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25周年庆典活动现场发布数字化环网柜,加速行业转型升级
2020年10月27日,ABB集团在华合资企业 -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举办成立25周年庆典活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名客户和合作伙伴以及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府领导共同回顾发展历程,展望电气化未来。
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其前身是北京ABB高压开关设备有限公司。2019年5月,作为ABB全球业务重组战略举措之一,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独立注册,进行中压业务的运营。目前,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中压开关设备制造商中的先锋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中国城市配网、建筑楼宇、轨道交通、新能源、轻工业等领域,足迹覆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并直接出口15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参与了南水北调、北京奥运会、港珠澳大桥、杭州G20峰会、青岛上合组织峰会、2022杭州亚运会、2022北京冬奥会等多项全国重点工程的建设。
新品发布仪式
在本次25周年庆典中,ABB隆重推出数字化环网柜Safe Digital 2.0 ,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轨道交通等各种复杂配电网结构中,加速电气数字化转型升级。该款产品基于ABB Ability云技术,通过融合多种数字化应用,精准感知开关柜的运行状态。为客户的设备提供资产健康管理、运维建议,确保供电安全,同时提升运行的连续性和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
ABB集团配电系统业务单元全球总裁帕林(Alessandro Palin)视频连线
ABB集团配电系统业务单元全球总裁帕林(Alessandro Palin)通过视频连线表示:“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在25年间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目前是ABB配电系统在中国的第二大生产基地。全体员工携手同心,用能力和实力推动了公司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并与客户建立起良好、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携手参与许多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
ABB电气事业部配电系统业务单元中国区负责人康腾(Pierre Comptdaer)致辞
ABB电气事业部配电系统业务单元中国区负责人康腾(Pierre Comptdaer)表示,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25年的发展道路是ABB在华发展的一个缩影。业务从最初的产品引进及销售,现已涵盖包括研发、制造、销售及工程服务在内的全方位业务活动。产品覆盖了从3.6kV至40.5kV的全系列Safe环网柜和箱式变电站解决方案。同时,公司为持续推动全价值链本土化进行不懈努力,有力提升了产品的竞争优势并满足了客户快速响应的服务需求。
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秉承不断创新的管理理念,陆续开发出多款环保气体环网柜,并推动数字化应用,持续提升产品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并推进配电系统向绿色环保与智能化方向发展。2015年成功研发的干燥空气绝缘型Safe Air环网柜,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加速低碳发展进程。SafeAir环网柜自投入生产以来,不断创造业绩新起点。
ABB中国电气事业部负责人赵永占致辞
关于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ABB中国电气事业部负责人赵永占表示,“数字化作为配电网的一个重要趋势,正在改变中国的电力行业格局。目前在中国市场有超过20%的客户对配电系统有数字化需求,客户正在寻求更加强大的监控和连接功能,以实现更安全、更可靠的操作运行。ABB基于深厚行业专长及前瞻性的数字化技术,推动实现设备层、边缘层到系统应用层的整合,更好地支持新能源接入、资产管理和能源管理。”
ABB隆重推出数字化环网柜Safe Digital 2.0
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的数字化配电产品就是ABB驱动电气行业升级的又一范例。2019年,数字化环网柜Safe Digital 1.0成功推出并在众多国家级重点项目中实现应用。
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25周年庆典活动现场
ABB致力于提供从变电站到消费终端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并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互联,为能源转型和新基建建设提供有力支持。领先的端到端配电解决方案在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全新亮相的数字化展厅进行了全景呈现,展示ABB如何帮助用户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设备的可靠性与生产效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与绩效改善。 ...
工业和机电一体化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史陶比尔(Stäubli)宣布,Roger Schnüriger将以首席财务官的身份加入集团,并成为集团执行委员会的一员。他将在2023年6月1日到任。
Roger Schnüriger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经理人,他在为工业公司成功转型和发展全球财务职能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他的加入与史陶比尔集团目前强劲的国际业务增长战略完全吻合,并且集团打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始终保持这一战略。
Roger Schnüriger曾担任跨国服务和制造公司Medela和Sonova集团的集团和部门首席财务官,此前他在新加坡和英国的大昌华嘉和先正达担任高级财务和控制管理职务,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验。他专注于实现业务目标,并善于在高度复杂和矩阵化的组织中提供强大的管理框架。
Roger Schnüriger
自2023年6月1日起出任
史陶比尔集团首席财务官
首席执行官Gerald Vogt 表示:“我们很高兴Roger Schnüriger 的加入,凭借他丰富的经验,必将对进一步实施我们的业务战略创造价值,我们期待着携手并进,将整个史陶比尔集团发展壮大。”
Roger Schnüriger 拥有伦敦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资金、风险和企业融资方面的高等文凭。
...
ABB(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康亮向观众展示领先的温室气体监测系统
ABB电气中国总裁赵永占受邀在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北京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荣获“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授牌与新技术新产品奖”
5月25日至30日,以“开放合作、共享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关村论坛在北京举办,全球技术领导企业ABB连续第三年参加这一科技盛会。活动期间, ABB(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康亮通过ABB展台向来自政府和企业的多个参观团展示了ABB领先的温室气体监测综合解决方案, ABB电气中国总裁赵永占在 “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上发表“ABB绿色智能制造的探索”主题演讲。同时,北京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获得“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授牌,并荣膺“十大最具影响力新技术新产品”奖项。
5月30日,ABB电气中国总裁赵永占受邀出席了中关村论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平行论坛,并围绕“ABB绿色智能制造的探索”发表主题演讲,分享ABB在绿色智能制造的实践案例和经验,为行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他表示:“随着数字化、低碳化、智能化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绿色智能制造日益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主攻方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行动纲领,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进程。ABB致力于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坚持以人为本,在生产实践中大胆探索,努力打造更高效、更安全、更具可持续的现代化工厂。”
在演讲中,赵永占着重分享了ABB近期UniGear500中压开关柜智能化产线升级的项目案例。面对产能瓶颈、质量提升和成本压力等多重挑战,ABB对其传统产线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创建连续的单件流生产线,为离散型制造场景设计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并在高复杂度的关键工站部署了集成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的机器人装配工作站,将产能和交货速度分别提升31%、50%,产线空间减少31%,同时也将一线员工从体力劳动转移到对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操作管理,为人才升级和人机协同的智能化未来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2023年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暨全球技术交易生态伙伴大会是中关村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活动中,北京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的ACS880-07C入选“十大最具影响力新技术新产品”。ACS880-07C是ACS880产品家族的重要一员,是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高品质、可定制化设计的柜体式变频器,可为多个行业的中等功率设备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它采用ABB通用变频器框架,具备不同的外形尺寸,可轻松实现装配和调试,能够为石油、矿山、冶金、化工、水泥、建材、造纸等行业的大功率风机、水泵、压缩机、皮带机、挤出机、离心机等提供出色的驱动系统。
同时,在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上,北京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获得“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授牌。2022年7月,北京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成为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认定的第一批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北京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ABB集团在中国的交直流传动产品生产厂商,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电气工业100强”,并获得工信部授予的 “绿色工厂”荣誉称号。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科技交流峰会,本届中关村论坛通过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的6大展区集中展示前沿科技与创新成果。ABB参展的全域多维立体温室气体监测综合解决方案可一站式满足各类气体监测需求,从太空到陆地、从固定污染源到大气环境站、从点式到线面测量,提供 “天-地-太空”高密度、立体的监测技术与应用,精准量化来自城市、工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等各类温室气体的排放监测,为国家“双碳”目标和行业减排目标的落地提供数据支撑。
在中国,与北斗精准定位服务相结合的ABB MobileGuard™ 车载高精准燃气泄漏检测系统已经在北京、重庆、乌鲁木齐等多地展开应用,完成近200个检测服务,累计检测100余万公里燃气管线,为全国150余个燃气公司提供检测服务和技术支撑。仅在北京,该解决方案就为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北京冬奥会等众多国际国内重大活动提供了安全保障。
论坛期间,ABB还与多家企业共同签署了《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计划倡议书》,各方携手开展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与标准研制,研究智能制造效率能力评价方法,促进生产制造数据互联互操作,建设基础数字底层,使机器泛在可读和智能执行,不断深化智能制造生态合作,构建一致认同的制造模式,让合作成果助力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ABB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重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ABB植根中国发展30余年来,持续投资于数字化创新、智能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致力于成为中国发展的优选合作伙伴。例如,ABB投资1.5亿美元的机器人新工厂于去年12月落成投产,更好地帮助中国客户在自动化的新时代实现持续增长;今年年初,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和北京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分获工信部“国家级绿色工厂”和“2022年度北京市智能工厂”称号;ABB厦门工业中心积极践行“零排放愿景计划”和打造零碳园区,通过创新应用预计每年可减少1万多吨碳排放;由浙江平湖ABB电动交通智能工厂生产的第100万台充电桩日前生产下线,持续助力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未来,ABB将继续在中国保持稳健投资,开发和提供更多的数字化智能化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支持中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3中关村论坛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八家单位共同主办。自2007年创办以来,中关村论坛已成功举办13届,成为推动全球开放创新、合作共享的科技盛会。作为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科技创新的实践,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国际交往窗口,中关村论坛为推动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深化科技开放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5月25日,以“数实融合,重构工业生态”为主题的2023 IDC中国工业互联网峰会今日成功在深圳举办。峰会上,IDC资深分析师分享了新技术趋势观察;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李文正等业界专家,以及国内外领先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用户企业专家分享了各自的前瞻预测观点和应用落地实践经验。“未来数字工业领航者”大奖也于大会期间正式对外公布。
业内专家精彩观点迸发,以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强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数字化浪潮正在改变着制造企业。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困局着眼,指出了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的四大策略:“多点切入、多线联动、多路推进、多方协同”。
作为行业热点,工业元宇宙近年来迅猛发展,不断涌现前瞻性探索。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李文正围绕工业元宇宙的内涵、技术特征、技术体系,结合应用场景创新,分享了他对云宇宙和工业元宇宙的理解。
IDC中国研究副总裁钟振山先生为大会做了开场致辞。他表示,今年“两会”期间,以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再次成为热议话题,IDC中国高度关注工业互联网市场,借此希望与大家共话未来数字工业,为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和数智化的深入洞察与最佳分享,推动中国数字工业市场和行业生态的发展。
IDC中国研究经理崔粲则从需求、应用场景、市场机会、发展方向等角度阐述了工业互联网的三个最新技术趋势:边缘、数字孪生、大模型。他指出,工业互联网与工业软件的相互融合是驱动工业数字化转型的两个关键抓手,是支撑和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卡奥斯物联副总经理谢海琴、浪潮云洲党总支委员宋志刚、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高级解决方案总监胡海笑、黑湖科技合伙人李金哲、天翼云央企行业中心解决方案总监成俞晟、诺基亚贝尔大中华区行业专网负责人白瑞、金蝶PLM方案总监姚文兵、赛意资深智能制造规划专家陈胜广等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工业领域的资深专家和企业领袖,也都分别从数字化转型、5G、数字工厂、大数据、云服务、PLM、智能制造等角度,结合各自相关的实践和经验做了精彩分享。
“未来数字工业领航者”获奖名单正式公布
为了给更多工业企业深入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借鉴参考,今年IDC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领军者”大奖升级扩展为“未来数字工业领航者”大奖。案例征集工作于2023年2月开始,并由IDC全球及中国资深分析师、行业专家进行综合评审,最终遴选了方法领先、有同业借鉴性的21家领军企业案例,获得“未来数字工业领航者”大奖,并于今日正式对外公布。(获奖名单见下图)
如果您对现场演讲内容感兴趣,可后续注册/登录IDC视频智库平台Arena回看峰会内容。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登录Arena视频平台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随着vivo在国内和海外地区的业务拓展,ABB电气支持其提升供电弹性
安全、高效、可靠的ABB配电设备支持年产能近2亿台智能终端设备的全天候生产
ABB为 vivo提供创新的能源供应解决方案,在其6个智能终端制造基地,提高其安全性、生产力和运营效率。ABB电气智慧电力业务支持电子制造商在亚洲各地扩展业务,为关键运营确保供电弹性和可靠性。
vivo年生产能力近2亿台1,是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机品牌。vivo总部位于中国,为打造出让用户满意和追随的创新产品,以及保持自身的高成长性,该公司积极布局全球化研发和制造网络,目前拥有9个研发中心和7个制造基地。ABB解决方案将应用在vivo位于中国和印度的6个生产设施和数据中心里。
ABB电气中国总裁赵永占表示,“目前电子产品制造商在全球积极拓展业务布局,ABB能够提供完整电气解决方案,使其运营更加稳定可靠和更具弹性。我们洞悉行业需求,通过兼具智能控制和数字化能力的电气解决方案,赋能行业提高生产力、能效和可持续性。”
ABB近期通过与合作伙伴任达集团合作,将为vivo未来三年基建工程项目提供电气设备。涉及的硬件解决方案基于ABB授权的MNS2.0低压开关设备,内置Emax 2断路器和控制产品。方案具备先进的数字功能,包括故障诊断和实时分析,帮助vivo的能源管理和维护工作更加智能化。
任达集团深圳市宝安任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吴海金总经理表示,“vivo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安全、高效和可靠的电力供应,支持其全球运营的增长和弹性。我们与ABB合作开发的配电解决方案为vivo的24小时全天候运营提供可靠保障;同时,搭载数字化功能,确保该系统能够在未来提供更高性能的表现。”
ABB拥有领先的电气技术和深厚的行业专长,是行业用户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并持续创造价值。预计在三年内,集中采购可以帮助vivo降低30%的供应和服务成本。...
ABB厦门示范基地践行“零排放愿景”项目,预计每年减少碳排放13,400吨
采用支持新能源接入的全新智能解决方案,实现园区50%电力的清洁能源替代并节约成本
ABB厦门工业中心“碳中和”园区示范基地项目是企业低碳转型示范样板
近期,ABB厦门工业中心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成为 “碳中和”园区和可持续智能制造的示范基地,推动中国绿色低碳转型之路阔步向前。该项目采用创新的能源调控系统,集成新能源发电和储能系统的应用,大幅降低碳排放和提高用能效率,擘画出可复制可扩展的低碳蓝图。
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中国占据了全球制造业总量的28%以上1,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制造业的低碳转型至关重要。
ABB厦门工业中心,占地面积为42.5万平方米,员工数量达3000人,通过践行ABB全球“零排放愿景计划”,预计每年可减少13,400吨碳排放。该项目将提供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良好示范作用,清楚展示ABB智能数字技术如何将脱碳和减排(用电间接排放)的愿景变为现实。
ABB厦门工业中心拥有先进的中压、低压开关柜和断路器生产线,通过安装100,000平方米的屋顶光伏,实现了50%的绿电替代。通过多策略精准柔性调控技术,实现清洁能源的更大化本地消纳,源荷储协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该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配置发电预测和负荷预测AI算法,通过预测发电和用电的情况,部署调控策略,实现用电低碳化和经济性之间的平衡。
项目部署ABB Ability™ ZEE60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对园区的“源-网-荷-储”进行精准调控。该平台接入光伏、储能、配电、暖通空调、照明、充电桩等能源设施,实现对整个园区的优化能源管理。其中,eStorage智慧储能小屋解决方案,涵盖配电和控制设备,通过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ZEE600调控管理,有效平衡光伏波动,提高光伏的本地消纳率;其中构建的直流微电网为光储直柔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有效示范。
ABB厦门工业中心的电力系统对接至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虚拟电厂平台,通过能源管理系统自主调控的需求侧响应,形成“源荷互动”,有力支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分布式屋顶光伏配电模块、智慧储能模块、楼宇负荷和充电桩有序充电管理等均为模块化的解决方案。这使得ABB厦门工业中心的解决方案易于在其它场地复制,减少了安装时间和项目复杂性。这些打包解决方案和中低压配电设备皆为中国本地生产。
ABB电气中国总裁赵永占表示,ABB厦门工业中心“碳中和”园区示范基地项目是企业低碳转型的示范样板,其范围和实现路径可以为企业的快速低碳转型提供有效示范价值。通过ABB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展示出如何加速脱碳进程。同时,该示范基地亦为客户和合作伙伴呈现了智能技术在当下如何赋能低碳发展这一远大目标的实现。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ABB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ABB厦门制造的产品已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京沪高铁、港珠澳大桥和众多头部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中心等项目实现了成功应用。
继中国其他地点、意大利、芬兰、德国和荷兰之后,ABB厦门工业中心也加入了“迈向碳中和”的旅程。如欲了解更多关于ABB“零排放愿景”项目赋能客户实现节能和减碳的信息,请访问ABB网站https://new.abb.com/mission-to-zero
1 https://www.statista.com/chart/20858/top-10-countries-by-share-of-global-manufacturing-output/...
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将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共识到行动, ABB电气中国可持续发展成果集中亮相:ABB厦门工业中心“碳中和”园区示范基地项目、碳中和认证工厂、废弃物零填埋认证
开关柜体机器人装配工作站量产,用绿电驱动智能制造,实现质量提升
2023年ABB电气可持续发展主题活动于5月11日在厦门举行,本次盛会的主题为“践行可持续发展,发展可持续”,40余名政府领导、行业领袖、生态合作伙伴和媒体应邀出席。活动通过主题演讲、项目落成、颁证仪式以及智慧园区走访,全方位展现ABB电气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成果以及实现绿色转型所需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也为不同行业、各种规模的企业在顶层规划、路线制定以及实践落地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携手全产业链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ABB集团电气全球总裁马腾(Morten Wierod )表示, “ABB致力于用电气和自动化领域的领先技术,赋能更可持续和高效发展的未来。自2020年11月发布2030年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我们在赋能低碳社会、保护自然资源、推动社会进步以及在整个价值链中构建诚信与透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持续进展。”
厦门市委常委李伟华表示,作为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全球技术引领企业,扎根厦门的ABB不仅带动了厦门电力电气产业的发展,也为厦门本土企业推进技术创新与应用、为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厦门正着力打造“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相信一定能够为ABB进一步在厦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开展绿色转型,响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活动当日,ABB与来宾共同庆祝了三大里程碑时刻:ABB全球最大制造基地 - ABB厦门工业中心“碳中和”园区示范基地项目落成,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厦门ABB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厦门ABB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颁发的碳中和认证,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ABB新会低压开关有限公司获得必维认证(北京)有限公司颁发的碳中和认证,以及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与ABB新会低压开关有限公司获得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颁发的废弃物零填埋认证。
ABB支持世界可持续发展,承诺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并在全球多地相继启动“零排放愿景”(ABB Mission to Zero)项目。历时30个月,基于ABB数字化创新技术理念,应用ABB智慧能源管理、智慧储能集成方案、结合智慧楼宇系统、i-bus灯控系统、充电桩,实现源-网-荷-储精准调控,构建园区智慧微电网, 推进ABB厦门工业中心迈出“零排放愿景”的关键一步。该“碳中和”园区示范基地项目将成为智慧园区示范、新型电力系统需求侧响应示范、智慧微电网示范,通过屋顶光伏预计将实现50%电力的清洁能源替代,每年减少碳排放13,400吨。
在ABB,我们将可持续的理念贯穿始终,围绕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产品设计等主要内容,推动全面节能减排。在获得碳中和认证的过程中,ABB电气各工厂采取了部署清洁能源、搭建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持续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等多条实践路径。活动当日,五家企业获颁“碳中和达成宣告核证证书”,加上已获得碳中和认证的北京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目前ABB电气已有六家企业取得该成就。
“保护地球资源”做为ABB集团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一环,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废弃物“零”填埋。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与ABB新会低压开关有限公司率先实现了这一目标,分别于2022年10月和11月相继通过了废弃物零填埋“金级”UL认证。其中,厦门ABB低压获得的是ABB集团全球范围内的首张UL证书。
从智能制造到提效降碳,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活动当日,位于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的UniGear ZS1开关柜体机器人装配工作站实现量产,该机器人自动工作站实现了开关柜柜体的装配流程自动化, 无需人工参与, 即可将数十种物料拼装成完整柜体,使得开关柜的装配精度、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达到新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让企业实现了集约化管理,大幅度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产能与效益。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ABB正在通过创新技术赋能低碳社会,帮助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近期案例包括:在电力领域,ABB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雄安新区电力配电系统提供超过600台使用绿色环保型气体的PrimeGear ZX0开关柜;在工业领域,为紫金铜业提供eEMS studio数字化能效管理解决方案,帮助用户节省用能成本15%以上;在交通领域,为深圳南山智园交付国内首台ABB 480kW大功率液冷超充系统,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在基础设施领域,为北京康盛数据中心提供关键电源和配电整体解决方案,为信息和数据资产提供不间断的配电保障;在智慧建筑领域,为浙江玉环奥体中心提供Cylon楼宇自控和中低压配电解决方案,促进建筑节能降耗和深度减排。...
西门子半导体行业峰会在苏州举行
全面展示覆盖设计、实施及运营阶段的全面能源管理及高科技电子厂房供配电解决方案
西门子今天在苏州以“数智低碳,从芯出发”为主题举行半导体行业峰会,邀请行业协会、合作伙伴、众多客户齐聚一堂,共话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共探“双碳”战略下的发展机遇,共谋以数字化和低碳化创新技术推动行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半导体行业需求持续增长,据最新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比2021年的5,559亿美元增长了3.2%,达到创纪录的5,735亿美元。” 中国半导体协会分析师岳华聪表示:“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半导体行业的需求还会继续上涨。因此,在需求持续增长和‘双碳’背景下,半导体行业的节能减碳尤为重要。”
“科技创新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近年来半导体厂房规模不断扩大、能耗持续攀升、供配电系统日趋复杂,如何构建可靠、智能化和低碳化的供配电系统,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已迫在眉睫。”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智能基础设施集团总经理林斌表示,“西门子在半导体行业深耕多年,始终致力于以数字化和低碳化技术实现全集成能源管理和灵活可靠的电力供应。我们期待与合作伙伴继续携手前行,把握行业发展新机遇,擘画行业发展新蓝图。”
在此次行业峰会上,西门子详细展示并介绍了其覆盖设计、实施及运营阶段的全面能源管理及高科技电子厂房供配电解决方案。在设计阶段,西门子电力仿真软件sincal可帮助客户进行潮流和短路计算、保护定值校核,以及机电暂态仿真等,以确保系统安全。在实施阶段,西门子可提供成熟的电力设备、精准的执行设备,以及先进的综合保护系统,从高压、中压到低压,从整柜、元器件到阀门,全套可靠设备为项目成功落地保驾护航。在后期运营阶段,西门子系列软件可帮助客户高效运营。例如,NXpower智能配电系统可实现运营阶段开关设备的状态监视、资产运维及电能质量监控,提升供电可靠性与安全性。ECX能碳管理系统可实现碳排核算、减碳规划、碳足迹实时监控,以及碳资产管理等,使客户能够明晰厂区的碳排情况,并可根据系统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减碳。MGMS综合能源管控平台可以通过数字化能源仿真,基于准确的监测和分析模型,对各个系统进行参数优化,并提出优化运行建议,减少运行能耗,使客户的运行成本达到最优。...
5月10日,联想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战略及业务拓展副总裁、联想禾木咨询负责人阿布力克木·阿不力米提(简称“阿木”)发布《探秘世界级 “灯塔工厂”》系列视频的第三支视频《智能控制塔》,首次对外公开联宝科技智能控制塔的应用场景,并带领大家亲身体验了智能控制塔如何提升供应链运营效率,重塑未来工厂形态。
数据孤岛、数据系统互相割裂等问题一直是困扰许多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题。以联宝科技为例,工厂早期运营至少需要用到十五个以上数字化系统里面的信息,尽管每个系统都可以出色地独立完成任务,但由于彼此之间缺乏互联互通,数据之间难以进行有效协作,决策者难以从全局视角迅速做出精准决策。
为解决这一问题,联想将15个IT系统的神经网络,汇聚到一个统一的智能大脑—“智能控制塔”进行管理,它围绕供应链订单、成本、质量等核心场景要素构建一套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全过程端到端的可视、可析、智能,辅助管理者决策,以“全局”视角实现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高效协同。即使是针对一颗螺丝钉的库存和需求,供应链控制塔都能帮助联想迅速进行调度和决策。
阿木在视频中表示,“与传统供应链相比,联想智能控制塔的应用使得管理者的决策时间缩短了50%-60%;工作流程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提升10%-20%,制造和物流成本降低了20%,库存控制也保持了行业领先水平。”
作为一家拥有39年制造经验的集大成者,联想在“修炼内功”的同时,还在不断通过“内生外化”方式赋能其他实体企业转型升级。围绕“端边云网智”的新IT技术架构,将自身在高科技制造领域积累的创新技术成果、对于制造业场景的理解以及转型的经验和能力打造成积木式的通用解决方案,向外赋能给其他制造企业。比如,联想的“新IT”智能化转型解决方案已经成功应用于三一重工、吉利汽车、陕西重汽等几百家各行业企业的转型之中。
高度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数字工厂生产模式,正在重塑工厂生产的形态。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联想将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力军作用,持续赋能更多制造企业提质增效,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
ABB “数智杯”建筑数字化智能设计大赛圆满落幕,选手赵岳翔和选手阳玉云脱颖而出,并列斩获一等奖
ABB携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举办“数智之夜”颁奖典礼,鼓励电气设计师的创新热情,为未来智慧建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ABB “数智杯”建筑数字化智能设计大赛决赛,于2023年5月7日在太原顺利举行,为期三个多月的“数智”之旅圆满落幕。
本届大赛以“绘·数字城市 筑·智慧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全国逾200名在职电气设计师报名参赛,设计类别多样化,包括机场、交通枢纽、会展中心、医院、学校等,还有地标性建筑,如商业综合体、超高层建筑等。参赛作品从低碳建筑能效解决方案和智慧楼宇控制解决方案出发,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专家团指导,参赛选手们经历了相互技术交流、导师专业辅导、作品精心打磨,优胜作品最终脱颖而出入围决赛。在决赛现场,专家评委和决赛选手们齐聚一堂,灵感迸发,互动交流。
经过激烈的角逐,由夏林导师指导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选手赵岳翔及由周爱农导师指导的重庆市建筑设计院选手阳玉云,并列斩获一等奖。
ABB智慧建筑亚太区负责人邹恩昌表示,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案的应用将提高建筑的能源管理和智能化水平,提升建筑的居住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满足碳中和目标下“绿色低碳”的硬约束,加速“零排放“愿景的实现。本次大赛的举办为全面推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创新动力,同时发掘了一批高技术水准、可落地的示范项目,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标杆引领作用。
当晚ABB携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联合举办的2023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学术年会暨“ABB数智之夜”亦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活跃建筑电气行业的学术思想、深化智慧建筑领域绿色、智能化理念,探索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强业内互相学习与合作交流。现场群英荟萃,3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建筑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出席,一同庆祝了ABB“数智杯”大赛的颁奖典礼,共同探讨了以创新技术赋能智慧建筑,推动建筑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理事长沈育祥表示,今天是精彩纷呈的一天,从200多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的11位决赛选手都是优胜者,中国建筑电气未来可期。感谢主办方ABB,感谢学会导师,感谢优秀的选手们,这是学习交流的舞台,更是建筑电气亮剑的舞台,我们共同为绿色低碳平安城亮剑!
ABB电气中国副总裁杨嵘表示,ABB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在长达20余年的合作中始终一路同行,凝聚共创。此次大赛及活动不仅是ABB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又一次的深入交流,更是双方在助力建筑产业智能化发展,提质增效方面的紧密合作与交流。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并进,引导建筑电气技术创新,持续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赋能未来建筑,实现智慧、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ABB(ABBN: SIX Swiss Ex)是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致力于赋能更可持续与高效发展的未来。ABB将工程经验与软件技术集成为解决方案,优化制造、交通、能源及运营。秉承130余年卓越历史,ABB全球约10.5万名员工全力以赴推动创新,加速产业转型。ABB在中国拥有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全方位的业务活动,27家本地企业,1.5万名员工遍布于130余个城市,线上和线下渠道覆盖全国约700个城市。
欲进一步了解ABB,请访问http://new.abb.com/cn,ABB直通车:https://mall.abb.com.cn,新浪微博:@ABB电气,官方微信:cnabblp,官方微信二维码:
...
4月24日,北京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与广东旭展科技有限公司和东莞市浩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ABB传动与广东旭展科技将一同为东莞浩信精密提供数字工业化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三方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助力印包行业的生产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
根据广东旭展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程利军介绍:“ABB传动产品可靠耐用、设计灵活,有助于优化生产过程和控制。广东旭展科技采用ABB的PLC+伺服+微传全套产品,协助东莞浩信精密自主研发了HX 80DH高速三面刀。该设备采用智能人机触控屏,实现全自动转版,大幅提高了效率,精装70刀/分钟单本切书,胶装15000本/小时联线切书。”
东莞市浩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源表示:“基于对ABB及广东旭展科技的信任,我们的高速过胶联动线、锁线机、折页机等设备已采用了ABB的整体解决方案。ABB整套解决方案在4月11-15号举办的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会上获得了各界同仁的一致认可,ABB品牌与我们公司的市场定位高度吻合。本次签约标志着三方在长期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将开展更加深入、更广泛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ABB中国运动控制事业部传动业务市场及销售负责人卢晓斌参与了签约仪式,并表示:此次签约具有重大意义,三方将通过发挥各自在传动产品、OEM开发和印包行业的优势实现共赢,他说:“ABB将会继续加强本地研发和技术能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加速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为客户提供更加卓越的体验,实现持续共赢。”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加深了三方合作,是对ABB传动产品与整体解决方案的有力认可。未来,ABB传动将与广东旭展科技一同助力东莞浩信精密提高生产效率、安全和可靠性,通过数智制造转型助力印包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广东旭展科技
广东旭展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运动控制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自2011年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技术驱动行业进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创造价值为使命”的经营理念,致力于通过提供可靠高效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为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广东旭展科技的服务领域涉及包装、印刷、新能源、汽车、3C、医疗、金属加工等多个行业,先后获得国家高新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荣誉称号。
关于东莞浩信精密机械
东莞市浩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印后精装设备及精品包装设备于一体的创新型生产制造企业,拥有全自动高速皮壳机、全自动圆角机、全自动纸板分切机、全自动中条分切机等多种自主生产研发的机械设备。东莞浩信精密拥有自主研发团队,与各大院校长期合作,持续提升自身研发能力。自2014年成立以来,东莞浩信精密坚持以品质为根,以诚信为本,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印后装钉设备领域内的知名供应商之一。...
当下,数字化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推陈出新,让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更便捷、更轻松。ABB与时俱进,推出了云传动,旨在利用信息和技术,让工业客户的传动设备运维更轻松,为其提供真实的数字化体验。
云传动简介
ABB云传动是集云连接、云监测、云诊断、云预测、云优化以及云档案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产品,它以基于连接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核心,兼容多款ABB传动产品,为客户带去超越产品价值的数字化体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数字化运维。
云传动亮点
云连接
一键连云:标准配置,方便快捷
变频器集成云连接设备,不额外占用空间
免调试,上电即连接,3分钟上云,无需调试
设备上云后与您的控制系统相互独立,互补干扰,确保控制稳定可靠
云监测
状态监测:设备状态,一目了然
通过网络连接,实时从您的设备采集设备运行数据
数据采集丰富全面,专注故障诊断和寿命预测相关数据
云诊断
智能诊断:减少停机,增产降本
基于数据分析,为您的设备实现故障智能诊断与预测,减少非计划停机
联系ABB快速解决设备问题:24小时自主问答、线上专家支持、线下就近派工
云预测
预测维护:主动维护,优化运维
专家系统通过监测设备运行的状态信息以及算法分析,主动预警变频器内风机、电容、IGBT等器件的寿命及老化程度,指导制定维护计划
云优化
状态优化:防患未然,省钱省心
ABB专属顾问针对具体设备提供运行及其配置,生成设备优化的专家分析报告
根据服务协议,以月、季度或年度为单位定期出具优化报告
云档案
设备档案:设备信息,尽在“掌”握
出厂信息,技术数据,指导手册等信息可轻松获取。
兼容产品系列
第一批支持云传动的产品有ACS880、ACS580、ACS530、ACH/Q580、ACH/Q531。此外,2023年第二季度内,以上机型机身上的云传动二维码陆续升级为一物一码,用户可使用微信扫描该二维码,方便快捷地访问云传动的各种信息。未来,ABB还会有更多的产品加入到云传动的数字化世界里来。
扫码体验云传动
ACS880
ACS580
ACS530
ABB云传动适用于多个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化工、冶金、暖通空调、水行业等。ABB云传动基于物联网连接的监测、分析洞察以及专家服务结合非基于连接的防伪查询、设备档案、使用指南、预防性维护建议等一起为用户提供真实的数字化体验,帮助客户优化设备性能、缩短停机时间、节约能源消耗、减少安全事故、降低系统成本,助力现代工业转型升级。
您可通过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https://clouddrive.abb.com.cn/,访问“云传动”官网。...
近日,北京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与常州恒锌禹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省常州市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发挥各自在传动产品和锂电行业的优势,围绕行业应用开发、智能智造、节能增效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为中国智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常州恒锌禹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舒星火表示:“本次签约对恒锌禹晟意义重大。ABB伺服产品性能佳、稳定可靠,有效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品质和安全性。我相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本次合作必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成果。”
ABB中国运动控制事业部传动业务市场及销售负责人卢晓斌对恒锌禹晟对ABB给予的高度信任致以了真诚的感谢,他表示:“ABB将继续加大在伺服领域的投入,通过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伺服产品与先进的解决方案,与客户一同助力生产企业实现数字化、智造化制造升级转型,为客户提供更加卓越的体验,实现共赢。”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加深了ABB传动与恒锌禹晟的合作,将扩大ABB伺服及微型传动产品在锂电行业的影响力。未来,ABB传动将会秉持持续创新的精神,不断研发和生产全新产品,始终帮助客户提高效率、安全和可靠性,进一步满足相关行业不断增长的需求。
关于恒锌禹晟
常州恒锌禹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8日,专注研发与生产高精密涂布机及全套解决方案。恒锌禹晟与多家大学校企联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5项,发明专利7项,拥有一批优秀的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管理专业人才,具有极其丰富的卷材类生产、制造及研发工作经验。...
在电气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清洁、无干扰的电源可以使其达到理想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然而,电网中往往会受到电气系统产生的谐波干扰,可能对电网和连接的设备产生不利影响,如导致并网设备的过热或故障等问题,甚至有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各类电气设备运行场景和应用而言,为了尽可能降低谐波的负面影响,选择一款能够降低电网中谐波含量的变频器,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针对这一需求,ABB传动在此向您介绍我们的解决方案——ACH580-31/34超低谐波变频器。
ACH580-31/34超低谐波变频器可以产生很低的谐波含量,优于IEEE 519和G5/4等谐波标准的要求。在标准情况和无畸变电网中,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小于3%。同时无需配备外部滤波装置或多脉冲变压器,其安装、使用和维护简便易行,并能达到整功率因数,为您带来可靠且性价比高的解决方案。
六大产品特性一览
超低谐波带来纯净电网
ACH580-31/34的有源前端技术确保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小于3%,大幅地降
低谐波对用户和系统设备潜在负面影响。
整功率因数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ACH580-31/34能达到整功率因数。这种高功率因数表明电能得到了高效的利用。传动提供电网功率因数补偿的可能性,以补偿与同一电网连接设备的低功率因数。它有助于避免电力企业因功率因数不合规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抵抗电网扰动
ACH580-31/34主动供电装置能够提升输出电压,即使在供电电压低于额定值时,也能提供完整的电机电压。这为电机在弱电网中的可靠运行提供了保证。升压功能还可用来克服较长供电电缆或电机电缆带来的压降。
优化系统选型
ACH580较低的谐波电流降低了过热的风险,因此不需要更大的设备,例如变压器,电机和电缆的选型按照工艺正常选型即可,不需放大规格,系统选型得以优化。
节省外部投资
ACH580-31/34采用全内置结构,将LCL滤波器、EMC滤波器等内置于传动,无需安装额外组件。这些都能帮助您节省外部投资,并解决因兼容问题而引起意外跳闸的风险。
安装使用简单,且故障率低
由于采用集成设计,所以需要安装的组件减少,降低现场操作难度。更低的谐波含量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率,系统可靠性提高,维护工作减少。
广泛应用
ACH580-31/34超低谐波变频器应用场景非常广泛,适用于数据中心、电子厂房、医院、实验室、机场地铁、商业楼宇以及购物中心等对谐波要求苛刻的场合或应用。
若想获取更多ACH580-31/34超低谐波变频器的相关信息,您可访问链接:https://abbdrive.yangben.io/#!/material/302d8171d08c4cc7a559fc86be65727a ...
ABB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便捷的服务,保障客户生产设备的平稳运行。ACS800低压变频器在中国推出已有20年的历史,随着产品运行时间的增加,客户对于ACS800的服务需求更趋多样化,尤其是升级改造至最新一代的ACS880系列。
针对客户的升级改造需求,ABB服务以在客户现场最小施工量为基准,保留原有柜体,通过提供柜体内部的改造组件或框架的成熟解决方案,实现老旧产品的轻松切换、全生命周期管理。
产品亮点
1、功能全新迭代
享有更快捷、更完善的服务内容。升级后的产品不仅生命周期重新计算,还可以获得ACS880产品全方位的服务支持。设备实现数字化连接后,客户可以远程监测设备数据,实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
2、节约运营成本
根据客户现场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传动点的分步改造计划,逐步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改造后的产品向下兼容客户其它未升级的传动点和现场总线系统,无需整体置换,即可大幅延长整体传动设备的寿命,并有效降低生命周期的运营成本。
3、缩短停机时间
根据年度检修时间的长短进行改造计划的灵活实施,避免因故障导致的非计划停机,同时也避免停机造成的生产损失。
ACS800升级改造服务尤其适用于如下三种场合:
现场空间受限、改造时间受限、预算有限
例如,提升行业的工控室多在半空中 ,改造组件或框架具备结构尺寸小,安装灵活,施工时间短的优势,满足客户改造需求的同时,显著减少施工量,提高升级改造效率。
船舶的内部空间狭窄,工控室进出受限。定制化的改造框架具备体积小、安装便捷的特点,有利于精简预算,同时兼顾客户对于行业特殊应用的需求。尤其适用于设备年限已久、故障率高,无需考虑其他柜体外施工量的船舶行业客户。
设备升级改造作为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显著降低故障率,保障设备高效平稳运行。作为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ABB会持续致力于提供更满足客户需求的优质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客户的生产运营保驾护航。...
第一季度每股盈利为59美元,调整后每股盈利达1.88美元,同比增长16%,再创历史新高
本季度业务集团利润率为创纪录的7%,同比上涨90个基点
有机销售额增长15%,超越预估值区间上限,电气和宇航业务的累计待发订单量增长强劲,分别上涨39%和27%
上调2023年全年有机销售额和调整后每股盈利预估值
爱尔兰都柏林——智能动力管理公司伊顿(纽交所代码:ETN)于近日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每股盈利1.59美元。剔除每股0.24美元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每股0.03美元的收购与剥离相关费用,以及每股0.02美元的跨年度重组项目费用,调整后每股盈利为1.88美元,创第一季度历史新高,较2022年同期增长16%。
2023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为55亿美元,同比增长13%。有机销售额增长15%,但汇率影响致使增幅收窄2%。
本季度业务集团利润率达19.7%,创第一季度历史新高,同比上涨90个基点。
营运现金流为3.3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2.09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2.93亿美元和2.82亿美元。
伊顿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骆德(Craig Arnold)表示:“年初强劲的营运业绩使我们备受鼓舞,本季度每股盈利和业务集团利润率再创新高,同时,电气和宇航业务的累计待发订单量增长显著,反映了市场持续旺盛的需求。在北美 ‘再工业化’ 与全球电气化、能源转型和数字化大趋势的驱动下,我们有信心能够抓住增长机遇,实现业绩目标。”
预计2023年全年,公司的有机增长预估值将从7-9%上调至9-11%,调整后每股盈利将介于8.30美元至8.50美元之间,预估值中值上涨0.16美元。公司计划在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10-12%的有机增长,调整后每股盈利将介于2.04美元至2.14美元之间。
各业务集团业绩
电气业务集团美洲地区本季度销售额为23亿美元,创第一季度历史新高,同比上涨21%。有机销售额增长22%,汇率影响致使增幅收窄1%。营运利润为5.25亿美元,同比增长45%,营运利润率达22.9%,同比增长380个基点,均创下第一季度记录。
本季度12个月滚动平均订单量有机增长18%,其中数据中心、公用事业和工业市场表现尤为亮眼。3月底累计待发订单量与2022年同期相比,有机增长51%。
电气业务集团全球其他地区本季度销售额为创纪录的15亿美元,同比上涨4%。有机销售额增长8%,但汇率和业务剥离的影响分别致使增幅收窄3%和1%。营运利润为2.74亿美元,营运利润率为18.3%。
本季度12个月滚动平均订单量有机增长4%,其中数据中心、商业、机构以及公用事业市场表现亮眼。3月底累计待发订单量与2022年同期相比,有机增长3%。
宇航业务集团本季度销售额为8.03亿美元,创第一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有机销售额增长13%,但汇率影响致使增幅收窄1%。营运利润为1.8亿美元,同样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3%,营运利润率为22.5%,同比上涨40个基点。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本季度12个月滚动平均订单量有机增长21%。3月底累计待发订单量与2022年同期相比,有机增长27%。
车辆业务集团本季度销售额为7.39亿美元,同比增长10%。有机销售额增长11%,但汇率影响致使增幅收窄1%。营运利润为1.07亿美元,营运利润率为14.5%。
eMobility车辆电气化业务本季度销售额为创纪录的1.47亿美元,同比增长17%。有机销售额增长18%,但汇率影响致使增幅收窄1%。由于新项目研发的持续投资,以及启动成本增加,该业务集团第一季度营运亏损400万美元。...
近日,正泰电器发布2022年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9.74亿元,同比增长17.78%。在低压电器领域,正泰电器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抢抓双碳新机遇,打造智能制造新优势,新品开发与技术创新齐头并进,持续夯实主赛道竞争优势。
低压电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细分来看,低压电器行业下游应用主要集中于建筑、电网、工业项目、工业OEM、基础建设、个人用户等,其中,建筑市场存量替换需求大,而电网等领域受益于新能源接入等方面,也有着较为确定的增长趋势。
《2022年中国低压电器市场白皮书》中指出,2022年后,随着数据中心、新能源、通信等领域投入的加大,将成为低压电器市场的主要增长极;工业进入复苏周期,预计“十四五”期间将会保持中高速稳定增长。
到2025年,中国低压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1240亿元。需求稳步提升,相关企业将得到广阔的行业市场空间。
新国货品牌迎来黄金时代
在过去的两年间,低压电器行业受到材料价格波动、国际贸易环境、下游行业需求等因素影响,各大厂商增速、毛利率普遍承压,在此背景下,2022年,正泰低压电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行业前列,也是低压电器市场销售规模达百亿以上的两家企业之一,六星级企业中唯一一家内资企业,体现了正泰品牌在市场覆盖率、质量可靠性等方面显著优势。
2023年,在“双碳”目标下,分布式新能源及新型配用电系统建设快速。随着低压电器国货兴起之势渐强,叠加新基建发力、经济回暖拉升电力消费等条件的支撑,低压电器产业也迎来发展新机遇。尤其在国内企业加速新国货品牌研发创新、不断提升质量性能的基础上,行业龙头将进一步扩大领先地位。
财报显示,正泰电器研发聚焦电力物联、新型电力负荷管理、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打造了行业领先的系统解决方案及系列产品,并与电网企业、华为、海康威视等重点行业头部客户形成了常态化、互驻式技术合作机制,不断加速头部客户产品定制化、国产化开发进度。
多年来,正泰一直致力于推动低压电器高端化、国产化发展,已先后推出多个自主研发产品系列,销量性能均领先行业。以正泰电器发布的新锐N5全新系列产品为例,该产品为行业市场专门量身打造,创变行业格局,实现电力技术自主可控,彰显了企业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全流程数智化的制造实力和端到端的强大交付能力。
正泰新锐系列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国内低压电器制造核心技术以及产业链稳定性与安全性,降低了国内低压产业面临的“卡脖子”风险。该公司副总裁刘淼曾表示,中国民族品牌企业正在加速崛起,中国低压电器产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阶段。
作为龙头企业,正泰积极促成行业良性对话,与央视频共同发起的《国货之光,数智启航》巅峰论坛,让业内看到工业品国货的兴起,让世界听到“中国制造”的声音。
数智化趋势下的新变革
随着工业4.0概念的推进,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成为包括低压电器在内多个行业转型升级的热门话题。
2021年末,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工信部提出,智能制造是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途径,智能制造可以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转变。
目前,业内多家企业都对智能制造保持关注、积极布局,不断提升产品交付能力、盈利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如《2022年中国低压电器市场白皮书》中举例提出,正泰低压电器智能制造工厂入选国家级“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旗下诺雅克电气智能在线检测项目入选“2021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等。
除了智能制造,正泰电器始终高度重视研发能力建设,以技术与产品双核驱动打造科技支撑能力,以客户为中心重构产品线,推动技术、市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电力物联、新能源、5G&通信等专业市场及大型行业头部客户技术和产品突破,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线优化整合,形成渠道市场拳头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占有率。
以新锐N5全新系列产品为例,该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应用了先进的结构、动力学、热、电磁和公差仿真分析技术,快速找到最优设计方案,有效减少试验验证次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设计质量。从设计、研发、生产到交付,全流程数智化,产品具有高度智能化、模块化、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等特性。
未来,在“数字正泰”总体架构下,正泰电器将围绕产品性能提升、新材料研究应用、智能制造等开展提质、增效、降本项目,打造高柔性、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短交期、绿色、自动化、数智化的制造系统。
“双碳”目标带来智能配电新需求
“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持续推动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市场,国内清洁能源消费需求加速增长。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清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5.3%,占全国总发电量比例为30.26%;市场清洁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4.51%。随着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接入比例增加,“双高”“双随机”等难题,对电气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定制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与此同时,随着电能替代的不断深入,未来工业、交通、采暖等领域电气化率将稳步提升,尤其是电动汽车、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型负荷迅猛增长,终端用能实现高度电气化,以电为主的多种清洁能源将形成多能互补和梯级利用体系,源-网-荷互动要求不断增加。
正泰电器立足市场需求,聚焦源网荷储、新能源等细分市场,实施“铁三角+技术营销+渠道行业协同”拓展策略,推动双碳目标下新型业务产品规划,实现核心关键领域与行业新兴技术工艺的双向突破,与科士达、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等行业头部客户实现合作,有效地拓展了市场空间。
针对客户多场景需求,正泰推出的具有光伏、储能等多种分布式能源的智能配电系统解决方案,除了保障传统的用电安全外,更能通过PC端、手机端的软件实现配用电安全智能监测、能源管理、碳追溯与认证管理等,让客户切实感受“光储充放”与智能配用电系统充分融合的解决方案带来的价值。
在应用方面,公司通过能源物联网技术对乐清物联网传感产业园采用全程能效模式建设,从规划、产品、施工、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项目长期的安全,高效,优质运行。
在“双碳”目标、互联网数字化等发展趋势下,低压电器势必会迎来新的变革。,正泰自身业务间有着更多协同合作的机会,凸显综合竞争实力。正泰电器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向未来,正泰电器将继续致力于建立绿色安全的工厂,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乘着数字化、双碳目标的东风,正泰电器未来可期。...
标志着ABB电动交通在华高质量发展,迎来产能释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通过建立光储充一体化微网系统,浙江平湖ABB电动交通智能工厂的绿色能源使用率可提高至70%以上。
ABB电动交通与上海汽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V2F技术在工厂场景下的推广落地及应用。
4月26日,由浙江平湖ABB电动交通智能工厂生产的第100万台充电桩正式下线,并成功交付上海上汽安悦充电科技有限公司,标志着ABB电动交通在华高质量发展,迎来产能释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本次下线产品为ABB EVinn TA 7kW交流充电桩,是ABB电动交通在中国生产的交流充电桩代表产品之一。
ABB电动交通目的地充电业务高级副总裁Leon van de Pas出席仪式。他表示长久以来,ABB电动交通一直致力以智能、可靠的充电解决方案赋能交通零排放的未来。中国是ABB电动交通最具战略意义的市场之一。此次ABB电动交通中国第100万台充电桩的成功下线彰显了我们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决心。未来,ABB电动交通将持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加强与本地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打造更加绿色、更加智能的电动交通出行生态。
ABB电气中国总裁赵永占表示,“电动交通领域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者,ABB坚信电动交通行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目前,ABB拥有从配电端到充电端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涵盖中低压配电基础设施、新能源并网接入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将持续加速中国交通电气化进程。”
从第一台充电桩生产到第一百万台充电桩的诞生,ABB电动交通始终以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为双引擎,通过集合欧洲先进技术和本土强劲的研发能力为中国及海外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在不断实现产量突破的同时全力加速电动化进程,进一步诠释欧洲品质和中国速度的完美结合。
浙江平湖生产基地是ABB电动交通的智能制造中心,也是绿色工厂的代表之一。该生产基地拥有9,000平米的光伏系统,可覆盖86%的屋顶空间。2022年,ABB电动交通将一套全新的储能和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接入工厂,形成集“光、储、充”一体的智慧微网系统。
通过在光伏系统中配置储能并结合综合能源管理,该系统可平滑光伏的发电功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本地消纳。同时,通过峰谷套利,该系统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有效地提高了运行效率,还能缓解大功率充电对电网的冲击,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当园区变压器容量不足时,智慧微网系统可实现变相扩容,节省容量费及线路扩容成本。通过光储充微网系统的应用,浙江平湖ABB电动交通智能工厂的绿色能源使用率可提高至70%以上,在限电状态下可对工厂用电容量进行补充,进一步保障工厂运营。此外,工厂的智能微网系统还接入了ABB 480kW大功率液冷超充系统,该款超充产品可同时为四辆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补能,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快速充电,为绿色出行带来全新变革。
自2010年进入电动汽车充电市场以来,ABB电动交通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85个国家和地区交付了超过100万台充电桩,其中绝大部分交流充电产品由浙江平湖ABB电动交通智能工厂所生产。此外,ABB电动交通还参与了全球多个主流充电标准的制定,推动大功率充电网络有效覆盖重点场景,支持构建全面低碳的绿色交通出行生态。
ABB电动交通中国区负责人曹阳表示,“ABB电动交通中国第100万台充电桩的成功生产下线印证了我们加速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以创新技术赋能交通零排放未来的实力与决心。我们将以此百万为基石,持续发挥领域专长和产品技术优势,为用户创造更加智能、可靠、便捷、快速的充电体验,进一步满足激增的市场需求。”
成就梦想的同行路上,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支持。在交出百万台充电桩成功下线的答卷时,ABB电动交通也迎来另一个重磅消息。4月26日,ABB电动交通与上海汽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V2F (Vehicle-to-Factory) 技术在工厂场景下的推广落地应用,为工厂带来更灵活,更稳定,经济效益更加突出的用电新模式,共促电动交通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ABB(ABBN: SIX Swiss Ex)是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致力于赋能更可持续与高效发展的未来。ABB将工程经验与软件技术集成为解决方案,优化制造、交通、能源及运营。秉承130余年卓越历史,ABB全球约10.5万名员工全力以赴推动创新,加速产业转型。ABB在中国拥有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全方位的业务活动,27家本地企业,1.5万名员工遍布于130余个城市,线上和线下渠道覆盖全国约700个城市。
欲进一步了解ABB,请访问http://new.abb.com/cn,ABB直通车:https://mall.abb.com.cn,新浪微博:@ABB电气,官方微信:cnabblp,官方微信二维码:
...
ABB是建设数字中国的理想伙伴,用新进技术和解决方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满足各场景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电气设备搭载物联网感知技术,ABB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智能化改造
智慧建筑新品全新发布,从办公到居家,描绘安全、智慧和可持续的数字生活蓝图
4月26日 – 4月30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成果展)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全方位展示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成果,立体化展现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展望数字中国发展新趋势。
ABB聚焦搭载“物联网”技术的创新电气产品和解决方案,以“赋能数字中国,共建低碳未来”为主题,从零碳园区、数字能源、数字生活、数字体验四大板块呈现ABB在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打造”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行业专长,分享从路径探索到部署实施的新近数字化转型成果。
ABB电气中国总裁赵永占表示,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通讯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从发电端到用电端,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场景。作为全球技术领导企业,ABB通过电气化、数字化、自动化并举的创新技术和方案推动千行百业的智慧应用开发和落地,携手客户和合作伙伴推动全社会的数字化和低碳转型,赋能以数字经济为发展引擎的中国式现代化阔步向前。
近十年来,ABB一直致力于推动智慧物联技术应用,研发传感器、智能诊断AI算法、能效管理及资产管理平台解决方案。于2016年10月重磅推出的 ABB Ability™数字化解决方案为ABB确立了工业物联网的市场地位并开启了新的篇章,帮助了全球数以千计的企业实现安全、高效的数据集成和分析并做出优化决策,增强了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其应用涵盖设备监测、资产健康、预测性维护、能源管理、排放监测、协作运营、远程支持、虚拟调试等领域。
云边协同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分布式新能源及其就地消纳,资产的全寿命健康管理,以及预测性状态维护等方案的不断发展和落地,将会对节能减排及降本增效的实施带来正循环。对于大型集团、多站点用户,如何突破地域的限制,提高整体的管控水平,ABB基于自身工业网物联网平台和设备智慧运维实践经验,开发出“智慧能源优化管理物联平台”方案,在“源-网-荷-储-端”全链发挥作用。
该方案灵活性高,在公有云,私有云或边缘数据中心均可进行部署,将能源及碳管理、运维管理、设备健康管理、报警管理及设备台账管理等方案结合,支持手机移动应用。其开放性强,可以接入各种设备,同时开放标准API供三方系统调用,将功能间数据壁垒打通,深度挖掘数据价值。
ABB“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碳管理模块,提供精准、灵活、零门槛碳排放自动计算工具,将不同系统源数据汇入碳管理模块,可视化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还可以判断异常的能源数据以及碳排放数据,自动提醒用户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正措施。
现场还配套展示了可接入该系统的ABB数字化配电硬件,包括UniGear ZS1 500中压开关柜,iVD4中压断路器,SafeAir Digital等,传感器技术让这些设备具有强大的自诊断功能,环保绝缘气体的应用则大幅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更好地满足和响应客户“数字化”和“低碳化”双转型需求。
更轻量化的配电管理平台,赋能中、小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能源展区,ABB展示轻量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呈现了完整的智能配电架构;从中压侧的资产管理、低压侧的能效与资产管理、到楼宇控制和终端配电侧的能耗管理,最终通过嵌入式或外置式网关,全部集成到ABB Ability EAM能效与资产健康管理方案,通过云平台实现了完整的带通讯电气产品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帮助工业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与核心竞争力。
ABB Ability EAM能效与资产健康管理云平台,可提供资产和电力系统状态的全远程可视化,帮助使用者洞察设备运行状态,随时掌握设备的实际健康状态,尽可能将成本和风险降低,大大提高整个运行的性能和安全性。ABB通过 “即插即用” 的数字化方案交付精准价值,目前已为众多高校、医院、企业,如山东国舜建设集团、青海湖盐田圆通钾肥有限公司、漯河市中心医院、山东小松集团、河南科技大学西苑校区等合作伙伴实现了配电系统的数字化改造。
更智能的家居新品和更快速的充电设施,臻筑美好数字生活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ABB智慧建筑方案在中国市场持续落地应用,通过打造定制化的应用场景来平衡生活和工作中的舒适与节能降碳需求,涵盖ABB Ability云平台、终端配电保护产品、Cylon楼宇自控系统、KNX i-bus智能建筑系统、楼宇对讲系统及家居控制系统。
在物联网世界中,智能硬件向多元的场景渗透,创造更加便捷、舒适、安全、节能的生活环境。ABB电气中国智慧建筑新品发布会于4月26日下午在ABB展台举办,聚焦数字办公场景、数字居家场景解决方案,并发布两款新品:
ABB i-家德畅系列无线智能家居系统 — 通过智能面板、手机APP、语音识别等多种方式,对家中的灯光、温度、遮阳等环境进行控制,智慧舒适。集美学与功能于一体智能控制面板,支持横竖灵活安装,可基于客户需求灵活定制按键标签。
基于ABB云平台,打造“One Space, One APP”,同一个APP集成了智能家居及可视对讲功能,方便便捷。当家中有煤气泄漏探头、扫地机器人等新增设备时,可轻松接入智能系统,打造可拓展的、开放的智能家居系统。专业级的网络安全保障机制时刻守护网络及信息安全,无论身在何处,智慧、舒适、安全的生活触手可及。
ABB轩璞系列可视对讲系统 — 提供一体化智慧社区与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当用户从小区大门或楼栋单元门回家时,单元门口机在距离1~2米处即可通过人脸识别1~2秒内快速开锁,同时也支持二维码、IC卡等多种开锁方式,便捷高效。
回到家后,玄关内的室内机集成了可视对讲、安防、智能家居控制等多个应用场景,成为家中的智慧终端。经典的色彩搭配和多样的操控界面风格,流畅的线条、超薄的外观配以硬朗的金属拉丝窄边框的设计,可适应各类家居装修风格。创新的磁吸式安装方式,更加便捷省时。
电动汽车亦是数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序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一环。ABB家用充电桩解决方案产品系列丰富,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和预算。现场展示的Terra AC 智能交流充电桩,用户可以在家中快速、安全、可靠地为电动汽车充电,并且具有智能化功能,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充电管理和监控。
在本次成果展现场的智慧运维MR体验中心,ABB通过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以ABB厦门工业中心为例,支持观众以沉浸式方式“走入”低碳园区,查看园区能源与资产的使用情况、碳排放、工厂设备健康信息等,领略ABB如何通过自有数字化技术和产品释放低碳潜能。欢迎莅临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ABB展台(5号馆5A10展区),参观交流。
ABB(ABBN: SIX Swiss Ex)是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致力于赋能更可持续与高效发展的未来。ABB将工程经验与软件技术集成为解决方案,优化制造、交通、能源及运营。秉承130余年卓越历史,ABB全球约10.5万名员工全力以赴推动创新,加速产业转型。ABB在中国拥有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全方位的业务活动,27家本地企业,1.5万名员工遍布于130余个城市,线上和线下渠道覆盖全国约700个城市。
欲进一步了解ABB,请访问http://new.abb.com/cn,ABB直通车:https://mall.abb.com.cn,新浪微博:@ABB电气,官方微信:cnabblp,官方微信二维码:
...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参展商以及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主办方对于今年的展览会得出了非常积极的结论,称世界领先的工业贸易展览会展示了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同时,气候中和的工业生产技术已经实现。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探讨所有解决方案间的相互协作。
本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核心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氢能、能源管理、互联和智能生产,以及全新的制造-X(Manufacturing-X)数据生态系统。
“乐观的情绪弥漫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各大展厅,”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董事会主席柯克勒博士在 2023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本届展览会超出了很多参展商和观众本已很高的期望,”他表示。超过 4,000 家参展商展示了其在数字化、互联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解决方案,同时汉诺威迎来了来自全球各地的 130,000 名观众。柯克勒博士宣称:“过去五天的展览会清晰地表明,具有竞争力和气候中性的工业生产技术已经实现——现在只需在实施过程中提高必要的速度和决心。”
与此同时,他补充道,很明显,气候保护需要工业界的帮助,通过能够实现二氧化碳中和生产技术的供应商和用户的形式。柯克勒博士表示:“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为工业、政府、科学研究和整个社会之间搭建起互联的全球平台。共享知识和想法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气候中性生产的技术解决方案已经实现。然而,为了确保行业的竞争力和共同长期繁荣,需要克服官僚主义障碍,创造机会并达成跨国合作协议。”本届展览会的国际参与度相当高:43% 的观众来自海外,他们来到汉诺威,以了解如何使其产品适应未来生产。在德国之后,最大的观众来源国依次是荷兰、中国、韩国、波兰和美国。
“观众能够在展厅中亲眼目睹工业转型的过程,”柯克勒博士表示。观众参观了用于气候中和生产的高端工业产品、新的氢技术、初创公司孵化的互联生产过程的启发性想法、使用人工智能的语音控制机器人、高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以及全新的制造-X数据生态系统的推出,旨在为数字化商业模式铺平道路,尤其是针对工业中小企业。
德国电气电子行业协会(ZVEI)主席兼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参展商顾问委员会主席 Gunther Kegel 博士总结参展企业观点如下:“电气化、数字化和自动化:这三种趋势塑造了今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并且已经引领了实现有效气候保护的解决方案。正是这些趋势的相互作用表明,能源转型也必然带来能源效率的转型。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证实了我们对电气和数字行业的乐观态度以及对今年实际产量增长 1% 至 2% 的预测。今年年初时,即便已处于高水平,我们仍假设横向发展的趋势。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行业正在上升。”
“气候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现已成为全球行业议程的重中之重。为了实现目标气候中和,需要新的智能技术和解决方案来保护生活各个领域的资源和高效生产,”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执行副总裁 Thilo Brodtmann 表示。“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我们感受到了客户对机械和设备工程领域为此提供的解决方案的极大兴趣。 这就是为什么今年的展览会对我们的行业来说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一个重要标志,表明智能互联生产可以解决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挑战。”
柯克勒博士回顾说:“对于在这里的参展商来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是一场双赢的贸易展览会。首先,他们能够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其次,他们受益于与其他 4,000 家参展商开展业务。第三,与其他任何展览会相比,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政治决策者和代表团。”
今年有来自 50 多个国家的 100 多个政治代表团参观了本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首先是德国总理奥拉夫·舒尔茨、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和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的访问,他们整个星期二都在参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展厅。 布鲁塞尔的欧盟代表今年首次出席了会议。其他代表团来自欧洲其他地区以及阿根廷、墨西哥、加拿大、日本、中国、美国和印度。今年的合作伙伴国印度尼西亚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和充满活力的投资和合作地。
除了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的 130,000 名现场观众外,另外统计到有 15,000 名线上观众以数字方式参与了此次活动。他们加入到会议计划,参观数字产品演示,并参与了混合主题导览活动。
下一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将于2024 年 4 月 22 日至 26 日 举办。...
在全球面临气温升高、极端天气频发之际,世界各国相继提出节能减排的计划和目标。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实现“双碳”目标成为我辈时不我待的责任和义务。2021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指示。2022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既是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电力系统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逐渐提高,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随机性,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带来巨大的威胁。积成电子作为我国老牌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对电力发展趋势的研判,超前部署研发出“大规模电网电磁暂态仿真平台”,对“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支撑,赋予“双碳”新动能。
双高电网,安全威胁
“双高”电网是指高比例新能源发电接入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双碳”目标下,未来10年我国年均新增风、光发电装机容量需不少于7500万千瓦,届时新能源发电将成为主力军。绝大多数新能源发电通过电力电子接口并网,推动了电子设备在电源侧的广泛应用。同时,配网侧分布式电源及储能装置经电力电子设备接入配电网,负荷侧轨道交通、电动汽车、变频/调频等负荷也采用电力电子设备,使得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各部分电力电子化程度不断加深。随着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双高”特性将更为显著。在新型电力系统“双高”背景下,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时变性、非线性及复杂性增强,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调度带来很大的风险。
在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的背景下,发电侧的随机性显著增加,使 “源、荷”双侧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供需不匹配问题更为突出。相较于传统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分布式发电、储能装置等可控资源更多,在涉及电源和负荷两端不同分布式资源灵活互动时,系统运行调控难度增大、成本增加。
电力系统大规模的电力电子设备接入,设备之间及其与电网之间相互作用时,受电力电子装置拓扑结构及参数的影响,振荡频率会在较大范围内漂移,使宽频振荡表现出显著的时变特性。相比常规发电机组,新能源发电机组在抗扰性、过载能力、调频调压等方面表现不足。当系统发生故障,频率、电压波动较大时,容易导致新能源发电机组脱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电磁暂态,技术突破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现有的典型运营场景已难以反映真实情况,大量的运行数据也使得基于经验的选择方案越来越难以满足电力系统经济、安全、低碳的要求。“双高”对电力系统带来威胁时,运用大数据理论与运行模拟仿真,以应对电网电压质量下降和频率波动风险。因此,需要建立适合大数据驱动新型电力系统的精细化运行模拟仿真,对大规模电网运行场景下规划方案的清洁能耗率、稳定边界等指标进行评估,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
电磁暂态仿真技术使用基于时域波形的表示方式,能够精确地考虑电磁暂态过程带来的影响,已经成为现代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中的一种基础工具。然而,传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技术计算步长小、元件模型精细、运算开销巨大,导致其仿真效率和规模不适应大规模复杂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需求。
积成电子基于服务电力系统40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独辟蹊径研发出复杂大电网全电磁暂态仿真平台。该平台是首次实现了“时域变换大步长电磁暂态算法”的工业化系统,达到了微秒级到毫秒级的宽时间尺度电磁暂态仿真,解决了全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效率低、仿真规模受限和建模过程繁琐、仿真平台建设成本高昂等问题,大幅提高了大规模交直流系统全电磁暂态仿真速度,计算规模可达数万条母线及数千台发电机,满足实际复杂大电网的仿真规模需求。
大规模电网电磁暂态仿真平台支持机电模型到电磁模型的自动转换,具备大电网状态的自动快速初始化,提高了大电网全电磁暂态建模效率;便捷灵活的模型编辑方式,图形化界面与卡片式文本编辑器相结合;适应大电网仿真分析的人机界面设计,支持批量方式计算和数据挖掘分析功能,并具备强大灵活的可扩展能力。平台实现了对复杂大电网高效便捷的全电磁暂态仿真分析,在计算精度、模型规模和仿真效率等方面超过目前其它所有系统,一举打破了该领域国外厂家的技术垄断,对于提升我国复杂大电网的分析和调控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大规模电网全电磁暂态仿真平台实现了配电网和分布式新能源电磁暂态模型开发,在超大规模电网自动化建模和精确初始化、超实时仿真计算性能、计算步长大范围可变的高稳定性及高精度方面实现技术突破,在相同精度下比国外同类产品的仿真效率提升2-3个数量级,为新型电力系统中配用电物联网的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运行提供了仿真技术保障。
持续研发,多态应用
积成电子在“双碳”目标提出之前已经提前预判,未来新能源发电将在电力系统大规模应用、机电暂态仿真将难以支撑大规模电网复杂的局面。2010年,公司开始进行电磁暂态仿真的基础理论研究,并同时进行技术路线的验证。功夫不负有心人,研发团队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2015年技术取得突破,研发出大小步长仿真引擎、同步机模型和架空线及地下电缆模型,解决了电磁暂态仿真核心难题。
核心问题解决后,研发团队持续发力,不断攀登电磁暂态仿真技术的高峰,2018年研发出交流系统仿真模型和电力电子模型,2019年高性能电磁暂态仿真关键技术发布并开始实际应用,2021年高性能电磁暂态离线仿真产品发布,至此大规模电网全电磁暂态仿真平台已然成熟。
目前,积成电子推出面向工业领域和教育级领域的不同版本。为满足新型电力系统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公司在实时仿真技术方面不断发力,已取得重大成果。同时,基于平台强大的计算和模型能力,为不同电力部门、新能源发电公司面对的电力电子难题提供咨询服务。
大规模电网电磁暂态仿真平台应用于区域电网和省级电网;具备大步长仿真引擎,小步长引擎仿真效率高,支持多速率仿真;模型自动转换,高精度初始化;可接入电网调度系统;一台装置仿真规模最大达到7万个仿真接点,支线路超过10万条,超过5000台发电机组,超过30000个变电站;具备了开环的仿真能力,在3000个节点内仿真效率可以做到超实时。平台还可以接入国外主流仿真系统,同步联合仿真,解决国外系统仿真能力、规模不足,投资大的问题,同时避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面向高校的教育版本根据高校不同需求,可以对学生进行教学培训,满足老师科研等应用。
多个案例,效果优异
大规模电网电磁暂态仿真平台应用于大规模电网交直流相互影响分析;低频震荡分析、谐波分析、过电压分析;构建“影子”电网,实现电网发展态势的超前预测和控制;输电网、配电网保护仿真测试;大规模光伏、陆上及海上风电等新能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规模化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智能微电网、含大规模新能源的孤岛电网分析等。截至目前,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多家区域、省级电网公司及高校,多次创造国内外类似系统的接入纪录。
平台实际应用效果显示:通过开展大量的交直流相互影响分析,再现了线路等故障场景,通过与实际数据对比验证了平台仿真结果的一致性;交流系统故障的仿真波形与实际录波的对比,仿真效果达到优异水平;万节点级交直流混联系统,换流母线近区故障后,实际故障录波与仿真结果相对比,能够很好的吻合。
平台通过接入省级电网调控云,与云模型数据相融合,实现了基于在线数据的全电磁暂态自动建模和仿真,在风电接入影响分析、过电压计算、保护的适应性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当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积成电子秉持“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 “在实践中发展电力电子科学”的朴素想法,持续在技术创新方面攻坚克难。公司坚持用十余年的时间开展电磁暂态仿真的基础性研究,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破茧重生,取得累累硕果,在“构建以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做出有力的贡献。
...
2023年4月26日,由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联合宁德时代、星星充电、隆基绿能主办,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中国能源网作为合作机构全程参与的“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第三季正式启动。本季创赢计划将聚焦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应用场景,首次设立加速营与成长营,集结生态圈力量展开联合创新,加速破解关键应用场景技术痛点的同时,推动创新成果走向规模化复制,引领能源产业“绿”动发展。
随着能源电力转型不断深入,覆盖源网荷储各环节的电力系统发展将面临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等诸多挑战,技术创新和生态创新的融合将是破题的关键。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联盟&创新投资中国区负责人李瑞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作为施耐德电气携手生态伙伴开展联合创新的重要实践,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成功举办了两季,已逐步发展为能源管理领域最受关注的创新孵化与成果转化平台之一。施耐德电气期待借助这一高价值平台,聚力合作伙伴,与更多科创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共创共赢生态圈,构建从宏观洞察、市场需求,到技术路径、解决方案等在内的全面创新赋能机制,形成更多高质量、可落地的创新解决方案,为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迈向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价值。”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联盟&创新投资中国区负责人李瑞
“研创+孵化”,以“双营”助“双赢”
针对不同企业的创新发展阶段,施耐德电气在本季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中突破性地推出“加速营全新课题研创+成长营黄金方案孵化”的“双营”模式,除了从0到1研创全新解决方案的加速营之外,首次设置从1到规模复制的成长营,致力于在通过联合共创、推动高质量绿色低碳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的同时,不断打磨、优化上一季中卓越的研创方案,并进一步推进其规模化复制,为优质的创新企业挖掘更多潜在市场合作机会。
加速营,从0到1,加速突破。施耐德电气将为加速营的入营企业提供全程陪跑服务,由业内顶尖工程师、产品及行业资深专家提供指导并分享行业经验,助力其深入了解最终客户的真实痛点,更好地满足其精细化需求。同时,施耐德电气与多个联合主办方,还将以丰富的行业客户资源及强大的市场渠道网络,携手入营企业共同打造创新解决方案,并将其复制推向市场,高效触达潜在客户,助力参与企业获得更多投资可能。成长营,从1到小规模复制,孵化成长。基于往届的成功基础,施耐德电气将联合合作伙伴进一步投入更多资源,推动成长营企业伙伴的联创方案最终推广落地,为其产业孵化、持续迭代、规模化复制注入更多动力。
“新技术+新业态”,嵌入场景里的精准创新
创新解决方案的落地可否,核心取决于其是否立足于真实应用场景、并精准聚焦急需解决的市场需求和痛点。在前两届创新实践的基础上,本年度“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针对能源供需两侧企业在电力系统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有的放矢,直击客户痛点,从起初拟定的90多个课题中,选出六大加速营课题和四大成长营方案。
加速营课题包含微网控制器在可孤岛型场景中的应用;光储充本地优化管理系统;直流配电系统的节能应用;新一代无线楼宇管理系统; 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有源电能治理产品;模块化数据中心碳管理平台,直击化工油气、公商建、先进制造业、冶金、数据中心等众多行业当下在能源管理和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核心需求,不断推进各行业低碳转型。
而成长营则将精选前一届加速营项目中已初步获得客户及市场验证成果的联创方案,如分布式储能解决方案、基于NILM技术实现负载监测、HVAC系统设备智能检测系统、新型电网差动保护解决方案进行优化迭代,形成更为成熟的方法论,达到“从1到N、快速复制推广并产生更多商业价值”的最终效果。
“专家组团+资源整合”,双剑护航创新之路
本季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将延续去年“专业+资源”的“双剑”组合模式,为每个课题配备领航员(Sponsor),通过一对一专家指导配合高价值资源协调,为PoC创新方案的项目进度和高质量落地全面护航,以期待通过一年的时间,为入营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强大支持。
同时,施耐德电气最新成立的“Green+俱乐部”专家也将加入导师团队,深度参与本季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为入营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Green+俱乐部”专家计划由施耐德电气联合来自超过10个行业及创赢计划专家共同组建,将借助“创赢开放日”、“行业影响力活动”等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相关重磅活动,利用前瞻洞察、创新交流、生态合作、项目孵化、联合推广等多维输出,构建可持续、有影响力的专家宝库,更好地聚合生态力量,助力创新实践落地。
深耕生态,创新不设限。历经两季积累的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已经携手22家科创企业,70多位专家组成的导师天团,攻克了12个课题,落地10大联创成果。新一季创赢计划今天正式拉开帷幕,以更加多元化的课题设置和更全面的场景覆盖,加速点燃创新引擎。掌握领先数字化技术与电气技术专长的新锐企业,可于5月28日之前通过活动官网在线报名。 施耐德电气期待与更多行业力量携手并进,相聚于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释放更多创新活力,孵化优质绿色转型解决方案,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ABB传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变频器设备,同时一如既往地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自2022年11月起,ABB传动针对ACS510/ACS550系列变频器推出防伪查询服务,客户通过扫描产品正面外壳防伪标识上的二维码或输入16位防伪码,即可辨别真伪。
为感谢客户的积极参与,特推出ACS510/ACS550变频器防伪查询有奖活动。精美礼品,不容错过,快来查询防伪吧!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参与
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2023年4月18日-5月31日
活动奖品:
一等奖 摩飞颈椎按摩仪(型号:MF3113, 价值:499元) 10名
二等奖 膳魔师保温杯(型号:JMW-500 ,价值:192元) 20名
三等奖 罗技无线鼠标(型号:M188, 价值:89元) 30名
活动规则:
ABB传动根据客户扫码查验产品数量降序排名确定上述获奖名单,同一防伪码,仅限首次扫码参与本次活动。
开奖时间与奖品寄送方式:2023年6月5日前通过ABB传动微信公众号提醒中奖人填写收货地址,如未在2023年6月15日前填写,视为自动弃奖。奖品将于2023年6月30日前通过快递方式陆续寄出。
主办方:北京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甲10号401楼
防伪查询方法
扫描防伪标识表层二维码 ➡ 关注“ABB传动”微信公众号 ➡ 支持中心 ➡ 防伪查询 ➡ 传动防伪查询 ➡揭开防伪标识表层,扫描或输入底层防伪码➡ 查看防伪查询结果
防伪查询 传动防伪查询
扫描/输入防伪码 防伪查询结果...
加速伊顿在可再生能源、数据中心、公用事业和工业市场的增长
智能动力管理公司伊顿(纽交所代码:ETN)宣布,已完成对江苏瑞恩电气有限公司49%股权的购入。江苏瑞恩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国的配电和变电站变压器生产制造商,2022年销售额约为1亿美元。
伊顿电气亚太区总裁刘辉表示:“瑞恩的高质量产品与伊顿的全球销售网络将有机结合,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为亚太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服务。通过此次强强联合,我们将更好地助力能源转型,并为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电气产品与解决方案。”
江苏瑞恩电气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市。公司业务专注于干式变压器。随着全球电力消耗的不断增加和可再生能源基础的迅速扩大,干式变压器有着可观且不断增长的市场前景。瑞恩的产品在可再生能源、数据中心、公用事业和工业市场得到了客户的广泛应用和认可。...
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建筑全过程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比巨大。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绿色低碳建筑已是大势所趋。打造健康舒适的宜居环境,创造绿色低碳的生活空间,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优化将是未来建筑的发展目标。近日,本刊记者对ABB电气中国副总裁、智慧建筑亚太区负责人邹恩昌进行了专访,深度解读ABB在智慧建筑领域的创新技术与理念。
制定“碳中和”目标 履行社会责任
ABB的整体发展目标,首先是实现自身运营的“碳中和”。在这个基础上,带动整个产业链,包括供应链、客户,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圈。
ABB在自身减碳方面,主要通过以下三点实现。
1)到2030年,ABB自身每天的生产和运营过程当中所用的电力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应用包括水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绿色电力,来保障日常生产、办公的正常运作。
2)到2030年,ABB的公司车队实现100%采用电动汽车实现出行,包括日常运输。
3)在工厂、园区部署能源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增效的目标。
“ABB在全球还开展了‘Mission to Zero’项目,即零排放愿景。目前,在厦门工业中心、北京低压工厂都达成了零排放愿景项目。ABB电气在中国的工厂有4家拿到了工信部颁发的绿色工厂认证,并且主要产品也拿到了绿色产品设计的认证。在自身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ABB倡导供应商推行绿色制造,从而实现上游供应链和客户同步推行绿色生产制造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邹恩昌介绍说。
助力建筑产业升级 “数智杯”设计大赛启动
为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实现智慧、绿色、低碳发展, 由ABB电气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联合主办的“数智杯”建筑数字化智能设计大赛于2023年2月6日正式启动。
邹恩昌表示:“ABB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推出本次大赛的目的是深化建筑绿色智慧化的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探索如何利用新技术和新产品来实现智慧建筑方案的落地。大赛自从推出后,在业内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吸引了众多设计师踊跃参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0多位建筑设计师报名参赛。参赛作品类别非常丰富,包括机场、交通枢纽、会展中心、医院、学校等,还有一些地标性建筑,如商业综合体、超高层建筑等。目前几个大区的导师正在紧锣密鼓地评审这些作品,和设计师做进一步沟通。近期会评选出30个入围作品,由这些导师进行进一步辅导和交流,实现设计的方案进一步完善,使得在实践过程当中更具备可行性。”
数字化和低碳化是本次大赛的两个主题,在命题设置上和目前整个建筑领域面临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是非常吻合的。一组是低碳建筑能效解决方案,设计方案能够解决建筑能效管理,实现低碳,节能;另一组是智慧楼宇控制解决方案,设计方案能够实现建筑的舒适、智能、节能的体验感。
对于参赛选手给出的设计方案,ABB将积极协助选手进一步优化、完善,推动设计方案在具体项目上应用落地,最终目的是推动整个建筑领域向电气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提升建筑运维水平 聚焦清洁能源应用
目前,虽然智慧建筑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然而在实际运维期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效率不高。
对此,邹恩昌指出,导致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方面是建筑内部有众多配电系统和智能化系统,各个系统的数据如果不能互通、共享,那么将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的分析和利用;另一方面,运维人员需要对不同平台进行管理,需要付出大量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漏洞。
ABB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强弱电一体化,整合众多分散的设备及子系统,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各个系统的互通互联。
ABB的强弱电一体化平台是基于ABB Ability平台打造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可以非常高效、有效地收集楼宇的整体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物业运维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分析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些算法进行有效地调控,避免能源的浪费,与此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另外,从能源管理的角度,强弱电一体化平台还能够助力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强弱电一体化的平台,对建筑中的照明系统、空调系统进行优化,使得能够大幅降低能源成本。
“节能其实是结果,不应该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依然是创造人们舒适、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的空间。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基础上,还要兼顾人们生活的舒适度。ABB西朗楼宇控制系统以及i-bus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够对暖通空调系统以及公共区域的照明控制根据不同场景进行控制,使得节能减排与提升舒适度有机结合在一起。”邹恩昌表示。
此外,ABB Ability数字化解决方案对建筑内部设备的使用能够实现远程监控、远程诊断、远程管理。如果设备或者系统需要升级,可以实现在线升级,使得系统是在不断迭代、提升的,从而实现完整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和服务。在ABB Ability平台的支持下,包括中压配电、低压配电、照明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等在内的整个系统的效率、安全性、稳定性、先进性能够得到更大限度地保障。
在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下,大量既有建筑存在着节能改造的需求。邹恩昌表示:“建筑要实现低碳运营,核心问题是电气化和数字化。与此同时,还要兼顾成本投入和产出问题。可持续发展不仅着眼于现在,也要着眼于未来。”
首先,从能源转型角度来看,需要不断提升电气化水平,减少对一次能源的依赖。
其次,在电气化的基础上实现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并考虑绿色能源的应用。
最后,利用数字化的技术对楼宇自动化系统和能源进行调控,利用可视化的工具查看能源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来进一步优化提升,实现降本增效。
在智慧家居领域,针对既有建筑改造问题,ABB通过采用无线网络技术和红外技术可以省去重新布线的烦恼,能够实现非常快速的部署,也大幅降低了改造成本和改造难度。
在一些智慧园区中,新能源已经开始逐步应用,如何解决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同步的问题,是光伏发电能否有效消纳的关键所在。邹恩昌表示,ABB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可对“源-网-荷-储-端”进行多策略的柔性调控,根据清洁能源发电量、环境因素、电费规律、负荷情况等调配清洁能源、储能和可调节负载,以释能和蓄能的形式实现建筑本体的“虚拟电厂”管理和“源荷互动”。在尖峰时段和清洁能源供给紧张时,根据光伏实际发电状况和可调节负载属性灵活调整使用时间,实现建筑内部的能源共济和有序用电,实现清洁能源供需的平衡。
借助ABB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用户可以便捷地接入屋顶光伏等新能源设施,提升建筑自身利用清洁能源发电能力。同时,ABB针对未来建筑,前瞻性地推出了直流配电技术,助力用户方便地布局分布式能源、储能和直流负载及变频交流负载的接入,省去部分交直流变换装置。与此同时,直流微电网也可与现有交流微电网或配电网互联,形成多元电源支撑,大大增加用电灵活性,极大程度地优化建筑能源结构并提升能效。
携手合作伙伴 共建绿色低碳生态
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建筑向智慧、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仅凭一家企业单枪匹马很难做到。为共促商业建筑可持续发展,ABB推出“新建筑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计划。该计划旨在为商业建筑领域解决方案供应商们提供加入ABB AbilityTM Building Ecosystem建筑生态系统的机会,共同推动建筑行业脱碳和可持续发展。
ABB AbilityTM Building Ecosystem建筑生态系统汇集了一整套经济实惠、直观的软件和硬件。这个开放平台为合作计划成员提供了跨系统的全局视角,从而更好地帮助使用者做出决策,同时该平台还兼具系统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
邹恩昌表示:“ABB在推进智慧建筑解决方案迭代升级的过程中,一直秉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不仅仅对整个ABB业务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在整个行业、产业链里能够做进一步地深化和扩散,聚合更多合作伙伴,使得整个产业能够实现健康、有序、良好的发展,为实现低碳社会赋能。”...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和应用实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节能标准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安排。《通知》明确要不断扩大节能标准覆盖范围。加快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和冷链物流、新型家电等领域节能标准制定修订,补齐重点领域节能标准短板。完善节能标准配套体系建设,推动计量检测、认证、分析计算、能效评估、能量系统优化、设备运行管理、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评估、能源审计、节能监察、节能审查、节能服务等领域标准制定修订。统筹开展节能标准和碳排放相关标准研究制定,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衔接节能标准和碳排放相关标准指标,探索将碳排放相关指标纳入节能标准。
共话低碳数据中心工程 EPC总包系列活动亮相CDCE数据中心展
EPC总包系列活动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工程总承包分会主导组织,将在2023年11月15-17日CDCE国际数据中心及云计算展同期举办,旨在引导骨干企业提高项目管理、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能力,培育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落实工程总承包单位的主体责任,保障工程总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通过交流市场信息、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合作共赢,让工程总承包模式不断优化和提升。
EPC总包专区效果图
EPC总包专区历届得到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华建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先企业的大力支持与参与,致力于为用户和供应商搭建真正的咨询、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等数据中心建设全产业生命周期交流平台,促进行业稳健发展。
往届EPC总包活动精彩瞬间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工程总承包分会成立 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近日,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工程总承包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参与本次大会。
成立大会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经现场举手表决,大会选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张学斌为第一届工程总承包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戴兵、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孙大胜、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彭桂平、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石小琰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领智信通节能技术研究院马宝东为秘书长,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陈鸣飞为副秘书长。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理事长黄建忠发表精彩致辞,他首先对分会的成立表示了祝贺,并对分会未来发展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工程总承包分会作为非盈利组织应当明确自己的定位,恪尽职守,踏实工作,为行业和企业服务,努力做好行业纽带和会员企业代言人,并要严格规范协会各方面工作。二是分会的整体工作思路要从节能减排、低碳等方面入手,要做好政府的支撑工作,积极参与相关立法的推动工作。发挥协会的平台功能,规范产业行为,规范技术市场。努力搭建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服务,洞见行业发展趋势,成为有影响力的社团组织。
线上+线下 CDCE数据中心展O2O一体化营销平台
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委员会及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CDCE国际数据中心及云计算展」将于2023年11月15-1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与您相约!CDCE将助力“新基建”的系统布局,为行业提供展览、会议、线上活动等全年服务,致力打造O2O一体化整合营销交流平台,期待各位行业同仁的参与!...
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和激情, 提升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满足行业发展新需求
4月18日,以“智能技术,创领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ABB杯智能技术创新大赛(“ABB杯创新大赛”)正式启动。本届大赛涉及电力电子、机器学习、数学建模、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青年选手开放性的创新思维,提升选手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破解现实工业场景难题的能力,更有力地支持本地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本届大赛面向中国大陆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各高等院校及中职、高职学生、ABB机器人校企合作成员。参赛者可从变频器半导体温度预测AI建模挑战赛和机器人多米诺数字化远程实战赛两组赛题中任选其一,以个人或团队方式参加比赛;组队参赛者每组须选出一名队长,负责团队报名和提交解决方案。 点击这里,了解本届创新大赛的参赛细则和报名方式。
ABB中国董事长顾纯元博士表示:"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技能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对未来卓越工程师提出了新的要求。ABB杯智能技术创新大赛面向工程实践,与青年学子一起探讨如何融合多学科、多专业优势解决真实场景的技术难题,全面锻炼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系统思维,以适应现代科技产业变革新形势。”
大赛联合主办方——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长张楠博士表示:“国家大力推进的‘新工科’建设强调科学、人文、工程的交叉融合,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中国自动化学会与ABB携手举办的创新大赛与这一理念相契合,重点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打破学科壁垒、尝试跨界创新,选拔和培养未来行业所需的复合型 ‘新工科’人才。”
ABB杯创新大赛得到了瑞士驻华大使馆和瑞士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大力支持。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表示:“自中瑞建立创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合作成果丰硕。ABB作为一家总部位于瑞士、植根中国市场的全球技术领导企业,积极关注和推动本土可持续发展,将 ABB杯智能技术创新大赛打造成为中瑞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合作方面的领先者。”
变频器半导体温度预测AI建模挑战赛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浪潮中,ABB传动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转型不断创新,更好地服务市场和客户,例如通过ABB云传动提供一系列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客户带去超越产品价值的数字化体验,提高生产效率。ABB基于对设备关键性能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云诊断、云预测服务,帮助用户实现数字化运维。
在“变频器半导体温度预测AI建模挑战赛”中,选手将尝试通过挖掘数字价值解决具体的应用难题:基于ABB提供的来自真实工业场景的海量数据,综合利用机器学习、大数据预测等先进技术,分析设备数据间的关系,并在Python环境下自主开发和建立变频器核心元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温度估测模型,对不同负载功率下IGBT的温度波动进行高精度、快响应的实时监测。模型的准确性和计算时间将成为决定选手胜败的关键。
机器人多米诺数字化远程实战赛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催生了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大量需求,到202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缺口预计将突破450万。作为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提供商,ABB积极呼应中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本土机器人领域人才培养,例如与近千所院校开展合作,为超过100万名学生提供了机器人课程培训。
本届创新大赛为机器人应用人才展示自身能力提供了一个优质的竞技平台。在机器人多米诺数字化远程实战赛中,选手将使用ABB机器人仿真软件RobotStudio®搭建数字孪生工作站、自主开发智能软件功能、远程调试和控制ABB工业机器人完成多米诺骨牌的摆放和推到等,在攻克一道道难关的同时提升自己软件学习、功能开发和远程控制调试机器人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支持各地选手参赛,ABB将举办多场线上直播,提供两组赛题所需的软件工具及技术培训资料,并邀请技术专家为选手们答疑解惑。优秀选手将被邀请参加9月下旬在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举行的颁奖仪式并参观ABB展台。
ABB杯智能技术创新大赛由ABB与中国自动化学会联合主办,并得到行业协会、业界专家以及瑞士驻华使领馆的大力支持。十八年来,大赛不断迭代升级,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和新工科应用型人才,沟通产学研用,携手各界推动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ABB是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致力于赋能更可持续与高效发展的未来。ABB将工程经验与软件技术集成为解决方案,优化制造、交通、能源及运营。秉承130余年卓越历史,ABB全球约10.5万名员工全力以赴推动创新,加速产业转型。ABB在中国拥有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全方位的业务活动,27家本地企业,1.5万名员工遍布于近130个城市,线上和线下渠道覆盖全国约700个城市。...
ABB与来自流程优化、电气工程、储能和电力系统领域的首席研究员召开了一场特殊规模的研讨会,探讨节能增效
ABB的资深研发人员与他们重点就工业、交通和建筑三大领域展开交流
本次合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节能增效对减缓气候变化和降低能源成本的重要性,对研究资助者和欧盟的研发议程均有裨益
3月底,ABB邀请了12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杰出教授前往瑞典的韦斯特罗斯参加研讨会,讨论在当前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节能增效解决方案的作用。该系列专题研讨会共有四场,本次会议为第一场。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他们与ABB研究中心的资深研发人员一同深入探究了与工业、交通和建筑领域节能增效相关的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相关技术和设计流程以及商业模式。
ABB 运动控制事业部研发经理Matti Laitinen表示:“这是我们首次举行如此规模的研讨会。节能增效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此次会议上我们一同明确了相关领域节能增效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ABB运动控制事业部而言,推动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合作十分重要。”
皇家理工学院的Hans-Peter Nee 教授表示:“为了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社会的电气化极其重要。就节能增效而言,要么采取鸵鸟政策,要么就投资前沿技术。通过投资工业、专注相关研究和教育,瑞典可以在节能增效方面取得显著的收益。”
实现气候目标的机遇存在于诸多方面。随着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增加、对低碳工艺的投资和循环商业模式的发展,节能增效成为工业领域削减能源成本和立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快方式之一。尽管机遇众多,却未得到充分利用。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工业能源政策教授Tomas Kåberger 表示,“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大家认识到节能增效的机遇。尽管节能增效技术有助于降低成本,但仍未被广泛采用,这令人感到沮丧。大家看到了投资成本,却忽略了运营成本。我希望技术供应商和客户之间能进行卓有成效的对话,从而进行更为明智的采购。”
ABB电气事业部研发经理Cathy Yao Chen补充道:“节能增效是能源转型过程中最具战略意义的领域之一。在研讨会上,我们努力寻找可以共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前进道路。这两天的会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与会的12名首席研究员分别来自阿尔托大学、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皇家理工学院 、隆德大学、梅拉达伦大学、挪威科技大学和诺丁汉大学。
ABB瑞典研究中心负责人Mikael Dahlgren说:“在为期两天的会议里,我们进行了有益且重要的讨论,所有参与者都积极发言,不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通过合作,我们可以突出节能增效工作的重要性,寻找联合研究项目,对国家研发方面的投资和欧盟的研发议程产生影响,让其加大对具有竞争力和有助实现气候目标领域的投资。”
本次会议是 “节能增效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ABB自2021年起在全球范围发起了“节能增效行动”倡议,旨在鼓励参与者就提高能源效率建言献策,让参与者提升对节能增效机遇的认识。目前已有320多家来自全球不同行业的公司和组织参与了该倡议。未来几个月,美国、德国和瑞士也将举办该系列的专题研讨会。随后,将会汇编研讨会的结果并将其用于帮助研究资助者和欧盟的研发议程。
...
92%的受访企业表示能源价格波动和能源不稳定性正在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消极影响。
能源问题对企业的影响包括限制企业投资发展,减少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延迟脱碳进程。同时,企业还需寻求方法来提高能源自给率。
五分之四的受访企业对能源安全感到担忧,其中超半数企业表示其公司的脱碳进程受到影响。
为了解当前能源价格和能源安全对企业的影响,ABB电气委托3Gem Research & Insights对全球2,300家企业的领导者进行调研并形成《ABB能源洞察报告》 1。调查显示,全球各地的企业正在对能源价格和能源安全表示担忧,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与环境、社会和经济相关的连锁反应。92%的受访企业认为能源问题正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构成威胁。此外,能源成本上涨和能源安全问题也对劳动力产生较大影响,导致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减少。企业领导者们还担心能源问题会延迟其公司的脱碳进程。
限制企业投资发展
持续上升的能源成本和能源安全问题正迫使企业领导者们重新思考他们的经营方式和投资方向。调查显示2022年,34%的企业受能源成本上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利润率的下降,以及34%的企业对某些业务领域的支出减少,这也导致企业减少对研发及其他业务增长计划的投入。其中,超过三分之一(38%)的企业削减了对技术的投资,33%的企业减少了基础设施的支出,31%的企业削减了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支出。
减少对人力资源的投资
因能源成本上升和能源安全问题而导致投资减少的五大业务领域中,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影响有三点。受访企业表示为采取措施缓解能源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影响,他们在2022年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这种情况甚至会延续到未来的三到五年。随着能源成本上涨,42%的企业表示将减少员工招聘,38%的企业将降低员工薪资、加班费和奖金,37%的企业将减少员工培训和员工发展计划的投入。
延迟脱碳进程
能源价格波动和供应安全问题也会影响企业的脱碳进程。企业认为降低能源成本要比履行减碳承诺更重要。58%的受访企业者表示,能源成本上升可能会导致他们将可持续发展计划和碳减排目标推迟一到五年。目前,有61%的企业将降低能源成本作为首要任务,而只有46%的企业将减碳作为其主要优先事项。
能源安全
83%的受访企业对能源安全感到担忧并计划采取措施缓解该问题。超过三分之一(36%)的企业担心能源成本会进一步上涨,31%的企业在关注停电和断电问题,25%的企业在关注能源配给和/或能源供应中断问题。据数据显示,34%的企业已增加用于提高能源效率的专项投资,40%的企业正通过采用现场可再生能源来减少对电网的依赖。
ABB电气全球总裁Morten Wierod表示:“为避免受到能源价格和能源安全问题的影响,许多企业正在重新评估他们的经营方式和投资方向。显然,采取行动缓解能源挑战是当务之急,但这不一定要成为更广泛产生潜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的催化剂。对智慧、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技术进行投资意味着企业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只要方法得当,无须牺牲竞争力、劳动力和脱碳目标也可以实现成本节约。”
采取行动
虽然企业总体上希望主动采取行动来应对能源挑战,但仍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受阻于较高的能效措施实施成本,近半数(49%)企业认为他们不具备采取行动所需的专业知识或资源。
目前已有许多成熟可用且价格合理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帮助企业优化能源管理和降低成本。例如,目前全世界最高的建筑—迪拜哈利法塔已通过预测性维护能源管理技术降低了30%的运营成本。在河内的一家电信公司总部已通过使用智能建筑技术降低了20%的能源成本,而ABB在意大利的一家工厂也通过硬件改造和实施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节省了30%的能源。
提高工业领域的能源效率是企业降低能源成本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快速且行之有效的方式。4月下旬,ABB电气将围绕节能增效主题开展系列线上研讨会,邀请大家共同探讨节能增效的创新技术,探索行业数智化升级转型新模式,共筑绿色发展新生态。
欲了解更多有关ABB联合客户及合作伙伴共同缓解能源挑战的经典案例,请访问ABB电气可持续发展。企业还可以选择加入ABB节能增效行动。这是一项由300多个公司和组织形成的全球性倡议,旨在呼吁各界通过采取行动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排放,做出承诺并分享实践,为建设一个更加高效节能的世界而共同努力。
1. ABB能源洞察调研, 2023年1月。由3Gem Global Market Research & Insights公司开展,调查对象包括来自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德国、印度、意大利、瑞典、阿拉伯 联合酋长国、英国和美国的2300名不同规模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董事总经理和管理决策者。企业类型包括制造业、IT和通信、零售、建筑、教育、工程、医疗保健、运输 和物流、金融和食品饮料等行业。调查于2022年12月12日至2023年1月6日进行,采用行业标准的委员会管理系统,并遵守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提供符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可进行双向选择、适用于终端消费者和B2B的审核机制。...
2023年4月7日,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北京冬奥会场馆)拉开帷幕。全球极具创新力的光伏企业晶科能源携储能生态产品矩阵耀世亮相展会,并在现场举办主题为“慧聚光储 晶科方案 让储能实现自我管理”储能新品发布会。晶科能源深入布局源网侧、工商业、用户侧等不同应用场景,为市场带来更加充足、可靠、高效的光储解决方案,让储能成为投资利器、安全保障、能源转型的核心支撑,释放其巨大潜力。
本次发布会上,晶科能源隆重推出了全新一代SunGiga液冷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即公司专为工商业应用场景所打造的智慧化储能解决方案。系统基于一体化设计理念,选用了高性能磷酸铁锂电芯,设计了高效率液冷系统,开发了高防护系统设计以及应用了高智能监控平台,兼具超高安全性、超长寿命、高充/放电能量保持率和效率、高可靠性、快速安装、智能运维、强扩容性及高兼容性等多项优势特性。
SunGiga液冷工商业储能系统特性:
1.高度集成,兼容市场1000-1500V系统电量需求。
2.多层级安全、消防设计,可燃气体检测、防爆排风兼具。
3.独特的模组设计及策略控制,使系统温差<2℃,系统寿命提升20%,RTE提升2%。
4.支持多场景应用,运维、负荷、用能精细化云平台管理。
5.提供从电池、电气和系统层面的全面多层安全保护,可为用户极大程度上消除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顾虑。
6.系统采用智能电池监测技术,可对电池状态进行高精度在线监控,并提供及时且高效的预警,以防止热失控。
7.自动充放电状态(SoC)校准则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降低了运维(O&M)成本。
目前,SunGiga系统最大容量可达344kWh,配置液冷单元,最大集成8个电池模组,外加结合锂离子电池、开关设备、防火系统和PCS,可充分满足市场中项目容量从500kWh到2MWh的组合及充放电2小时或4小时的主流工商业储能设计需求。且系统应用灵活,客户可完全根据项目实际要求对SunGiga进行灵活定制,从而实现项目经济性的最大化。
伴随储能市场主体地位的持续稳固以及商业价值逐步显现,产业日趋呈现白热化竞争态势。晶科能源也表示,未来,公司还将继续锚定储能这一拓展方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结合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促进储能关键技术持续升级,在持续完善储能生态产品矩阵,提升综合能源服务能力,满足储能市场多元化需求同时,赋能储能市场路径与标准体系、市场机制加快建立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
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是数据中心进行运营效率提升和环境改善的首要课题
2023年是互动之年,数据中心更注重响应当地社区、企业以及电网公司的需求
更多新技术投入应用,需要加快推广速度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作为数据中心行业的配电解决方案优选技术合作伙伴,ABB认为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将是2023年对该行业影响最大的趋势。ABB总结了今年值得关注的重要趋势:
预制化和模块化的构建模式 – 经济快速的扩容方法
全球对数据的需求持续增长。研究表明,2023年全球创建、消费和存储的数据量将达到120泽字节(ZB)。为了跟上需求,数据中心运营商会寻找“简化流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以使新增容量能够更快上线。这意味着,预制式、标准式的模块化构建方式,因其可以帮助数据中心快速实现扩容,将成为关注的焦点。
模块化电气解决方案采用标准电源模块,可以直接添加到需要扩容的数据中心,这为成长型数据中心提供了灵活的选择。使用预装式电气小屋(eHouse)和撬装式模块等预制产品化的解决方案能够节省成本和时间,建设工期缩短可达50%。
更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
2023年,绿色电力对于数据中心至关重要,电池储能系统(BESS)等技术正日益成为主流,推动清洁能源实现更大范围的应用。BESS允许数据中心现场储存(来自太阳能或风电的)可再生电力,实现按需使用。
带有人工智能的BESS,让运营商能够利用数据采集、预测、模拟和优化来实现电池自动充放电,从而提高能源效率,并延长使用寿命。
由于目前利用氢能发电技术还不够成熟,故BESS也被视作柴油发电机组的可持续发电替代技术。提前规划非常重要,因为随着需求的日益上升,电池储能系统的交付时间将可能会延长。
与电网互动
预计今年将能看到的另一趋势是,数据中心将成为电力生态系统中更加积极的参与者,将为其所依赖的电网提供更多支持。
数据中心可以用多种身份参与到电网架构中,利用其不间断电源(UPS)电池储存容量来提供调频服务。只需给UPS增加调频功能(FRF),可以使电网能够利用数据中心多余的电力储备来满足不断变化的负荷需求,以及维持频率稳定以降低发生停电的风险。
支持当地社区和企业
预计今年更多数据中心开始探索废热再利用的项目和技术。例如,数据中心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虽然是低位热源,但可通过管道输送至热泵设备,用于区域供暖。从Meta公司位于丹麦的Tietgenbyen数据中心获取余热的项目将在今年上线,该项目可为附近欧登塞市(Odense)的1.2万余户家庭供热。
对于地处偏远、无法以上述方式利用余热的数据中心,废热可用于为附近的工业应用(如商业温室大棚)供热。
不断改进数据中心设计以应对极端高温
去年的极端高温导致英国的谷歌和甲骨文服务器崩溃,这迫使许多数据中心运营商不得不在2023年夏季到来之前重新评估它们的散热策略。
极端高温给散热系统造成更大压力,提高了压缩机、泵和风扇等部件的工作强度,使得发生故障的概率更高。合适的设备规格、合理的后备电力及恰当的极端高温应急预案,都能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我们也在日益接近向液冷散热全面转型的拐点。液冷散热已被3M等行业巨头标准化,可以提高机架密度(可达500kW)。由于可以实现更高的制冷容量,液冷散热相比目前占据数据中心总能耗近三分之一的机械制冷,是更加可靠和节能的制冷解决方案。
成本优化 – 节省长期成本,创造长期收益
成本优化使运营商能够管理并(在某些情况下)延长重要设备的寿命周期,同时帮助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并避免不必要的停机。
数据中心设施中的重要设备都可以进行成本优化。比如,使用数字化能源管理工具,运营商能够很容易看到哪些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哪些设备运行效率不佳,给出提前预警,实现预测性维护。UPS的电池效率即使只提高1%,也能在10年的寿命周期内创造出巨大的成本效益。
ABB电气中国总裁赵永占表示: “今年将是我们许多数据中心客户需要进行方向性转变的一年。许多数据中心过去一直是依赖电网单一电源的运营模式,但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绿色之路进入关键时期,这种运营模式必须改变,多种能源并存,实现源-网-荷-储互动。此外,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超低时延5G的推出、AI和机器学习的广泛应用,更多海量数据的产生需要足够容量的数据中心来支持,数据中心的增长需要遵循可持续之道。ABB通过创新技术打造更加绿色的数据中心,在清洁能源利用、能源效率优化和电气化率提升等领域进行探索,平衡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赋能低碳社会,支持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扫描二维码,下载ABB的应对策略 - 《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ABB(ABBN: SIX Swiss Ex)是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致力于赋能更可持续与高效发展的未来。ABB将工程经验与软件技术集成为解决方案,优化制造、交通、能源及运营。秉承130余年卓越历史,ABB全球约10.5万名员工全力以赴推动创新,加速产业转型。ABB在中国拥有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全方位的业务活动,27家本地企业,1.5万名员工遍布于130余个城市,线上和线下渠道覆盖全国约700个城市。
欲进一步了解ABB,请访问http://new.abb.com/cn,ABB直通车:https://mall.abb.com.cn,新浪微博:@ABB电气,官方微信:cnabblp,官方微信二维码:
...
2023年4月7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3)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同期重磅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近40家企业入围榜单,宁德时代、上能电气、阳光电源、海博思创、科华数能分列各榜单榜首。
具体名单为:
中国储能技术提供商排行榜:
2022年度,全球市场中,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储能技术提供商,依次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储能、瑞浦兰钧、鹏辉能源、海辰储能、派能科技、远景动力、南都电源和国轩高科。
图1:中国储能技术提供商2022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电池出货量排行榜
2022年度,全球市场中,家储电池(不含便携式储能)出货量排名前五位的中国储能技术提供商,依次为:宁德时代、鹏辉能源、派能科技、瑞浦兰钧和亿纬储能。
图 2:中国储能技术提供商2022年度全球市场家用储能电池出货量排行榜
中国储能PCS提供商排行榜:
2022年度,国内市场中,储能PCS出货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储能PCS提供商,依次为:上能电气、科华数能、索英电气、阳光电源、汇川技术、南瑞继保、盛弘股份、禾望电气、智光储能和平高。
图3:中国储能PCS提供商2022年度国内市场储能PCS出货量排行榜
2022年度,全球市场中,储能PCS出货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储能PCS提供商,依次为:阳光电源、科华数能、上能电气、古瑞瓦特、盛弘股份、南瑞继保、固德威、索英电气、汇川技术和首航新能源。
图4:中国储能PCS提供商2022年度全球市场储能PCS出货量排行榜
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排行榜:
2022年度,国内市场中,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前十位的储能系统集成商,依次为:海博思创、中车株洲所、阳光电源、天合储能、远景能源、平高、华能清能院、融和元储、新源智储和中天储能。
图5: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2022年度国内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排行榜
2022年度,全球市场中,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前十位的储能系统集成商,依次为:阳光电源、比亚迪、海博思创、华为、中车株洲所、南都电源、远景能源、天合储能、采日能源和中天储能。
图6: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2022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排行榜
2022年度,国内用户侧市场中,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依次为:科华数能、兴储世纪、沃太能源、库博能源、融和元储、中天储能、西安奇点、采日能源、智光储能和南都电源。
图7: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2022年度国内用户侧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排行榜
排名标准:CNESA以“全球储能项目库”为基础,以储能企业自主提报的项目信息、储能产品出货量信息、以及公开渠道获取的项目信息为依据,分别对中国储能技术提供商 、中国储能PCS提供商、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 ,按照其2022年在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的出货情况进行排名。
关于CNESA年度储能企业排名榜单
CNESA自2015年起开始发布“年度储能企业排名榜单”,9年来,榜单受到产业同仁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为了保障储能项目数据统计的质量和全面性,客观分析当年储能行业的发展情况,展望未来行业发展趋势,CNESA在各会员单位及行业相关单位内开展了数据统计工作。
统计数据是联盟发布“年度企业排名”,协助项目申报、出具相关行业证明材料等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帮助政府机构、发电集团、电网公司、储能企业实时掌握行业动态、制定战略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此,我们对参与《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数据统计工作的会员单位和行业相关单位表示感谢,他们分别是(按照单位首字拼音排序):
傲普(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金风零碳能源有限公司
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英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东营昆宇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协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青鸟消防股份有限公司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
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库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一力(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瑞源电气有限公司
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亿纬储能有限公司
武汉云侦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新源智储能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浙江南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青禾新能源有限公司
浙江卧龙储能系统有限公司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23年4月7日,由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主办,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协办的“国际储能创新大赛”颁奖盛典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国际储能创新大赛是行业内的公益性赛事。大赛依托储能领域内各行业数十位顶尖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建立了完善的储能技术和项目评价体系,开赛六年来参赛企业数量累创新高,目前已成长为储能领域的权威赛事。大赛一直以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断树立储能技术和应用的创新典范,表彰储能产业发展进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通过大赛平台宣传储能创新技术,推广典范商业模式,树立标杆应用案例,鼓励市场主体勇于创新,帮助优秀的参赛项目对接资本市场和广阔的应用市场,为储能领域的交流和发展缔结了坚实的纽带,注入了充沛的活力。
今年的颁奖盛典同时为第六届和第七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进行了颁奖。现场隆重揭晓了“2022和2023年度储能技术创新典范TOP10”、“2022和2023储能应用创新典范TOP10”、“2022和2023储能新锐企业奖”、“2022和2023储能年度人物奖”、“2022和2023中国储能杰出贡献奖”、“2022和2023评委会大奖”以及2023年新增的“2023储能明日独角兽”和“2023储能卓越产品奖”。用以表彰获奖企业和个人在过去一年里为储能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推广等领域做出重大贡献。
...
顾纯元博士出席理事会暨政策研讨会,共议汽车产业现代化之路
现场展出创新的大功率超充系统等全方位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
深耕电动交通,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共创绿色出行未来
3月31日至4月2日,ABB参加了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作为百人会国际专家委员会成员,ABB 中国董事长顾纯元博士应邀出席了百人会理事会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与政策闭门研讨会等重要会议。在现场观摩区,ABB展示了其创新的大功率液冷超充系统等一系列面向多种场景需求的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
百人会论坛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向标”。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加速的新形势下,今年的百人会论坛以“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为主题,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国际组织,汽车、能源、交通、城市、通讯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高层代表,围绕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形势、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路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等话题展开讨论,聚焦热点,碰撞智慧 。
顾纯元博士表示:“全面电气化、提升能源效率,加大可再生能源比重,是实现绿色转型、迈向碳中和的关键路径,交通领域是加快这一进程的重要推动者。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ABB愿与各界更加紧密合作,加快推动技术突破,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支持产业链协同创新,为电动交通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更磅礴的力量。”
中国是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产销连续8年全球第一。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近年来,ABB在中国也不断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资与研发力度。2022年,ABB增持了在上海联桩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同年,在深圳成立了新的电动交通中国总部,并成功推出了中国本土研发生产的480kW大功率液冷超充系统。本次年会现场也展出了这一系统,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适用于高速服务区、加油站、交通枢纽等繁忙站点,让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快捷。
ABB电动交通中国区负责人曹阳表示:“ABB电动交通致力于加速新能源产业发展,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充电即服务’的运营理念。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为我们拓展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我们将通过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和本土化研发投入,为用户创造更加智能、高效、便捷、快速的充电体验。”
从全球来看,自2010年进入电动汽车充电市场以来,ABB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85个国家和地区交付了超过100万台充电桩,其中绝大部分产品由ABB中国基地生产。ABB还参与了全球多个主流充电标准的制定,推动大功率充电网络有效覆盖重点场景,支持构建全面低碳的绿色交通出行生态。
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也为汽车制造业带来新的变革,推动传统线性生产模式向模块化柔性产线转变。ABB致力于推动柔性制造、模块化生产和智能制造,高度关注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学习技术。最近在上海正式投产的ABB机器人超级工厂,集生产与研发于一体,将为电动汽车生产链上的动力总成、白车身、电池组装、车身喷涂和密封等众多环节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进一步满足激增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ABB在氢能、储能、智能配电、电动工程机械、电动重卡、电动船舶、轨道交通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未来,ABB将继续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开发利用,携手合作伙伴,支持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共促电动交通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至今已连续举办九届。凭借准确的主题设定和高规格的嘉宾阵容,百人会论坛的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汽车、能源、通讯、交通等跨界产业共同关注的行业盛会。本届论坛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清华大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协办。
ABB是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致力于赋能更可持续与高效发展的未来。ABB将工程经验与软件技术集成为解决方案,优化制造、交通、能源及运营。秉承130余年卓越历史,ABB全球约10.5万名员工全力以赴推动创新,加速产业转型。ABB在中国拥有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全方位的业务活动,27家本地企业,1.5万名员工遍布于近130个城市,线上和线下渠道覆盖全国约700个城市。
...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制造业体系,但先进制造仍然存在创新能力弱,核心人才匮乏,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能源消耗高等方面的不足。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及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制造业在研发,生产,运营等环节的变革成为解决当下问题的突破点和探讨热点,数字技术正在重新定义制造业。
本届论坛将结合最佳案例分享,就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数字化人才,数字化韧性供应链,IT/OT融合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新思路,助力我国制造业顺利转型升级。
...
近日,蓝普锋公司受邀走进武汉科迪智能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与该公司相关部门领导、工程设计工程师、技术开发工程师等,就现阶段智慧水务行业解决方案及蓝普锋PLC产品应用技术进行了交流探讨,期待携手开启智慧水务新征程。
武汉科迪作为国内水务行业细分领域的“小巨人”和上市公司,在水务行业多个领域推出了多款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着中国水务向智慧化纵深发展。同时,水务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领域,控制系统国产化将成为发展的必然。蓝普锋公司作为国产高端PLC专业的研发和制造企业,成立伊始就与武汉科迪建立了坚实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多个水务工程项目上,蓝普锋PLC系统在运行中表现出超强的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以及高性能,完全可以替代进口系统,获得了终端用户和科迪公司工程师的普遍赞许和肯定。
蓝普锋公司市政行业总监于进主持技术交流活动
随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的跨界融合发展,水务市场需求与工业控制系统技术也与时俱进。在本次技术交流会上,蓝普锋技术工程师为与会人员现场演示了PLC控制系统的技术性能和主要特点。另外,双方就当前项目在运行蓝普锋控制系统的应用反馈和技术完善改进建议,以及下一步双方就智慧水务项目合作方向与细节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时值蓝普锋武汉办事处设立,蓝普锋与武汉科迪的合作交流将更加紧密。双方一致认为,推动国内智慧水务解决方案落地实施是双方共同的目标,双方将携手推进水务行业控制系统国产化工作,为保障国家工业制造和信息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3年3月23日,由中国水网、E20环境平台、E20研究院主办的“2023(第二十一届)水业战略论坛暨水业企业评选”如期召开,此次盛会汇聚了百家企业近千人参加。会议期间公布并颁发了十项行业大奖,北京蓝普锋科技有限公司获评供排水装备领先企业荣誉。
蓝普锋公司市场总监刘旭槐代表公司领奖(右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水务行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市场的重视。蓝普锋一直看好水务行业数字化的市场发展潜力与需求,多年以来与行业自动化系统集成合作伙伴一起深研水务行业客户需求。从农村污水治理到城市污水处理,再到地表水净化、供排水、应急供水车装备、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等,蓝普锋开发了多款水务专用软件控制系统和定制化控制器,制定出多种数字化、智慧化水务解决方案。至今,由蓝普锋提供的以PLC为主控制系统的水务解决方案,一直稳健运行在或环境恶劣或无人值守的偏远区域,均获得了行业客户的普遍赞誉和信赖。
作为水务行业权威媒体和行业研究平台,中国水网、E20环境平台、E20研究院每年举办一届行业评选盛会,旨在以优秀企业及优质产品树立行业标杆。本次细分领域奖项的评选,采用评选多维度、评委多元化、评选过程化、评选见面化、奖项个性化等形式,评选历时近3个月,最终从上千家企业中评选出十个细分领域获奖名单。蓝普锋公司以上百项行业业绩和深厚的市政水务行业经验积累,获得了行业用户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认可和推荐,获评供排水装备领先企业殊荣,可谓实至名归。
近年来,蓝普锋公司多次获得市政水务行业各种荣誉,这是行业对蓝普锋在水务行业努力付出的认可,更是一种鞭策。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紧跟数字化水务发展步伐,挖掘市政水务“KNOW HOW”,持续提升蓝普锋PLC产品性能,不断完善行业解决方案,以更好的产品及更佳的解决方案,推进市政水务控制系统的市场开拓和国产化替代进程。...
ABB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伙伴,用行动支持中国绿色和高质量发展
通过节能增效、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等方式降低碳排放,实现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了19%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荣膺“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一直以来,ABB积极应对全球能源挑战,用技术赋能行业客户及合作伙伴,积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并承诺到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为响应ABB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节能减排,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并于2021年2月获得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助力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工厂属于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支撑,具体指实现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其评定要求严格、涉及范围广泛。根据国家标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6132-2018),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按照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这六项评价指标的要求开展了自评价工作,并配合评价机构顺利完成了第三方评价工作。
深度聚焦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公司完成了温室气体排放盘查项目并于2022年3月获得碳核查证书,完成了断路器部分产品碳足迹核算报告,且于2022年9月在厂房屋顶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进一步优化了工厂的用能结构,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利用。
同时,公司积极挖掘节能低碳的改善空间并实施了相应的改进项目,如:柴油叉车改电动叉车、生产车间分体空调外机移至室外、生产车间照明改造、产品申请环境标志认证、园区空压站并网改造等,实现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了19%。
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晋军表示,“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的获得,离不开当地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及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公司将继续通过节能增效、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等方式进一步降低碳排放,用创新技术赋能碳中和路径的探索和实践。
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是ABB在中国设立的唯一的NeoGear和 MNS低压开关柜、Emax空气断路器生产基地。公司成立于1994年,拥有超过500位的各类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正以高效率的工作为中国及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成功项目遍及电力、工业、交通和基础设施领域,例如:中海油惠州炼化项目、厦门地铁、西安地铁、上交所金桥技术中心、万国数据中心等。
ABB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伙伴,持续在研发、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制造等方面进行投入,为中国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此前,ABB电气已有三家企业入选国家工信部“绿色工厂”,它们是:北京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
作为生产管理者,您或许每天都在思考如下问题:如何降低设备故障率以及减少非计划停机? 故障发生时,如何快速获取专业帮助与备件?如何提高老旧设备的生产能力,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延长设备生命周期?
别担心,您的问题可以交给ABB Motion OneCare无忧服务。无忧服务可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方案,以专业化服务解决问题,帮助设备实现稳定运营,为您的业务增长保驾护航。
Motion OneCare 服务简介
OneCare无忧服务是按需灵活配置的模块化年度服务框架合同。它以客户服务需求为中心,提供覆盖电机与变频器的各项服务组合,从设备安装、调试到设备使用寿命终止时提供设备换新服务,将所有的服务模块化打包在一份一年或多年服务框架合同内。
Motion OneCare 特点和优势
灵活配置:以通用服务模块为基础,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根据设备实际情况,结合维保服务需求、维保计划与维保预算提供服务配置选择,为客户提供贯穿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方案。
成本可预测:现场评估设备状态,与客户共同确定服务内容和维修/维护计划,列出必须执行的服务项以及可能会发生的服务项。在协议有效期内,服务内容与服务价格不变,对应维护与维修备品、备件或整机的价格不受外部市场环境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确保维护成本可预测。
专人管理:每一份服务协议都由专人负责管理执行,执行流程简单且高效。
OneCare无忧年度服务提供如下服务组合:
故障恢复服务: 在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时快速响应,减少停机损失。
计划性服务:通过细致专业的计划性维护,持续优化设备状态与性能,延长设备生命周期,降低意外停机风险,避免计划外维护等设备运行成本。
数据和咨询服务:客户可实时远程监测设备的关键运行参数和历史记录,ABB为客户提供设备运行状态的综合评估,帮助客户优化设备使用和工艺生产流程,及时发现运行隐患并采取改善措施,保障设备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现代化改造和性能提升服务: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确保旧产品和新产品之间的无缝过渡,优化设备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
ABB Motion OneCare无忧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以专业化服务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提高设备可靠性,实现节能增效、循环利用,助力客户向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之路迈进,为客户业务增长保驾护航。
*如需订购无忧服务,或了解更多产品或服务信息,详情请咨询当地ABB销售代表。
...
ABB运动控制事业部凭借其在自动化与数字化领域出色的创新力与竞争力,在近期举办的“第18届中国电气工业发展高峰论坛”与“中国自动化+数字化产业年会”(CAIMRS 2023)”上,荣登电气百强榜并斩获多个奖项。
2月22日,第18届中国电气工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第22届中国电气工业100强研究”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北京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ABB高压电机有限公司与上海ABB电机有限公司入选2022年“中国电气工业100强”与“2022中国电气工业数字化解决方案10强”,北京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荣获“2022中国电气工业领军企业10强”。
2022中国电气工业领军企业10强
北京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从2018年开始启动工厂自动化及数字化项目,致力于打造智能工厂。截止到2022年上半年,已成功实施八个智能化改造项目,综合运用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视觉识别技术、SAP MES制造执行系统、RFID、EDI等多种技术,覆盖原材运输和接收、装配、测试、包装、物流配送等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制造质量的稳定性和过程可追溯性。将于今年提前完成2025年“碳达峰”和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并一如既往地推动产业升级,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支持各行业用户绿色低碳转型。
2022中国电气工业数字化解决方案10强
ABB云传动
ABB云传动是集云连接、云监测、云诊断、云预测、云优化以及云档案功能于一体的产品,它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系列数字化解决方案,兼容多款ABB传动产品,为客户带去超越产品价值的数字化体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数字化运维。
ABB Smart Sensor智能传感器
ABB智能传感器将传统的电机、风机、泵旋转设备变成智能无线连接设备,通过测量和分析设备的关键性能参数,让用户知道设备何时需要维护,以减少系统效率低下及设备宕机的风险,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此外,在2月24日举办的“中国自动化+数字化产业年会”(CAIMRS 2023)上,ABB运动控制凭借ABB超低谐波变频器ACH580-31、永磁轴带发电机和供热数字化应用获得了“自动化创新奖”和“产业智造创新奖”。
CAIMRS 2023自动化创新奖
ABB超低谐波变频器ACH580-31
ACH580-31是ABB于2022年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一款超低谐波变频器。该款产品内置谐波抑制系统,可实现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i小于3%,在帮助用户增效节能的同时保障电能质量,可广泛用于数据中心、电子厂房、医院、实验室、机场地铁、商业楼宇以及购物中心等对谐波要求苛刻的场合或应用中。
永磁轴带发电机
ABB新型的永磁轴带发电机采用成熟的永磁技术,实现了免维护的解决方案,为船舶运营商提高效率、优化性能和增强可靠性。它能够帮助船舶节省3%-4%的燃料成本并显著减少排放,其轻量紧凑的优化设计使得安装面积可减少约20%。
CAIMRS 2023产业智造创新奖
在行业应用方面,“ABB变频器与电机供热站数字化应用助力智慧供热”获得了“产业智造创新奖”。在2022年供热季到来之前,ABB工程师对零散分布的小区换热站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对站内的循环水泵、补水泵、变频器等关键设备进行云连接,通过数字化赋能为相关供热设备实现状态监测、远程协助和预测性维护等功能,帮助热力公司减少不必要停机时间,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提高了整个冬季供热的稳定性,并实现节能增效。
未来,ABB运动控制将一如既往地专注于产品创新,充分发挥领域专长和技术优势,积极布局数字化和节能增效相关应用,助力客户实现数字化、智造化转型升级,助力可持续发展。
...
当下,企业面临多重挑战: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能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在这一背景下,节能增效成为推动绿色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之一。ABB同步磁阻电机和变频器打包方案,可助力各行业客户节能增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在典型的应用中,使用变频器控制工业电机可以将能耗降低25%。当变频器与IE5 高能效等级同步磁阻电机配对时,能效优化情况会更显著。据估计,使用电机的设备消耗了全球约45%的电力,约占行业消耗的70%,因此发生积极变化的机会是巨大的。
如需了解更多与 “节能增效行动”相关的信息,请访问:https://campaign.abb.com/WeChatArticletoEEM
变频器优化电机运行
变频器通过调节电机的速度和转矩以满足系统不断变化的要求来控制和优化电机的运行。没有它,电机将以全速运行或通过阀门、齿轮、油门、制动器等耗能的机械速度控制来调节。重要的是,电机速度与能耗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这意味着即使速度略有降低,也能显著节约能源。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将泵或风机中的电机减速20%就足以将其能耗减半。
高效电机的新进展
2021年7月,根据欧盟生态设计法规,引入了涵盖大多数低压电机的最低国际能效标准IE3。然而,ABB已经推出了同步磁阻电机和变频器的组合,满足更苛刻的IE5等级。
将IE3感应电机与变频器结合使用,通常会减少高达25%的能源费用。将这一组合升级为IE5高能效等级同步磁阻电机和变频器组合可进一步节省3%-4%的能源费用,具体数值取决于应用和工况。
鉴于当前工业安装的大多数电机运行年限都超过了10年,将其升级为优化的高效电机和变频器组合会在节能增效方面产生显著的效果。合理估计,全球电力耗费可以减少10%,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快速收回成本的升级
对于使用电机驱动设备的企业而言,仅从节能的角度来看,升级到同步磁阻电机和变频器组合的投资是合理的。至关重要的是,电机的购买价格只是其寿命成本的一小部分,因为大部分费用都来源于其运行所需的能源。一开始购买同步磁阻电机和变频器组合的成本会比IE3电机和变频器组合的成本稍高一些,但它节省的能源费用通常在短短一年之内就能弥补差额。此后,它将持续在往后的十年或更长时间内每年产生节余。
如需了解更多与 ABB同步磁阻电机和变频器打包方案相关的信息,请访问:https://campaign.abb.com/WeChatAriticletoLandingpage
未来,ABB将持续不懈地以实际行动,凭借在节能增效领域的深厚积淀、众多行业的专业经验及数字化技术的创新能力,推动支持各行业用户绿色低碳转型。...
节能增效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奠定能效基础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将显著促进能效提升与能源转型
高效低碳发展需要各行业深化合作,上下游协同创新
作为ABB集团“节能增效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ABB中国节能增效专题研讨会于3月2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学术和企业界的二十余位专家和代表围绕节能增效主题深入交流经验、分享观点,解读提升能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倡议各方协同,聚合优势,探索低碳转型新模式,共筑绿色发展新生态。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能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多重挑战下,节能增效成为推动绿色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之一。提升能源效率,既是减少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气候目标的关键路径,也是产业提质升级、培育壮大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
ABB中国董事长顾纯元博士在活动致辞中表示:“走低碳发展之路是全球的共识。不断加大可再生能源比重、进一步推进电气化,以及提高效率、节能降耗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三大路径。其中,节能增效是投资周期最短,见效最快,最经济的‘第一能源’。通过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科技创新,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效率,取得减碳与发展的双赢。”
为了更广泛地提高节能意识,应对气候变化,ABB自2021年起在全球范围发起了“节能增效行动”倡议 #energyefficiencymovement[1],呼吁各界采取行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排放,做出承诺并分享实践。目前已有约300家公司和组织参与该倡议。在本次活动上,多家企业现场表示将加入“节能增效行动”,为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共同努力。
在落实能效提升、推动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完善服务与监管体系尤为关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节能低碳领域首席研究员李鹏程博士在活动上围绕“终端产品能效标准标识”的主题分享了专家见解。在谈到能效标准如何改变市场效率分布、支持市场转型时,他表示:“标准发挥着‘推’和‘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强制性的准入指标,淘汰落后低效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明确高效节能的产品,鼓励头部企业带动能效水平的整体提升。能效标准是把节能降碳政策信号传导到产业当中去的重要桥梁,国内外实践证明这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数字化、智能化是与会嘉宾热议的一大焦点。ABB近期进行一项节能增效投资调研[2]结果也显示,近半数的中国受访者将“缺乏数字化技能”列为提高能效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展望未来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飞跃教授发表了题为“数字员工与平行企业:场景工程与业务大模型变革节能增效模式”的讲话。
王飞跃教授指出,未来的智能将是人力智能+人工智能+自然智能+组织智能;未来的企业将是“机器人+ 生物人+数字人”三类员工共同协作。80%的工作时间将是自主模式,15%的工作时间采用平行模式、虚实结合,5%的工作时间属于专家应急模式。我们靠专业分工走到今天,现在正热火朝天地做人机分工,下面我们将进入虚实分工的未来,逐步走向6S的世界:物理世界安全(Safety)、信息空间安全(Security)、生态可持续(Sustainability)、个性化隐私保护(Sensitivity)、优质的服务(Service),最终实现智能的经济、智能的社会和智能的产业(Smartness)。
当前,工业领域是节能增效的重要领域和主战场之一。2022年,中国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64.8%。[3] 去年,中国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 2025 年,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面提升,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 年下降 13.5%。[4]
近期出版的《工业节能增效手册》[5]采访了包括ABB、阿法拉伐、DHL、国际能源署、微软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机构,为企业节能增效、降本减排提供了10项的高性价比的举措,包括进行能源审计、合理精简工业设备和优化工艺、实现设备互联、安装高效电机和变频器等一系列成熟的、可广泛应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投资回报率,并实现规模化部署。
ABB运动控制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戚鲁平在活动中介绍: “ABB运动控制事业部始终以‘驱动世界运转,促进节约能源’为使命。面对‘双碳’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ABB将持续不懈地以实际行动,凭借在节能增效领域的深厚积淀、众多行业的专业经验及数字化技术的创新能力,推动支持各行业用户绿色低碳转型。并希望通过ABB全球倡导的节能增效行动,搭建一个与社会各界相互交流、学习和分享的平台,与更多本地客户和合作伙伴建立全新的或更深层次的合作,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ABB在节能增效领域的努力也是积极部署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具体行动。ABB致力于赋能低碳社会、保护自然资源、推动社会进步,目标到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并每年帮助客户减少至少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80%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可循环以及废弃物零填埋。 截至2022年底,ABB自身运营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9年基准已减少约65%,废弃物填埋量减少32%;5家在华企业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工厂”,积极建设零碳园区,同时通过帮助客户和供应商提高能效、减少排放,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共同赋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1] “节能增效行动”网站
[2] ABB《2022年节能增效投资调研报告》
[3]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2年1-12月电力消费情况
[4] 中国政府网:六部门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推进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5] “节能增效行动”:《工业节能增效手册》,该报告版权及解释权归REUTERS EVENTS所有,2022年...
雅苒利用高效技术升级其最大型的国际生产基地之一
约1000台电机已完成升级,二期项目中还将有约2500台电机替换为IE5同步磁阻电机和变频器
预计每年可节约高达4万兆瓦时的能源并减少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ABB为国际氮基复合肥生产商雅苒提供高效电机和变频器,帮助雅苒提高其位于挪威波什格伦主生产基地的能源效率。这是一个长期升级项目,每年将节省3.2-4万兆瓦时的能源,同时减少1.2-1.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近14000辆标准汽车的排放量。
在一期项目中,波什格伦工厂的约1000台低压电机已成功替换为IE3电机,符合2021年7月生效的最新生态设计法规所要求的最低效率水平。其中,75%的电机增设了变频器,大幅提高了能源效率,每年可节省约1.6万兆瓦时的能源。
目前该工厂正在对二期项目进行长期规划,相关规划内容将在设备升级和更换以及新项目中得以执行。最终,将实现把2500台平均功率为75千瓦的电机升级为IE5同步磁阻电机和变频器。其中,近70%的电机将用于泵和风机应用中,可以带来显著的节能效益。
除了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雅苒还希望通过使用电机和变频器降低机械应力,减少磨损,从而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大幅节约维护成本。
雅苒电力和自动化技术流程负责人Perry Jaspers表示:“ABB帮助我们评估了系统,并全面地概述了升级的益处。采用新型的电机和变频器技术对于提高我们的能源效率至关重要。同时,这也在延长正常运行时间和减少维护方面产生了重大效益。”
ABB运动控制事业部IEC低压电机业务单元全球总裁Stefan Floeck说:“雅苒项目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展示了升级电机和变频器所能带来的商业影响,不仅可以提升能源效率,还可提高生产流程连续性。改用IE5同步磁阻技术可以加速投资回报,并可让各公司的业务与时俱进。”
此外,波什格伦工厂还积极与ABB和Stena Recycling展开可持续回收旧电机方面的合作,以响应循环经济倡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节能增效行动”,请访问: https://www.energyefficiencymovement.com/cn/
...
当前,数字化、低碳化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二者相互促进,正在塑造远超十年的世界。半导体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实现“碳中和”和数字化世界的重要基石。近年来,英飞凌作为半导体行业的领先供应商,将通过先进的解决方案来赋能这两个趋势。日前,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在北京举办了2023年度媒体交流会。英飞凌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潘大伟先生率大中华区诸多高管出席,共同探讨数字化、低碳化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全面介绍英飞凌前瞻性的业务布局。
紧随发展趋势 业绩高速增长
在媒体交流会上,潘大伟指出,得益于全球数字化、低碳化的长期发展趋势,市场对半导体产品的需求呈现出结构性增长的态势,推动着英飞凌的业务可持续增长。
英飞凌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潘大伟先生
据潘大伟介绍,英飞凌2022财年的营收达到了142.18亿欧元,利润达到33.78亿欧元,利润率为23.8%,均创下历史新高。出于对未来的增长速度充满信心,英飞凌计划在德国德累斯顿建造一个新的工厂。该工厂将在2026年完工,届时将提供更多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潘大伟指出,在英飞凌的全球营收占比中,近四年大中华区的营收占比均超过1/3,远远大于其他地区。而且在未来几年,大中华区的增长每年都会超过200亿欧元。在中国,电动汽车、数据中心和新能源发电均在全球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并保持高速增长。这些领域与数字化、低碳化的发展方向是高度契合的,接下来英飞凌将通过先进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助力上述领域,最终达到协同发展的效应。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飞凌制定了三步并举的策略:第一,增强本土应用的开发能力,在大中华区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加强跨部门、跨系统的专家团队建设;第二,增加客户的价值,从本身产品的销售到系统的了解,与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第三,建立数字化生态圈,优化数字化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潘大伟表示,英飞凌营收的高增长一方面是因为准确抓住了数字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是得益于公司长期坚持的P2S战略、从硬件到软件功能的全栈布局、领先的数字营销模式以及与优秀的战略合作伙伴集群。P2S(Product to Solution,从产品思维到系统理解)战略是指在既有产品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强化对应用系统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客户需求。这样才能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最大化地为客户创造价值。
聚焦三大领域 持续推动变革
在交流会上,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副总裁陈志豪对物联网、未来出行、绿色能源三大领域的发展动向进行了探讨。
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副总裁陈志豪
根据麦肯锡的数据,全球每秒就有127台设备接入物联网。在2027年,预计将有43亿台物联网设备上线。物联网市场潜力巨大,且保持高速增长。在完成对赛普拉斯的收购之后,英飞凌能够提供更智能、更易用和更安全的完整解决方案赋能物联网市场,并朝着实现营收“1+1>2”的目标迈进。英飞凌的物联网相关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智慧楼宇、智能家居、智慧工厂、智能手机、支付终端、新能源汽车、安防等多领域和多场景。
陈志豪指出,物联网包括五个重要环节,从感知、安全、计算、执行到连接,传感器、执行器、微控制器、通信模块和安全组件是支撑每个物联网设备的基础。英飞凌是实现智能、高效、安全的物联网设备的一站式技术合作伙伴。任何的物联网都需要有一个非常友善和方便的开发平台。英飞凌的软件包含ModusToolbox和CIRRENT这两个开发软件,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开发应用场景。
在未来出行领域,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L2以及L2+级自动驾驶需求激增,智能网联汽车创造了差异化的用户体验。而半导体技术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让汽车变得更加环保、安全、智能,持续塑造未来出行。在这个过程中,车用半导体的市场增长潜力也愈发凸显。英飞凌拥有业界非常全面的车用半导体产品线,几乎涵盖了动力总成、自动驾驶、底盘、车身、车载娱乐等在内的所有重要的汽车应用。其中,英飞凌可100%为汽车传动系统提供功率半导体解决方案,其半导体产品也将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极强的可靠性。在汽车架构的转型过程中,英飞凌的半导体技术及其在软硬件方面的创新将会定义未来汽车的智能座舱。
据陈志豪介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毫米波雷达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英飞凌在车用雷达市场的发展已经超过15年,目前在车用雷达的市场份额约超过50%。预估到2026年,英飞凌车用雷达的MCU将会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在绿色能源领域,英飞凌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以高铁、新能源汽车、电动卡车为代表的交通领域,以及以充电桩、储能为代表的电力基础设施。
据估算,在风电领域,英飞凌的产品在中国超过87600台风力发电机上都有应用,这些风力发电机的年发电量可满足4.7亿人的需求。
在太阳能发电领域,英飞凌的产品应用于接近160GW的光伏发电机组,装机容量约等于7座三峡水电站。
在交通领域,英飞凌的相关解决方案应用于超过2400多列高铁上,能够满足超过10亿人次的出行需求。同时,英飞凌的产品驱动着超过30000辆电动大巴,为绿色低碳出行贡献力量。
在充电基础设施领域,英飞凌为充电设备提供了AURIX™微控制器、EiceDRIVER™栅极驱动IC以及CoolSiC™ 转换器等元器件,帮助实现缩短充电时间,提升功率密度最高可达30%,更重要的是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带来大幅提升。
陈志豪表示,碳化硅可以为光伏和储能系统带来巨大的收益。采用英飞凌CoolSiCTM系列的碳化硅MOSFET,在重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将组串式逆变器的功率翻倍。此外,高温工作时的效率下降现象,也会因为碳化硅器件的使用而大大改善。采用英飞凌CoolSiCTM系列的碳化硅MOSFET,最高可以实现99%的效率。电池是储能系统中的主要成本,如果从超级结MOSFET切换到1200V的碳化硅MOSFET,可以将电池损耗降低50%,从而在不增加电池尺寸的前提下,将电池电量提升2%。
为了更好地推动低碳化发展,英飞凌通过产能扩张,稳步布局推进碳化硅业务发展,这也将有助于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肩负社会责任 实现永续发展
英飞凌在半导体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同时,不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据潘大伟介绍,在2020年初英飞凌就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到2025年与现在相比再减排70%,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英飞凌希望在受益于低碳化、数字化带来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个体的力量。英飞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策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本身积极进行节能减排,英飞凌在世界半导体理事会的很多全球成员公司当中,用水、用电及废物的排放是低于平均值的,比如说用水方面比平均低17%,用电比平均低40%;另一方面是通过补偿方案减少碳排放,英飞凌每排放300万吨的二氧化碳,都希望通过补偿的方式来减少1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1:33的比例。
潘大伟表示:“在低碳化和数字化趋势主导下,万物互联、未来出行、能源效率等多重变革正在爆发式地增长并将持续演进。英飞凌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厂商,将利用先进的半导体材料、技术和解决方案,从系统应用的角度出发,为多重变革提供创新技术驱动力,让能源效率更高、设备更安全可靠、应用更智能环保,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永续发展。”...
3月28日上午,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WHTC2023)首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召开。本次发布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李奇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合作部一级巡视员王庆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佛山南海区副区长黄智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秘书长韩毅出席发布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代表组委会做大会发布,介绍了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的筹备工作情况。
一、中国氢能发展政策利好 市场迎来良好机遇
2016年以来,我国氢能产业从交通应用起步,逐步形成能源、化工、交通、材料多领域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020年习总书记提出“3060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后,结合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低成本规模化发展,氢能成为能源和工业领域中最重要的脱碳路径之一,与多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密不可分。目前我国氢能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产业投资快速放量,市场规模亦快速增长。在此利好背景下,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际氢能协会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共同举办“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WHTC2023)”,是海内外氢能领域专家学者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与盛会。
二、大会历史悠久 国际地位重要
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与世界氢能大会被誉为氢能领域的“双子星”,是国际氢能协会每年在不同国家定期举办的世界顶级水平的氢能源会议。从1972年开始,世界氢能大会逢双年举办,侧重氢能科学,至今已连续举办23届;世界氢能技术大会逢单年举办,侧重氢能应用技术,至今已连续举办9届。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与世界氢能大会的举办地点遍布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影响力深远。
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将于2023年5月22-26日在佛山南海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国际氢能协会共同主办,以“氢能与双碳战略:从现在到未来”为主题,聚焦双碳战略下全球氢能领域的最新产品、技术及装备,以及氢能在交通、能源、化工、冶金及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三、国家级行业协会强强联合 主承办深挖应用领域需求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佛山市人民政府、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联合主办,将从邀约应用领域用户,落地配套服务及专业媒体宣传工作上形成联动配合。
本届大会亦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中国氢能联盟、中机联华(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将有力支撑学术会议筹备、论文征审、国际交流工作的展开,保障大会的顺利举行。
四、技术委员会权威高端 引领产学研发展方向
本届大会得到了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大会组建了由欧阳明高院士领衔,带领9位两院院士、3位外籍院士,1位973首席等共计70余位国内外氢能应用领域的重要学者、专家在内的技术委员会,阵容尚属国内首次。在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大会将以最专业的视角为大家呈现氢能技术在产学研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与前瞻趋势,目前得到了海外专家们的积极响应。
五、四大板块高质量呈现 助力海内外氢能产业合作交流
本次大会将设立:主论坛、学术论坛、产业论坛、展览展示四个板块,约45场会议,展示总面积近1.2万平方米。
主论坛将聚焦中国氢能产业政策、产学应用、企业发展三个方向;学术论坛则集中围绕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策略与战略、氢能制取与规模转存、氢能安全储存与快速输配等学术专题逐一研讨;产业论坛以应用为导向,聚焦能源技术、智慧交通、氢能装备三个方向;展览将邀约境内外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展览展示。
目前大会学术报告征稿已进入最后阶段,论文集将由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全文EI索引。观众组织工作已全面展开。
六、首次推出数字化云端展 全视角向海内外传播
本次大会亦与国机集团旗下苏美达品牌强强联手,推出实时线上数字化云端展示。届时远程的境内外采购商与观众亦可参与其中,大会将同步线上直播开幕式及主论坛,并提供免费的线上展览,为注册用户提供各分论坛资源。
七、发挥行业组织优势 促进氢能技术发展
本次大会是中国氢能产业蓬勃发展的市场机遇下,在以开拓、创新、合作为宗旨的前提下,国际氢能行业与中国氢能行业携同共进的重要盛会,也是中国科协技术协会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挥各自优势,促进科技发展与产业应用结合的重要盛会!国际氢能协会主席琼·谢菲尔德先生和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毛宗强先生对大会的筹备给予了高度肯定与大力支持!大会还将通过圆桌论坛及发展宣言的方式为中国氢能技术发展建言献策!
八、落地佛山南海 保障大会运营实施
佛山市南海区是国内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代表性地区之一,是全国氢能产业的创新引领区,具有全面的产业规划政策体系、成熟完善的氢能产业生态、高质量的产学研用平台、全面的氢能多元商业化应用、高端的展示交流平台等多方面产业优势。本届氢能技术大会落户佛山市南海区,得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佛山市人民政府的高度关注,佛山市南海区将与主承办单位一起,落实并保障会务硬件条件,各项工作继续有条不紊地展开。
2023年5月22-26日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WHTC2023)将如期在佛山南海举行,欢迎学术界、产业界的朋友们相聚南海,收获成果!
...
节能增效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奠定能效基础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将显著促进能效提升与能源转型
高效低碳发展需要各行业深化合作,上下游协同创新
作为ABB集团“节能增效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ABB中国节能增效专题研讨会于3月2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学术和企业界的二十余位专家和代表围绕节能增效主题深入交流经验、分享观点,解读提升能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倡议各方协同,聚合优势,探索低碳转型新模式,共筑绿色发展新生态。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能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多重挑战下,节能增效成为推动绿色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之一。提升能源效率,既是减少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气候目标的关键路径,也是产业提质升级、培育壮大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
ABB中国董事长顾纯元博士在活动致辞中表示:“走低碳发展之路是全球的共识。不断加大可再生能源比重、进一步推进电气化,以及提高效率、节能降耗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三大路径。其中,节能增效是投资周期最短,见效最快,最经济的‘第一能源’。通过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科技创新,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效率,取得减碳与发展的双赢。”
为了更广泛地提高节能意识,应对气候变化,ABB自2021年起在全球范围发起了“节能增效行动”倡议 #energyefficiencymovement[1],呼吁各界采取行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排放,做出承诺并分享实践。目前已有约300家公司和组织参与该倡议。在本次活动上,多家企业现场表示将加入“节能增效行动”,为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共同努力。
在落实能效提升、推动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完善服务与监管体系尤为关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节能低碳领域首席研究员李鹏程博士在活动上围绕“终端产品能效标准标识”的主题分享了专家见解。在谈到能效标准如何改变市场效率分布、支持市场转型时,他表示:“标准发挥着‘推’和‘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强制性的准入指标,淘汰落后低效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明确高效节能的产品,鼓励头部企业带动能效水平的整体提升。能效标准是把节能降碳政策信号传导到产业当中去的重要桥梁,国内外实践证明这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数字化、智能化是与会嘉宾热议的一大焦点。ABB近期进行一项节能增效投资调研[2]结果也显示,近半数的中国受访者将“缺乏数字化技能”列为提高能效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展望未来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飞跃教授发表了题为“数字员工与平行企业:场景工程与业务大模型变革节能增效模式”的讲话。
王飞跃教授指出,未来的智能将是人力智能+人工智能+自然智能+组织智能;未来的企业将是“机器人+ 生物人+数字人”三类员工共同协作。80%的工作时间将是自主模式,15%的工作时间采用平行模式、虚实结合,5%的工作时间属于专家应急模式。我们靠专业分工走到今天,现在正热火朝天地做人机分工,下面我们将进入虚实分工的未来,逐步走向6S的世界:物理世界安全(Safety)、信息空间安全(Security)、生态可持续(Sustainability)、个性化隐私保护(Sensitivity)、优质的服务(Service),最终实现智能的经济、智能的社会和智能的产业(Smartness)。
当前,工业领域是节能增效的重要领域和主战场之一。2022年,中国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64.8%。[3] 去年,中国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 2025 年,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面提升,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 年下降 13.5%。[4]
近期出版的《工业节能增效手册》[5]采访了包括ABB、阿法拉伐、DHL、国际能源署、微软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机构,为企业节能增效、降本减排提供了10项的高性价比的举措,包括进行能源审计、合理精简工业设备和优化工艺、实现设备互联、安装高效电机和变频器等一系列成熟的、可广泛应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投资回报率,并实现规模化部署。
ABB运动控制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戚鲁平在活动中介绍: “ABB运动控制事业部始终以‘驱动世界运转,促进节约能源’为使命。面对‘双碳’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ABB将持续不懈地以实际行动,凭借在节能增效领域的深厚积淀、众多行业的专业经验及数字化技术的创新能力,推动支持各行业用户绿色低碳转型。并希望通过ABB全球倡导的节能增效行动,搭建一个与社会各界相互交流、学习和分享的平台,与更多本地客户和合作伙伴建立全新的或更深层次的合作,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ABB在节能增效领域的努力也是积极部署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具体行动。ABB致力于赋能低碳社会、保护自然资源、推动社会进步,目标到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并每年帮助客户减少至少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80%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可循环以及废弃物零填埋。 截至2022年底,ABB自身运营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9年基准已减少约65%,废弃物填埋量减少32%;5家在华企业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工厂”,积极建设零碳园区,同时通过帮助客户和供应商提高能效、减少排放,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共同赋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ABB是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致力于赋能更可持续与高效发展的未来。ABB将工程经验与软件技术集成为解决方案,优化制造、交通、能源及运营。秉承130余年卓越历史,ABB全球约10.5万名员工全力以赴推动创新,加速产业转型。ABB在中国拥有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全方位的业务活动,27家本地企业,1.5万名员工遍布于近130个城市,线上和线下渠道覆盖全国约700个城市。
[1] “节能增效行动”网站
[2] ABB《2022年节能增效投资调研报告》
[3]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2年1-12月电力消费情况
[4] 中国政府网:六部门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推进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5] “节能增效行动”:《工业节能增效手册》,该报告版权及解释权归REUTERS EVENTS所有,2022年...
近日,以“双碳驱动·智创未来”为主题的第18届中国电气工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第22届中国电气工业100强研究”发布会隆重举行。论坛现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军企业施耐德电气凭借新一代的直流配电产品荣获“‘双碳’解决方案”奖。施耐德电气在“双碳”领域获此殊荣,与其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密不可分。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 直流配电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双碳”战略的不断推进,需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在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的背景下,作为支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与低碳灵活用能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直流配电及直流应用也开始进入全新的发展期。《“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有序推进主动配电网、微电网、交直流混合电网应用,提高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协调能力。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源管理低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任婧表示:“进入‘十四五’时期,特别是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加快步入高质量跃升发展的全新阶段。作为能源管理专家和新能源行业的建设者,施耐德电气致力于以领先的数字化创新能力,推动以直流配电作为主要技术路径的‘光储直柔’等解决方案落地,促进新能源稳定消纳,加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施耐德电气全新一代直流配电系列产品,主要面向光伏储能、数据中心、轨道交通和直流建筑等领域,并为相关应用场景进行了量身定制的结构设计,实现全新场景下智能、可靠、安全、绿色的直流供配电。该系列直流配电产品主要包括全新Acti9DC系列微型断路器、新一代ComPacT NSX DC 塑壳断路器、MVS DA1系列1500V直流隔离开关的低压直流系列产品,以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解决方案,为直流应用提供更可靠的安全守护,赋能行业发展。
从左往右依次为:MVS DA1系列1500V直流隔离开关、ComPacT NSX DC 塑壳断路器、全新Acti9 DC系列微型断路器
直面行业痛点 打造定制化解决方案
施耐德电气推出的新一代直流配电产品面对光伏储能、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直流建筑等行业用户的不同需求,精准挖掘用户痛点,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例如,光伏储能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却面临着高电压系统、多节点以及电流不稳定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微电网待解决的消纳平衡等挑战。针对该挑战,施耐德电气新一代低压直流产品采用专属设计和创新工艺确保用电安全。例如,MVS DA1系列1500V直流隔离开关采用专用耐烧合金及绝缘材料,叠加特殊直流引弧技术和回路设计以确保产品的高可靠性。
针对轨道交通行业,由于轨道交通行业长期处于强震动环境、且可能需要经历严寒、高海拔等严苛的环境考验,这要求产品在具有高度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具备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基于深刻的行业洞察,施耐德电气为全新Acti9 DC系列微型断路器打造了采用特殊工艺和材料的直流专用触头,从而保障在运行中其导电性、导热性、抗熔焊性和耐磨性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全新Acti9 DC系列微型断路器与ComPacT NSX DC塑壳断路器具备高阻燃、抗冲击、耐高低温等特性,全能属性以适应严酷多变的机车运行环境,从而保障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
“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建筑配用电系统迫切需要发展新技术和新架构,其中打造“光储直柔”的“零碳”或“近零碳”建筑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即将四种技术(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储能、直流配电及柔性用能)结合,相互叠加、整合利用,实现建筑节能低碳运转。随着可再生能源接入电能的比例越来越高,系统的可控性,电网的安全可靠性都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光伏及储能等的多重转换,也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损耗为解决这些问题,施耐德电气的DC Systems解决方案可提供“光储直柔”的完整解决方案,利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弹性的直流控制模式,有效控制建筑周边的光伏发电、电池储能功率调节、直流配电保护、柔性负荷控制,实现建筑的减碳目标。目前,DC Systems已成功帮助全球众多客户打造绿色建筑,践行零碳转型,其为荷兰ABN-Amro Circle 银行打造的DC 350伏直流配电和微网系统,使得该建筑成为100%直流电气建筑。
创新驱动引领 共创绿色低碳未来
在本届中国电气工业100强评选中,施耐德电气除荣获“双碳”解决方案奖外,集团旗下多家公司入选电气百强,并且也荣获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奖。此次荣获多项评奖,得益于施耐德电气的“创新”基因。
施耐德电气认为,技术创新是推进“碳中和”的第一驱动力,“碳中和”目标的最终达成,需要突破性甚至是颠覆性的关键技术创新。未来,施耐德电气将延续数字化与电气化融合的“创新”底色,基于“绿色能源管理”理念,继续为客户创造‘可持续、高效、韧性、灵活’四大价值。...
作为全球电力电子顶尖展会PCIM Europe的姐妹展,PCIM Asia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是一场在亚洲领先的电力电子国际展览会及研讨会。PCIM Asia 作为一个涵盖组件、驱动控制、散热管理及终端智能系统的全方位展示平台,向业界人士呈现一条完整的产业价值链。来自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汽车电子、超大功率应用、智能家居、可再生能源管理等领域的买家齐聚一堂,参与这场年度电力电子盛会!
展会理念:电力电子、智能运动、可再生能源、能源管理
日期:2023年8月29至31日
地点:中国 ·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开放时间:
2023年8月29日 09:30-17:00
2023年8月30日 09:30-17:00
2023年8月31日 09:30-15:30
PCIM Asia 2023 展览会规模(预期)
展览面积:10,000平方米
参展企业:150家企业
观众人数:20,000人次
PCIM Asia 2023 国际研讨会(预期)
研讨会线上听众:500人
研讨会现场听众:500人
研讨会议题数目:70篇论文
PCIM Asia 2023 展会亮点:
国际研讨会:作为中国电力电子业界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之一,专注探讨运动控制系统、电源和电力供应解决方案等热门话题,展示电力电子元件、电力转换、智能运动相关的最新技术和行业趋势。
交通电气化专区及论坛:全新车规级产品展示专区,全面介绍与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电驱动、船舶电力相关的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同期“交通电气化行业论坛”,云集该领域顶尖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电动汽车行业的价值链和发展议题。
新能源应用专区及论坛:全面打造聚焦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的专业交流平台,展示范围涵盖光伏太阳能、风能、电力储能及氢能等电力电子产品。同期主题论坛邀请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作演讲报告,共同分享交流最新研究进展、企业具体解决方案。
第三代半导体专区及论坛:重点展示以SiC和GaN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产品,并围绕第三代半导体SiC和GaN功率器件供应链、技术与市场等热潮话题的探讨和解读。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论坛:邀请参展企业通过该平台进行市场趋势分析、新品发布、解决方案演示和商务洽谈配对等商业活动,共同解读尖端技术及行业需求。
观众构成
消费电子(家电/变频器)
工业电子(控制与驱动/电气自动化)
汽车电子(动力驱动/充电桩/电源存储)
可再生能源管理(风电/光伏/储能/UPS/ESS)
超大功率应用(轨道交通/电力传输)
其它(照明/医学电子/通信)
展品范围
» 功率半导体元件及模块
» 集成电路
» 被动元件
» 电磁及磁性材料
» 散热管理
» 传感器
» 装配和子系统
» 电气传动
» 功率转换器
» 电能质量和储能
» 测量和测试
» 软件开发
» 信息及服务
参展费用(单位:元/每平方米)
*展位面积最小12平方米起订
光地展台
单面开口:2,045元人民币/平方米
双面开口:2,225元人民币/平方米
三面开口:2,335元人民币/平方米
四面开口:2,435元人民币/平方米
标准展台
单面开口:2,505元人民币/平方米
双面开口:2,730元人民币/平方米
三面开口:2,850元人民币/平方米
四面开口:2,960元人民币/平方米
主办单位
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
合作伙伴
德国美赛高法兰克福有限公司
国内联系
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
电话:+86 20 3825 1558
传真:+86 20 3825 1400
电邮: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c23096c9c5908d67a36894ac7417587a').innerHTML = '';
var prefix = 'ma' + 'il' + 'to';
var path = 'hr' + 'ef' + '=';
var addyc23096c9c5908d67a36894ac7417587a = 'pcimasia' + '@';
addyc23096c9c5908d67a36894ac7417587a = addyc23096c9c5908d67a36894ac7417587a + 'china' + '.' + 'messefrankfurt' + '.' + 'com';
var addy_textc23096c9c5908d67a36894ac7417587a = 'pcimasia' + '@' + 'china' + '.' + 'messefrankfurt' + '.' + 'com';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c23096c9c5908d67a36894ac7417587a').innerHTML += ''+addy_textc23096c9c5908d67a36894ac7417587a+'';
PCIM Asia 官方社交媒体平台:
微信公众号:PCIM电力电子新世代...
本届PCIM Asia将于2023年8月29至3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展会同期重要的学术活动,PCIM Asia 2023 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研讨会将邀请电力电子行业的专家学者,向500多名行业同仁展示其研究、学术论文和新技术趋势。主办方诚邀业内人士参与研讨会开设的论文分享活动,参与者提交的内容将会收录在PCIM Asia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并在科学数据库中发表。论文征集活动将于2023年3月27日截止。
PCIM Asia 2023和PCIM Asia国际研讨会将再次深入探讨电力电子行业的最新发展,并提供一系列交流研讨会以及线上讲座。与会者可以从行业专家的分享中获得业内最新技术趋势、市场机遇和宝贵的实践见解。
PCIM Asia国际研讨会主席Leo Lorenz教授分享了对今年展会的看法:“PCIM Asia 2023 将仍然是今年国内电力电子和智能运动行业中最重要的展会及活动之一。它将再次为业内专业人士提供一个能够聚集讨论领域中的最新技术、趋势和发展,并建立长期关系的平台。”
PCIM Asia 2023 国际研讨会将聚焦“交通系统电气化”,同时还将进一步讨论以下热点议题:
先进功率半导体
封装和可靠性
被动元件和集成
AC / DC 变换器
DC / DC 变换器
数字电能变换器
电机驱动和运动控制
高频电力电子变换器和逆变器
汽车电力电子技术
系统可靠性
电能质量解决方案
智能电网电力电子
传输系统电力电子技术
所有递交的论文将由PCIM Asia研讨会顾问团逐一审阅,入选论文将进行20 分钟的口述演讲或进行海报展示,并收录于PCIM Asia 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以及列入Ei Commendex数据库、IEEE Xplore全文数据库、IET英国工程技术学会期刊及Scopus中。
同往届一样,本届研讨会将设立三大奖项,并为所有获奖者颁发奖金,以鼓励研究人员的杰出成果及贡献。这些奖项包括表彰最优论文作品的“最佳论文奖”,表彰35岁以下工程师杰出论文的“青年工程师奖”,以及表彰高校为电子电力行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高校科学家奖”。
欲了解更多有关论文征集、提交详情等更多信息,请点击此处。
PCIM Asia 由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和德国美赛高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欲了解更多有关PCIM Asia展览会的详情,请浏览www.pcimasia-expo.com.cn或电邮至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cdfae4d32b846db4b376f55fa16b1a35').innerHTML = '';
var prefix = 'ma' + 'il' + 'to';
var path = 'hr' + 'ef' + '=';
var addycdfae4d32b846db4b376f55fa16b1a35 = 'pcimasia' + '@';
addycdfae4d32b846db4b376f55fa16b1a35 = addycdfae4d32b846db4b376f55fa16b1a35 + 'china' + '.' + 'messefrankfurt' + '.' + 'com';
var addy_textcdfae4d32b846db4b376f55fa16b1a35 = 'pcimasia' + '@' + 'china' + '.' + 'messefrankfurt' + '.' + 'com';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cdfae4d32b846db4b376f55fa16b1a35').innerHTML += ''+addy_textcdfae4d32b846db4b376f55fa16b1a35+'';
。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