0.13 元/kWh时,碱性电解水制氢和 PEM 电解水制氢成本与现阶段的灰氢(化石能源制氢)成本相当。 换句话说,低度电成本的绿电将是绿氢大规模发展的源头推动力。 项目与应用 其实,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制氢上,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早在2020年底,国内首个风电制氢工业应用项目——位于张家口的沽源东辛营的风电制氢项目进入产前调试阶段。该项目包括200MW风力发电场、10MW电解水制氢系统以及氢气综合利用系统3个部分。项目制取氢气一部分用于工业生产,另一部分将在氢能源动力汽车产业具备发展条件时,用于建设配套加氢站网络,支持河北省清洁能源动力汽车发展。 上述项目的经济账为:假设风场满发,1小时产生1000万千瓦时的电,按5千瓦时电能产生1立方米氢气计算,可以生产200万立方米氢气,相当于24000吨优质煤炭热值的能量。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制氢1752万标准立方米的生产能力,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利税0.8亿元。为当地探索风电本地消纳新途径提供了经验。 2023年,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开工,该项目是全球最大风光储氢项目。主要建设新能源电源、年产60万吨绿色合成氨/醇生产线、年产50台套1000 m³/h碱性电解水装备生产线和4座综合加能站等,基本涵盖制氢、加氢、氢基化工、氢能装备全产业链条。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内蒙古、河北、新疆、甘肃、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等9个省份签约了约35个风电制氢项目。这些项目的意义在于,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将不仅仅局限于“电力消纳”,而是将“绿电消费”、“工业脱碳”提到了更高层面的考量。 我们知道,氢既可以用作燃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具有原料和能量载体的双重角色。通过以电转氢为核心的硬件系统,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转化为氢,后续与化工流程相结合,生成绿色大宗化工产品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绿色甲烷、绿色合成燃料等,助力钢铁、化工、航空、海运等各行业脱碳,成为未来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 根据我国2022年3月出台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202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量目标为10-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政策的推进,绿氢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已出现。2月26日,内蒙古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通知》,明确允许非化工园区建设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和制氢加氢站,且无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需求。 在内蒙古之前,吉林、河北、山东、广东等省份就已对非化工园区制氢提出试行办法,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绿氢生产项目和制氢加氢一体站。 可以说,政策春风进一步助推了绿氢成本的下降,也加速了“可再生能源+绿氢”——下一个能源时代的大幕拉开。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编辑:史海疆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近日投运的福田供电局近零碳示范区试点项目,是南方电网公司首个集“光储直柔”、数字孪生技术于一体的近零碳示范区试点项目。通过集建筑“光储直柔”、用电感知与负荷侧柔性调节为一体,以及车网互动、超充、数字孪生、碳排放监测管理等技术应用,成功打造了城市中心区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的综合示范,每年可节约42万度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9吨,相当于植树1万棵。 光伏自发自用,余电自动储存 福田供电局建设起“光储直柔”新型配电系统,通过复用天台既有的遮阳棚支架搭建光伏,实现绿色用能和直流供电。光伏自发自用,余电自动储存,夜间通过储能系统再对大楼进行供电。光伏与充电桩、直流空调、直流照明等连接起来,提升光伏发电利用率,直接降低建筑碳排放10%。 使用直流电,能效提高5%以上。 城市电网传输的都是交流电,而在福田供电局,光伏发电后,直接为大楼核心办公区提供直流电。直流电较交流电而言有降低电力传输损耗的优势,用电能效可以提高5%以上。 随着建筑中电源和负载的直流化程度越来越高,电源侧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电池输出的都是直流电,而用电设备中能与他们“组CP”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福田供电局设有375伏和48伏两种电压等级的直流电,前者适用于充电桩、空调等大功率用电,后者则用于照明等小功率用电。 改用直流电,电源侧与用电侧的打法变成了简单的从A到B,B到A的直路球,不仅可以取消直流设备与电网之间的交直流变换的复杂环节,还可以拥有能效提升、可靠性提高、变换器成本降低、设备并离网和电力平衡控制更加简单等诸多优势。 建筑和电网“互动”起来 在大楼楼道、天花板各角落内,福田供电局部署了上百个传感器,照明亮度、高效变频多联式空调+新风系统的温度等皆可根据人流量、气温、光照而自动调节。同时,该局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将这些用电设备的情况体现在后台建筑碳排放多元化管理系统,能耗量、碳排量等数据一目了然。通过分楼层、分区域监测楼宇用能情况,可为制定节能管控措施和相关督办工作提供依据。 相较传统绿色建筑,这里的建筑碳排放多元化管理系统对接深圳“双碳大脑”、虚拟电厂,可承接电网指令,“指挥”智能电器设备降低功率,帮助电网精准调节负荷,使建筑和电网“互动”起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同时进一步提升建筑的节能降碳成效。 在深圳打造“超充之城”大背景下,福田供电局还建设双向充电桩、超充桩,开展车网互动技术应用示范,可实现新能源汽车有序、柔性充放电,降低峰时负荷60千瓦。 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在“光储直柔”领域,南方电网公司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2022年8月,南方电网公司创新成果“多场景‘光储直柔’供电关键技术、装备与应用”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创新成果应用于深圳龙岗未来大厦,该大厦已建成“光储直柔”直流供电系统,涵盖市政、民建、工业等应用场景。此外,该成果促进了国内外首套建筑直流配用电系统规划评估软件的开发,推进了“光储直柔”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2023年10月,在2023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中,南方电网公司“多场景大容量‘光储直柔’高品质供电关键技术、系统与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项目聚焦限制“光储直柔”规模化应用的技术瓶颈,研发出直流用电安全检测装置、多维度系统级规划评估和能量管理系统等四类核心装备、三大核心系统,并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技术应用与未来展望 南方电网深圳盐田供电局联合政府打造碳管理和监控功能平台,动态监控各类排放数据,并推动储能等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应用于生物圈三号·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由深圳供电局新兴业务企业新能院投资建设的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可为该园区提供约9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能,约占园区电能需求的85%。 南方电网深圳龙华供电局定制差异化节能降碳减排方案,在光伏项目建设、规划设计、运维、并网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深圳北站达到降碳40%的目标。 接下来,深圳供电局将联合政府、建筑行业等,力争聚合深圳200栋以上公共建筑,实现建筑柔性用能,预计调节量达2万千瓦,可有效助力局部电网在尖峰时段减轻“负担”。 放眼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五省区,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打造了近零碳供电所、近零能耗500千伏变电站等标志性成果,计划到2024年底,建成30个左右近零碳示范区试点项目。 来源:‍南网50Hz『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编辑:史海疆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储能电池厂商想要在当前产能过剩、盈利承压,并且随时面临淘汰出局风险的残酷竞争局面下“突围”实属不易。不过,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储能电池企业通过加速出海、提升技术和质量水平、差异化竞争等多种方式积极探寻破局之路。 “浩浩荡荡”的出海之路 从全球储能市场看,与中国相比,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在政策、商业模式及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势更为突出,也因此在储能市场规模化发展早期,中国储能电池企业便已掀起过“出海”热潮。 今年以来,伴随中国国内储能市场“价格战”寒冬的延续,“出海”再次成为众多“二线”储能电池厂商竞逐的重点,开年再现一波出海“小高潮”。主要涉及东南亚、非洲、日本、欧洲等国家/地区。 日本作为电力消费大国,且电价高昂,对储能的需求正加速释放。近日,国轩高科旗下分公司国轩日本宣布联合大和能源、CO2OS两家日本企业,将围绕日本市场储能电站开发、运维等领域展开合作。预计未来2年内,国轩高科将提供1GWh的储能电池产品。据电池中国了解,这已经不是国轩高科在日本的首个动作,去年3月,国轩高科就曾联手日本Edison Power Co.,Ltd开拓日本储能和电池回收市场。 非洲电力缺口较大,且稳定性较差,但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储能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力神电池近日宣布,其首个海外大型储能电池系统项目成功交付,将向非洲乍得某储能光伏电站项目供货。据悉,这批储能产品搭载的是力神电池280Ah方壳锂电池。 远景能源近期也宣布已中标非洲毛里求斯某光储项目,将为其提供72MW/258MWh的储能系统。此外,科陆电子依托其在海外电网渠道的优势,同样在积极拓展非洲地区的储能市场。 欧洲电力系统市场化程度高,储能市场发展较为充分,但仍具有增长潜力。3月份,天合储能与比利时知名能源公司EcoSourcen签订了合作协议,将为其提供100台10尺定制化储能电池柜,总容量达到46.592MWh,以满足全场景的光储应用需求。 在热门新兴增量市场——东南亚,储能市场正在崛起。远景能源、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均迎来储能项目及产能落地的新进展。 今年年初,新加坡首个百MW级储能电站——裕廊岛储能项目作为出海标杆,被大众所熟知。据悉,该项目的储能系统提供商便是远景能源,采用的是远景动力提供的磷酸铁锂储能专用电芯。 蜂巢能源在泰国的电池工厂已于今年2月正式投产。同时,其还与国际能源巨头万浦集团子公司Banpu NEXT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锂电池组装、储能系统组装、电芯生产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并将推动实现电池生产的本地化,以及将市场扩大至东盟、日本、澳洲和北美等地区。 此外,近日外媒报道,瑞浦兰钧计划在印度尼西亚建设的首家海外电池工厂,预计最快明年投产。 在加速能源转型且光照丰富的中东地区,中国二线电池厂商同样有所斩获。3月下旬,晶科能源宣布,其将向中东地区的Abaad工程公司交付两套20英尺集装箱,容量共6.88MWh的大型液冷储能系统“蓝鲸”。此外,还将向中东Tadiran公司提供8套“海豚”储能产品,额定容量为1.72MWh。 显然,伴随全球碳中和转型进程的加速,海外热门储能市场已不再局限于欧美。包括东南亚、非洲、日本等在内的多个新兴储能市场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未来将陆续释放出更多的储能需求。 正如远景能源储能产品总工程师钱振华所言,“海外储能市场机遇很大,有实力的玩家一定要出海”。据悉,远景在全球已布局有13个电池生产基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储能电池企业已有越来越多的项目和产能落地海外,但就目前局势来看,海外各国保护政策此起彼伏、绿色壁垒日渐高筑,储能电池企业出海仍将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 以技术和质量“立足”行业 “电池厂在2023年已经出现分化,2024年将会是分水岭。”刘金成指出,“储能电池天生是长期主义,对于质量本身有很高的要求。一味采取低价策略的公司,很难击败具备顶尖制造水平的头部企业。” 单纯靠卷价格“卷”不赢未来,已越来越成为储能电池厂商的共识。为实现进一步降本增效,避免被行业所“抛弃”,二线电池厂商在技术方面的竞逐同样在加速进行中。 一方面,储能大容量电芯向着“更大”进军。300Ah+储能专用电芯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500Ah+电芯已跑步而至。 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布500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的“二线”电池厂商,包括亿纬储能560Ah、628Ah,蜂巢能源660Ah、710Ah,天合储能530Ah,海辰储能1130Ah等。主要应用场景包括风光配储、共享/独立储能、长时储能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300Ah+电芯多数仍沿用了280Ah电芯71173的尺寸规格,而500Ah+的电芯尺寸在规格上则有所改变。以亿纬锂能最新发布的628Ah储能大电芯为例,不再沿用过去卷绕的模式,而是采用了其第三代叠片生产工艺。据悉,其628Ah储能专用电芯能效达到96%,温差由不超过8℃降至不超过1.5℃。据亿纬锂能官方透露,该型号628Ah大电芯去年12月已开启国内外送样,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全球量产。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300Ah+储能电芯正加速配套工商储新品。包括亿纬锂能、远景能源、鹏辉能源、楚能新能源等均有相关产品落地。 另一方面,储能系统集成除了“314Ah+5MWh”的明星组合外,系统产品正朝着一体化和高度集成的趋势发展。 产品方面,比如力神新一代储能液冷一体柜;天合储能工商业储能一体机Potentia蓝海;南都电源可搭载280Ah/314Ah/320Ah电芯的Edge L系列液冷一体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趋势下,部分电池企业采用了具有长、薄特点的刀片电池技术,更适合无模组化、更易实现堆叠,在集成系统时灵活性更高,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据了解,目前相关电芯产品包括蜂巢L500 325Ah电力储能专用电芯、海辰储能MIC 1130Ah长时储能专业电芯、益佳通280Ah、314Ah短刀电池等。 当下,储能产业正“倍速”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国内“二线”储能厂商坚持“内外兼修”,加速驶向海外的同时,更在不断打磨自身技术实力。毕竟,只有长期主义者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才有赢得未来的资格和可能性。 来源:‍电池中国网『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编辑:史海疆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2024年以来,电力能源央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持续在全国各地布局新能源业务,成立了多家新能源二级、三级子公司,业务涉及风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生物质能、储能技术、碳减排技术、充电桩设备等。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大唐集团、华润电力等央企共成立20家新能源公司,梳理如下。 国家能源集团 国家能源集团西部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2月1日,国家能源集团西部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由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00%持股,后者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控股的二级子公司。经营范围含煤炭开采,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等。 国能海上绿色能源(潍坊)有限公司 2月28日,国能海上绿色能源(潍坊)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国电电力旗下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公司100%持股,注册资本12亿元。经营范围包括输电、供电、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集中式快速充电站;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等。 国能佳县新能源有限公司 2月29日,国能佳县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万元,该公司由中国神华间接全资控股。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电场相关装备销售;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储能技术服务等。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 国家电投 中电(连云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月29日,中电(连云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45亿元,该公司由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连云港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灌云绿港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等。一般项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合同能源管理;储能技术服务等。 电投浙电(杭州)新能源有限公司 2月20日,电投浙电(杭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0万元,该公司由国家电投集团浙江电力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供电业务。一般项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 华能集团 华能澜沧江(昌都)新能源有限公司 2月26日,华能澜沧江(昌都)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华能水电间接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括: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水力发电;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供暖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 华能(漳浦)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月20日,漳州发展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全资子公司福建漳发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华能(漳州)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华能(漳浦)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7,000万元,其中华能漳州公司认缴13,600万元,持有80%股权;漳发新能源认缴3,400万元,持有20%股权。 华能(涟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1月26日,华能(涟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地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娄底高新区创业大厦4楼407室,注册资本2000万元,该公司由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括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电气设备修理;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 华能(广州)新能源有限公司 1月16日,华能(广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该公司由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括发电技术服务;生物质能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工程管理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 华润电力 润电(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3月12日,润电(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800万美元,该公司由华润电力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含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一般项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生物质能技术服务。 华润碳能新能源(伊川)有限公司 1月26日,华润碳能新能源(伊川)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约3.2亿元,该公司由华润电力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华润碳能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持股70%、30%。经营范围含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充电桩销售,集中式快速充电站,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 大唐集团 大唐(东方)新能源有限公司 1月25日,大唐(东方)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万元,注册地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东方大道华府二期综合楼四楼,由大唐海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括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供电业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 大唐振阳阳原新能源有限公司 3月7日,大唐振阳阳原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万元,该公司由大唐发电、阳原振阳新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持股。经营范围包含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一般项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工程管理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 大唐(蒙阴)新能源有限公司 3月12日,大唐(蒙阴)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万元,该公司由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唐新能源(香港)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1%、49%。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供电业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一般项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等。 中国能建 能建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月5日,中国能建与宁德时代联合设立的能建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沪正式揭牌成立。 能建时代是一家新型储能开发投资建设运营及相关装备集成服务的一体化公司,由中国能建和宁德时代合资设立。公司将发挥股东优势,在上海交通大学等各方支持下,提升储能系统集成创新水平,构建先进电池储能系统和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效电力系统,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实现绿色能源集成应用,全力打造绿色零碳融合典范。 中电(桑植)新能源有限公司 1月15日,中电(桑植)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由中国能建全资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国投电力共同持股。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一般项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储能技术服务;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 三峡集团 三峡新能源(廊坊)有限公司 3月26日,三峡新能源(廊坊)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由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括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电气设备修理;储能技术服务等。 三峡新能源发电(承德县)有限公司 3月15日,三峡新能源发电(承德县)有限公司成立,该企业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由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一般项目: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电气设备修理;储能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等。 三峡新能源发电(莘县)有限公司 1月6日,三峡新能源发电(莘县)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由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含: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等。 中国石化 中石化万帮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 1月12日,中石化万帮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该公司由中国石化旗下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经营范围包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集中式快速充电站;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电池制造等。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编辑:史海疆责编:朱金凤审核:常海波...
3月26日-28日,以“清洁能源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主题的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下称“博览会”)在北京开幕,此次博览会覆盖风、光、储、氢等多个领域,展示清洁能源发电、储电、输电、配电、变电、用电等完整的新型电力系统生态链。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截至2023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15.16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1.9%,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40%;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近3万亿千瓦时,接近全社会用电量的1/3。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诉求,也是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迫切需要。   光储——新型能源体系“主力军”   在中国新型能源体系中,光伏是最大的电源之一,储能是构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基石之一,光储——毫无疑问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主力军”。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2023年中国光伏产业新增装机超过216GW,全球占比历史性超过了一半,累计装机接近610GW。2023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四个主产业链环节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60%。 在此次博览会中,包括晶澳科技、天合光能、TCL中环等多家厂商都亮相了自家的N型组件产品。“光伏组件选型的核心逻辑为最优度电成本、组件效率和功率,可分别通过硅片、电池与组件三个环节进行提升。”晶澳科技工作人员指着晶澳科技展台的DeepBlue 4.0 Pro系列产品向记者介绍道。 图为晶澳科技DeepBlue 4.0 Pro系列产品   据了解,晶澳科技的DeepBlue 4.0 Pro系列产品采用了其自主研发的高效n型Bycium+钝化接触电池技术,电池开路电压达到733mV,量产效率达26%。 “DeepBlue 4.0 Pro组件还集成了SMBB技术、高密度封装技术等提质增效核心技术,72版型组件功率可达635W,组件效率达22.8%,是目前行业182系列组件中功率最高的产品。”晶澳科技工作人员说道。 聚焦光伏领域,当然少不了要关注光伏热点产品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系统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既具有发电功能,又具有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功能,还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美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为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BIPV系统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华南设计中心经理赵云辉向记者表示:“常规的工业建筑BIPV系统,必须先安装一个支架,在支架上再安装太阳能电池,我们镀铝锌镁钢板屋面和连续焊接不锈钢屋面体系直接采用屋面面层做为光伏组件的支撑层,省略了中间的支架系统,实现屋顶面板和BIPV一体化,不仅节省了支架安装的建造成本,提高了屋面整体防水效果,还同时保证了屋顶光伏的发电效率和场地使用效率。” 在“双碳”目标下,储能是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另一个重要抓手。当前的储能行业正在快速迭代,多种技术路线并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表示,发展储能技术是促进多能互补、强化电力系统安全的核心要素,对绿色低碳转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博览会上,楚能新能源的5MWh电池预制舱CORNEX M5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楚能新能源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5MWh电池预制舱CORNEX M5是行业首批实现量产的“314Ah+5MWh”组合产品,采用了π314Ah电芯,搭配了最新一代的‘浸默’电池安全系统。” 记者了解到,5MWh电池预制舱CORNEX M5在标准的20尺集装箱下可以实现成本和系统容量的高度平衡,循环寿命长达12000次,能量密度高达185Wh/kg,满足系统层级大容量的最优解,实现性能更优、成本更低、更安全高效的多维平衡,主要应用于独立储能、大型用户侧储能等场景中。 图为楚能新能源5MWh电池预制舱CORNEX M5   此次博览会,欣旺达动力在储能领域也表现的十分亮眼,为应对目前长时储能需求的“暴增”,越来越多的锂电池厂商将目光瞄准大容量电芯,作为最早研发量产大容量储能电芯的厂家之一,其大容量储能电芯累计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营销总经理郑露蓉告诉记者:“欣旺达动力一直致力打造极致安全的储能电芯,以销量第一的314Ah电芯为例,从材料、极片、电芯三个层级全面提升安全性能。” 据了解,欣旺达动力采用“磷酸铁锂+石墨”体系+橄榄石晶体结构及LFP材料,电芯性能更稳定。电芯通过爬电距离安全设计、JR绝缘安全设计、强电安全设计,切断系统TP路径,进一步提升电芯系统的安全。 “大容量电芯已成为当前的技术竞争高地,欣旺达动力已经全面布局储能领域,量产交付多批次314Ah电芯,并将发布600+Ah甚至更大容量的储能电芯。”郑露蓉补充道。 图为欣旺达动力储能电芯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新能源已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光伏在未来的能源系统中将起到基石作用,储能则是以光伏为基础延伸的二次能源系统。因此,光伏与储能的协调配合,成为促进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光储融合,才能加快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氢能——绿色能源“新质生产力”   随着氢能利用技术逐渐成熟,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压力持续增大,氢能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我国氢能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基本具备规模化发展能力,并已纳入我国能源战略,成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的“新质生产力”。 “当前,清洁低碳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及装备自主化持续推进,氢能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能日益强劲。”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黄清表示。 制氢技术成本是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次博览会,天合元氢的“天擎系列”产品以其成本优势在制氢领域出圈。与传统碱性电解槽相比,天擎系列具有更高的电解效率和更低的能耗,在保证氢气纯度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实现间接降低10%-25%的制氢设备初始投资。 此外,江苏天合元氢科技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朱宏兵还向记者介绍了天擎系列的移动式制氢站,朱宏兵表示,移动制氢站是未来的一大趋势,一些制氢装备因为体积过大不便运输,所以通过分解放入集装箱的方式来运输。 “我们的移动制氢站有一个专利设计,是受到变形金刚的启发,通过四连杆机构、电驱动、液压驱动等实现分体式运输和一键自动组合,解决运输问题同时节省了现场安装时间。根据客户要求定制,最大可以做500Nm³/h,应用在钢铁冶金、交通运输、甲醇生产、能源电力及其他工业等行业中。”朱宏兵讲解道。   图为天合元氢移动制氢站 推动氢储能技术发展,少不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一靠近海王星集团展台,记者就被其“智慧氢能一体化管控平台”大屏所吸引,海王星集团享控智能产品总监王翼告诉记者,该平台运用了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氢能生产、储存、运输、应用等全链条的智能化监控与管理。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预测,提供精准的氢能一体化管理方案。 除此之外,王翼还向记者展示了“HSPlus氢智氢能工厂仿真软件”。其仿真软件集合了氢能工厂从“绿电+绿氢+氢应用“的全过程仿真的工厂建模、工艺建模、电气建模、控制建模、运营模型、常用数据等,不仅可以正向演算产氢量,还可以通过终端需氢量逆向推演,帮助企业优化工艺、设备选型、风险评估等。 “我们在行业布局也有十来年了,现在主要聚焦在氢能、环保和化工,氢能领域里也是国内做智慧氢能非常早的企业,仿真软件、能量管理与调度、设备安全等方面都是相对成熟的。”海王星集团享控智能副总裁高海燕补充道。   图为海王星集团HSPlus氢智氢能工厂仿真软件   推动氢能发展与能源转型,不仅是为了满足当下高比例新能源增长,还是对能源生产消费底层逻辑的一次重构,需要站在全产业链视角,协同发展。 秉承航天首创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机理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创新精神、质量归零的管理理念,航天长征化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绿氢装备加工程技术”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赛道,首次提出了“可再生氢生态闭环解决方案”的概念。 核心技术催生核心装备,航天工程通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含碳固/危废熔融气化技术、电解水制氢技术四大自主研发技术催生了航天气化炉、生物质气化炉、熔融气化炉、电解槽四大系列核心装备。 “我们是一个具备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的工程公司,核心装备加上工程技术能力,能够在以单一主体的形式为广大客户提供可再生氢的生态闭环解决方案,实现化工以及相关工业行业的减碳脱碳。”航天长征化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氢能事业部总经理殷雨田向记者介绍。 图为航天工程可再生氢生态闭环解决方案   记者观察到,许多龙头企业纷纷开启多元化布局已经成为当下新能源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光伏企业向储能、氢能等领域拓展,锂电企业向车企和储能赛道并入,光储氢各头部企业都在寻找新的行业创新点。光储融合、绿氢提速的新型能源系统已蓄势待发,随着技术的发展成熟,“光储氢”协同发展将开启绿色发展新篇章!   来源:电气时代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
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医院绿色影像中心领域共同打造行业标杆,助力医院数字化和低碳化升级改造 西门子中国、西门子医疗与复旦医院后勤管理研究院今天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在产品、技术和服务等维度开展深入合作,共建高效、低碳的新型绿色影像中心标杆项目,提高医院能源利用效率和促进节能降耗,助力医院达成双碳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医疗需求的增加,医院的能耗也在逐年呈上升趋势,行业减碳势在必行。”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智能基础设施集团总经理林斌表示,“打造绿色影像中心是医院实现低碳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环节。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可以为更多医院的节能降耗和低碳转型提供借鉴与参考,以新质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人与环境健康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战略与业务发展及医疗企业服务与解决方案部总经理贾丹林表示:“此次,我们联合西门子中国和复旦医院后勤管理研究院一起,探索通过一体化的数字化和低碳化技术解决方案,赋能国内客户的绿色影像中心建设,通过推进绿色影像科室发展的学术交流及共同完成医院绿色影像科室改造提升的研究等,携手打造高效、节能、低碳的标杆项目,助力医疗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医疗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尽管绿色理念已在医疗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但医疗设备能耗问题依然凸显,成为阻碍绿色医院建设深入推进的核心难题。”复旦医院后勤管理研究院院长诸葛立荣表示,“为解决这一关键瓶颈,我们与西门子中国、西门子医疗展开紧密合作,聚焦医院影像中心的绿色升级改造,力求探索出医疗设备节能减排的创新路径,为绿色医院建设补齐‘最后一块拼图’。” 根据协议,三方将在合作框架下,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价值共创。西门子中国将提供智能的供配电和能源管理系统,以及可以调控合适温度、湿度和照明的绿色建筑相关技术。西门子医疗将提供绿色影像科室建设相关的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并积极分享国际先进的影像科室改造升级的成功案例。复旦医院后勤管理研究院将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并依托其专业优势,为绿色影像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全方位支持。三方将携手在复旦医院共同打造绿色影像中心。同时,三方还将共同完成医院用电管理、医疗建筑环境改善、行业手册撰写等,并结合医院后勤发展的趋势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会,共同开拓医院建设及管理领域的新需求和新方式。此外,三方还将携手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并将成功案例及业务模式进行分享和推广,携手开启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新闻联系人: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传播部 刘娟涓,电子邮件: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ccaa82536ae15bff620d7394da520fe5').innerHTML = ''; var prefix = 'ma' + 'il' + 'to'; var path = 'hr' + 'ef' + '='; var addyccaa82536ae15bff620d7394da520fe5 = 'juanjuan.liu' + '@'; addyccaa82536ae15bff620d7394da520fe5 = addyccaa82536ae15bff620d7394da520fe5 + 'siemens' + '.' + 'com'; var addy_textccaa82536ae15bff620d7394da520fe5 = 'juanjuan.liu' + '@' + 'siemens' + '.' + 'com';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ccaa82536ae15bff620d7394da520fe5').innerHTML += ''+addy_textccaa82536ae15bff620d7394da520fe5+'';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西门子中国网站:www.siemens.com.cn。 敬请关注西门子媒体微信公众账号“西闻进行时”。 如需了解西门子案例故事,请关注西门子故事网站:www.siemens.com.cn/stories。   关于西门子在中国: 西门子股份公司(总部位于柏林和慕尼黑)是一家专注于工业、基础设施、交通和医疗领域的科技公司。从更高效节能的工厂、更具韧性的供应链、更智能的楼宇和电网,到更清洁、更舒适的交通以及先进的医疗系统,西门子致力于让科技有为,为客户创造价值。通过融合现实与数字世界,西门子赋能客户推动产业和市场变革,帮助数十亿计的人们,共创每一天。西门子持有上市公司西门子医疗的多数股权,作为一家医疗科技公司,西门子医疗塑造着医疗行业的未来。西门子自1872年进入中国,150余年来始终以创新的技术、杰出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对中国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西门子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和经济的一部分,并竭诚与中国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如需了解详细信息,请访问www.siemens.com.cn。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西门子中国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3月29日,由储能领跑者联盟主办的“2024储能嘉年华盛典暨2023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全球出货量排名发布会”于上海市嘉定区正式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领导、储能行业同仁、投融资人士、媒体朋友等齐聚一堂。   会上,储能领跑者联盟理事长杜笑天对2023年度全球及中国储能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汇报,并发布了储能产业链相关数据及2023年度储能产业上下游环节及细分赛道企业排名。他表示,储能是我国实现碳中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时不可或缺的力量,“十四五”也是我国碳达峰的攻坚期、窗口期,储能领跑者联盟(简称EESA)作为致力于深度赋能储能行业的平台,我们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为政府、企业、投资者以及所有关心储能产业的朋友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决策支持,为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建言献策,联盟将会在新的一年里持续推动新型储能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和创新发展。   01 2023年度全球储能产业链数据   据储能领跑者联盟(以下简称EESA)统计:   全球及国内储能市场数据   2023年全球新型储能系统装机量为47.1GW/103.5GWh,全球户用储能系统装机量约为16.1GWh。   2023年国内新型储能系统装机量为23.2GW/51.13GWh,国内用户侧储能系统装机量为2.33GW/4.77GWh,国内机柜式工商业(非集装箱)储能系统装机量为0.81GW/1.67GWh。   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19.29GWh,储能变流器出货为73.37GW,BMS出货为61.32GW。   中国企业对全球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从储能系统级的出货情况来看:   (1)中国企业国内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出货量为28.11GW/61.18GWh;   (2)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出货量为32.56GW/70.43GWh;(户用储能系统不计入在内);   (3)中国企业国内用户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出货量约为7.04GWh;   (4)中国企业全球用户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出货量约为8.31GWh;   从储能产品级的出货情况来看:   (1)中国企业储能电池全球出货量为198.9GWh,占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的91%;   (2)中国企业储能PCS全球出货量为49.38GW,占全球储能PCS出货量的67.3%。其中,中国企业储能大功率PCS(30kW及以上)全球出货量为31.48GW,中国企业储能中功率PCS(30kW-215kW)全球出货量为4.5GW;中国企业储能小功率PCS(30kW以下)全球出货量为13.4GW;   (3)中国企业储能第三方BMS全球出货量为61.32GWh。   数据统计规则说明:   (1)2023年度全球储能产业链数据统计主要来自于全球400多家核心企业所提报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储能上游供应商(空调厂商、连接器厂商及电池材料等企业)、中游制造商及集成商(PCS、电池、BMS及EMS等企业)、下游运营商(业主单位)等;EESA储能数据库,美国能源部、欧洲统计局及各国官方组织公布的储能项目数据库;通过企业走访、企业访谈及市场调研获得的数据资料等等。   (2)EESA通过对第三方数据来源的核对、检验以及建模预测得出最终企业排名以及产业链规模总数据。由于调研方法、样本以及调查资料收集范围的限制,该数据仅代表调研时间和人群的基本状况,为关心和支持储能行业发展的所有同仁提供基本参考。   (3)新型储能技术即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其他储能技术。电力储能指使用了新型储能技术的电力储能,而对于EESA统计的电力储能电池数据来说,其应用场景不包含二轮车、数据中心、通信基站以及户储等。   (4)关于本次数据统计标准   时间标准:2023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时间范围内; 单位标准:系统(MWh),变流器(MW),电池(MWh),BMS(MWh),EMS(MWh、套、金额三者加权计算) 地区标准:出货地区统计以企业出货/发货单地址为准(除中国地区外均纳入海外出货统计); 出货标准:企业在统计期间内BMS出货总量=BMS总产量-(BMS期末成品库存-BMS期初成品库存),周转所需库存不纳入出货统计范畴;   (5)以上说明同适用于下述的2023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出货排名榜相关数据。     02 2023年度中国储能企业排行榜   系统级(源网侧)   1、中国企业国内直流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国内直流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中国企业依次为:海博思创、远信储能、精控能源、南都电源、威腾电气、一舟股份、明美新能源、亿恩新动力、沃太能源、电气国轩   2、中国企业全球直流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全球直流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中国企业依次为:比亚迪储能、宁德时代、海博思创、南都电源、远信储能、精控能源、威腾电气、双一力储能、一舟股份、沃太能源。   3、中国企业国内交流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国内交流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出货量排名前十九的中国企业依次为:中车株洲所、新源智储、远景、中天储能、电工时代、瑞源电气、融和元储、智光储能、金风零碳、采日能源、林洋储能、国能信控、易事特、特变电工、许继电科储能、运达股份、南瑞继保、双杰电气、卧龙储能。   4、中国企业全球交流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全球交流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出货量排名前二十的中国企业依次为: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远景、新源智储、中天储能、电工时代、瑞源电气、融和元储、科华数能、智光储能、金风零碳、采日能源、林洋储能、特变电工、易事特、国能信控、许继电科储能、运达股份、南瑞继保、科陆电子。   系统级(用户侧)   5、中国企业国内用户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国内用户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出货量排名中,出货量排名前二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奇点能源、采日能源、弘正储能、中天储能、融和元储、南瑞继保、乐创新能源、国瑞协创、鹏辉能源、中车株洲所、沃太能源、正泰电源、许继电科储能、精控能源、科华数能、金盘科技、亿恩新动力、智光储能、易事特、珠海冠宇。   6、中国企业全球用户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全球用户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出货量排名中,出货量排名前二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奇点能源、采日能源、弘正储能、双一力储能、中天储能、科华数能、南瑞继保、融和元储、乐创新能源、沃太能源、国瑞协创、鹏辉能源、中车株洲所、正泰电源、许继电科储能、精控能源、金盘科技、亿恩新动力、智光储能、易事特。   7、中国企业工商业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工商业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出货量排名中,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奇点能源、华致能源、乐创新能源、易事特、融和元储、云能魔方、海得智慧能源、天启鸿源、国瑞协创、南瑞继保。   8、中国企业户用自主品牌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户用自主品牌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出货量排名中,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华为数字能源、阳光电源、沃太能源、古瑞瓦特、德业、麦田能源、派能科技、大秦数能、双登集团、科华数能。   9、中国企业全功率段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全功率段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出货量排名中,出货量排名前五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阳光电源、沃太能源、科华数能、融和元储、采日能源。   产品级(电池)   10、中国企业国内电力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国内电力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中,出货量排名前二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宁德时代、海辰储能、亿纬储能、瑞浦兰钧、中创新航、鹏辉能源、赣锋锂电、AESC、兰钧新能源、南都电源、德赛电池、楚能新能源、电气国轩、天弋能源、海四达、昆宇电源、远航锦锂、力神电池、正力新能、海基新能源。   11、中国企业全球电力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全球电力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中,出货量排名前二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储能、亿纬储能、瑞浦兰钧、海辰储能、鹏辉能源、中创新航、AESC、南都电源、赣锋锂电、兰钧新能源、德赛电池、楚能新能源、电气国轩、天弋能源、海四达、昆宇电源、远航锦锂、力神电池、正力新能。   12、中国企业全球户用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全球户用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中,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新能安、瑞浦兰钧、鹏辉能源、亿纬储能、派能科技、赣锋锂电、力神电池、德赛电池、兰钧新能源、楚能新能源。   13、中国企业全球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电池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全球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电池出货量排名中,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双登集团、南都电源、昆宇电源、海四达、国轩高科、亿纬储能、楚能新能源、瑞浦兰钧、中创新航、赣锋锂电。   14、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中,出货量排名前二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储能、亿纬储能、瑞浦兰钧、海辰储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中创新航、赣锋锂电、AESC、南都电源、兰钧新能源、德赛电池、楚能新能源、力神电池、电气国轩、天弋能源、昆宇电源、海四达、海基新能源。   15、中国企业国内储能第三方大功率PCS215kW以上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国内储能第三方大功率PCS215kW以上出货量排名中,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上能电气、科华数能、汇川技术、索英电气、许继电力电子、禾望电气、南瑞继保、盛弘股份、英博电气、智光储能。   16、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第三方大功率PCS215kW以上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第三方大功率PCS215kW以上出货量排名中,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科华数能、上能电气、索英电气、汇川技术、盛弘股份、南瑞继保、许继电力电子、禾望电气、英博电气、海得新能源。   17、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第三方中功率PCS(30~215kW)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第三方中功率PCS(30~215kW)出货量排名中,出货量排名前八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科华数能、盛弘股份、英博电气、恩玖科技、汇川技术、新艾电气、亿兰科、精石科技。   18、中国企业全球储能小功率PCS30kW以下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全球储能小功率PCS30kW以下出货量排名中,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固德威、古瑞瓦特、德业、锦浪科技、迈格瑞能、首航新能源、KSTAR科士达、英威腾光伏、麦田能源、海鹏科技。   19、中国企业全球储能PCS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全球储能PCS出货量排名中,出货量排名前十五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阳光电源、科华数能、上能电气、盛弘股份、南瑞继保、汇川技术、索英电气、许继电力电子、英博电气、禾望电气、海得新能源、智光储能、中车株洲所(时代电气)、恩玖科技、科陆电子。   其他配套   20、中国企业第三方BMS出货量排名 2023年度,在中国企业第三方BMS出货量排名中,出货量排名前五的中国储能企业依次为:高特电子、协能科技、科工电子、华塑科技、高泰昊能。   21、中国企业全球储能温控配套核心榜单 2023年度,EESA还总结了中国企业全球储能温控配套核心榜单,它们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英维克、埃泰斯、朗进科技、海信网络能源、申菱环境、蓝工环境、福建伟亿、松芝海酷、同飞股份。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Yuumi,13651866301 第三届EESA储能展 展会报名链接:http://ltn96rss57o4x7i4.mikecrm.com/s2QvyOv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储能领跑者联盟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3月29日,由储能领跑者联盟主办的第六届储能嘉年华盛典暨2023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全球出货量排名发布会在上海颖奕皇冠假日酒店圆满收官! 本届大会以“机遇与风险并存,创新与战略相融”为主题,邀请到政府领导、行业头部企业高层、业主专家等莅临现场,是储能领域当之无愧极具影响力的行业会议,精彩纷呈!800+参会代表、90%+高层决策者、300+储能产业链核心品牌,汇聚一堂,共话储能产业新发展,把脉储能新方向、新赛道、新市场!   开启储能行业新篇章 上海市嘉定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超、通用技术国际集团副总经理武艺、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剑辉、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元元、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增等重要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站在2024行业发展的新阶段,对行业提出了新的寄语,并对联盟表示了肯定,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TÜV南德意志大中华集团,智慧能源副总裁许海亮主持了主论坛开幕式。   图:上海市嘉定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超   开幕式上,上海市嘉定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超对出席今天大会储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提出,在现阶段,储能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工业区也与行业联盟深化合作,在园区构建新的产业体系。他相信储能产业一定能成为嘉定工业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图:通用技术国际集团副总经理武艺   图: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剑辉   图: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元元   图: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增   图:TÜV南德意志大中华集团智慧能源副总裁许海亮   洞察储能趋势,引领行业发展   此外,本次大会储能领跑者联盟理事长杜笑天发布了全球新型储能市场概况、中国储能市场概况、储能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以及2023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全球出货量排名,带我们共同见证了行业权威的数据分析及行业发展报告,并讲述了2024储能发展的现状与思考,引起了行业专家的广泛共鸣。   图:储能领跑者联盟理事长杜笑天   巅峰对话储能产业发展大计   【巅峰对话一】全球储能:趋势、战略、前景     主持人:  储能领跑者联盟,理事长,杜笑天   对话嘉宾: 1.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综合能源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唐远远 2.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秦伟 3.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CEO,田庆军 4.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剑辉 5.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宏亮 6.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增 7.江苏通润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承军   话题: 1.围绕全球储能市场趋势和机会发表各自看法     2.作为头部企业,围绕自身的行业战略做分享 3.行业建言与展望     【巅峰对话二】增量探索:特性、策略、建议   主持人: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智慧能源投资公司,高级专家,王东伟   对话嘉宾: 1.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光储集团中国大区储能业务总裁,胡中胜 2.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剑虹 3.浙江驰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践道 4.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婕 5.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封安华 6.亿恩新动力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于鹏   话题: 1.围绕各自企业性质或产品特性,从不同角度理解储能行业的增量和机会 2.从底层逻辑出发,解析各自经营策略中的产品策略和市场策略 3.同类别企业建议   论坛群英聚首,精彩纷呈   分论坛一: 储能技术融合创新,支撑新型电力发展   王舜(西廊三相复合工程材料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飞轮储能是现阶段电力调频技术的最优选择》 闫龙龙(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与动力电池研究院-助理院长): 《新质生产力视角储能电芯发展趋势探讨》   李靖(广东省豪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开发技术总监): 《向“新”出发,创“芯”不止——开启大容量储能时代》   朱朱(上海宏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新型电力系统下储能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蔡肖雄(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双碳赛道下新型储能的发展机遇及解决方案》   何光福(浙江卧龙储能系统有限公司售前技术专家): 《储能“冰与火”背景下AI技术于储能生态中的价值》   曾繁鹏(江苏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高安全长寿命新型储能系统核心技术及应用场景》   刘爱华(杭州科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一代储能BMS的核心及未来发展趋势》     裴善鹏(山东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山东新型储能政策体系》     分论坛二: 源网荷储多端联动,产业链应用新视角   谢胤喆(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室主任): 《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规划方法及实施路径》   汤旭(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单机百兆瓦级构网型高压储能系统》   强林(安徽明美新能源有限公司销售部总经理): 《安全高效液冷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王正(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储能售前技术支持): 《迭代加速,PCS的挑战与机遇》   许东阳(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储能产品开发部主任): 《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下的储能系统进化》   黄彬(江苏极光云能新能源有限公司CTO): 《技术融合下的储能可持续发展路径》   张远(开勒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工商业储能投资与运营难点痛点解析》     鞠光才(烟台创为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助理): 《电化学储能电站智慧消防系统设计与应用》     窦真兰(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车网互动(V2G)储能技术的应用潜力与功能定位》     刘大千(上海电力设计院新能源事业部设计总工程师): 《用户侧储能设计实践与发展展望》   EESA颁奖晚宴暨奥特维之夜 最后,大会还举办了EESA颁奖晚宴暨奥特维之夜,在晚宴上共同见证“中国新型储能百大品牌”榜单的正式揭晓!   至此 本届大会圆满落幕 再次感谢到场参会的嘉宾以及所有 支持储能领跑者联盟的 行业同仁、企业机构、媒体伙伴 2024 EESA品牌活动仍将继续 期待与您相约第三届EESA储能展!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Yuumi,13651866301 第三届EESA储能展 展会报名链接:http://ltn96rss57o4x7i4.mikecrm.com/s2QvyOv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储能领跑者联盟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3月30日,新和县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融颐能源公司举行光伏制氢、氢制合成氨一体化项目签约仪式,标志着新和县在新能源开发建设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结出了丰硕成果。 签约仪式前,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并围绕推进新能源及氢能规模加速壮大,制、输、储、用全产业链集聚发展等事宜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小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运营管理部于天军表示,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发展和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抢抓发展机遇,发挥企业优势,履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担当,最大限度将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更好地回报社会。同时,企业将积极发挥理念、资本、技术、品牌、管理等优势,持续加大人员投入、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氢能产业发展,为新疆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新和县委书记王新利表示,新和县将严格按照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要求,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解放思想观念,抢抓自治区进一步发挥风光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机遇,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同时,将围绕企业所需、竭尽政府所能,不断健全项目工作、政策供给、清单落实等机制,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在新和县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据了解,该项目是全疆首个依托优质光热资源禀赋,采用“绿氢消纳绿电、绿氨消纳绿氢”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聚合光伏发电、储能、氢能、绿氨等多种清洁能源形式,形成电-氢-氨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31亿元,分两期建设,将建设光伏800MW,可实现年制氢能力两万吨、氢制合成氨能力14万吨,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产。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35亿元,税收5500万元,带动就业200余人,对促进新和县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县领导王新利、田向奎,发改委、商工局、新材料园区、国资公司负责人及北京科锐、三峡集团海南分公司、新疆融颐相关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氢储轩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据统计,2023年中国电力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167GWh,同比增长81.5%。 伴随着产业的高歌猛进,电力储能电池赛道在2023年的发展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随着电力储能电池生产技术的成熟,头部厂商规模效应愈发凸显,2023年电力储能锂电池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TOP10合计市占率达95%以上。 以宁德时代2023年3月份国内首次以集成商参与招标为标志,宁德时代、比亚迪、海辰储能、远景动力、亿纬锂能、中天储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电池厂商集体向系统集成下沉。 电力储能电芯正朝着300Ah+大容量、高安全、长寿命方向发展。2023年280Ah方形电池在电力储能项目渗透率超80%,超过300Ah的大容量电芯已发布30多款。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电芯企业进一步推出500Ah+电芯,且将于2024-2025年量产。未来大电芯从研发设计到量产的迭代速度相较280Ah电芯的研发应用将加快。随着300Ah+电芯的陆续量产,大容量电芯将会在电力储能及工商业储能率先应用,海外由于认证及项目应用较少,渗透速度将慢于国内,由于技术成熟度与产能建设等原因,2024年大储市场仍将以280Ah为主。 储能电池表现出了极强的全球属性,中国储能电芯供应全球的格局已初成雏形。 头部企业2023年出海动作频繁,一方面,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均在2023年签约了16GWh+的海外订单,另一方面,比亚迪依靠储能系统产品的全球出货带动了其电芯的海外出货量。 调研显示,2023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225GWh,同比增长达50%。其中国内市场出货约占9成。 同时预计,美国2025年后锂电池新建产能将陆续落地,至350GWh以上,其在围绕关键原材料开采和精炼的上游问题,可能成为限制供应链长期发展的因素。短期内由于美国本土产能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电池需求,仍将以中国锂电池企业供应为主。 2023年上榜企业中,TOP5企业排名格局较为稳定,远景动力和中创新航排名进一步上升,其中兰钧新能源首次进入TOP10榜单。 一、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已连续多年蝉联中国电力储能锂电池企业出货量TOP1王座。 作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双料冠军”,宁德时代在2023年全面夯实其第二业绩增长极储能业务的地位。 2023年,宁德时代发布了EnerC Plus、 EnerD等储能系统新品,量产下线了306Ah、314Ah等电芯新品,还在年底释放出530Ah储能电芯的量产准备。  同时,宁德时代不再满足于国内储能电池供应商,在2023年3月份首次以系统身份进入招投标市场。一年来,宁德时代在储能系统集成环节的频繁布局,已经悄然在集采市场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了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订单方面,宁德时代2023年海内外市场订单不断。据不完全统计,累计中标/签约储能订单已近100GWh(含电池)。其中国内包括与海博思创、中广核、中国华电等签约/中标,海外市场包括与西澳大利亚州政府、EES Europe欧洲展企业、美国HGP等签约订单近50GWh。 业绩方面,根据宁德时代此前披露的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425亿元—455亿元,同比增长38.31%-48.07%。 而据宁德时代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其储能系统业务在2023年H1营收为279.85亿元,同比增速达119.73%。 二、比亚迪 比亚迪的排名由2022年的TOP3上升至2023年的TOP2。  作为储能业务的老玩家,比亚迪储能自2008年诞生以来,坚持走国际化发展路线,大力拓展海外市场。2023年比亚迪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28.4GWh,累计出货量更是突破40GWh大关,业务遍布107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比亚迪在2023年持续加快在国内市场发力,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比亚迪在国家电投、中广核、华电集团等储能系统项目中中标数量达16个,仅次于中车株洲所,位居国内第二名。  新品方面,比亚迪在2023年5月,比亚迪刀片电池版储能系统“比亚迪魔方”出鞘。这是一款专为储能而生的系统产品,能解决储能行业面临的安全、成本、寿命、效率等痛点,创造了多个行业第一的技术指标。 2023年10月,比亚迪发布工商业新品MC-1,同样采用CTS技术,最多可10柜并联,扩展至5MWh级别。 产能布局方面,2023年6月,比亚迪拟投资220亿元在深圳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和储能产业园项目,产业园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储能系统产能20GWh。  2023年底,比亚迪旗下首家专门以“储能”命名的公司诞生,比亚迪或将进一步纵深布局储能领域。   三、亿纬锂能 亿纬锂能稳坐2023年中国电力储能锂电池企业出货量TOP3。 亿纬锂能储能电池主要为方形磷酸铁锂和圆柱铁锂,主要应用于电力储能、通信储能、户用储能、船舶动力等领域。 2023年亿纬锂能产品出货快速增长。据其披露的半年报显示,2023年H1其储能电池实现营业收入70.72亿元,同比增长120.17%;出货量为8.98GWh,同比增长102.30%。 海外市场方面,亿纬锂能在2023年与美国客户ABS签订合作协议,预计交付13.389GWh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子公司亿纬动力与美国客户Powin签订电池产品采购协议,约定交付10GWh方形磷酸铁锂电池。 新品方面,亿纬锂能在2023年发布的新品LF560K,是行业目前普遍采用的280Ah电芯容量的2倍。据称,产品目前已获取5年内的意向性客户需求超过140GWh,公司规划的行业首个单体规模最大的60GWh超级工厂,已启动建设。 亿纬锂能还在2024年开年发布了两款储能电池产品。其中,储能电池产品Mr.Big容量628Ah,采用第三代叠片技术,通过创新集流技术和3T技术,将能效提高至96%; 而采用这一电池集成的最新款储能系统新品Mr.Giant,20尺集装箱内储能容量5MWh,极简集成的设计,能效达到95%,可背靠背排布。   四、海辰储能 海辰储能喜提2023年中国电力储能锂电池企业出货量TOP4。 作为2019年成立的超级独角兽企业,海辰储能在成立后一年半实现量产,2022年实现储能电池出货量5GWh,出货量增速、储能电池交付项目数量均居国内首位,在4年时间内,海辰储能迅速跃升成为储能电池第一梯队企业。 2023年开年,海辰储能前瞻性地提出:未来三年,将会是全球储能、全业储能、全户储能同步开启的大时代。 基于以上认知,海辰储能在2023年全面推进产能部署、技术及产品开发、供应链体系构建、海外业务拓展。 在产能布局上,海辰储能位于位于重庆的西南基地一期一阶段于2023年年底正式投产。该基地计划总投资130亿元,拟建设56GWh储能锂电池、22GWh储能模组的新产能。 订单方面,2023年海辰储能频频斩获储能电池大单,成功“牵手”宁波双一力、新源智储、阿特斯储能、Powin、国能信控、国瑞协创、FlexGen、中国康富、Perfect Power等知名企业。据高工储能不完全统计,海辰储能已拿下储能电池采购订单超42.2GWh。 此外,海辰储能在2023产值成功突破百亿,获得首个“零碳工厂”获认证,并完成C轮融资,正式开始冲击IPO。   五、瑞浦兰钧 瑞浦兰钧位列2023年中国电力储能锂电池企业出货量TOP5。 瑞浦兰钧由青山集团在2017年创立,主营动力和储能电池,是业内早先布局动储结合策略的电池厂商。 2023年,瑞浦兰钧在储能电池领域加大发力。 新品方面,瑞浦兰钧问顶320Ah电芯在紧密完成认证后,已于2023年实现批量生产,属行业首批量产的企业,跑在行业前列。除外供问顶320Ah储能电池外,瑞浦兰钧还推出了搭载该款电池的Y104液冷储能系统。 相较搭载了280Ah电池的储能系统,瑞浦兰钧Y104液冷储能系统在问顶320Ah电池的加持下,实现了系统容量3.5MWh到5MWh以上的升级。横向对比其他300Ah+电池配套的5MWh系统,瑞浦兰钧Y104液冷储能系统容量提升到了5.2MWh。 产能方面,瑞浦兰钧在温州、嘉善、柳州、佛山、重庆等地均有布局,同时在欧洲、印尼等地进行调研考察工作。瑞浦兰钧的产能已从2020年1月的2.3GWh增长至2022年12月的35.2GWh,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0GWh。 2023年12月18日,瑞浦兰钧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所募集的资金用途将进一步扩大产能。 订单方面,2023年瑞浦兰钧与美国储能集成商POWIN正式签署了8.4GWh的320Ah问顶储能电芯采购订单;与美国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商及太阳能电站开发商SUNPIN SOLAR签署了10GWh框架采购协议;与VENA ENERGY在印尼正式达成8GWh大型储能项目独家供货协议等。   六、远景动力 远景动力的排名由2022年的TOP8上升至2023年的TOP6。 远景动力是远景科技旗下子公司,在远景动力涉足储能之前,远景本身已经在风电、能源管理等领域拥有了长期的市场积累和运营经验,同时在储能领域也构建了全栈技术能力。 基于全栈技术的把控,远景动力也是最早在储能电芯开发上提出更高电压、更大电流的企业。早于2021年,远景动力率先在行业推出305Ah电力储能专用电芯,并实现量产交付。 2023年4月7日,远景动力又一次实现产品升级,正式对外发布全新一代315Ah储能电芯产品。 据悉,该产品在尺寸不变的基础上,较上一代产品能量密度提升了11%,实现“单颗电芯一度电”,同时循环寿命高达12000次,满足一天一次充放电25年安全可靠的运行要求,并可适配当前市场主流储能系统方案。 2023年7月,远景动力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运营碳中和的电池企业,并发布了全球首批“碳中和储能电池”,可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零碳产业园也正在成为远景对外的核心产品,向全球范围复制。 在全球本地化制造上,远景动力在中国、日本、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布局了13大生产基地,预计到2026年全球储能与动力电池产能将超过400GWh。 凭借过硬的产品力、产能的本地化部署以及零碳制造,远景动力在2023年与全球最大的储能系统集成商之一Fluence签署多份采购协议,电池产品预计于2024年开始交付。   七、中创新航 中创新航的排名由2022年的TOP9上升至2023年的TOP7。 中创新航成立于2015年,前身“中航锂电”,在2021年,储能成为中创新航的‘双驱动’战略的主要业务之一。 中创新航在储能领域有着15年的深厚技术积累与市场运营经验,面向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户用储能、便携式储能、船舶储能等场景,从电池层面到系统层面,已推出全系列解决方案。  2023年,中创新航成为业内首个宣布量产交付314Ah储能电芯的企业。中创新航升级后的314Ah电芯采用了突破性的补锂技术,循环寿命大幅提升至1.5万次,相当于长达25年的生命周期。 通过层层优化,中创新航新款314Ah电芯可用容量较上一代280Ah产品大幅增加12%,能量转换效率高达96%;电芯所搭载的先进材料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输出效率,大幅减少活性锂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损失,实现前1000个循环周期内电芯容量零衰减。 此外,该款电芯具备极佳的可扩展性,可在系统层级实现灵活的定制化,满足不同商业应用的独特能源需求。 2023年上半年,中创新航来自境外地区的收入为3.75亿元,同比增长115.7%。对此,中创新航表示该增长主要受境外地区储能业务的强有力增长的推动,公司海外业务呈明显增长态势。   八、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2023年所推行的“国际化”战略和“做大储能”战略初见成效,位列2023年中国电力储能锂电池企业出货量TOP8。 2023年,国轩高科依托其技术优势和丰富的产品系列储备,持续构建海外业务核心竞争力。 2023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在海外地区(含港澳台)实现营业收入30.62亿元,同比增长296.74%,已大幅超过2022年全年的海外营收规模。海外业务营收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从2022年上半年的8.94%提升至目前的20.09%。 2023年3月,国轩高科与日本爱迪生能源(Edison Power Co., Ltd.)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期内,双方根据市场需求落地市场策略,第一年计划销售目标为1GWh,从第二年起提升至每年 2GWh。 2023年11月,国轩高科与美国上市公司Pacific Green Technologies签订合作协议,为其英国Sheaf电池储能项目二期供应450MWh储能系统产品。 同月,国轩高科在美国的第一款电池Pack产品在弗里蒙特工厂正式下线。国轩高科弗里蒙特工厂座落于美国硅谷地区,产能规划1GWh,主要生产容量从3kWh到30kWh的便携式储能产品、家用储能产品等。 在海外产能建设方面,国轩高科此前明确表示,目标到2025年实现海外产能100GWh的突破,并已形成欧洲、北美、东南亚这三处海外关键点位布局。 在国内,国家电网、中国铁塔、皖能集团、华为、华能、中电投、华电、华润、大唐、中广核、苏美达等都成为国轩高科的储能领域客户。此外,国轩高科已针对储能赛道开发了300Ah专用电芯。   九、鹏辉能源 鹏辉能源位列2023年中国电力储能锂电池企业出货量TOP9。 作为锂电“老将”,鹏辉能源于2011年以前瞻性眼光跨入储能赛道,成为率先抢占此赛道的综合性企业,目前,储能业务已成为鹏辉能源的第一大业务板块。 2023年11月,鹏辉能源正式实现高安全、长寿命、高能效的全新一代电芯314Ah量产“出鞘”,全面进击大储市场。 该产品可兼容280Ah应用领域,并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高能效,超12000次的循环寿命,降低全寿命周期度电成本,多方面提升电芯安全特性,系统集成体积能量密度提升12.5%,系统成本降低4%。 在产能布局上,2023年鹏辉能源储能扩产步伐加速,就多个储能投资项目发布公告。涉及广西、浙江、河南、山东等省份的多个电池制造基地建设。据高工储能了解,鹏辉能源将在2025年布局超100GWh储能产能。 2023年4月,鹏辉能源宣布全资子公司衢州鹏辉拟在浙江省衢州市智造新城新增建设年产21GWh储能电池项目,项目总投资计划约70亿元;全资子公司河南鹏辉拟投资建设“河南鹏辉大型储能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计划约3亿元。 2023年6月,鹏辉能源衢州一期年产11GWh智慧储能电池项目正式投产。 在全球市场开拓方面,伴随着美国、德国办事处的开拓,鹏辉能源全球储能版图加速拓展。 2023年8月,鹏辉能源Great Power与加拿大Discover 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储能领域达成深度合作,鹏辉能源Great Power将为Discover 公司在全球项目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芯产品,在合作中将推动完成5.1GWh采购计划。   十、兰钧新能源 兰钧新能源是2023年新上榜的企业。 兰钧新能源于2020年12月成立,背靠世界500强青山集团,主要致力于车用和储能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应用。 针对大储市场,兰均新能源在继280Ah、306Ah电芯后于2023年5月推出了314Ah大容量储能电芯,并在同年9月完成了首批量产下线。 该产品采用全新一代化学体系设计,能量密度达190Wh/kg,能量效率96%、循环寿命满足10000次以上,-30℃放电容量保持率90%以上。 产能方面,2023年10月,兰钧新能源63GWh锂离子电池和研究院项目开工,总投资超135亿元,包括同年1月、3月先后签约落地的兰钧新能源二期、三期项目。 订单方面,2023年2月,兰钧新能源与浙商中拓就供应链金融、原材料采购供应、电芯供应、储能市场开发和系统集成与制造等多个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布局,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和《2023年度3GWh电芯框架采购协议》。 同月,兰钧新能源与德宏股份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后者承诺在产品测试合格后,自2023年3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拟向兰钧新能源采购不低于500MWh的磷酸铁锂电芯,并保留追加订货的权利。 2023年5月,兰钧新能源与爱贝能科技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后者承诺在产品测试合格后,自2023年3月份起,拟向兰钧新能源采购280Ah及对应产品不低于500MWh的磷酸铁锂电芯,并保留追加订货的权利。 2023年7月,兰钧新能源、CONNEXX SYSTEMS株式会社、上海煌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汇开绿能(深圳)新技术有限公司四方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数能储闻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SNEC ES+第九届(2024)国际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上海)大会暨展览会”&“SNEC H2+第七届(2024)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和装备及应用(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简称“SNEC ES+2024国际储能两会”&“SNEC H2+2024国际氢能两会”)将于2024年9月24日至27日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和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为全球储能与氢能产业打造一个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交流合作平台。 在推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以“源-网-荷-储”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进程中,新能源在整个能源体系中的比重迅速增加,储能产业举足轻重,正在蓬勃发展。而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储能与氢能行业最具口碑和影响力的专业品牌国际展,2024年,“SNEC第七届(2023)国际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上海)储能展展览会”被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评为“2023年度优秀展览会”。获此殊荣,既是对SNEC在推动上海会展经济蓬勃发展方面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其在同类展览中强大影响力的肯定。 “SNEC ES+2024国际储能两会”&“SNEC H2+2024国际氢能两会”的展览规模预计将超9万平米,已汇聚来自全球多个国家超600家参展企业,预计将吸引来自全球逾15万人次的专业观众前来参观和采购,更是云集了3000多位行业资深专家领袖分享智慧成果。这不仅将再次引领产业发展潮流,也必将推动储能与氢能产业的创新、发展与繁荣。 “SNEC ES+2024国际储能两会”&“SNEC H2+2024国际氢能两会”将精心打造并大力推进“光、储、充、算、检、云”和“光、储、充、氢、氨、醇”两条产业生态链和价值链。覆盖技术研究全赛道、整合集聚产业全链条,推动储能与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和全球能源革命的早日实现。 “SNEC ES+2024国际储能两会”&“SNEC H2+2024国际氢能两会”将围绕着“光+储”、“新能源电动汽车”等储能主题,“赋能‘绿氢’,助力碳中和”的氢能主题,在储能与氢能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开拓储能与氢能市场,加快储能与氢能关键技术发展,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下储能与氢能市场化路径及标准化体系,旨在以上海为源头带动大长三角、中国、乃至全球储能与氢能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SNEC ES+2024国际储能大会”&“SNEC H2+2024国际氢能大会”会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开幕式、储能主题论坛、氢能主题论坛、储能领袖对话、氢能领袖对话、储能&氢能金融峰会、储能前沿技术论坛、氢能前沿技术论坛等众多亮点活动。 大会将邀请“政、产、学、研、金”等各界领袖共同探讨建立储能与氢能技术及产品面向全球化市场发展的标准体系。拟邀请储能与氢能领域的国内外权威科学家和院士做储能与氢能产业前沿技术的主题演讲;邀请有关国际标准组织和国家标准委、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做关于行业标准的主题演讲;邀请全球金融和分析机构的资深分析师做关于投融资与产业趋势的主题演讲;邀请国际国内行业协会、国家电网相关单位、国际检测与认证机构和储能与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做专题演讲。 同时,SNEC还将携手百余家新闻权威机构,共同打造一个强大的“全媒体矩阵”宣传体系,提供“线上展厅”“展商风采”、“展商推介”、“展商亮点短视频”等推广服务。集结各路传播力量,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报道与宣传,燃爆传播效应,实现宣传的裂变效应。 2024年9月24日至27日,“SNEC ES+2024国际储能大会”&“SNEC H2+2024国际氢能大会”热诚期待您的光临! 想了解展会更多内容,请关注SNEC官方公众号:SNEC光储氢联盟,获取更多展会资讯!   详情联系:姜经理      手机/微信:13651766051 Email: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643de1c579c51ad63861330a65dbeab0').innerHTML = ''; var prefix = 'ma' + 'il' + 'to'; var path = 'hr' + 'ef' + '='; var addy643de1c579c51ad63861330a65dbeab0 = 'james.jiang' + '@'; addy643de1c579c51ad63861330a65dbeab0 = addy643de1c579c51ad63861330a65dbeab0 + 'snec' + '.' + 'org' + '.' + 'cn'; var addy_text643de1c579c51ad63861330a65dbeab0 = 'james.jiang' + '@' + 'snec' + '.' + 'org' + '.' + 'cn';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643de1c579c51ad63861330a65dbeab0').innerHTML += ''+addy_text643de1c579c51ad63861330a65dbeab0+'';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SNEC ES+2024国际储能两会&SNEC H2+2024国际氢能两会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
在全球光伏发展迈向20周年的里程碑之际,“SNEC PV+第十七届 (2024) 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简称“SNEC PV+2024国际光伏两会”)即将于2024年6月11日至15日在中国·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和上海洲际酒店盛大启幕!这场盛会将不仅是光伏科技的顶级盛宴,更是见证绿色能源革命的标志性时刻! 在发展清洁可持续能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共识下,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的主力军,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在此浪潮下应运而生的“SNEC PV+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简称“SNEC PV+国际光伏两会”),自2007年举办以来,经过17年的精心打磨,已成为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展示平台,更是全球光伏产业技术路线、装备制造、市场定位及应用模式发展的风向标。 2024年1月,“SNEC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光伏展展览会”被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评为“2023年度上海品牌展览会”。这一殊荣既是对SNEC在光伏展览领域强大影响力的肯定,更激励着我们持续为全球清洁能源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SNEC PV+2024国际光伏两会" 已汇聚超3100家全球品牌企业,他们将在40余万平米的展台上同台竞技,把尖端科技成果、前沿技术产品分享给全球逾50万人次的专业观众。   "SNEC PV+2024国际光伏两会"  作为全球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展览会,其展出内容包括:光伏生产设备、材料、光伏电池、光伏应用产品和组件,以及光伏工程及系统、储能及移动能源、逆变器及电源设备等,涵盖了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在这里,您将看到最新研发的高效光伏组件,体验新一代光伏储能系统,感受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带来的便捷与高效。在这里,您可以即时完成供需对接、投资合作、技术交流,与世界各地的参展商、观众共同书写光伏产业发展的全新篇章。 "SNEC PV+2024国际光伏两会" 将特邀政府领导、国际组织负责人、科研机构专家学者、行业领袖等超5000位重磅嘉宾齐聚一堂,通过“大会开幕式、全球光伏前沿技术大会、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全球绿色能源与光伏金融峰会、能源互联网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石墨烯新材料前沿应用技术高峰论坛”等多个论坛活动,共探未来绿色能源的发展格局与产业机遇,共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共促全球能源转型,加快“双碳”目标实现。 同时,SNEC还将携手百余家新闻权威机构,共同打造一个强大的“全媒体矩阵”宣传体系,提供“线上展厅”“展商风采”、“展商推介”、“展商亮点短视频”等推广服务。集结各路传播力量,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报道与宣传,燃爆传播效应,实现宣传的裂变效应。 聚势谋远,赋能启新。“SNEC PV+2024国际光伏两会”热诚期待您的光临! 想了解展会更多内容,请关注SNEC官方公众号:SNEC光储氢联盟,获取更多展会资讯! 详情联系:姜经理      手机/微信:13651766051 Email: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dc628499daafa86ae1c842af84707f52').innerHTML = ''; var prefix = 'ma' + 'il' + 'to'; var path = 'hr' + 'ef' + '='; var addydc628499daafa86ae1c842af84707f52 = 'james.jiang' + '@'; addydc628499daafa86ae1c842af84707f52 = addydc628499daafa86ae1c842af84707f52 + 'snec' + '.' + 'org' + '.' + 'cn'; var addy_textdc628499daafa86ae1c842af84707f52 = 'james.jiang' + '@' + 'snec' + '.' + 'org' + '.' + 'cn';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dc628499daafa86ae1c842af84707f52').innerHTML += ''+addy_textdc628499daafa86ae1c842af84707f52+'';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SNEC PV+2024国际光伏两会    编辑:彭东浩    责编:史海疆    审核:常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