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25周年庆典活动现场发布数字化环网柜,加速行业转型升级
2020年10月27日,ABB集团在华合资企业 -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举办成立25周年庆典活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名客户和合作伙伴以及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府领导共同回顾发展历程,展望电气化未来。
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其前身是北京ABB高压开关设备有限公司。2019年5月,作为ABB全球业务重组战略举措之一,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独立注册,进行中压业务的运营。目前,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中压开关设备制造商中的先锋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中国城市配网、建筑楼宇、轨道交通、新能源、轻工业等领域,足迹覆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并直接出口15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参与了南水北调、北京奥运会、港珠澳大桥、杭州G20峰会、青岛上合组织峰会、2022杭州亚运会、2022北京冬奥会等多项全国重点工程的建设。
新品发布仪式
在本次25周年庆典中,ABB隆重推出数字化环网柜Safe Digital 2.0 ,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轨道交通等各种复杂配电网结构中,加速电气数字化转型升级。该款产品基于ABB Ability云技术,通过融合多种数字化应用,精准感知开关柜的运行状态。为客户的设备提供资产健康管理、运维建议,确保供电安全,同时提升运行的连续性和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
ABB集团配电系统业务单元全球总裁帕林(Alessandro Palin)视频连线
ABB集团配电系统业务单元全球总裁帕林(Alessandro Palin)通过视频连线表示:“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在25年间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目前是ABB配电系统在中国的第二大生产基地。全体员工携手同心,用能力和实力推动了公司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并与客户建立起良好、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携手参与许多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
ABB电气事业部配电系统业务单元中国区负责人康腾(Pierre Comptdaer)致辞
ABB电气事业部配电系统业务单元中国区负责人康腾(Pierre Comptdaer)表示,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25年的发展道路是ABB在华发展的一个缩影。业务从最初的产品引进及销售,现已涵盖包括研发、制造、销售及工程服务在内的全方位业务活动。产品覆盖了从3.6kV至40.5kV的全系列Safe环网柜和箱式变电站解决方案。同时,公司为持续推动全价值链本土化进行不懈努力,有力提升了产品的竞争优势并满足了客户快速响应的服务需求。
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秉承不断创新的管理理念,陆续开发出多款环保气体环网柜,并推动数字化应用,持续提升产品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并推进配电系统向绿色环保与智能化方向发展。2015年成功研发的干燥空气绝缘型Safe Air环网柜,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加速低碳发展进程。SafeAir环网柜自投入生产以来,不断创造业绩新起点。
ABB中国电气事业部负责人赵永占致辞
关于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ABB中国电气事业部负责人赵永占表示,“数字化作为配电网的一个重要趋势,正在改变中国的电力行业格局。目前在中国市场有超过20%的客户对配电系统有数字化需求,客户正在寻求更加强大的监控和连接功能,以实现更安全、更可靠的操作运行。ABB基于深厚行业专长及前瞻性的数字化技术,推动实现设备层、边缘层到系统应用层的整合,更好地支持新能源接入、资产管理和能源管理。”
ABB隆重推出数字化环网柜Safe Digital 2.0
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的数字化配电产品就是ABB驱动电气行业升级的又一范例。2019年,数字化环网柜Safe Digital 1.0成功推出并在众多国家级重点项目中实现应用。
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25周年庆典活动现场
ABB致力于提供从变电站到消费终端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并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互联,为能源转型和新基建建设提供有力支持。领先的端到端配电解决方案在北京ABB开关有限公司全新亮相的数字化展厅进行了全景呈现,展示ABB如何帮助用户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设备的可靠性与生产效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与绩效改善。 ...
2023年9月19日—9月23日,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上海成功举办。西门子携众多重磅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本届工博会,全面呈现其战略性前瞻技术、创新解决方案以及开放生态,助力中国制造业加速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数字化工业集团总经理王海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工厂自动化部总经理卫岳歌(Joerg Westerholt),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运动控制部总经理李雷在工博会现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数字化转型正当时
西门子参加本届工博会的主题是“数字驱动,成就可持续发展未来”。对于本次主题的解读,王海滨表示:“制造业面对目前的挑战,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来追求效率更高的创新,以及更好的柔性。同时,制造业也要和人文、社会、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所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本次展会西门子带来了涉及70多个核心话题的技术及解决方案,确实能够帮助到客户面对这些挑战,也体现了我们的信心。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仅是西门子一家公司在贡献力量,还有众多合作伙伴在落地实践。通过具体的项目案例,表明数字化技术是可以落地的,可以实实在在地带来价值,赋能客户从成功走向更成功!”
增强自动化产品组合落地中国
在展会期间,西门子Industrial Operations X正式落地中国。这一针对工业生产和运营的自动化产品组合,能够将前沿信息技术(IT)与运营技术(OT)高度融合,助力工业企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同时,西门子Industrial Operations X具有开放且可互操作的特性,是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西门子Xcelerator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赋能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王海滨指出,当下的生产制造模式已经由劳动密集型的人工生产发展为全自动生产,Industrial Operations X将帮助工业企业由全自动生产提升到下一个阶段,即自适应生产。自适应生产是指工业企业根据生产的状态以及资源的供应去动态调整生产计划,或者说通过资源的分配来进一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Industrial Operations X的核心价值是通过最先进的IT技术来增强工业自动化,使工业生产过程更具适应性、自主性和韧性,能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实现生产制造从自动化到智能化再到自适应的转变。
Industrial Operations X通过将低代码、边缘计算、云计算和物联网 (IoT)等与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数字化服务相结合,行业领先的IT技术在生产现场得到应用,并将其模块化水平提升至新的高度,多项创新包括自动化编程的解决方案SIMATIC AX、基于Web的过程控制系统SIMATIC PCS neo、TIA博途软件、虚拟调试、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等。这一系列开放且具有互操作性的产品组合将进一步加速现已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得益于此,工业制造将更具适应性、更加自主,同时更加以人为本。
“在相当高水平的自动化前提下,如果再用传统的TIA自动化解决方案很难再帮助客户上一个阶梯。西门子应用AI算法加上工业边缘的整体组合新技术解决方案,可以进一步提升客户的良品率,真正做到降本增效。”卫岳歌补充道。“OT场景里的编程语言与IT编程语言非常不同,Industrial Operations X中的SIMATIC AX能够把IT的编程思路与PLC的编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对于高度定制化的产品,可以帮助工程师简化编程、调试的工作,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新一代伺服驱动系统发布
工博会期间,西门子在中国市场正式发布新一代伺服驱动系统SINAMICS S200 PN系列。该系统由精准的伺服驱动器、强大的伺服电机及易用的Motion Connect电缆组成,通过软件与硬件的协同,为客户提供面向未来的数字化驱动解决方案。SINAMICS S200 PN系列伺服驱动系统具有高性价比、易用灵活等优势,能够满足电池、电子、太阳能等行业领域的应用需求,助力客户优化控制精度、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行业蓬勃发展,传统行业也在加速改造升级,对生产过程的控制精度、运营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李雷表示:“西门子致力于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以SINAMICS S200为代表的新一代伺服驱动系统应发展之需而生。该系统采用数字化设计理念,将虚拟与现实驱动链无缝结合,助力客户实现成本、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平衡,从而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获得可持续的成功。”
SINAMICS S200 PN系列采用了支持PROFINET IRT的控制器以及快速的电流控制器,大幅提升动态响应性能。高过载能力能够轻松应对较高扭矩峰值,有助于提高生产力。该系统还配备高分辨率的编码器,能够响应微小的速度或位置偏差,即使是苛刻的应用条件下,也能实现平稳、精确的控制。得益于其紧凑的设计,SINAMICS S200 PN系列伺服驱动系统还可以节省多达30%的控制柜内部空间,实现最佳的设备布局。
王海滨表示:“在经济复苏与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之下,科技创新正成为激发中国工业新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西门子在不断探索创新技术的同时,也致力于挖掘现有技术的无限潜能,为更多工业场景创造价值,帮助企业实现提升韧性所需要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赢得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2023年9月15日,日立能源在重庆两江新区举办了全球变压器智能制造基地新址开业仪式。作为日立能源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重庆新工厂实现了数字化技术与生产制造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满足国内外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这不仅是当前智能化、全球化大背景下日立能源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日立能源2021年在全球宣布“2030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迈出的关键一步。开业当天,本刊记者采访了日立能源全球首席执行官方秦(Claudio Facchin)和日立能源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张金泉。
立足重庆
1998年,日立能源以重庆为起点,建立了在中国西部的首家合资企业——重庆日立能源变压器有限公司。经过25年的发展,公司的业务范围从最初的产品引进和销售,扩展到了研发、制造、销售、工程和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活动,目前公司拥有电力变压器、电抗器、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及变压器成套绝缘件产品及服务,还拥有超高压和特高压两座试验室,其中特高压试验室具备1000千伏交流变压器和±1100千伏换流变压器产品的试验能力,并引入了目前国内电压等级最高的7200千伏冲击电压发生器等全新技术设备。
方秦表示:“中国的能源转型亟需大规模、快速地部署创新技术。此次在华投建的全新变压器制造基地展示了合作伙伴及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紧密合作,并彰显了日立能源致力于在创新、数字化和人才领域加速投资,以构建更清洁、更灵活和更安全的全球能源系统的承诺。”
2023年初,公司正式迁入在两江新区打造的现代化智能制造基地,迎来了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通过引入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公司的生产流程更加快速和精准;同时该基地还配备了能源管理系统(EMS)等对设备和生产数据进行实时的获取、分析和改进,实现全价值链的降本增效。此外,基于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该现代化园区亦采用了多项环保举措来全面减少生产和运行的碳足迹。
张金泉从产品设计上举例说明了新工厂的减碳措施。一是为减少环境污染,变压器外壳漆喷涂的是有别于传统油性漆的水性漆;二是为降低损耗,新工厂通过特殊工艺将与变压器损耗息息相关的硅钢片剪切线进行了升级,如今新工厂的硅钢片最薄能剪切至0.18mm,这在变压器生产中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面向全球
据介绍,重庆工厂已成为日立能源全球最大的变压器研发和制造基地之一及日立能源亚太地区绝缘件制造中心。凭借在变压器领域的先进解决方案及全球经验,重庆工厂参与了国内外多个重点工程,包括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全球电压等级最高的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国内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特高压工程——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及全球最大单体光伏电站之一的阿布扎比Al Dhafra PV2光伏电站等。
“中国市场的需求是非常特殊的,中国在高电压、大容量还有研发速度方面的要求非常多。”张金泉表示,“日立能源的一大特点在于产品设计时会考虑到全球供应链。因此,重庆工厂的产品会由全球的专家来做评估与检测,能够充分体现全球合作以及供应链合作的重要性。”
多年来,公司向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输送了超过2000台电力变压器、电抗器及变压器成套绝缘件产品。在海外市场,公司的业务从传统的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一步拓展至沙特、阿联酋、巴林等电力需求高的新兴市场,目前出口订单约占总订单的近40%。
张金泉说:“得益于重庆多年来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有力支持,重庆变压器制造基地已成为日立能源通过全球领先技术和本地创新相结合、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日立能源将依托全新生产基地的智能升级与持续创新,进一步深化本土战略布局,并将继续携手客户与合作伙伴,为中国及全球的可持续能源转型做出贡献。”
助力能源转型
2020 年,日立和ABB电网业务组建合资企业。作为独立企业,两家公司在百余年里,技术创新和进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伴随新公司的成立,日立能源2021年发布了“2030战略计划”,并明确了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以领先技术领导行业的发展。方秦表示,“根据2030计划,日立能源实现其发展愿景的第一个支点是向市场承诺,会在技术领域,特别是在能源电力技术领域继续进行投资;第二个支点是为了加速推进可持续领域技术的应用,为了加速实现低碳目标,要持续创新,同时要加强与各方合作伙伴的合作。重庆新工厂正好说明了我们正在认真地执行我们的2030战略。”
随着能源系统去碳化的进程,发电侧的可再生能源占比日益增多,以及用电侧再电气化的加速,这对电网提出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将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在未来能源系统里,包括变压器等在内的电网组件,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整个电网韧性等来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方秦指出,日立能源将在涵盖其 4 个业务单元的三大领域发力:一是针对管理电网和电力应用领域复杂性的数字化产品;二是聚焦未来电能系统的关键技术———电力电子;三是加快可持续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如日立能源的OceaniQ 海底变压器技术,能保证产品在深达 3000 米的水域和极其苛刻的条件下稳定可靠运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可助力海上漂浮式风电场成功对接电网。
展望未来,方秦表示,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日立能源会继续加大在技术、产能甚至人才方面的投资,以保证全球技术领导者的地位。“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重庆新工厂展现出来的投资成果,引导大家共同创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为全球能源转型作出应有的贡献。”
...
近日,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暨第十届中国国际光储充大会在苏州的金鸡湖畔成功召开,亿纬储能携全新一代超大电芯储能电池LF560K亮相本届展会。亿纬储能解决方案中心高级经理刘石磊在展会现场接受了记者采访,就相关问题予以解答。
全新一代超大电芯储能电池亮点颇多
本次展会,亿纬储能带来储能全系列产品及电力储能、通信储能、户用储能解决方案,向广大客户及行业同仁全面展示亿纬储能的产品和技术。
据刘石磊介绍,本届展会亿纬储能发布的全新一代“Mr.Big”——LF560K储能电池有诸多亮点。LF560K容量提升至628Ah,拥有2.009kWh超大能量,12000+超长循环寿命,DCIR降低约8%,可主要应用于大规模、4h及以上的风光配储、共享/独立储能等应用场景。同时,LF560K具备极致技术创造力和生产想象力,以“更便捷、更安全、更经济”三大优势重新定义储能系统,可有效解决大规模电站时代的管理复杂化、热失控及经济性等问题。
1)更便捷。LF560K具有高效集成的特点,Pack的综合零部件数量减少47%,生产效率提高30%。簇级模块化、智能化管理,可以更加便捷。
2)更安全。采用全新一代“可呼吸”隔膜,可以有效降低内短路引发的热失控风险,引入车用NTP技术,实现隔热、防扩散,提供全方位防护,守护电芯安全。
3) 更经济。通过电芯、pack和系统的结构优化、极简设计和极致制造,成本双降,储能系统首购成本至少可降低10%。
刘石磊表示:“相信LF560K这款产品将会给用户带来更安全、更经济的储能解决方案,为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做出重大贡献。”
高度重视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储能行业发展过程中,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一直备受业内人士和用户重视。对此,刘石磊表示:“亿纬锂能始终坚持做好每一颗电池的初心,高度重视电池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通过完善的设计流程和测试体系,极度认真的态度对电芯制造过程中的2856个管控点做好管理,提高储能电芯本征安全。同时亿纬储能汇聚全球专家,掌握全系列锂电池核心技术,持续投入储能专用电池研发,积极参与行业标准指定,与产业界同仁一起构建高质量的电化学储能平台,为全球客户提供经济可靠的储能解决方案。”
以LF560K为例,在安全性方面,采用全新一代“可呼吸”隔膜,有效降低内短路引发的热失控风险,守护电芯安全,系统层面则引入车用NTP技术,实现隔热、防扩散,提供全方位防护。
在经济性方面,LF560K通过电芯、pack和系统的结构优化、储能系统首购成本至少可降低 10%。此外,在生产制造中革新,投入60GWh超级工厂实现规模化生产,工厂每GWh可以缩减人数60%,实现人均产值300%的提升,提高产品经济性。
刘石磊表示:“随着储能产业的不断发展,电池已从过往的一个电子元配件正式成长为关键组件。亿纬储能始终秉承以技术创新、极致制造和标准平台为基础,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助推储能产业发展,助力构建全球清洁能源体系。”...
蓄力三年,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强势回归线下,菲尼克斯电气携扛鼎之作赴约而至,向业界展示面向未来的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智能电动汽车、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智能物流和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从智能器件、自动化系统到智能解决方案,展示全方位连接智能世界的竞争力,勾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画卷。
菲家展台精彩持续绽放
菲常论点
坚定投资中国 二次创业 重新出发
顾建党
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执委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总裁
“立足中国、面向亚太、赋能全球,践行中国菲尼克斯电气2.0战略,打造数字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全价值链超级工厂。”
9月20日,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总裁顾建党先生应邀接受了传动网、运动控制/直驱产业联盟的采访。顾总在采访中提到,今年是菲尼克斯电气集团成立100周年,也是菲尼克斯电气来到中国、扎根中国的第30年。回顾菲尼克斯电气在中国的成长历程,我们有幸见证了中国黄金发展的三十年,感谢时代给了菲尼克斯电气无数的发展机会。菲尼克斯电气也坚持与中国产业共同发展,坚定融入中国,做最中国的德国企业。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将全球战略和中国战略深度融合,坚定投资中国。当前,中国产业进入新的转折阶段,菲尼克斯电气重新定位自己,理解市场需求,构建核心竞争力,二次创业,重新出发。以客户价值为原点,与客户一起创业一起成长,以开放共赢的心态共同打造健康发展的智能产业生态,与中国产业共同走向新的未来。
菲常论点
为中国“双碳”加速
朱韡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DC&BCF业务负责人
“从化石能源到新能源,从燃油车到电动汽车,从传统工业到数字工业,菲尼克斯电气全力加速‘双碳’目标的实现。”
9月19日,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DC&BCF业务负责人朱韡先生应邀出席了2023未来制造高峰论坛,他介绍了菲尼克斯电气将以“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立基于数据的业务模式,提供数字产品组合,开展数字化客户互动,打造数字化制造及业务支持流程。朱韡先生还提到,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将在南京溧水建立电动汽车基地,从能源到产品碳足迹,打造绿色智能工厂。
菲常论点
精益 智能 绿色
陈雷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
“菲尼克斯电气新一代绿色智能工厂,是精益的工厂、高度自动化的工厂、数字化的工厂和绿色的工厂。”
9月20日,在2023全球自动化和制造主题峰会上,菲尼克斯电气中国高级副总裁陈雷先生从精益、智能、绿色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菲尼克斯电气新一代绿色智能工厂。陈总还分享了菲尼克斯电气2030范围1&范围2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实现路径,菲尼克斯电气将通过提高能效、购买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自给自足、碳补偿及创新项目等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同期举办的CEC 2023年度最佳产品颁奖典礼上,菲尼克斯电气SPE交换机荣获工业连接与网络类最佳产品奖。
SPE交换机为面向未来的单对以太网解决方案奠定了基础,可实现低成本的资源节约型智能传感器集成。由此无需复杂网关和子系统。现场层数据将持续传输到互联网和云端。
菲常论点
绿色智造赋能全电气社会
邓晓巍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副总裁
“菲尼克斯电气全力推进智改数转,为客户提供智能工厂一站式关键产品和服务,打造场景化、轻量化、全集成一体化方案,让生产运营更简单。”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副总裁邓晓巍先生在2023MM新自动化论坛中发表了题为《绿色智造赋能全电气社会》的演讲,邓总介绍了菲尼克斯电气一系列减碳计划与措施,他还提到,随着产业数字化的推进,产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企业应在推行智改数转中积极拥抱新趋势。
论坛同期还举办了2023年度智能方案奖、创新产品奖颁奖典礼,菲尼克斯电气SPE交换机荣获创新产品奖。
以技会友 绿动未来
2023菲尼克斯电气产品技术交流会
看前沿技术,享智能制造。9月20日,2023菲尼克斯电气产品技术交流会隆重举行,菲尼克斯电气技术及行业应用专家,围绕可靠供电、全面连接、信号转换、开放式控制系统、一站式碳管理平台、新一代国标直流充电枪等创新产品技术,给出了专业的深度分享。
全电气社会描述了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供给方式,经济且不受限供应。其实现基础是全面电气化、网络化和自动化。
百年匠心传承,菲尼克斯电气始终秉承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理念,立足于市场需求,打造面向未来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加速行业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升级。
9月19日~9月23日,国家会展中心6.1馆E001展位,且看菲尼克斯电气在第23届工博会上交出的这份绿色答卷!...
近日,2023年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工博会”)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开幕,以“碳循新工业,数聚新经济”为主题,展现制造业在低碳化发展、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新成果、新趋势。阔别三年,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以“数字化加速,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工业”为主题重磅回归,全方位展示其贯通企业设计、建造、运营与维护全生命周期的诸多前沿技术与创新方案,分享生态圈建设成果,以此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推动工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在过去,能否及时推进数字化转型攸关一家企业的存亡;而现在,数字化转型的推进速度,决定了一家企业发展质量的高低。而随着“双碳”与可持续发展的话题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正逐步显现。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庞邢健表示,对工业企业而言,数字化加速和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两项长期战略。数字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可持续发展为数字化提供了新的舞台和发展动力。施耐德电气正在以全面的数字化加速能力与经验,助力企业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工业迈进。
重塑制造 绘就未来工业蓝图
随着工业领域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底层技术正全面重塑工业生产体系,推动新的生产要素、研发范式和商业模式的建立。这一过程不仅颠覆了原有制造体系,而且会影响工业的所有细分行业和产业链、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促使未来工业呈现出更加开放、高效与韧性、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特征:
开放:在当下的工业自动化领域,硬件和软件强力捆绑的封闭自动化系统依然存在着兼容性差、互操作性缺乏等弊病,阻碍了企业抓住升级迭代享受数字化红利的发展机遇。未来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将更强调开放性、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通过统一标准的开放自动化系统与日益开放的生态圈,任何参与者都可以创建可互操作的解决方案,促进协作和共同创新,共同推动行业发生积极持久的改变。
高效与韧性:高效的生产离不开高效的运营。未来的智慧工厂,将通过管理数字化、流程运营的电气化、供应链一体化,不断的提高效率与运营韧性,使其更加稳健、敏捷、高效、节能,从容应对来自上下游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挑战。
可持续:国际数据公司IDC的一项研究表明,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力的强弱,与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投入多寡及推进数字化转型力度大小等因素,有决定性的关联。施耐德电气认为,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软件、自动化系统和能源管理缺一不可。借助数字化和仿真软件,企业可以对工艺性能、电力、用水、材料进行可视化管理,从而有效优化生产制造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实现智能化能耗管理以及近零废弃。
以人为本:人社部、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当下的数字孪生、操作员培训模拟软件等新兴技术,正在赋能工业从业者。他们将以“数字原住民”的身份,摆脱重复性操作,从事更安全、更高效、更具价值的工作,建立更具活力、更具前瞻性的运营模式,更轻松、更有价值地实现业务目标。
融合数字技术 激发工业场景的更多潜力
迈向未来工业,离不开新技术快速研发与普及。在驱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多股交织的力量中,不断演进的5G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在为工业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为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带来新的思路。
当前,5G 在工厂网络中更为广泛的应用还聚焦在管理层级,更加深入的自动化控制领域,如逻辑控制、运动控制和过程控制等仍鲜有涉及。本届“工博会”举办期间,施耐德电气携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5G+PLC深度融合解决方案》白皮书,以实践探索5G与控制层连接所带来的价值。施耐德电气基于自身在精益生产、绿色智能制造和OT技术领域的丰富经验,揭示了工业产线全生命周期中的5G网络规划、部署、运维、性能要求与应用详解,展示5G为制造业生产模式带来的深刻改变。同时,将自身的成功经验分享给更多工业企业,与业界共同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共享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
可持续、数字化的供应链是迈向未来工业的重要一环。展会期间,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分享了与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联合出品的《迈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一流供应链——精益、韧性、绿色、数字化》洞察报告。针对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供应链管理挑战,报告提出极具指导意义和部署价值的供应链转型升级“最优解”,旨在为企业的供应链建设提供路径指引。
生态共赢 打造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范本
单一企业并不能仅凭一己之力掌控数字化世界,生态共赢是必然选择。多年以来,施耐德电气致力于打造一个共创共赢、合作共生的工业新生态,并持续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协作与创新,为未来工业不断注入澎湃动力。
在展会现场,施耐德电气与阳光泵业(天津)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聚焦高端智能设备的生产及运营,共同探索在数字化及软件层面的协作机会,不断完善阳光泵业在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优化节能减排,提升运营管理。双方将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范本,引领我国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此外,凭借自身在生命科学行业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沉淀,施耐德电气还与苏州科宁多元醇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针对科宁生产运营全流程的数字化低碳转型需求,施耐德电气将提供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全面提升科宁绿色智能制造的能力,共同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多元醇生产全自动化信息化示范性产线,引领多元醇行业乃至生命科学行业的数字化低碳双转型。
在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驱动下,中国工业的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转型正在加速。但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双转型,并不是工业发展的终点,而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启。施耐德电气本次参展,旨在通过工博会这个平台,能让更多工业企业了解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技术专长和可持续发展经验,并期待与更多工业伙伴携手,一起加速迈向开放、高效与韧性、可持续、以人为本的未来工业。...
2023年9月20日,美的工业技术旗下高创传动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下称:高创)与蓝格赛电气有限公司(下称:蓝格赛)于2023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聚焦PN线驱动器等产品与技术的研发、及其在产品市场的推广进行深度合作。
美的工业技术事业群高创公司总经理孙军凯和蓝格赛电气运动控制部总经理张炜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PN直驱驱动CDHD2S-PN是美的工业技术高创品牌与蓝格赛电气共同定义的直驱高性能伺服驱动器。其具备算法先进、功能全面等优势,可全面支持PROFINET总线,通过HD控制环优化伺服控制,全闭环控制消除机械误差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具备高带宽电流环路和业界领先的频率响应。此外,产品采用ServoStudio向导进行简单调试,可应用于半导体、光伏、锂电、3C、机床、印刷和食品饮料等行业。
根据战略协议,高创方面将借助其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售后服务资源及市场实践能力优势,为CDHD2S-PN保持产品竞争力领先与稳定供应保驾护航;蓝格赛则利用其在细分市场的渠道优势,助力该产品的市场推广与销售。双方将共同促进合作领域各类项目的获取和实施,并利用自身市场、业务资源优势,提供信息和资源共享,实现并推动全面战略合作,实现长期稳定地项目运营,推进双方共同发展。
美的工业技术旗下高创品牌1987年始创于以色列,深耕运动控制领域超36年。在以色列和国内分别设有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自适应非线性控制HD算法,在需要高路径跟随准确度和低整定时间的应用场景中具有很大优势。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锂电、光伏、CNC、3C、医疗等行业,尤其在机器人行业已实现驱控一体及视觉控制等全套机器人运动控制解决方案。
蓝格赛电气是全球领先的电气分销商蓝格赛中国全资子公司,蓝格赛电气业务区域以华东为中心,覆盖华南、华中区域,核心业务涵盖工业自动化产品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并致力于为新兴产业提供新型的运动控制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
十年磨一剑,三年始亮“锋”。9月19日,蓝普锋公司携自主研发的PLC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亮相2023上海工博会。
国际政治风云变化,高端产品进口不畅,关键领域产品国产化意识高涨,熙攘于工博会的观众人流,不仅关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发展动态,更在寻找性价比优异的国产化替代产品。本届工博会如往常一样大咖云集,中外产品、技术各展风采。蓝普锋PLC性能、技术比肩主流进口品牌,可堪担纲国产替代重任,受到了参展观众的热烈追捧。
本届工博会,蓝普锋以蓝白相间的清远特装风格亮相展会,以实物产品展示与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两部分内容,分别展示蓝普锋PLC产品以及行业应用价值。
产品展示分为通用PLC产品和行业专用自动化产品两个展示区域。
通用PLC产品包括RPC3000系列大型PLC、RPC2000系列中小型PLC。以虚实结合的展示方式,展示了RPC3000单机架冗余系统和双机架冗余系统。结合背板自带的冗余总线,蓝普锋大型PLC通过CE、CC、CH总线实现强大的主从站扩展功能。从高效的CPU平台到创新设计的通讯架构,以及高可靠性方案设计,RPC3000大型PLC均彰显了PLC国产替代的实力担当。RPC2000中小型PLC作为蓝普锋的经典之作,以小巧的体积,可扩展25个模块400多点IO的强大功能,给出了中型和小型PLC应用之间的最优性价比方案。
在行业专用自动化产品展示区域,展出了燃气发电机组控制器、空气源热泵控制器、热网专用控制器以及风力发电专用控制器。其中,相较而言占有较大展示空间的风电专用控制器,是蓝普锋2020年正式推出的基于大型PLC技术的风电专用产品。针对风电应用的特殊需求,该产品采用高性能硬件平台、低功耗设计、远程模块化自诊断等技术,塔基与机舱高效协同,适应风电场恶劣环境,通过实时以太网融入能源互联网,为蓝普锋进军新能源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解决方案展示区域,展示了洁净厂房控制系统、城市供热自动化、煤炭输送自动化、污水处理自动化以及冶金自动化等解决方案。一个个极致尽善的行业解决方案,凝聚着蓝普锋工程师对行业的深度解读,是蓝普锋产品在严苛环境中高效、可靠运行的生动案例,展示着蓝普锋PLC进行国产化替代的信心和实力。
蓝普锋PLC,是国产PLC品牌的“新星”;蓝普锋技术团队,是国产PLC研发及产业化的“老兵”。本着突破“卡脖子”技术,贡献国家工业安全价值的创业初衷,蓝普锋专注于国产PLC研发及产业化,十年磨一剑,今日在品牌竞技的工博会方得一展“锋”刃,与诸国内PLC品牌共同论剑国产替代。...
近日,由储能领跑者联盟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暨第十届中国国际光储充大会在苏州成功举办,北京索英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英电气”)揽获“2023年度最具影响力企业奖”和“2023年度储能大功率双向变流器供应商奖”两项大奖,同时发布了ES-2000K和ES-4000S储能变流升压舱新品。在展会现场,索英电气测控事业部解决方案总监孙伟接受了我刊的采访。
储能行业迎来高速增长期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在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孙伟指出,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系统都能发挥巨大作用。
在电源侧,随着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储能系统配合火力发电可以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在电网侧,储能系统可参与电网的调频、调峰,避免引起电力系统振荡,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在用户侧,企业配备储能系统可以进行峰谷套利,降低用电成本;还可以作为备用电源,提升供电的可靠性。
安全可靠成为业内关注重点
储能安全一直是储能行业备受关注的重点。孙伟表示:“索英电气始终高度重视储能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储能系统运行之前发现安全隐患,而电池检测是确保储能安全的重要手段。”
据孙伟介绍,索英电气针对电池检测推出的1600V电池测试系统采用先进的高频模块化结构,体积重量大幅减小,电流响应速度提升至3ms内,设备整体效率提高到95%以上,在提升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上具有重要意义。
索英电气推出的储能电池集装箱测试系统是专门针对MW级储能电池集装箱进行高压、大容量电池性能测试的新型测试平台,其功率密度高、一体化安装、测试精度高,完全满足国标测试要求。
孙伟指出,电池测试系统高频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高频化的测试设备体积和重量大幅下降,相比同类产品体积减少50%,重量减少2/3以上,更适用于在场地空间有限的工厂内进行测试。
高频化设备由于没有传统设备上的变压器,耗能可减少4%,噪声可降低至少5分贝,大大改善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高频设备相对于工频设备来说,由于频率更高,可大幅提升响应速度,更精准地对电池系统进行检测。
孙伟表示:“储能安全是行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电池测试是储能安全的重中之重。未来储能电池测试的发展将会随着储能行业的壮大和科研技术的创新,而变得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索英电气将继续发扬技术革新的精神,为储能安全保驾护航。”...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于9月13日在宁波隆重开幕,标志着新一届大赛正式启动。
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汪鸿雁,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第五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主、承办单位,各赛站承办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及重点企业、行业协会、投资机构代表和新闻媒体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在致欢迎词时表示,近年来,宁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指示,将工业互联网作为支撑制造业高端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全国率先开展“5G+工业互联网”试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保持稳步增长,欢迎全国优秀企业、人才集聚宁波。
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赵志国总工程师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扎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功能设施广泛覆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270余家,全国重点平台连接工业设备超8900万台。融合应用持续深入,工业互联网已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制定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新阶段工业互联网发展“1+5+N”政策体系,促进工业互联网与产业链供应链“链网协同”。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汪鸿雁表示,全国工商联高度重视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今年,全国工商联启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探索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专业服务企业、机构,搭建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持续开展数字化转型服务。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不断凝聚优势资源力量,共同助力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五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设置了多个赛题方向,希望有志于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和应用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进来,以大赛为契机,更深刻的洞察市场、更精细的打磨技术,以赛促学、以赛促进,推动企业竞争能力提升。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汪鸿雁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表示,浙江省高度重视“数字浙江”建设,全力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数字产业能级、数实融合赋能、数字要素价值、平台经济优势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他表示,希望在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进入高质量发展、大规模应用的新阶段,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能够打造一批成熟的解决方案,孵化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创新企业,进一步推进浙江省制造强省和网络强省建设,为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作出更大的贡献。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在开幕式上作“工业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前沿应用”主题演讲,从理论、技术、产业三个方面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他表示,人类现代社会发展已经迈过机械化时代、电气化时代、信息化时代,正在经历着向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和变迁,如今,国家的创新战略、人才优势、巨大市场和强大的国力,使得我们有机会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推进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
新一届赛事启动,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启动仪式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汪鸿雁,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蒋艳,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副局长王晓亮等领导以及第五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各赛站承办单位相关负责人一同上台,共同宣布第五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正式启动。
第五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启动仪式
第五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以“数字赋能·智创未来”为主题,以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目标,聚焦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痛点和产业发展需求,搭建工业互联网创新成果展示平台、交流合作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充分激发人才活力、释放创新潜力、增强转型动力,推动提升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以应用价值为牵引形成迭代创新、安全可靠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
本届大赛以新锐组和领军组两个组别分别进行比赛,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重点评审标准,赛题分为质量提升解决方案、产品服务化解决方案、工业大脑解决方案、稳链强链解决方案、绿色低碳解决方案等五个方向。报名参赛作品经过专家线上评审进行初赛遴选后,在宁波、北京、无锡、新疆、青岛等5个城市开展赛站决赛,各赛站自主设立奖项类别、获奖名额、奖金金额。赛站总决赛晋级的解决方案将在年底参加在宁波举行的全国总决赛,各组别的获奖解决方案将共同角逐全国总决赛的一、二、三等奖及多个单项奖。大赛组委会为获奖解决方案提供总金额为500万元的奖金池,额外还有其他丰富的赛事权益和政策激励。
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投融资工作委员会在开幕式现场举办成立仪式,旨在加强赛事产业服务。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作为国内工业互联网领域赛事之一,不仅是通过比赛的形式选拔出一批强复制性、可粘贴性的优秀解决方案,更注重整个产业生态链路的闭环发展,持续启动产业加速计划,推动优秀解决方案推广应用。
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投融资工作委员会成立
在大赛颁奖仪式上,参会领导分别为第四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总决赛获奖企业颁发了一二三等奖,及其他单项奖项。
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将坚持需求导向,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和规模化落地,不断拓展融合创新应用、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我国工业互联网赋能、赋值、赋智,不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3年9月4日,全球能源管理与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上发布了“一体两翼”创新成果,深挖数字化和服务的落地价值,助力行业共赢绿色高效与可持续未来。施耐德电气中压业务战略与行业拓展副总裁薛毅先生在服贸会现场接受了记者采访,对助力“数实融合”和加强校企合作等话题进行了阐述。
“一体两翼”加速“数实融合”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正在加速融合,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在180多年发展浪潮中,施耐德电气不断创新变革,最终经历四次转型成为集软硬件能力为一体的数字化转型专家,目前,正依托以软件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和让数字化落地到应用场景的服务体系,加速大力助推“数实融合”。
(施耐德电气中压业务战略与行业拓展副总裁薛毅)
据薛毅介绍,施耐德电气通过“一体两翼”行业解决方案来助力“数实融合”,同时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即以全新升级的全生命周期软件形成工业数字孪生和能源数字孪生,构建数字化技术基础。围绕四大场景(电气安全、电能质量、敏捷智造、能效双碳)全新升级服务体系,通过EcoConsult咨询服务、EcoCare运维服务、EcoFitTM适配改造服务为合作伙伴和用户创造价值,实现数字化价值落地。
薛毅指出,在推进“数实融合”落地过程中,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除了能够推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在帮助实现产业升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带来了更多可能。“双碳”目标下,大量分布式新能源的接入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新能源将是新型电力系统转型的重要支撑。施耐德电气通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革新,构建适应于更多新能源接入的基础设施。能源数字孪生和工业数字孪生密切协同,打造相互融合的能源系统,以更好地帮助新能源消纳。
薛毅表示:“通过技术创新,借助软件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升级,‘数实融合’正成为传统产业形态进化、流程优化以及推动提升效率和安全可靠性的有效利器。”
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再升级
实现“数实融合”,首先需要以软件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对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施耐德电气聚焦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管理两大关键领域,形成了密切协作的两大数字孪生。
工业数字孪生通过完整模型和丰富的功能模块促进IT和OT更好融合,满足多种场景需求。通过实时仿真和优化,帮助工业用户实现预测性维护,一体化运营。
能源数字孪生则围绕“源、网、荷、储”,覆盖从电气设备设计、建造到运营维护的全场景,帮助用户节约运营成本,提升效率、敏捷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据薛毅介绍,全新的ETAP生态系统深度整合了ETAP、ALPI、IGE+XAO、BIM Electric、AutoGrid等企业的系列软件解决方案,在统一的平台上,为用户的各个业务场景、模型和流程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基于ETAP数字孪生平台,能够打造一站式能源管理平台,为电气系统从设计、建造、运营到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搭建虚拟模型,并提供全面的分析,这将为亟需数字化应用的“源网荷储”各环节提供全新的选择。
“施耐德电气在电力系统软件方面不断进行迭代、升级,目前ETAP全球有1000多名志同道合、满怀激情的伙伴,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达到40%,一同打造结合软件、硬件和网络的完整解决方案,通过一体化平台赋能更多的行业用户。”薛毅表示。
校企战略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在服贸会现场,施耐德电气与上海电力大学、重庆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ETAP数字孪生仿真技术等展开全面协作,从而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为能源电力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培养更多数字化人才。
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黄冬梅表示:“在新工科快速发展、行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国家整合多个部门协同发力,将产教融合提升到新的高度,并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本次与施耐德电气达成战略合作,意味着双方将在数实融合、产教协作等方面形成更多新思路,并有效推动技术研究与应用场景的匹配、人才培养与就业实践的契合,从而共同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对于此次合作,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胡建林表示:“为服务‘双碳’目标等国家重大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重要意义愈加凸显。重庆大学与施耐德电气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的深入合作,通过建立ETAP数字孪生仿真技术与RT实时系统联合实验室,将行业的领先技术和人才培养高度的融合,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巨大帮助。”
“中国有非常完整的‘双碳’发展远景,如何在服务好中国本土市场的同时,能够结合中国的科研力量,高校的力量,将先进技术应用到全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施耐德电气将与更多优秀院校进行合作,为能源电力产业智能化、高端化、低碳化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共创绿色零碳未来。”在谈起产教融合时,薛毅如是说。
薛毅表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需要夯实数字化基础,施耐德电气将积极面对挑战,通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革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数实融合’有效落地。”...
近日,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在苏州成功举办,锦浪科技携新一代储能逆变器亮相本届展会。在展会现场,我刊记者对锦浪科技高级产品经理徐童进行了采访。
积极面对储能市场机遇和挑战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进一步增大,储能行业也随之迎来高速发展期。徐童指出,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有力促进储能产业的发展。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储能产品本身的优化升级。随着市场上储能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产品技术迭代升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锦浪科技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牢牢把握住市场高速发展的机遇。
徐童表示,在储能市场主要面对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随着储能市场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储能赛道,这也意味着竞争将越来越激励。
随着用户对价格越来越敏感,降本增效将是新能源市场和储能市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于生产制造商来说,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升竞争力。
随着新能源占比进一步增大,势必将对电网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储能系统需要在安全性方面进一步优化功能,助力新能源消纳。
锦浪科技将持续深耕光伏、储能行业,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积极应对挑战。
新一代工商业光储产品亮点颇多
在本届展会,锦浪科技重点推广的是两款工商业光储新品,采用的是锦浪最新6代技术平台。
据徐童介绍,PV模块——G6-PV60K-M旨在为工商业储能提供模块化的直流供电模块,采用标准机柜设计,具备4路MPPT,8路输入,追踪效率>99.9%,MPPT电流达40A,模块化安装灵活性高,能适应各种复杂屋顶并匹配各种高效组件,为用户带来最大化产量;产品具备丰富的安全保护功能,如直流防反接、防拉弧监测、接地故障保护、PID修复及电池保护等,安全可靠性大大加强。该模块可直接使用光伏组串为电池组充电,也适用于各种太阳能直流供电、充电系统,光储微网系统等场景。
对于大型工商业储能应用场景,锦浪科技推出了全新的模块级储能PCS产品——G6-PCS100K-M。该产品具备多种工作模式,支持离网、并网运行,可在多种模式之间智能切换,并兼具无功补偿及谐波补偿功能。另外,该产品支持多机并联扩容功能,可形成MW级的储能、供能系统,且负载适应性电网支撑性强,并支持外部EMS控制,可适用于多源互补、源网荷储和微电网等应用场景。
徐童表示:“锦浪科技始终高度重视产品研发、迭代,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全新的工商业光储系列产品将以更具性价比、更安全高效的卓越性能和智能架构,灵活应对各种应用场景,助力全球零碳目标达成。”...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于2023年9月8日-11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以“推进新型工业化 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中国国际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是投洽会的重要论坛之一。
9月8日上午,由中国通信学会、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的“2023中国国际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圆满召开。本届大会汇聚政产学研用等多方高层代表,聚焦工业互联网前沿,共商协同创新新模式,共谋发展新未来。开幕式由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主持。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信产部党组成员,原国家邮政局局长、党组书记刘立清在致辞中强调,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加速演进,工业互联网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互联,不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加速制造方式突破变革,已经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新的全面支撑。近年来,我国也高度重视发展工业互联网,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刘立清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把更高水平的工业互联网作为新时代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支撑,推动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实现新跃升。一是坚持政策引领,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研究推出新一轮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组合拳”,推动“5G+工业互联网”纵深发展。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体系,深化产融合作和产教融合,引导各类资本加大投入,加快培育高层次、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二是坚持创新驱动,着力破解规模化应用的技术难题。研究实施新一轮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制定实施一批急用先行标准,以标准化促进规模化应用。培育更多元、更优质、更专业的解决方案。三是坚持需求牵引,加快构建特色化发展的产业生态。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强大的协同赋能优势,切实解决转型痛点难点。突出行业特色,编制重点行业融合应用指南,推进标识“贯通”行动。突出企业特色,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融入工业互联网。突出区域特色,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进园区、进集群。
福建省政府党组成员康涛在致辞中强调,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拥抱工业互联网,有效推进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的变革。工业互联网正成为中国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福建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实践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深邃地洞察到信息科技发展的趋势,作出建设“数字福建”的重大决策,开创了数字省域建设的先河。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推进数字福建建设,系统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引导各类企业上云、用数,广泛应用数字技术,为制造业赋智、赋能。
国际电联前秘书长赵厚麟在致辞中强调,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都在努力加以开发利用。中国在这个领域进展神速,成果丰硕,业绩骄人。同时,他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出几点希望:一是强化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二是深化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小微企业,三是加强工业互联网的国际合作。希望大家抓住机遇,为全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明天作出更大贡献!
在演讲环节,多位国内外院士专家、企业领袖参会并作主题演讲,分享了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前沿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作《推进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题演讲。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志明作《智能制造的基础创新—以高档数控技术为例》主题演讲。同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Rahim Tafazolli、IEEE 标准协会主席袁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张晓彤、中国电信政企部产业互联网技术总监张东、中国联通 (福建)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孙振州带来了最新研究成果及思考,亮点十足,干货颇多。
大会开幕式上发布“IoTDB端-边-云原生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同期设置主论坛、云通信服务工业企业发展分论坛、工业互联网服务垂直行业成果推介会和19000平方米工业互联网展。以“网络直播+现场会议”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技术、应用现状以及发展成就,吸引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副组长、中国通信学会会士黄文玉,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原局长杨锦炎,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李文哲,福建省商务厅副厅长孟凡明,厦门市人大副主任陈琛等多位重磅嘉宾出席大会开幕式,主论坛嘉宾报告环节由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正局级)欧阳武主持。
作为前沿技术与产业融合的高端盛会,大会吸引数百家企业到场、各界相关人士“云端”相聚,线上观看大会直播的人数超500万,形成了产业凝聚力,增强了社会影响力,为达成产业共识、加强融通创新,促进行业内共建共享共赢,助力新型工业化贡献了力量。未来,中国国际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将继续肩负新时代赋予新型工业化的新使命和新内涵,聚焦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领域及前沿应用,发布行业创新成果,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领域高质量发展。
聚焦智能制造 九八投洽会打造开放共享数字生态
为贯彻落实国家制造业和科技化两个强国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2023中国国际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与本届投洽会,升级打造近2万平米智能制造及数字经济展、新能源及绿色创新展,这两个展区也是本届投洽会中设备展品最多的展区,高精尖设备如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氢能及新能源设施达到500多个,其中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70%。
鞍钢、西门子、博世、中船派瑞氢能、航天科工、华为、比亚迪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三一、华西、柳工、百度、京东、立白等10家中国500强企业,以及佳安氢源、氢璞创能、新氢动力等50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参会。
华西集团本次在投洽会展陈内容涵盖“建筑全产业链”上的“数字”、“智能”、“双碳”三大优势产业成果,以及厦门国际商务核心区项目。视听体验上,创新采用前沿裸眼3D、全息展柜、3DL折幕和智慧大屏等技术,突出华西数字优势,让观展人员沉浸式体验建筑世界。
华西自主开发的“善建云汐”数字化平台首次公开亮相,数字化转型成果已成行业典范,被全国推广,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齐头并进,初步建成了持续增长、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数字产业生态圈,为各级国有企业、建筑行业企业和华西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字支撑。
在大疆创新展位,首次在福建亮相的大疆FlyCart30无人机吸引众多展商、游客驻足。据展位工作人员介绍,FlyCart3支持货箱与空吊系统两种负载模式,适用于山地、岸基、乡村运输场景及各类应急场景下的物资运输。展位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是大疆第四次参加投洽会,感受到了投洽会的人潮和热情,超乎了预期。
酷影科技本次展出产品通过普通摄像头采集真人动作、人脸建模训练,实时生成对应数字分身的动作,利用算法替换不同种类的人脸,帮助跨境电商相关企业更好的打通外贸领域产品销售、品牌推广。酷影科技负责人告诉记者,参加投洽会公司接触到了很多精准的行业客户、商业合作机会;希望借助此平台更好的推广公司数字人直播的新技术,进一步扩大海内外市场。
第二十三届投洽会智能制造及数字经济展区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技术和应用的现状以及发展成就,同时也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更好的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领域高质量发展。...
零碳智慧园区将重塑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持续释放技术实力,用创新的“ABB中国方案”为市场提供可复制的低碳转型模板
ABB云边融合的零碳园区解决方案,实现“源-网-荷-储”精准调控
9月8日 – 11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在福建厦门举办。本届大会预计将吸引近100个国家和地区、近1000个客商团组、约8万名客商参加展会。投洽会致力于打造双向投资促进、权威信息发布和投资趋势研讨三大平台,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盛会之一。
9月9日,ABB电气中国总裁赵永占应邀出席了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办的第二十三届投洽会绿色中国•新兴环保产业论坛,并发表了题为“‘零碳’园区:园区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围绕ABB在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绿色领域商业机遇,分享通过产业低碳转型、建立能源微网、构建绿色生态三步走加速零碳园区的转型之路,以及讲解ABB“零排放愿景”低碳园区示范模板,为零碳生产、零碳建筑、 零碳交通等应用场景转型指明方向。
ABB电气中国总裁赵永占表示,“从发电端到用电端,ABB在清洁能源利用、能源效率优化、电气化率提升等方面持续探索和实践,为电力、工业、交通和基础设施行业的绿色转型找出提升能源和运营效率的可行路径。我们宏观上搭建大模型,微观上洞见使用场景,提供可复制、可扩展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用创新技术促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携手客户和合作伙伴共享‘碳中和’目标下的新机遇,谱写安全、智慧和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可持续发展是ABB目标的重要组成,贯穿于价值链的所有环节。ABB 2030年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关注赋能低碳社会、保护自然资源、推动社会进步,目标到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80%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可循环。
赵永占介绍,“当前,我们已经掌握降低园区碳排放的创新技术。智慧能源和资产管理技术是各类园区和建筑实现碳中和的有力支撑。” 早在2019年,ABB就推出了“零排放愿景”项目。该项目旨在运用ABB的各类产品技术实现新能源发电和储能、楼宇自动化在ABB自有设施的应用,用清洁能源驱动生产,为零排放的业务运营赋能。 同时,将这些先行先试的方案,复制或扩展到有低碳转型需求的客户现场,深度聚焦可再生能源管理、园区负荷柔性调控、电网需求侧响应,帮助客户和合作伙伴实现其碳中和目标。
经过近年的努力,ABB在北京、厦门和新会的生产设施已经转型为“零排放愿景”示范基地。例如,ABB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 – ABB厦门工业中心,采用创新的能源调控系统,集成新能源发电和储能系统的应用,用绿电驱动智能制造,成为智慧园区示范、新型电力系统需求侧响应示范、智慧微电网示范,通过10万平方米屋顶光伏实现50%电力的清洁能源替代,预计每年减少碳排放13,400吨。
ABB厦门工业中心部署ABB Ability™ ZEE60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对园区的“源-网-荷-储”进行精准调控。该平台接入光伏、储能、配电、暖通空调、照明、充电桩等能源设施,对整个园区的能源优化管理,并对接厦门供电公司,构建虚拟电厂,实现实时性的需求侧响应。
9月8日晚间,赵永占还应邀出席了本届投洽会的高端国际论坛 ——“鼓浪屿论坛”。他作为ABB代表与多国驻华使领馆、国际投资促进机构、外商协会、中外企业代表就持续投资和共享国际合作新机遇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ABB是最早参与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跨国企业之一。在1992年9月8日的投洽会上,ABB与中方合作伙伴达成合作意向,签订投资协议。同年,ABB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在厦门正式成立。经过31年的快速发展,ABB在华累计投资约190亿元,拥有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全方位的业务活动,27家本地企业。展望未来,ABB将在数字化、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进行战略布局,把握中国经济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
9月9日,2023辽宁储能产业大会在沈阳市沈北新区辽宁高端电力智能装备绿色双碳(储能)产业基地E1馆隆重召开。
(图:大会现场)
大会以“碳共享,储未来”为主题,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储能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话题,多方面、多角度探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政府、行业、产业搭建沟通合作、共享协作的平台。
此次大会由沈阳市人民政府、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沈北新区人民政府、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辉山经开区管委会承办,南源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协办。辽宁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出席大会,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靳国卫,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出席并致辞。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处长徐梓铭,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南源储能创始人、远鹏集团董事长左鹏强出席并致辞,省直有关部门、各市、沈抚示范区负责同志,相关企业及行业专家共约400余人参加大会。
(图:辽宁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 王新伟)
(图:辽宁省副省长 靳国卫)
辽宁省副省长靳国卫在致辞中说,辽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注重发挥新能源优势,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瞄准储能行业未来方向,打造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培育发展新动能。我们将继续引导储能行业规范化发展,搭建储能行业发展平台,从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提供支持,为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辽宁力量。
(图: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吕志成)
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在致辞中说,随着“双碳”战略深入实施,新型能源技术加速迭代升级,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将更多目光聚焦沈阳,以全新的理念、独到的见解,为沈阳储能产业发展建言献策;诚挚邀请广大企业家走进沈阳、投资沈阳,在储能产业项目、技术研发应用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新型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要素,是我国落实“3060”双碳战略目标、实现能源转型的必要支撑,也是我国实现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图: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 史玉波 )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致辞中说,储能产业已经迈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各类储能技术研究不断活跃,锂电池、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储能技术己达世界先进水平。史玉波认为,在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储能发展仍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开展专项政策研究,落实配套项目应用支持政策;需要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前瞻性储能关键技术研发布局。
(图: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南源储能创始人、远鹏集团董事长左鹏强 )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南源储能创始人、远鹏集团董事长左鹏强在致辞中说,南源储能一期12GWh储能PACK项目从洽谈到今天产品下线,用时不到3个月,创造了项目落地的沈阳速度,离不开辽宁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与鼓励,也深刻体验到省、市、区营商环境的“温度”“热度”与“速度”。左鹏强在强调:“感谢各级领导班子锐意进取的带领下,我们将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踔厉前行,充分发挥中国能源研究会智库价值,引才引智,成立辽宁储能产业研究院,打造院士/博士工作站,加快促进辽宁储能产业发展,吸引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沈北新区,为芯动沈阳、储能之都、千亿集群、振兴辽宁和加快推进建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动力,共赴中国式能源现代化新征程。”
(图:绿色双碳储能产业基地启动暨南源储能一期产品下线仪式)
据了解,大会期间辽宁高端电力智能装备绿色双碳(储能)产业基地第一台储能PACK正式下线,项目由南源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百亿元,未来将助力沈阳打造中国北方千亿储能之都。作为国内深耕储能领域的企业,南源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将携标准集装箱储能系统、215KWh工商业储能柜、户用家庭储能系统、便携式户外电源等四款储能产品下线,亮相大会的同时,分享储能领域技术革新与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的创新进展。
(图:南源储能一期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南源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已深度融合辽宁储能产业发展,用实际投产助力沈阳打造储能之都,引进储能上下游产业链助推千亿集群发展。本次大会,现场进行绿色双碳储能产业基地启动暨南源储能一期产品下线仪式。用不懈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减污降碳双赢,让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目前,我国储能产业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作为绿色低碳产业中位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次大会的储能产业巅峰对话环节,为全球储能行业呈现出更高质量思想碰撞及系统解决方案。
(图:论坛现场分享演讲)
会后辽宁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靳国卫,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徐梓铭处长,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左鹏强等领导一同巡视南源储能一期生产区和展厅。
(图:王新伟书记、靳国卫副省长、吕志成市长、左鹏强董事长等主要领导巡视南源储能一期生产区)
辽宁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指出,辽宁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基础雄厚,沈阳作为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新能源特别是储能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科创资源、应用场景等优势。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着眼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将新能源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风光氢”多能互补发展。制定专项行动计划,围绕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空气储能、氢储能等领域引育领军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布局基础设施,拓展应用场景,打造“储能之都”。希望广大有识之士积极参与,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政策链深度融合,携手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图:南源储能一期项目展厅)
下一步,辽宁将全方位加大储能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坚持规划引领,做好顶层设计,强化资金支持、人才引进、要素保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积极抢占储能产业发展新赛道、制高点,全力推动全省储能产业蓄能起势、快速成势,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新动能、增添新后劲。
(图:南源储能一期生产区)
新起点、新征程,南源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还将坚持长期持续的投入、建设与创新,打造出高质量、低成本与高安全的优质产品与解决方案,以储能全产业链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以新能源、新赛道、新担当助力沈阳打造储能千亿产业集群。...
“十四五”规划以来,碳达峰、碳中和等新型环保理念的提出,让储能领域的发展得到了更多人的瞩目,全国多省政策扶持,新一轮发展风口已经来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中国能源研究会高端智库作用,促进辽宁储能产业发展。9月9日,由沈阳市人民政府、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沈北新区人民政府、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辉山经开区管委会承办,南源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协办“2023辽宁储能产业大会”在辽宁高端电力智能装备绿色双碳(储能)产业基地E1馆(沈北新区沈阳先进制造产业园)拉开帷幕。
围绕“碳共享,储未来”主题展开,本次大会将邀请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辽宁省人民政府、省委宣传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科学技术厅,以及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等相关领导、储能上下游产业链专家、媒体以及业内头部机构齐聚一堂,直击行业发展痛点,共商应对能源时代下的机遇与挑战,为辽宁储能产业发展难题建言献策。
“2023辽宁储能产业大会”搭建辽宁储能产业交流平台,探讨储能产业发展路径和技术方案,从问题作为切入口,抽丝剥茧、溯本清源,重构思维,于创新中育新机有效路径。
作为争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南源储能笃定新型储能技术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国既面临着能源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的挑战,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储能技术关系到能源、交通、电力等多个重要领域的低碳变革,加快建设储能产业链条发展,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健康的能源产出与消费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打造沈北新区优质营商环境,培育壮大实体经济,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本次大会将聚焦储能产业发展热点问题,为储能产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赋能助力。
南源储能一直致力于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以践行双碳战略为指引,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南源储能将携标准集装箱储能系统、215KWh工商业储能柜、户用家庭储能系统、便携式户外电源等四款储能产品下线,以储能全产业链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以新能源、新赛道、新担当助力沈阳打造储能千亿产业集群。
我们诚挚邀请各界朋友欢聚在“储能之都”沈阳,共同为辽宁储能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深度融合IT 和 OT ,高度集成智能化子系统,赋能园区数字化和低碳化管理
与太仓市文教投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太仓智汇谷·科技创新园部署该平台,共同打造苏州科创载体示范项目
西门子今天正式发布智慧园区管理平台SC Insights X,其深度融合IT 和 OT ,打破园区运营管理的数据壁垒,将各大智能化子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统一的信息展示、数据分析、集中管理和整体优化,赋能园区数字化管理,并提升园区的数智融合能力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同日,作为该平台正式发布后的最新落地项目,西门子和太仓市文化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仓市文教投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对太仓智汇谷·科技创新园进行规划并交付西门子智慧园区管理平台SC Insights X,推进园区数字化和低碳化建设和升级,共同打造零碳智慧园区标杆示范项目。
“园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创新集聚地,也是能耗集中区。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对实现中国‘双碳’目标至关重要。”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智能基础设施集团解决方案与服务业务总经理闻其名表示,“西门子智慧园区管理平台SC Insights X通过提供富有针对性的‘绿色+数字’解决方案,将全面赋能园区实现降本增效以及数字化与低碳化转型,为零碳智慧园区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西门子智慧园区管理平台SC Insights X是一款集成资产设备、园区运营、企业管理等多功能综合应用平台,包括园区能碳监测、资产管理、出入管理、视频监控、招商管理等各大功能模块,并且通过其高度集成和兼容性强的特性,打破数据壁垒,将各大智能化子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统一的信息展示、数据分析、集中管理和整体优化,进而协助管理者快速决策,实现全方位一体化智慧园区信息管理。例如,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园区概览直观了解园区整体运营信息,并通过各场所配置的AI监控摄像功能,对园区内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分析和告警,并与门禁系统实现关联和管理协同,为园区内用户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和生活环境。同时,在园区的重点办公区域,配置西门子Enlighted物联网控制设备,可以实现对人员聚集程度、办公区域空气质量等相关信息的实时监测,结合西门子楼宇自控系统,实现在满足末端使用需求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实现节能降耗,助力零碳园区的实现。另外,从能耗管理角度来说,平台集成了西门子能碳管理平台ECX,实现了能耗数据看得见、碳排放足迹摸得清,为园区有效实现节能降碳建立了数字化底座能力。...
由亚洲光伏产业协会(APVI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CRES)、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CREIA)、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SFEO)、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SSTDEC)、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SNEIA)牵头并邀请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等19个国际机构和组织联合主办的“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简称“SNEC光伏大会暨(上海)展览会”)将于2024年6月13-15日在中国·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SNEC光伏大会暨(上海)展览会”从2007年第一届的1.5万平方米,发展到2023年的27万平方米,来自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共30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国际展商比例占30%,已经成为在中国、在亚州、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光伏盛会。
SNEC光伏展览会是全球最为专业的光伏展,其展出内容包括:光伏生产设备、材料、光伏电池、光伏应用产品和组件,以及光伏工程及系统、储能、移动能源等,涵盖了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SNEC论坛形式也格外丰富多彩,涉及光伏产业未来市场趋势分析、合作发展策略、各国政策导向、行业最前沿技术、光伏金融等,是向业界展示成果的机会。同期大会会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除“大会开幕式&主题论坛”、“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全球光伏前沿技术大会”、“全球绿色能源与光伏金融峰会”等活动外,还有“石墨烯前沿应用技术高峰论坛”与“能源互联网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等专注应用市场的研讨会。大会将为“政、产、学、研、金”各界创造一个国际化、专业化的合作交流与协同创新的机会。同期还有国际储能与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大会。
展出内容(展品属类):
光伏生产设备:
硅棒硅块硅锭生产设备:全套生产线、铸锭炉、坩埚、生长炉、其他相关设备
硅片晶圆生产设备:全套生产线、切割设备、清洗设备、检测设备、其他相关设备电池生产设备:全套生产线、蚀刻设备、清洗设备、扩散炉、覆膜设备/沉积炉、丝网印刷机、其他炉设备、测试仪和分选机、其他相关设备
电池板/组件生产设备:全套生产线、测试设备、玻璃清洗设备、结线/焊接设备、层压设备等
薄膜电池板生产设备:非晶硅电池、铜铟镓二硒电池CIS/CIGS、镉碲薄膜电池CdTe、染料敏化
电池DSSC生产技术及研究设备
半导体生产设备:全套生产线、光刻机、刻蚀机、薄膜设备、扩散\离子注入设备、湿法设备、过程检测等设备
光伏电池: 光伏电池生产商、电池组件生产商、电池组件安装商、代理商、经销商及分销商、聚光电池等
光伏相关零部件: 蓄电池、充电器、控制器、转换器、记录仪、逆变器、监视器、支架系统、追踪系统、太阳电缆等
光伏原材料: 硅料、硅锭/硅块、硅片、封装玻璃、封装薄膜、半导体、其他原料
光伏应用产品: 灯类产品、供电系统、移动充电器、水泵、太阳能家居用品及其他太阳能产品
光伏工程及系统: 光伏系统集成、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农村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检测及控制系统、太阳能取暖系统工程、太阳能光伏工程程序控制和工程管理及软件编制系统
系统工程施工设备与安全防护:电建施工设备、施工车辆、工程机械、维检修工具、高空作业车/台、脚手架、电力安全工器具、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其他
太阳能与绿色建筑:
太阳能热利用: 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太阳能集热系统、太阳能采暖系统、光热光电一体化太阳能产品、太阳能热水器制造设备、太阳能热水器原材料及配件
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 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光伏风能互补发电系统、光伏输配电器材、光伏模块及组件与设备、槽式线聚焦系统、塔式系统、碟式系统、集热管、储热设备及相应材料、热交换技术及产品、高温热传输技术及产品、系统控制
太阳能制冷系统及设备: 太阳能制冷产品及系统、空气能产品、太阳能中央空调、地源热泵空调
太阳能灯具及建筑材料: 太阳能草坪灯、庭院灯、太阳能路灯等光电产品、太阳能光伏玻璃、太阳能屋顶组件、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等
LED 技术及产品: LED 照明、LED应用产品、显示产品/数码标牌、零件、模块、套件等
太阳能配件: 太阳能互补自控装置与仪表、太阳能管材管件、太阳能控制系统、太阳能热管、真空管集热器、平板集热器、工程联箱、保温材料、冷热水泵、支架、光伏设备配件、电池等相关生产设备及配件材料
国际储能技术与智能电网
储能技术、设备及材料:
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超导电磁储能、飞轮储能、蓄热/蓄冷储能、蓄氢储能及其他可用于插电式电动车的储能技术、设备及材料;各类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铅酸蓄电池、智能电池、钠硫电池)、储能电源、超级电容器、可再生燃料电池等技术、设备及材料
储能电站及EPC工程:
BMS电池管理系统、PCS储能逆变器、微电网、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及相关配套设施
新能源发电并网与智能输配电:
并网逆变器、轻型直流设备、运行监控装置、并网控制系统、柔性输电设备、特高压输电设备、高温超导设备、高温超导电缆、配电自动化系统及保护装置、智能开关设备、变压器、互感器、智能组件、数字化变电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网自动化装置、输配电在线监测、故障诊断及自愈装置、电能质量监测、谐波治理及无功补偿、超导电工技术、各类新型电线电缆、复合材料、安全防护
电网调度与自动化控制:
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调度综合数据平台系统、电网安全与控制、智能巡检系统、一体化测控保护及消弧选线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电能监控系统及微机型继电保护、广域动态监测系统、电网稳定在线监控系统、配电网智能无功补偿装置、控制软件、遥控遥测装置、大屏幕显示系统、电力系统仿真
智能计量与用电管理:
智能电表及芯片、远程/集中抄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用电管理信息系统、负荷管理
终端、监控系统、检验装置、计量柜和元件、量测仪器、传感器、半导体
智能电网信息通信:
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多网融合技术、传输技术与设备、接入设备、光纤光缆、工业以太网、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及相关产品、厂内通信设备、电力线载波机、配套设备和仪表、数字微波通信设备、测试设备及仪器仪表、网络在线监视设备
其它
国际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商用车):
电动客货车、电动轿车、电动旅游观光车、电动高尔夫车、电动清洁车、混合动力客车轿车、太阳能电动车、轻型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微混、轻混、中混、重混和插电式混合)、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源天然等各种新能源清洁燃料、混合动力车辆及各种低排放环保节能型汽车;
动力驱动系统:
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驱动电机、电动控制系统、发动机、检测修复设备、相关测试、监控、防护仪器、相关技术;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
电力电容器、超级电容器、飞轮、逆变器、电热泵、电动助力转向、电动空调、轮胎、线连接、电磁技术、相关材料;涂料、变速箱、过滤器、化油器、排气系统;车桥、转向、制动、悬挂系统;车身用附件;电机电器、电子器件、电器系统、电路、轮毂、轮胎等;
汽车设计:
整车设计、系统控制设计等。
充电设施:
充电站,充电桩;充电站智能网络项目规划及成果展示、加油站扩建充(换)电站、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展示、太阳能、风能互补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技术产品、充电站配电设备、充电机、电能监控系统、有源滤波装臵、变压器、配电柜、电缆、 直接充电设备、管理辅助设备、充换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停车场充电设施、智能监控、充电站供电解决方案
F.其它
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组委会
联系人: 姜先生
手机/微信:13651766051
邮箱: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d2091bcead614d0c1a434af059e623f7').innerHTML = '';
var prefix = 'ma' + 'il' + 'to';
var path = 'hr' + 'ef' + '=';
var addyd2091bcead614d0c1a434af059e623f7 = 'james.jiang' + '@';
addyd2091bcead614d0c1a434af059e623f7 = addyd2091bcead614d0c1a434af059e623f7 + 'snec' + '.' + 'org' + '.' + 'cn';
var addy_textd2091bcead614d0c1a434af059e623f7 = 'james.jiang' + '@' + 'snec' + '.' + 'org' + '.' + 'cn';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d2091bcead614d0c1a434af059e623f7').innerHTML += ''+addy_textd2091bcead614d0c1a434af059e623f7+'';
QQ:471393554
网址:www.snec.org.cn
...
展会主题:SNEC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展览会
展会时间:2023年11月1-3日
展会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由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亚太新能源行业协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与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SNEC第八届(2023)国际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简称“SNEC第八届国际储能两会”)将于2023年11月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同期举办SNEC第六届(2023)囯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和装备及应用(上海)大会暨展览会。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提出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新能源在整个能源体系中的比重将快速增加,储能作为这场能源革命的关键支撑技术,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家以及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储能利好政策,国内外大规模储能项目陆续启动,储能技术呈现出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百家争鸣”局面。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储能,或扩产或跨界合作,储能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伴随着中国储能产业的迅速发展,“SNEC第八届国际储能两会”已成为全球最具专业化、国际化、规模化的储能大会暨展览会,其展出内容包括:储能技术及材料、储能设备及组件、储能系统及EPC工程、软件开发及信息通信,电池资源回收及利用、电池测试与认证、电动汽车充换电及配套设备、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输配电系统及设备、节能及综合能源服务设备、智慧能源建设及配套设备等,涵盖了储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推进储能产品及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机制建立,对接市场与资本。
“SNEC第八届国际储能两会”将邀请储能领域的权威科学家和院士做储能产业前沿技术的主题演讲,邀请全球金融和分析机构的资深分析师做关于投融资与产业趋势的主题演讲,还将邀请国际国内储能业界的领袖出席。大会将努力为“政、产、学、研、金”等各界搭建一个国际化、专业化的新型储能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探讨储能全产业链的技术突破和商业化发展的可行性路线;推动储能基础研究与应用对接;提升储能应用工程创新能力,实现源、网、荷、储的深度协同发展。
我们热忱地邀请您参加“SNEC第八届(2023)国际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共同引领行业创新之路,为推进全球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做出贡献。
时间安排
布展:2023年10月29日 13:00-18:00
2023年10月30日 9:00-22:00
2023年10月31日 9:00-22:00
展览:2023年11月1日 9:00-17:30
2023年11月2日 9:00-17:30
2023年11月3日 9:00-13:00
撤展:2023年11月3日 13:00-22:00
展出内容(展品属类)
储能技术及材料:
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抽水蓄能等物理储能技术及材料(压缩机、泵、储罐等);锂离子电池:各种材料体系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锌溴等储能技术及材料;铅酸蓄电池、铅碳电池等储能技术及材料;钠硫电池、水性钠离子电池、新型电池等化学储能技术及材料;镍氢电池及相关材料(镍带、隔膜、粘结剂、电解液等材料);氢储能及燃料电池:氢气生产/供应设备、氢气储存设备、加氢站、燃料电池系统及组件、燃料电池相关设备及装置、测试及分析仪器,燃料电池整车等;储热/冷、熔融盐储热;超级电容、超导储能等;
储能设备及组件:
IGBT、功率模组;储能逆变器PCS、储能电芯及PACK、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消防设备;储能集装箱;配电设备(开关柜、电缆、交直流开关、接触器、连接器、交直流电表等)、集散控制系统DCS、远程测控设备RTU、换热器设备;整体储能设备(如户用储能产品、集成式工商业储能柜、移动储能车)
储能系统及EPC工程:
分布式能源与储能系统:微电网、用户侧储能、户用储能系统、军用储能系统、无电人口地区储能系统;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电网侧规模化储能系统、并网逆变器、调峰电站、调频电站、火电储能联合调频系统;通讯基站储能;轨道交通储能能量回收系统;数据中心电源、UPS电源、移动电源等储能电源
软件开发及信息通信:
能源网络运营商、能源网络开发商、能源数字服务商、信息能源系统集成商、信息能源融合应用开发商、储能信息网络软件开发;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多网融合技术、传输技术与设备、接入设备、光纤光缆、工业以太网、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及相关产品;
电池资源回收及利用:
电池行业用三废处理设备、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技术与设备、电池残值检测设备;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电池评估系统等。
电池测试与认证:
各类储能电池测试仪器、设备防护、智能评估诊断技术;安全认证机构等;
电动汽车充换电及配套设备:
充电桩、充电站、充电站配电设备、停车场充电设施及智能监控设备;电动汽车储充换电站、车电互联、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输配电系统及设备:
光伏系统及组件设备、风电系统及组件设备;并网逆变器、轻型直流设备、运行监控装置、并网控制系统、柔性输电设备、特高压输电设备、高温超导设备;高温超导电缆、配电自动化系统及保护装置、智能开关设备、变压器、互感器、智能组件、数字化变电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网自动化装置;输配电在线监测、故障诊断及自愈装置、电能质量监测、谐波治理及无功补偿、超导电工技术、各类新型电线电缆、复合材料、安全防护等;
节能及综合能源服务设备:
工业节能用储能技术、光伏热电联产、燃气冷热电联产、燃气分布式发电系统、清洁供热系统、储能与综合能源服务
智慧能源建设及配套设备
欢迎垂询
SNEC第八届(2023)国际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组委会
联系人:姜先生
手机/微信: 13651766051 qq:471393554
邮箱: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34c3cc9a6f94e1c956b42acff03af07d').innerHTML = '';
var prefix = 'ma' + 'il' + 'to';
var path = 'hr' + 'ef' + '=';
var addy34c3cc9a6f94e1c956b42acff03af07d = 'james.jiang' + '@';
addy34c3cc9a6f94e1c956b42acff03af07d = addy34c3cc9a6f94e1c956b42acff03af07d + 'snec' + '.' + 'org' + '.' + 'cn';
var addy_text34c3cc9a6f94e1c956b42acff03af07d = 'james.jiang' + '@' + 'snec' + '.' + 'org' + '.' + 'cn';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34c3cc9a6f94e1c956b42acff03af07d').innerHTML += ''+addy_text34c3cc9a6f94e1c956b42acff03af07d+'';
...
苏州舞台,汇聚世界精彩;开放窗口,传递合作力量。EESA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于9月1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储能展以展会互促、展产联动、展城合一为原则,紧密发挥联盟自身优势,竭诚服务各位参展商,加强了储能行业同仁的交流合作,带动了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储能伙伴共赴商业成功。
高层相聚 盛大开幕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曹发山、储能领跑者联盟理事长杜笑天、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渠道销售总经理郭德敬、瑞达国际集团董事长胡家达出席开幕式并发布致辞,预祝展会圆满成功。随后曹发山、李超、徐会军、高彦超、惠东、周锡卫、叶军、顾亦磊、袁宏亮、张军军、丁春祥及众高层领导举行了剪彩仪式。
高能盛展,规模宏大
EESA第二届储能展汇聚国内外近千家参展商,链接全产业链上中下游环节,全力打造储能智慧生态圈。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毗邻金鸡湖,地理位置优越,联盟承载众企厚望,打通纵横脉络,九馆全开,横揽十万平方米,展览规模、展览产品、展商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再获行业佳绩。
展品超前,实力出众
本届展会共亮相超1000件展品,各家展台携众多系列热门产品实力登场。另外不少展台还准备了实体及电子产品宣传画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和资深客户等人士的青睐与支持,前来咨询洽谈者众多。这些展品不仅颜值出众,而且实力超群,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还有更多储能中坚企业为我们带来了前沿展品,我们可以关注其宣传渠道领略更多精彩!
多元活动 趣享全馆
30日当天,储能竞技馆活动火热开场。“以下哪个发展阶段属于电化学储能市场的示范应用阶段?”“哪个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知识竞答活动环节中,参赛选手对答如流,轻松斩获活动积分。另一边的储能系统拼配挑战赛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只见比赛刚开始就有选手向裁判示意项目完成,组装的又快又好。“趣味套圈”吸引来高人气,很多人都跃跃欲试,“能量决斗”活动也是“智”“力”并用,奋楫争先,跨越赶超。现场氛围高涨,欢呼声不断,为展馆现场带来了轻松有趣的多巴胺,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观众的储能知识储备和储能行业素养。
捷报频传 广受认可
本届展会捷报频传,其位于行业前列的办展水平多次受到客户和观众的高度评价。展会期间,联盟主办方为展商合作搭建多种曝光渠道,一是举办新品发布会。打造储能核心企业的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邀请上百家专业产品经理为您介绍产品优势和特点,现场座位爆满,不断有观众涌上前来积极提问互动,成为展商对外展示的绝佳窗口。
二是推出集章打卡活动。通过在主办方展台或者北德领取活动地图,前往20余家企业展台集章,集齐一定数量后就可以获取抽奖资格。该活动一经推出就人气非凡,出现了“一章难求”的火热情况,为本次参与企业大量引流。
三是提供资深媒体采访。在主办方VIP采访间里,企业高层和精英大咖正分享资深行业经验,展望储能前景,构筑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本届展会共邀请30余家媒体,从知名大众媒体到资深行业媒体,都将对会议给予最及时、多角度的传播。展会还采取图片+视频全程即时传播,经过前中后期多轮次的深度宣传和媒体传播,会议相关热点将在储能产业链及媒体圈中引爆,曝光力度空前。
三日盛宴,圆满落幕。展前EESA统筹各方资源,凝聚多方力量,在此衷心感谢政府领导、合作伙伴、参展企业、媒体记者、广大观众等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EESA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的顺利召开离不开你们的悉心指导与关心重视。
我们将会以此次展会为契机,认真总结不足,完善提高水平,为下一次的参展商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联盟将会再次以储能人的热情与激情,全力以赴开展工作,EESA第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将会以更高规格和更大规模为行业带来惊喜,为同仁带来商机,让我们明年相聚!...
8月30日晚间,正泰电器发布2023年半年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8.50亿元,同比增长17.91%。其中,在传统动能回落、投资增速趋缓、出口下行等不利局面下,正泰国际收入复合增速超过30%。
作为最早一批跳出浙江、接轨上海,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进而走向全球的民营企业,正泰在海外市场取得的亮眼成绩,背后是其多年全球化布局奠定的深厚底蕴。在国际化市场开拓中,正泰不断追求“全球区域本土化”,持续深化“地瓜经济”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落地,推进亚太、欧洲、拉美、西亚非洲等区域总部建设,逐步成为中国民营经济“走出去”的样本。
本土化战略升级,正泰国际各大区实现高速增长
报告期内,正泰国际克服复杂多变的国际营商环境,实现营业收入23.19亿元,同比增长29.14%。其中,大欧洲地区收入同比增长40.93%;北美地区收入同比增长52.27%;西亚非地区收入同比增长20.09%。
正泰国际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国际营商环境复杂多变,各大区实现了高速增长,有赖于不断深化全球本土化战略,持续提升海外子公司国际化和本土化运营能力,加速海外区域总部研产销一体化建设,从而支撑国际业务快速增长。报告期内,正泰国际聚焦区域特点,注重行业细分和纵深,重点培育光储充数等4大新兴行业,公司坚持深挖客户价值,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新增一级经销商40+,大型批发商集团5+,新增15家KA。
今年6月30日,正泰韩国子公司及体验中心正式成立,以可再生能源、能量存储系统、电动汽车和输配电等为主要业务领域,为当地提供电力全产业链的最新解决方案。作为全球知名的智慧电能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提供商,正泰的业务已经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涵盖了低压电器、智能电气、仪器仪表、绿色能源等电力全产业链。伴随着本土化战略的稳步推进,正泰通过业务整合和产业升级,打通供应链,优化服务链、建立生态链,继续深化实施全球制造产能布局计划,搭建区域集成供应雏形,加快产业融合,推进区域总部建设,为全球能源电力提供创新型集成技术服务。
多重利好叠加,海外光伏市场多点开花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光伏产业从三头在外——原材料、设备、市场在外,大量利润被截留的局面,发展到了全产业链齐备,在国际竞争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的情况。2023上半年,随着全面复工复产促使电力需求恢复,以及产业链价格下降带来终端发电成本下降,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为国内企业“出海”带来诸多利好。
今年上半年,正泰电器持续推动电站和户储市场开拓,在光伏领域的海外“战绩”也相当亮眼。国际业务方面,北美市场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本土化团队,凭借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本土化服务,赢得了光伏市场的良好口碑,工商业市占率多年第一。韩国市场通过实施与韩国现代集团的战略合作,成功打造Boongeo-9MW、ASK Namjido-ri 9MW等光伏发电项目,逆变器市占率连续第一。欧洲市场方面,补充当地产品认证,新签西班牙,奥地利,保加利亚等多国代理,获取大额订单。
此外,正泰持续优化电站资产运营,报告期内,与合作伙伴成立合资EPC公司形式承接欧洲EPC业务,签单体量超1GW,储备项目进展良好,正泰德国Schoenermark 65.4MW项目成功入选德国电价补贴光伏项目,进一步增加了收益,为后续电站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数智低碳持续赋能,打开合作共赢新空间
当前,在全球供应链本土化、区域化、分散化趋势更加凸显的形势下,数字化是赋能全球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随着能源转型和全球碳中和愿景的持续推进,绿色低碳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日前,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指导、格物致胜编制的《中国低压电器市场2023白皮书》认为,在海外市场,以正泰为代表的低压电器龙头企业,通过在海外设置区域总部、区域工厂等方式,正逐步完成从贸易向本土化经营的转型,且顺应数字化、绿色低碳转型的趋势,不断寻求海外新兴业务机会。在“走出去”过程中,“数智双碳”已成为正泰的主基调。
今年,正泰与沙特当地优秀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并将建立本土工厂,持续把近年来在高质量发展中形成的产能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等向国际市场输出,并不断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本土化产业链,以正泰的技术及研发能力,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培养更多电气能源领域人才,助力沙特实现“2030愿景”中提高工业制造本土化及能源转型的战略目标,持续获得当地客户的青睐,打开了合作共赢发展新发展。
与此同时,正泰在海外拓展中,依托自身的品牌、技术、渠道以及全产业链系统集成优势,将创新、绿色、开放等理念融入国际化项目选择、实施、管理的方方面面。在泰国、西班牙、美国、保加利亚、土耳其、印度、罗马尼亚、南非、韩国、日本、荷兰、越南和埃及等多个国家开展光伏电站建设与EPC服务,实现了项目与当地更好地融合发展,携手合作伙伴实现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共筑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新态势。...
作为中国储能全产业链资源整合的第一平台,储能领跑者联盟将于2023年8月30日-9月1日举办EESA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本次展会落地苏州国际博览中心,规模高达10万平方米,来自全国各地超过1000多家储能核心企业将共襄盛举。
作为2023年下半年受到众多瞩目的储能垂直类展览会,我们将致力于打造一体化的储能全产业链生态圈的交流,致力于为储能企业提供全方位展示品牌与技术的机会,建立更多优质高效的交流与合作渠道,与行业共生,携行业同进。期待与您相聚8月底的苏州!
本次展览会,我们选址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共计10万平的展览面积,涵盖9大场馆(B1-E1、C3-G3),吸纳了近1000多家展商入驻,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储能垂直展览会,我们吸纳了涵盖先进材料,先进器件,先进工艺设备,先进储能制造装备,储能专用电芯与多种储能技术,储能型双向变流,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电芯模组设备,系统集成与EPC投资,电动汽车充换电及配套设备、输配电系统及设备、节能及综合能源服务设备等等全产业链的展商。
各大展商将带来2023年储能行业新品近200+现场发布,数千件储能展品呈现,给行业带来更多产品的感官盛宴。本场展览会,我们邀请到了包括海辰储能、阳光电源、宁德时代、南都电源、鹏辉能源、远景、科华数能、天启鸿源、瑞浦兰钧、天合储能、双登集团、华为数字能源、特变电工新能源、上能电气、海基新能源、正泰电源、领充新能源、三晶、盛弘股份、亿纬储能、中天储能、锦浪科技、科士达新能源、电工时代、亿兰科电气、智光储能、楚能新能源、首航新能源、国网综能集团、四象新能源、沃太能源、固德威、派能科技、盛虹动能、威睿公司、汇川技术、采日能源、南瑞继保、中车株洲所、奇点能源、双一力储能等等众多行业知名企业齐聚苏州,共同探讨储能发展又一新阶段。
展览同期活动
EESA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储能竞技馆强势回归!本次玩转储能竞技馆活动相较上一届更加精彩,馆内划分为多个游戏区,例如“储能知识问答赛”、“储能系统拼配挑战赛”以及“能量决斗”等热门活动。在这里,挑战者可以在不同游戏区域体验储能相关的竞技游戏,“积分兑换”和“趣味套圈”区域更有精美礼品等你来拿!
由储能领跑者联盟与TÜV北德联合发起的集章打卡活动,目前已有二十多家光储充领域企业参与。参与企业均为储能产业链每个环节的代表企业,包含但不限于电芯、BMS、电池pack、逆变器pcs、集成商等。在TÜV北德“SAFETY GO NORD安全指北”专栏的活动主题下,吸引观展嘉宾共同关注储能产业链的安全问题,与企业共建高质量传播内容。
新品,始终是展会的主角,本次的新品发布会堪称全场最值得期待的环节之一。我们将宣发由上百家储能核心企业带来的储能新品,各展商以创新、安全、节能为原则,聚焦关键技术突破,结合独家优势,进行差异化研发,从细分领域拓宽市场,其中包含了电芯产品、逆变器产品、系统集成类新品及整套的完整解决方案,以不同产品应对不同场景需求,推动产业链提质增效,不断扩大储能规模化应用,合理构建储能产品新生态。
展览同期论坛
同期会议:第十届中国国际光储充大会
时间:2023年8月28日下午13:50-8月29日晚17:20
地点:苏州金鸡湖凯宾斯基大酒店
光储充大会发展到2023年以来已进入了第十届,本届大会,我们传承了往届光储充论坛的议题内容,本场共设置了8大分论坛,展开最聚焦、最前沿、最深度的储能行业市场解读。同时,我们邀请到了政府领导、五大六小相关专家、核心企业高层领导以及聚焦各不同细分板块的专家们,将在现场带来最前沿的解读!
简版议程
8月28日
08:00-18:00 大会签到
09:30-11:40 储能领跑者联盟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仅限会员单位参加)
大会正式开始——分论坛
13:50-17:40 分论坛一:能源变革与储能创新技术发展
13:50-17:40 分论坛二:储能商业模式应用与综合能源融合发展
13:50-17:40 分论坛三:新型电力系统与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13:50-17:40 分论坛四:新型储能电池技术与应用
8月29日
分论坛
08:50-11:40 分论坛五:储能电站规划运营与商业模式分析
08:50-11:40 分论坛六:用户侧储能与虚拟电厂的探索与实践
08:50-11:40 分论坛七:储能产业发展及投资路径
08:50-11:40 分论坛八:储能政策标准解读与安全问题剖析
主论坛
12:50-13:30 闭幕致辞
13:30-16:00 全体大会
16:00-17:20 巅峰对话
18:50-21:00 EESA星光颁奖晚宴——“中天&贝盛储能之夜”
8月30日
08:40-09:00 EESA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开馆仪式(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1馆前厅)
15:50-17:30 碳中和S50.储能领袖闭门会(限邀企业参与)(苏州国际博览中心A馆108-110室)
18:50-21:00 汇川之夜(苏州文博诺富特酒店玲珑厅)
2023年,联盟全面升级会员服务,目前吸纳了近百家储能产业核心企业入会。联盟为赋能行业,在政策、项目、技术等多方面发力,依托于联盟强大的数据库,我们以储能产业链地图、储能白皮书、储能季报、月报、行业分析报告等为载体为各会员单位提供了多场主题分享,不断精研行业,助推产业发展,展会现场,我们将在主办方展台带来更多行业资讯,敬请关注!
更多展会资讯,请关注展会官方网站“https://www.eesaexpo.com/home”和展会官方微信号“EESA储能展”以及"储能展"小程序。
2023年8月30日-9月1日,期待与您相会于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扫码报名
活动联系人:Yuumi 13651866301(同微信)...
近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国家电网携手合作,香港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上海国际储能技术应用展览会」(以下简称ES Shanghai储能展)与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重磅宣布,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作为“协办单位”,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战略合作旨在依托双方优势资源,针对储能行业创新快速发展,在展览展示、国际交流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增强市场认可度,以高质量的服务帮助国内储能事业,助力产业发展。
【ES Shanghai储能展】与【EP 国际电力电工展】、 【CDCE 国际数据中心展】、【IBG智能建筑暨节能技术展】同期举办,四展联动,资源共享,即将于 2023年11月15日至17日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1-N5)隆重举行,面积扩大至60,000平方米,汇聚1,300家中外知名展商品牌,为观众呈现一场不容错过的视听盛宴。届时,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同期将举办论坛“新型储能(上海)绿色生态发展论坛”,同时携会员单位现场隆重亮相。
免费预登记参观展会
联手加强创新 促进新型储能布局
众所周知,发展储能技术是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的必要条件,储能技术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比例,降低对电网的冲击,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当前行业正不遗余力地加强创新,以实现循环经济,达致可持续性发展。
对于本次合作,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张健副秘书长介绍到:“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成立于1988年,是经国家民政部注册批准,具有法人资格,为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国家一级协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是根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章程》而设立的专业分会。作为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的下属的二级分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会员诉求为根本、行业发展为目标、政府要求为导向,致力于推动我国储能行业创新协调发展,引导储能全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支撑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完善发展战略为己任,成为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进步的先锋力量。通过与ES储能展的合作,我们希望加强储能行业的技术发展及交流,提升用户信心,加速储能行业厂家及CBES会员单位的业务增长。”
ES储能展承办方雅式展览项目总监邓庆寿表示:“ES Shanghai储能展非常高兴能够与行业重要组织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合作,共同促进新型储能行业发展。我们知道,中国正面临电力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与能源结构的转型。电力结构中,新能源电力的占比在逐渐攀升。作为已经在电力行业深耕细作三十年的「上海国际电力电工展」(EP 电力展),累积丰富的发电侧电网侧资源,为配合市场高速发展及借助平台优势引领电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为积极响应市场热烈需求,ES储能展计划于明年将再下一城扩大展会规模,加开新展馆汇聚更多国内外的行业领军企业、专业机构和技术专家,展示创新的储能技术和解决方案,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增强储能产业的竞争力。”
图:合影
贯通储能产业全生态,加快加深连接用户资源
EP电力展暨ES储能展汇聚了电网侧及发电侧丰富资源,获得“五大六小“ 的全力支持及参与,包括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还有华北电力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协鑫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深圳数字基础设施分会-新能源工作等,共同促进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知名品牌及龙头企业亦将带来新技术新产品亮相,包括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特变电工、华为、科华、盛弘、正泰、长园、纬景储能、永泰、科林、许继、西电、施耐德、西门子、ABB、安科瑞、康晋、电管家、英威腾、华鹏、爱维达、朗进、佳力图、海信、申菱、一舟等。此外,ES储能展亦会重点邀请全国各地工商业储能用户,与展商进行商业洽谈及配对活动。
行业发展欣欣向荣,ES Shanghai储能展将整合最具实力的储能用户:发电、电网、数据中心、通信、工商业等,集聚一堂,共谋发展。包括有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分会、雅式展览共同主办的 【CDCE 国际数据中心展】及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电气分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电气分会指导,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雅式及《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杂志社主办的【IBG智能建筑暨节能技术展】同期举办,四展联动,资源共享。
ES Shanghai储能展2023年展会预登记已开启!
登录ES Shanghai储能展官方微网站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即可参与,
如欲查询展会详情,请浏览中电联网站:www.cec.org.cn
EP电力展官方网站: www.EPChinaShow.com
ES储能展官方网站 : https://esshanghai.my.canvasite.cn/
订阅ES储能展官方微信
ES Shanghai储能展:
免费预登记参观展会:
来源:ES Shanghai储能展 编辑:付海明 责编:朱金凤 审核:常海波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参会联系:王建华 13811630521...
近日,晶科能源宣布中标上海电气(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广西象州百丈风电场三期工程20MWh储能项目,公司凭借全新一代更可靠、更高效的SunTera液冷储能系统产品,为该地区提供可靠的电力安全保障和强力的能源转型支撑。
象州百丈风电场三期工程位于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妙皇乡六帽山山脊一带,项目装机总规模48MW,配套装机容量20%、连续时长2小时储能。项目建成后可有力匹配消纳、减轻电网压力,在解决风力发电间歇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推动风能有效利用,确保电网稳定可靠,提高电力品质。晶科能源成功中标项目也再次佐证了公司强劲的品牌实力和垂直一体化能力。根据项目标的需求,晶科能源优选了充放电倍率0.5C的全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产品SunTera,有效赋能当地清洁能源转型发展。
SunTera液冷储能系统产品采用20尺标准集装箱高柜结构,具有高效液冷、极致安全、最优成本和智慧运维等特点。系统标准配置温度范围为-20℃~+50℃,其非均布精细化流道的独特设计,可使电芯实时温差控制在2.5℃以内。此外,多种液冷控制模式的设计,可降低系统辅助功耗20%,增加服务寿命至少10%。同期采用簇级管理方案,RTE可提升1%以上,使系统配备更高放电容量。簇级管理技术可有效提升簇内电芯运行一致性实现智能运维。SunTera还提供电芯到系统五级防护,可有效预防热蔓延。搭配监控预警、系统内部抑燃及防爆设计,可实现多层级、全系统可靠防护。外加上系统采取了能源管控结合数字化运维模式,可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精准识别系统故障,最终实现SunTera智慧储能。
晶科能源副总裁姚峰表示:面对潜力无限的储能市场,公司志在继续秉承创新引领发展,绿色成就未来的经营理念,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以推动更为高效安全且具备更高性价比储能解决方案落地,以先进的技术及开发理念引领产业链从上至下完善光伏系统解决方案,助力社会经济加速实现低碳可持续化发展。
来源:晶科能源 编辑:付海明 责编:朱金凤 审核:常海波...
经过三年疫情的沉寂,2023年上海工博会终于确定于2023年9月19-2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蓝普锋公司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发展根基深厚的PLC专业品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产品进行数次迭代开发更新,届时将在本届工博会5.1H展馆D122展位全新亮相,欢迎业界各位新老朋友莅临展位参观、指导。
蓝普锋自2013年推出RPC2000中小型PLC以来,随着行业应用市场的持续扩大和PLC产业化经验与技术积累的进一步深化,于2018年推出大型RPC3000系列PLC,至此进一步完善了蓝普锋PLC全行业应用的覆盖,并在多年的PLC产业化过程中,开发了一系列行业专业用控制器,包括煤矿电器控制器、燃气发电机组控制器、地铁节能控制器等近十款行业专用控制器,特别是于2021年推出大型PLC系列的风电专用控制器,使得蓝普锋PLC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向更高端产品技术行列进军迈出了关键步伐。
蓝普锋大型PLC高性能、高稳定性和高开放性的技术性能,以及在市场应用实践中比肩进口主流PLC品牌的可靠性,为蓝普锋定位国产PLC中高端应用,剑指国产化替代,提供了满满的技术底气和国产自信。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在本次上海工博会期间,蓝普锋以清雅高远的蓝白风格特装36平米展位,将展示蓝普锋PLC全系列二十多款产品,同时您将在展位上能够亲自体验蓝普锋大型PLC优异的冗余性能、中小型PLC灵活的安装和快速的响应能力等。同时,我们也将展示一系列近年在市政水务、煤矿、地铁等行业应用的全自动、智能化、数字化解决方案,让大家感受蓝普锋PLC在中高端行业应用的出色表现,在关键行业大型应用中可进行国产化替代的PLC开发与应用的深厚积累技术和专业化实力。
2023年9月19-23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5.1H-D122展位,蓝普锋全体参展人员欢迎业界新老朋友呼朋引伴,来此品茶观展,共话国产前瞻!...
ABB UniGear ZS1 500mm柜宽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柜可对设备全生命周期进行健康管理,提供更可靠、更智能的电力保障。
0 低压开关柜有效防止故障电弧发生,满足抗地震和抗冲击要求,保证医院在特殊情况下安全可靠运行。
医院是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结合的数据时代,以及“双碳”战略大背景下,全面提升医院的智能化管理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医院建设的核心。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全国首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性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成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22年被列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储备库。在江苏省医疗资源版图上,其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南京城东北部。2021年,在实施 “十四五” 发展规划的开局之际,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建外科病房暨转化医学综合楼主体迎来封顶时刻。项目实施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总建筑面积将达到14.5万平方米,核定床位数将达到1500张,为建设高水平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提供有力支撑。该项目整体通过ABB中低压电气解决方案保障院区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智能化运维,打造智慧医院的新标杆。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传染控制及科研的重要场所,对安全稳定和全天候不间断的电力供应要求非常高,这也正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需求的重点。针对于此,ABB提供了UniGear ZS1 500mm柜宽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柜。该开关柜拥有优化的电场分布和散热设计,内部燃弧可达 AFLR 31.5 kA/1 s等级,能有效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同时,其创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全面状态感知能力,可对设备进行多维度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对医院供配电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健康管理,帮助院区实现智能高效的状态检修,提供更可靠、更智能的电力保障。
UniGear ZS1 500mm柜宽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柜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其紧凑的柜体结构。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建转换医学综合楼位于南京主城区内,受空间条件限制,其供电网络的总体承载能力有限,较难满足大电流负载,对设备的体积也有一定的要求,而UniGear ZS1 500mm柜宽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柜带可抽出式断路器,能够减少占地面积,特别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所。
在本次项目中,ABB 还提供了MNS3.0 低压开关柜。该产品可在不断电的情况下轻松更换功能单元,具有高安全性和可靠性。MNS3.0 低压开关柜优质的防电弧设计以及采用特殊材料,能有效防止故障电弧发生,满足抗地震和抗冲击要求,保证医院在特殊情况下的可靠运行。并且,它设计灵活、结构紧凑,后出线方案更可有效节省配电室的空间,满足医院配电室的空间要求。此外,免维护的母线槽 WavoPro和可靠的电气机械元件,能够有效延长开关柜的使用寿命,为医院全方位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保驾护航。
在医院建设的道路上,ABB始终着眼前沿,依托于先进的技术及全生命周期的系统解决方案从电气设备、安全电源、智能运维与防雷接地等多方面保障医院建筑的用电安全和持续供电,并助力业内多家医疗机构提质增效和数智化升级转型,加速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广州国际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SPS – Smart Production Solutions Guangzhou, 前称SIAF)将于2024年3月4至6日在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隆重举行。展会14年来致力服务于华南制造业,已成为企业进入区内制造业市场的重要采购平台,新命名重新定义了展会理念,展会将与母展德国智能生产解决方案展览会(SPS)同步,继续深耕华南制造业的同时,也将融入SPS品牌全球网络的行业资源,促进展会平台间的资源及专业知识交流。
此次品牌升级凸显了SPS – Smart Production Solutions Guangzhou在智能制造业界的高度影响力,也明确了与母展SPS的关联性,实现与SPS旗下各品牌展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升展会在国际市场的关注度,为行业缔造更多机遇。
新老展商齐报名 摩拳擦掌展雄心
一如既往,本届展会将提供一个高效平台,让展商展示前沿工业自动化技术,涵盖驱动系统及运动控制、传感技术、控制技术、接口技术、人机界面装置、机械基础设施、工业通讯、软件及信息技术等。展会面积将扩充至30,000平方米,横跨三个展馆,预计可吸引超过500家参展商。
展会得到业界的大力支持,获得热烈反响。截至目前,近40%展会面积经已获确认,其中约60%是再度回归的参展企业,足证业界对展会的信心。已确认参展的知名品牌包括亚米拉、ANDEAWELL、必得客、宾德、邦飞利、中传、科瑞、顾美、 大恒图像、得利捷、德夫尔、高松、町洋、意普兴、富兴机电、海为、汉凯视觉、虹润、华怡丰、联瑞、兰宝、精奇、矩控新辰、明治传感器、迈德威视、莫尔塑料、零点、派立德、倍加福、深浦、视界纵横、思沛泽智能、速普、天立、宇泰、为乐电气、威德诺及准联等。
众贤聚智,拓阔展会视角
主办方致力提升展会形象及丰富其内容,将SPS – Smart Production Solutions Guangzhou发展为与欧洲最大的智能自动化行业盛会 – 德国纽伦堡的母展SPS可匹配及备受称许的专业化平台为目标。展会将以“活用自动化,迸发高质量智能制造”(Bringing automation to life)为主题,积极融入全球品牌网络,运用品牌的资源和技术专长,为与会者带来全面的行业信息,汇聚智慧,激发创新,经验共享,促进行业交流,助力华南地区生产业人士在瞬息万变的智能自动化领域稳站前沿。
在此主题下的其中一个重点举措,如母展SPS一样,主办方组建了一个由业内具影响力的专家及主要参展商组成的顾问委员会,为展会提供宝贵的市场发展见解,确保展会更具代表性及专业性,有效地反映参展商及观众的需求。
利用SPS品牌带来的额外资源,顾问委员会还将在策划前瞻性的展会同期活动上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论坛、研讨会、示范展区、配对咨询服务等。顾问委员成员名单及相关信息将于稍后公布。
广州国际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SPS – Smart Production Solutions Guangzhou)由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丶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有限公司丶广州富洋展览有限公司及德国美赛高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广东省自动化学会丶广州市自动化学会及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担任名誉主办单位,中国轻工机械协会丶中国国际商会广州商会丶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为展会支持单位。
更多有关2024年展会的详情,可浏览 www.spsinchina.com或发电邮至 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85d7d84242ffd1a758b165f615a94959').innerHTML = '';
var prefix = 'ma' + 'il' + 'to';
var path = 'hr' + 'ef' + '=';
var addy85d7d84242ffd1a758b165f615a94959 = 'sps' + '@';
addy85d7d84242ffd1a758b165f615a94959 = addy85d7d84242ffd1a758b165f615a94959 + 'china' + '.' + 'messefrankfurt' + '.' + 'com';
var addy_text85d7d84242ffd1a758b165f615a94959 = 'sps' + '@' + 'china' + '.' + 'messefrankfurt' + '.' + 'com';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85d7d84242ffd1a758b165f615a94959').innerHTML += ''+addy_text85d7d84242ffd1a758b165f615a94959+'';
。
其他SPS全球品牌系列展览会还有:
德国智能生产解决方案展览会(SPS – Smart Production Solutions ) 2023年11月14至 16日,德国纽伦堡
SPS意大利展(SPS Italia) 2024年5月28至30日,意大利帕尔马
SPS美国展(SPS Atlanta) 2025年,美国亚特兰大
...
展会名称
广州国际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
展会日期
2024年3月4至6日
开放时间
2024年3月4至5日 上午 9:30 – 下午 5:00
2024年3月6日 上午 9:30 – 下午 4:00
地点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B区中国, 广州
展会面积
30,000 平方米 (预计)
展商数目
450家(2023年)
观众数目
35,015 名 (2023年)
展会主题
活用自动化,迸发高质量智能制造
展品范围
驱动系统及零部件、传感技术、 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工厂电网和电源、连接与连接技术、低电压开关装置、机械基础设施、工业用计算机设备、软件和IT、人机界面、工业通讯、培训及咨询
目标观众
汽车工程、包装印刷、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及3C、食品、饮料、纺织印染/鞋服、制药医疗、机床制造、照明工程、轻工机械、环保、废品处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能源生产及管理、计算机及网络、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工程。
参展费用
标准展位: 人民币 11,700/9 平方米
光地 (18 平方米起租): 人民币1,200/平方米
同期活动(2023年)
l 工业4.0如何推动后疫情技术与经济发展
l 智能工业解决方案论坛-新能源、汽车制造、物流行业应用
l 2023京津冀-大湾区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高端论坛
l TSN时间敏感网络技术及应用论坛
l IndDigital 广州国际工业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及应用大会
l OPC UA 助力实现智能制造及企业数字化
l 对话隐形冠军-专精特新相遇隐形冠军,走中国隐形冠军之路
l 工业自动化与系统集成应用创新论坛
l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会
l 日本IIFES展览会合作论坛-日本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动向
入场资格
展会只对业内人士开放,凭登记免费入场。18岁以下人士谢绝进场。
主办单位
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
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
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有限公司
广州富洋展览有限公司
德国美赛高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
名誉主办
广东省自动化学会
广州市自动化学会
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
支持单位
中国轻工机械协会
中国国际商会广州商会
联系
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
电话: +86 20 3825 1558
传真: +86 20 3825 1400
电邮: 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322875768671a82a35b75370e0c2bd21').innerHTML = '';
var prefix = 'ma' + 'il' + 'to';
var path = 'hr' + 'ef' + '=';
var addy322875768671a82a35b75370e0c2bd21 = 'sps' + '@';
addy322875768671a82a35b75370e0c2bd21 = addy322875768671a82a35b75370e0c2bd21 + 'china' + '.' + 'messefrankfurt' + '.' + 'com';
var addy_text322875768671a82a35b75370e0c2bd21 = 'sps' + '@' + 'china' + '.' + 'messefrankfurt' + '.' + 'com';document.getElementById('cloak322875768671a82a35b75370e0c2bd21').innerHTML += ''+addy_text322875768671a82a35b75370e0c2bd21+'';
承办单位
...
8月8日,2023年世界太阳能光伏暨储能产业博览会在广州隆重拉开序幕。全球极具创新力的光伏企业晶科能源携产品矩阵亮相展会,吸引了现场大量参展者驻足,晶科展台前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展会上,晶科能源携N型Tiger Neo系列组件、晶彩BIPV彩钢瓦组件系列产品、幕墙产品、及全新一代自研液冷储能系统华丽登场,为行业及参展者充分展示光伏最新技术成果以及在光储融合领域的重大进步。
全场景应用—N型Tiger Neo超高发电效益领跑行业
晶科能源Tiger Neo系列组件可覆盖分布式及集中式多场景应用。组件依托最新N型TOPCon技术,实现“三高四低”多重技术优势,兼具高效率、高发电量、高双面率、低衰减、低温度系数、低BOS及低LCOE。相比常规P型PERC组件,在相同直流侧容量下,Tiger Neo系列组件可带来至少3%的发电量增益,外加组件可提供30年衰减质保,卓越品质为客户提供安心可靠全周期服务。
绿色建筑盔甲—晶彩BIPV发电建材兼备美观
基于N型TOPCon技术的晶科晶彩BIPV彩钢瓦系列除可比常规P型组件单瓦发电量提升3-5%外,除了兼具安装便捷、运维无忧,防水防雷、抗风防火等满足建筑建材要求的独特优势外,还具备优异的可踩踏性能,因此无需预留维修通道,相较常规组件,相同面积装机量可提升15-30%,为客户实现降本增效;BIPV幕墙系列产品主打以设计感及实用性实现建筑风格协调统一并富于美学价值。该系列组件尺寸、色彩可定制化设计,与之相关的组件功率、透光率也可依照需求全面覆盖,从而高效助力终端用户实现更优质装机体验。
平滑能源峰谷—晶科全新光储系统实现智慧储能
晶科全新一代光储系统可通过系统管理调配,提高电能质量及输配电稳定性,实现削峰填谷,保障电力更稳定供应。此次展出储能系统产品包括源网侧SunTera和工商业SunGiga两大优质储能方案。其中,智能液冷系统SunTera采用标准20尺集装箱结构,以极致安全、成本最优、智慧运维及高效液冷等优势特点灵活适用于多样化储能场景;SunGiga专为工商业储能打造,包括1000V及1500V两种电压等级,搭配模块化PCS,支持多机并联功能。一体化设计使其具有高度集成、易于系统扩展、智能监控保障电池系统安全等优点,确保电池安全可靠的同时拥有更长使用寿命。
晶科能源始终以创新领先的技术升级引领光伏行业迈向更高维度发展。基于在光伏领域的不辍耕耘,晶科产品广受海内外光伏市场高度认可。截至2023年Q1,公司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超150GW,成为行业内首家树立出货量里程碑的光伏企业。晶科能源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创新引领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全球光伏产业绿色发展路径,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优质绿色能源,共建美好零碳未来。
来源:晶科能源 编辑:付海明 责编:朱金凤 审核:常海波...
伴随着水务行业新增业务持续放缓,以自动化、信息化为主线的智慧水务正在成为水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装备类企业逐渐成为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
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开放性的PLC控制系统为载体,蓝普锋深耕水务行业,积累了深厚的水务自动化应用经验,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竞争优势,为智慧水务贡献独特价值。
2023年3月,在由E20环境平台主办的“2022年度(第二十届)水业企业评选”中,北京蓝普锋科技有限公司获评“供排水装备领先企业”。这一荣誉是对蓝普锋多年专注于PLC研发及产业化,尤其是在推进水务自动化、智能化及PLC国产替代方面的认可和褒奖。
潜心创业,执着于实现PLC国产化替代
蓝普锋成立于2013年,其创业团队主要骨干均毕业于清华大学,长期耕耘于自动化领域,有20多年的行业从业经验,同时也是国产PLC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自创立之初,蓝普锋自主研发的PLC产品便以全面替代进口品牌为目标,但国产化突围的路并不好走。国内PLC市场的大多数份额都被国外品牌所占领,只有小部分小型PLC市场留给了国产品牌。技术壁垒、行业壁垒、客户壁垒、资金壁垒、产品排他性等成为制约国产PLC发展的主要瓶颈,国产品牌崛起之路任重道远。
蓝普锋总经理、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嵌入式系统及物联网研究所所长徐昌荣博士坚定地认为,中国人在PLC领域必须有所作为,否则会被国外厂商“卡脖子”,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就是蓝普锋的使命与担当。
带着这样的使命,蓝普锋励精图治,在过去十年时间里获得了高达百项知识产权,包括技术专利、软件著作权、软件产品等,为蓝普锋打造自主技术的国产高端PLC提供了源源动力。
目前蓝普锋已经拥有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产品化设计和行业应用等技术,基于上述四类核心技术,研制了两类通用PLC产品:RPC3000大型PLC 、RPC2000中小型PLC,以及多款行业专用自动化产品。蓝普锋研制的产品,无论是性能、质量,还是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开放性、易用性等,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更符合中国用户的应用场景,更懂用户需求,更适应现场恶劣环境。
基于优异的产品品质和高水平的技术服务,蓝普锋在短短几年内迅速获得市场与客户的认可,在部分工业领域的应用效果超越进口产品,其国产PLC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煤炭、石化、市政、交通、环保、节能、建筑、水利、农业等行业,深得用户好评。
发力水务自动化,助推环保领域智慧化升级
近年来,随着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政策和执行层层加码,水处理、大气监测等环保产业保持了快速增长,也进一步强化了自动化、智能化的市场需求。自2013年成功开发RPC2000中小型PLC以来,蓝普锋就与环保领域领先品牌合作,开拓环保设备及小型控制系统应用市场,积累了深厚的行业Know-How。2019年,蓝普锋将RPC3000大型PLC批量应用于市政供水、污水处理等水务行业,突破了大型水务项目采用进口PLC的常规,借助水务数字化发展东风,助推国产替代战略的顺利实施。
水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包括污水处理、自来水净化、供水等多种水务项目。依据不同的应用和环境需求,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水务调度、控制和监测,以最低的系统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成为水处理“大脑”——PLC最大的考验。蓝普锋RPC2000系列中小型PLC以灵活小巧的小型机体积和价格,能够扩展25个模块,控制400多点IO,实现了中型PLC的控制功能。完善的三防涂层设计,在污水处理设备上的大规模应用,完美应对了高湿高腐蚀性环境的挑战,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为蓝普锋进军并扎根水务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以来,在与国内多个水厂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展智慧水务业务过程中,蓝普锋从水务应用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了RPC3000大型PLC的技术优势:无需停机可在线热插拔模块;单指令执行时间仅为10ns;运算功能强大,可扩展4万点IO;CPU冗余、总线通讯冗余、电源冗余等多种冗余方案,切实保障了控制系统的MTBF大于10万小时;便捷的通讯、标准的开放接口,使得RPC3000大型PLC成为控制系统的“总指挥”。另外,RPC3000大型PLC同样具有完善的三防涂层设计,确保长期无忧应用于恶劣的高温/低温、高湿高腐蚀性环境。RPC3000大型PLC先后应用于开封东、西污水处理厂,潜江污水处理厂等上百个大型水务项目中,蓝普锋与合作伙伴一起为用户提供了价格合理、性能优异、可靠性高的控制系统,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为国产大型PLC应用于水务行业树立了标杆,在PLC国产替代过程中贡献了一个个“力作”。
目前,蓝普锋PLC不仅大量应用于中水处理、污水处理、净水处理等项目,还配合合作伙伴研发应急供水车、全自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等,为小型水务应用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自动化、智能化方案。
蓝普锋水务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具有先进的软硬件平台,在技术性能、产品稳定性、恶劣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更胜一筹。基于自主研发的控制系统,蓝普锋可以打通设备、人、信息乃至整个运营过程,通过系统连接、数据采集、可视化展示、数据分析,可持续优化整个运营过程,极大提升了用户的运营效率。
潜江市4万吨/日处理污水项目蓝普锋PLC现场应用
以强大的技术实力和高超的服务水准,撬动水环境治理市场,只是蓝普锋涉足水务行业的第一步。伴随水务行业未来的智慧化转型,更大的市场需求将逐步释放,蓝普锋的市场竞争优势也将更好地展现。以国产PLC品牌打造更强劲的智能“大脑”,开发更加智能的水务装备系统,蓝普锋也将持续为用户和合作伙伴贡献更多价值!
合作共赢,保持初心聚焦PLC研发及产业化
作为长期专注于PLC研发及产业化的企业,在水务行业之外,蓝普锋与交通、电力、煤炭和智能制造等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蓝普锋PLC的优异表现,使之成为国产化替代进程中的一名重量级选手,与之合作的重点客户既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核、中广核、中船、国家能源等这样的重量级央企,也有协鑫、卧龙这样的大型民营企业。
在合作过程中,蓝普锋专注于PLC研发及产业化,不直接参与项目投标,而是通过合作伙伴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为合作伙伴赋能,提升合作伙伴的市场竞争力,共同为最终用户创造更大价值。
放眼未来,在水务自动化、智能化进程中,蓝普锋希望成为上下游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广结盟友,与合作伙伴协同创新,强强联合,共同打造产业链的竞争优势,蓝普锋将在成就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过程中贡献独特价值!
蓝普锋将持续聚焦,守正固本,把工作做到极致,以工匠精神铸就精品。保持初心,久久为功,筑牢产业根基,为用户创造价值,为行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助力中国产业升级。专注国产PLC研发与产业化,蓝普锋正在绘就一幅满载希望的画卷!...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的,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广州国际数控机床展览会于7月18日在广交会展馆10.1、11.1启动,国务院派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贾成炳、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国务院派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路耀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总工程师温顺如、广州市商务局罗政副局长、广州工信局一级调研员粟新辉、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亮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展览面积超过20000平米,吸引了两百余家国内外装备制造、工具、塑料、包装等行业的企业参展。本届展会以"绿色、智能、服务"为主题,紧贴广州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服务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需求。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重要的工业基地,数控机床产业也一直是我们关注和支持的重点领域。数控机床作为高精密、高效能的先进装备,对于提升广州市工业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深度合作,共同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动数控机床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迈进。
展会亮点:活动丰富,论坛精彩
展会同期,还将举办一系列精彩的活动,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合作平台。其中:
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协同创新论坛: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的论坛,将邀请粤港澳大湾区的政府官员、行业协会代表、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就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政策环境、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等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汽车动力系统新制造论坛: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论坛,将邀请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就汽车动力系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话题进行展示和分享。
参展企业涵盖了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中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广州长仁工业机器人、施泰力工具(苏州)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在装备制造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将在展会上展示他们的最新产品和技术,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和技术的盛宴。
为了提升展会的影响力,主办方积极与广州及周边地区的多个用户行业协会沟通合作,介绍展会的参展企业、展出设备和会议活动内容,了解市场需求。这些协会都表示对展会的支持和欢迎,为广州机床展在华南地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此外,主办方还深入到多个机械设备用户集散地,进行客户走访和宣传,进一步扩大展会的知名度。
促进装备制造行业创新发展,助力广州及华南地区产业升级
广州国际数控机床展览会将成为展示行业最新技术、促进国内外装备制造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通过展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广州及华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和发展,促进行业的繁荣和进步。
广州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广州拥有完善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在装备制造行业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广州机床展将为广州及粤港澳大湾区的装备制造业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
展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您的支持和参与,相信这将是一个充满商机和成果的盛会。我们诚挚邀请您来参加2023广州国际数控机床展览会,共同见证装备制造业的辉煌!...
首个中德海上风电场项目,涉及开发、建设和运营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实现100% 绿电供应的重要里程碑
德国路德维希港和中国湛江——2023年7月21日——巴斯夫与明阳达成协议,在华南共同建设运营海上风电场,并成立合资公司“湛江明阳巴斯夫新能源有限公司”。其中,明阳将持股90%,巴斯夫持股10%。该风电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总装机容量为500兆瓦。经相关部门批准后,该风电场预计将于2025年全面投入运营,其发电量将主要为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提供可再生能源电力。
这是中德首个涉及开发、建设和运营的海上风电场项目。该风电场是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实现100%绿电供应的重要里程碑。巴斯夫致力于将其在湛江的一体化基地建设成为可持续和智能生产的典范。
巴斯夫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博士(Dr. Martin Brudermueller)表示: “巴斯夫希望到2050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这个在湛江建设的海上风电场彰显了巴斯夫实现气候目标的承诺,是公司迈向净零排放之路上的灯塔项目。此外,该项目还将推动中国化工行业的绿色转型,助力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该项目在为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提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同时,还将促进创新。它通过整合巴斯夫在先进材料和明阳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上的优势,将为风电行业带来更安全、更具成本效益的技术。
明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传卫表示:“为建立清洁宜居的共同家园,全球就加速达成净零排放具有共同愿景。明阳致力于持续地技术创新,携手合作伙伴推动低碳转型。作为巴斯夫的合作伙伴,明阳将充分利用我们在清洁能源设备和解决方案方面的领先优势,助力打造更多绿色灯塔项目,促进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加速走向生态友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关于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
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是巴斯夫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总投资额将达100 亿欧元,并由巴斯夫独立建设运营。建成后,该基地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生产基地,仅次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基地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基地。...
2023年7月,晶科能源首台工商业储能一体机SunGiga在苏州成功并网!
SunGiga液冷工商业储能一体机,全面采用高性能磷酸铁锂电芯、高效率液冷系统、高防护系统设计和高智能监控平台,集高容量、高集成、高安全、长寿命、快安装、易运维、强扩容七大优点于一身,是工商业用户通过光伏+储能配套模式降低能源成本的不二选择。
新型液冷技术安全可靠
SunGiga采用独特的液冷结构设计使散热更加均匀,具有智能变频控制策略和多种控制模式,使系统辅助功耗降低30%以上。以安全为研发设计的首要原则的SunGiga,系统配备电池、电气和系统层面的全面多层安全保护;智能电池监测技术对电池状态进行高精度的在线监控并提供及时且准确的预警,以防止热失控。同时,自动充放电状态校准确保系统的可靠性,有效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
智能运维系统高效管理
SunGiga作为晶科新一代液冷工商业储能产品,采用智能化的管理系统,能够智能调节储能模式和释放能量,确保电网的平稳运行。SunGiga在高强度的使用环境下依旧能够保持其稳定的性能,高效且可靠,获得客户青睐。此次SunGiga的成功并网证明了晶科储能产品能够满足客户对工商业储能系统的严格要求,帮助客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图为SunGiga搭载的云平台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运营状态,智慧运维,有效提升系统管理效率。
晶科能源已成为少数能提供“光伏+储能”综合解决方案的公司之一,将为客户带来更高经济收益以及更加安全的绿色能源。...
携创新消防产品和解决方案参展上海国际消防展(7月12-14日)
全面展示新一代FS18S2火灾报警系统、ASD+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重点展出创新消防解决方案在锂电池、电子厂房、石油化工和地铁等行业的应用
西门子以“智慧空间,安全未来”为主题参展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消防保安技术设备展览会(上海国际消防展),全方位展示了新一代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探测器、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以及在锂电池、电子厂房、石油化工和地铁等行业应用的创新消防解决方案。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智慧消防在保障消防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智能基础设施集团副总裁兼楼宇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查鹏展表示,“凭借在消防安全领域的全球经验和先进技术,西门子始终致力于为不同客户和行业提供创新、安全和可靠的定制化智慧消防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希望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全新的智慧消防生态圈,积极助力中国消防事业的发展。”
作为全球消防安全领域的专家,西门子在本次展会上展示了新一代FS18S2火灾报警系统、ASD+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等。
西门子FS18S2火灾报警系统最大支持200台控制器联网,单台控制器最大支持20条回路和4000个地址编码点,可存储120,000条历史记录。系统稳定可靠,支持远程调试,网络主机冗余功能和数字签名可有效保障系统安全。
西门子ASD+ 吸气式感烟探测器包含2个独立地址的探测腔,可提供最大6700㎡保护面积。采用模块化设计,深度集成于FC726控制器现场回路,无需额外接口卡或模块,支持手机蓝牙连接调试。
西门子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可通过以太网、CAN总线、光纤三种不同方式实现32台控制器组网,满足超大项目需求。其集中电源单回路额定输出功率高达216W,带载能力高,传输距离远。照明灯光效达到120lm/w,节能环保,在使用过程中可保持恒光通量输出。灯具可耐受10V/m的辐射电磁场干扰,获得国家CMA认证实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确保系统更加稳定、可靠,为生命开启绿色通道。
此次展会上,西门子还重点展示了创新消防解决方案在锂电池、电子厂房、石油化工和地铁等行业的应用。例如,西门子锂电池储能系统消防安全解决方案采用基于红蓝光探测技术的空间微粒子检测和氮气灭火系统,可实现锂电池火灾的极早期探测和抑制热失控。西门子电子厂房行业火灾报警解决方案可满足电子厂房多场景应用需求,50V/M抗电磁干扰能力适应各种复杂电磁环境,助力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西门子石油化工行业火灾报警解决方案提供完备的防爆产品,可满足石化行业特殊需求。外部设备电路板涂蜡,烟感手报自带IP44防护,专有线路调试仪确保调试无忧维护无碍。西门子地铁行业火灾系统解决方案具有FM和 VdS认证的高品质火灾报警系统,多达100台的火灾报警控制器联网,长达5公里的现场探测总线长度,充分满足地铁项目对于火灾报警系统的要求。
上海国际消防展是亚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消防专业展览会。 展览时间:2023年7月12日-14日 展览地点:上海世博展览馆H2号馆A001A...
出色的接通、分断能力,可提供更多的电机起动选择。
更持久的电气寿命,护航电机安全运行。
紧凑的模块化设计,无需额外增加宽度,让安装与维护更灵活便捷。
在数字技术与低碳发展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工业制造业迎来智能转型升级的新浪潮,而这其中更需要以高性能和强适用性的自动化控制设备作为支撑。面对智慧制造的行业革新需求,ABB AFC接触器应运而生,兼备更高能效、更强兼容和更高安全性,为电机运行带来更持久的安心守护。
更长的使用寿命,为电机安全运行加持
AFC接触器拥有出色的接通、分断能力,可支持高效电机,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电机起动选择。该款接触器适用范围广泛,能够支持最大电流96 A、控制功率为45 kW的交流电机,并符合 AC-3类别标准。此外,AFC还拥有更持久的电气寿命,如AFC52型号接触器,其AC-3寿命可达1.3百万次,确保电机获得更可靠、更持久的保护。
高安全性,适用于多种复杂环境
工业自动化转型升级对设备的安全性有着很高的需求,因此使用者应选用适配的热过载继电器或电子过载继电器,以有效保护电机免受过载和断相的影响。同时AFC接触器可以满足复杂环境下的应用,如其新增的防尘盖设计,可有效提高设备在粉尘、户外等环境下运行的可靠性 。
紧凑的模块化设计,让安装维护更便捷
AFC接触器作为ABB AF系列接触器的拓展,采用紧凑的模块化设计,只需使用机械或电气联锁内嵌,无需额外增加宽度。AFC接触器与AF系列接触器尺寸相同,可使用同一个公共电路设计,可满足多种应用,在安装时也无需额外设计结构和尺寸,让安装与维护更便捷、更灵活。
灵活的接入方式,节省装配时间
AFC接触器提供了灵活的线圈端子和浪涌抑制器的接入方式,能够从顶部、底部或前部接入线圈端子,并且浪涌抑制器可以从顶部或底部安装。此外,AFC接触器还提供了插入式弹簧端子版本,使接线更加便捷、可靠。全新的AFC接触器适用于各类常见应用,其兼容、易用的附件和连接装置能够满足多种电机起动方式需求,同时还可节省装配时间。
在高性能的基础上,新款AFC接触器增强了灵活性和实用性。同时,该系列产品也符合诸多主流国际标准和认证,如CC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UL认证(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认证及LR 、DNV、BV等主流船级社认证,使其能够在多个国家使用。此外,AFC接触器的使用具有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凭借ABB全球服务网络的支持,无论使用者身在何处均可享受一站式的无忧体验。
ABB电气中国副总裁杨嵘表示, “全新的AFC接触器不仅延续了ABB接触器产品安全可靠的优势,同时在性能、质量和设计应用等方面迭代升级,在满足多元化应用场景的同时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和更具实用性的解决方案,加速行业的数智化发展。”
7月起,ABB电气将在全国多地开展传统机械行业产品解决方案暨AFC产品组合方案线上推荐会,深度分享AFC产品组合在不同需求下的方向实用性,共同探索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模式,赋能更可持续和高效发展的电气化未来。
全新AFC接触器更多详情请点击:https://new.abb.com/low-voltage/zh/products/motor-protection/3-pole-contactors-and-overload-relays-for-motor-starting/AFC...
七月盛夏 正值风华
听蝉鸣夏 美好相逢
巴鲁夫又传好消息
巴鲁夫成都工厂三期
正式启用!
7月7日,巴鲁夫成都工厂三期开业庆典顺利举行,成都新厂房正式启用。巴鲁夫董事总经理Florian Hermle出席本次活动,发表开业致辞回顾总结了巴鲁夫的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的目标与存在挑战进行了展望。
左一:Florian Hermle 巴鲁夫董事总经理
左二:Erik Oortwijn 巴鲁夫传感器(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
左三:张启明 成都市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右二:芮熙和 德国驻成都总领事
右一:Frank Nonnenmann 巴鲁夫全球生产和物流供应链董事总经理
左二 Florian Hermle 巴鲁夫董事总经理
左三 萨拓思先生 巴鲁夫大中华区总经理亚太区副总裁
左一 吴涛先生 巴鲁夫上海副总经理
右一Frank Nonnenmann 巴鲁夫全球生产和物流供应链的董事总经理
巴鲁夫加大总投资,推进成都新厂房建成正式启用,增加先进设备和生产线扩大产能,提速增效,加快订单生产交付速度,助力合作伙伴迈向智能制造新时代。2023年是巴鲁夫中国成立的20周年,站在新的节点上,巴鲁夫将持续引领技术创新,推动本土化发展,取得快速成长和市场的成功。
扩大产能 提速增效
6000㎡的新楼落成 巴鲁夫成都基地的生产面积增加75%
随着6000㎡的新厂房建成,巴鲁夫在成都的生产面积将增加75%,生产量也将随之翻番。该厂房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具备通用设计,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设施,使传感器和自动化的专家们,未来能够灵活调整在此生产的产品线和产品。巴鲁夫致力于创造生产条件,提供最佳的可用性和交付性能,为亚太市场提供服务。巴鲁夫成都新厂房,于7月7日正式启用。
在规划新楼宇时,确保整个场地的整体外观满足巴鲁夫全球标准的最佳工作环境,对巴鲁夫来说,这点十分重要。为此,巴鲁夫对之前的楼宇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在技术基础设施方面,巴鲁夫特别关注节能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在建造新厂房时,更为注重物流区域:将旧生产区与新生产区之间,通过简短的内部运输路线连接起来;同时,引入了数字化辅助系统,使立体仓库的操作流程更智能、更快捷。
在该项目中,巴鲁夫总投资达到5,000万人民币(约650万欧元),并提供了300个新的就业机会。除此之外,在新楼中,巴鲁夫还计划加强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包括更衣室、培训室以及停车位等,提升员工幸福感。
故事起源 长期关系
2007年起的成都:巴鲁夫传感器(成都)有限公司的办公场所
图中左边是新楼,右边是2007年以来现代化的现有建筑
巴鲁夫很早就从德国南部的斯图加特向中国抛出了橄榄枝。早在1994年,巴鲁夫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服务型分支机构,并从1996年开始,在外部合作伙伴的帮助下,在成都生产了第一批传感器。2004年,巴鲁夫终于在成都成立了自己的子公司,并在三年后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工厂。
“有了自己的工厂,我们就能领先一步。因为,在当时这是成都的第一家德国生产公司。”负责巴鲁夫全球生产和物流供应链的董事总经理Frank Nonnenmann说道。
随着新楼宇的建成,巴鲁夫也展开了在中国的战略蓝图。Nonnenmann解释说:"从长远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自动化生产市场,我们相信对自动化的需求,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能够持续稳定地增长。在这样一个市场中,我们必须也希望能够践行我们的理念——真正贴近我们的客户。作为企业雇主,巴鲁夫在成都享有很好的声誉。”
巴鲁夫传感器(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Erik Oortwijn进一步说道:"对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来说,员工流动率低是十分难得的,而我们有许多老员工,这也证明了巴鲁夫作为雇主赢得了员工极大的信任。”
巴鲁夫的第二大生产基地
全球标准的最佳工作环境: 巴鲁夫在成都创造了300个新的就业机会
成都工厂是巴鲁夫的第二大生产基地,此外,还有位于匈牙利韦斯普雷姆和墨西哥阿瓜斯卡连特斯的两个工厂。
在成都工厂,巴鲁夫每年能生产超过370万个电感式和机械式传感器,以及用于工业自动化的线性位移测量系统和其他产品。
在生产和物流供应链中,成都工厂是亚太地区的区域供货商,也是电感式传感器的主要生产工厂。...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大型PLC和中型PLC的本质区别。很久以来PLC行业对于大型PLC和中型PLC的定义源自于IO点数处理能力:256-2048点之内称之为中型PLC,而2048点以上的PLC则称之为大型PLC,但我认为真正中型PLC和大型PLC的技术门槛在于控制器的冗余技术。
我们来看看曾经那些辉煌的PLC之神,以下仅以三款经典PLC作品为例:AB的PLC5,莫迪康的984,西门子的S5。
1. AB的PLC5系统
2. 莫迪康984系统
3.西门子的S5系统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曾经封神的大型PLC系统,在当年那点少得可怜的内存和一根筋的CPU处理能力,在IO点数上恐怕都无法和现在的一些中型PLC系统相匹敌,但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型PLC的代表,是因为他们在冗余技术上的处理能力,能够让PLC系统承担不间断的控制任务。
我们再来看看现在流行的大型PLC在冗余技术上的区别。西门子S7-1500分为R/H的区别,冗余切换时间为300ms和100ms,R系统是通过CPU结合Profinet实现CPU冗余,而H系统是通过同步模块+光纤实现CPU冗余,这个才是真正冗余系统。
常年使用PLC的用户非常清楚:多数PLC的主循环的周期默认为150ms,在150ms中需要处理所有的控制逻辑之外,还要同步输入和输出的IO镜像,同时还要响应中断发起的请求,所以如果想要完成PLC的CPU的冗余,理论上冗余切换时间要在100ms。如果是过程控制系统,均是PID、AI/AO和辅助逻辑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放开在500ms以内的。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国产大型PLC的主要3个品牌,和利时的LK、汇川AM600和蓝普锋RPC3000,在冗余技术上的特点。
1.和利时的LK,在冗余技术上采用同步模块,冗余切换时间为130ms,虽然没有控制在100ms之内但可以满足大多数场景需求。
2.汇川AM600,并不支持冗余技术 L,可能是定位中型PLC,且面对运动控制的场景吧。
3.蓝普锋RPC3000,在冗余技术上采用同步模块,冗余切换时间为100ms,可以满足大型PLC的复杂控制场景。另外,我觉得最惊奇的是此款PLC还能支持一个机架下2块CPU的冗余(听上去像不像西门子400H系统)。此架构是采用背板作为同步总线。
3.1 同机架下CPU冗余架构
3.2 不同机架下CPU冗余架构
既然都讲到这里,那我们再看看,国产蓝普锋大型PLC RPC3000的技术特点:
1.全冗余方案,所谓全冗余就是包括CPU冗余、通讯冗余、电源冗余,为什么没有IO冗余呢?因为只有ESD或者SIS才要求IO冗余。
2.IO模块可带电插拔,对于大型PLC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控标指标,因为这个指标可以直接隔离低一个档次产品杀入重围。为什么说是控标呢,因为实际操作中很少运维人员,“找死”式在线插拔或者更换IO卡,热插拔端子倒是常见,但IO模块热插拔,您慎重点吧……
3.CPU直接上到600M-1G,可以跟586的PC机“PK”了, I/O容量可扩展 40000个数字量、2500个模拟量,这两个参数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但从2500个模拟量可以看到已经比艾默生DCS单块CPU能力都强了。这个明显是要抢DCS的生意。
4.运算速度快,单指令运算周期仅为10ns,这个参数是让我们知道这个系统不仅仅是要抢DCS的生意,还要抢离散自动化的生意呀!
5.通讯能力强,CPU模块自带2路以太网和2路RS485,支持多种通讯协议,包括TCP/IP、Profinet、Profibus-DP、Modbus、自由协议等。
6.支持多种调度方式,包括连续任务和周期任务,周期任务最快可达10ms,同时可以满足过程控制和逻辑控制的需求。
7.扩展模块均为智能化模块,可诊断至通道级。这一点对于大型PLC系统至关重要,如果不能满足这一点,基本上就和DCS系统差一个等级。
8.良好的电磁兼容性,现场到系统、通道间均具有完备的隔离措施。通道隔离是为了让系统更加皮实,别一个路对地或者高电压窜入,就整个卡件废了。
9.实用的SD存储功能,方便数据备份和工程恢复。PLC的数据安全必备条件,同时也是等级保护2.0对于PLC系统的要求。
10.编程软件符合IEC61131-3国际标准,支持LD、IL、FBD、ST、SFC等编程语言。这里要说一下,小型/中型PLC更多是使用梯形图和ST,但在大型PLC系统上就会出现大量混合编程,SFC+FBD的结合大量出现,是不是很像DCS的样子……
对于此大型PLC有哪些IO卡和非冗余CPU以及部分详细参数,可以见下表:
从参数表上来看,此款大型PLC除了在IO通道还缺少Hart或者Io-Link支持,和对外通讯上缺少Ethernet/IP通讯以外,已经算是良心产品了。也希望此款国产的大型PLC能够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开花结果吧。...
鱼虾等水产品不仅口感鲜美,还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了增加鱼虾类摄入的建议,推荐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摄入300~500g的鱼虾类产品,由此可见水产品的重要性。
水产养殖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包括饲料生产、育苗、水产品养殖与加工等。ABB利用其在水产养殖领域的专业知识,结合高能效电机、变频器和PLC技术,可以帮助农民、食品加工商和物流公司通过更精准地控制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让生产更安全、更高效。
------------------------------------------------------------------------------------------------------
下载ABB水产养殖解决方案(跳转:https://sourl.cn/r4tZmw)
------------------------------------------------------------------------------------------------------
ABB水产养殖解决方案可为客户带来诸多益处,例如:
------------------------------------------------------------------------------------------------------
更好地适应迅速发展的市场
水产养殖总产量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行业格局正在快速变革,但鱼类和贝类经营者可通过与ABB等技术提供商共同创新与合作,从而更好地应对在水产养殖方面所面临的技术挑战,提高利润率。ABB提供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可为水产养殖相关企业带来显著收益,帮助他们以安全、可持续、可靠的方式解决问题。
------------------------------------------------------------------------------------------------------
推动水产品精深加工
部分水产品的生长周期长达三年,因此尽可能减少浪费以提高利润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如果水产品未得到及时的加工,未保存在合适的温度下或者储存不当,将会很容易变质。ABB解决方案结合高能效电机、变频器和PLC技术,可帮助提高水产养殖加工设备的运行效率,节约能源,满足相关设备日益复杂的需求。
提供贯穿整个价值链的冷却解决方案
冷却对于水产养殖价值链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以确保最终产品可以安全食用。鉴于此,冷却装置和压缩机需保持稳定可靠运行,如果停机则会影响食品质量和安全,造成巨大损失。ABB结合变频器、PLC和电机,为整个水产养殖价值链提供可靠的冷却解决方案。
----------------------------------------------------------------------------------------------------------------
ABB为水产养殖行业客户提供贯穿整个价值链的解决方案,覆盖水产品从养殖场到餐桌的每个环节,兼具可持续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选择ABB,为您的水产养殖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近日,北京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及其南京伺服研发中心获得由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颁发的“碳中和”证书,标志着ABB传动在2022年实现了运营碳中和。
北京绿色交易所是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首批中国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北京市政府指定的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交易平台,也是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环境权益交易市场,获得绿交所的认证证书,是对ABB传动一直以来在节能减排方面努力的认可。
-----------------------------------------------------------------------------------------------------
在运营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根据ABB集团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目标,我们将可持续发展贯穿于每项工作,把可持续的理念融入自身运营,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增效措施,包括:
在办公楼顶建立1500平方米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利用清洁能源为办公楼供电;
将办公室和工厂照明均更换为LED节能灯,每年可节约超60万度电;
在变频器测试中创新性地采用电抗负载,节约50%的电能损耗;
将ABB变频器全面应用于公司厂房的暖通空调系统(HVAC)和供水系统,大幅节约电能;
利用工厂测试电机房的余热,用于工厂热水供应;
使用全电动大巴车作为公司班车,践行绿色出行;
通过碳交易平台,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除了上述措施,公司还计划采取更多节能减排措施,包括:扩建屋顶太阳能,升级更换更高效的变压器、冷机,加装更先进的热泵系统,开发能源管理系统(EMS)等,从而进一步降低电能及蒸汽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致力于节能增效行动
ABB运动控制一直以驱动世界运转,促进节约能源为使命。为了更广泛地提高节能意识,应对气候变化,ABB运动控制自2021年起在全球范围发起了“节能增效行动”倡议(点击此处,了解更多),呼吁各界采取行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排放,做出承诺并分享实践,目前已有约300家公司和组织参与该倡议。我们倡导大众一同作为节能增效行动的参与者,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为实现碳中和做出努力。
--------------------------------------------------------------------------------------------------
低碳发展硕果累累
ABB传动非常重视自身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发展理念,并获得多方认可。
2013年,ABB传动获得了“创新与绿色企业”称号;
201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将ABB传动工厂大楼变频器应用方案列为低碳企业经典案例;
2016年,ABB传动成为中国节能环保金融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2019年,ABB传动通过了能源管理体系ISO50001认证;
2020年,ABB传动被工信部评为“绿色工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ABB传动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用实际行动呵护碧水蓝天,坚定不移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各界携手推动社会的可持续低碳发展,共创更美好的明天!
...
2023年6月15日,ABB中国运动控制重点服务渠道伙伴会议在有着“黄河明珠”美誉之称的兰州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聚势同行,加速增长”,聚焦2023 年服务业务的发展目标、渠道政策、新产品及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业务团队与渠道伙伴共同探讨了如何在新的一年努力开拓市场,共绘增长新蓝图。
图说:ABB运动控制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 戚鲁平先生
ABB运动控制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戚鲁平先生对各位渠道伙伴在过去一年中作出的杰出贡献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就如何进一步发展数字化服务发表了见解,他表示:“数字化服务是ABB中国运动控制事业部的一大重点战略项目。未来,我们将通过进一步扩大互联互通,聚焦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持续加强数字化渠道网络建设,利用客户支持平台和以ABB云传动为代表的数字化产品,帮助渠道伙伴和客户快速地解决问题,为客户提供及时、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助力客户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图说:服务业务单元中国区负责人 邓志鑫先生
服务业务单元中国区负责人邓志鑫先生对本地服务业务发展进行了展望,他表示:“本地服务业务单元将坚定不移地践行‘支持、增长和创新’的使命,不断提升工程师的现场服务能力与效率,实现全方位的服务区域覆盖;进一步加强装机管理,推动中/低压传动升级改造、同步电机服务和Motion OneCare无忧服务框架协议等业务的发展;持续优化核心算法,搭建统一、友好、易用的数字化平台,打造数字化开放生态,致力于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助力设备智能化运维。”
随着数字化的飞速发展,ABB运动控制也不断推陈出新,在新产品揭幕环节展示了五款新的服务与数字化产品:ABB运动控制智能运维平台-ABB云版 Motion365 2.0、ABB运动控制智能运维平台-本地部署版 Motion365 Lite,大型电机及其负载有线监测方案 Smart Qube,远程专家支持工具Remote Expert Support Tools,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运营平台iCare2.0(一期),致力于不断为客户提供更佳的数字化服务体验。
此外,ABB服务业务团队还在会议现场与北京数字化中心进行了连线,模拟了ABB工程师通过远程支持工具XMReality,协助现场工程师排查和解决问题,让与会人员身临其境地感受了ABB工程师利用远程支持技术、数字化产品与平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服务效率。
在分组讨论环节,ABB业务团队与服务渠道伙伴还就传动服务、电机服务、服务站工程师能力矩阵及数字化行业解决方案突破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就当下在各主题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各抒己见,并总结出了进一步优化相关服务与解决方案的行动计划,为ABB运动控制的服务业务发展添砖加瓦。
ABB运动控制的发展离不开渠道伙伴的支持与帮助,此次会议邀请了多位服务渠道伙伴上台发言,分享他们的相关实践和成功经验,同时还向为ABB服务业务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渠道伙伴颁发了多个奖项。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与渠道伙伴通力合作,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数字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致力于通过快速响应和高质量服务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帮助客户全力延长设备的正常运行时间和产品寿命,提高电机、发电机及传动设备的性能和能源效率。...
2023 年 6 月 29日,由The Open Group主办的2023架构·可持续未来峰会(北京主会场)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圆满落幕。
本次大会以“可持续未来”为主题,采取1+3,即北京主会场+上海/成都/深圳三个城市峰会场模式,聚焦架构设计、架构语言、云计算、微服务、敏捷转型、人才培养等丰富主题,为150+位企业管理者、架构师、IT 专家、信息安全专家和数字化从业者提供了全球视角,一同探索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架构与技术标准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主会场特别设置三大篇章—架构标准设计、架构人才战略,以及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创新,涉及科技、制造、金融、消费等行业领域。
The Open Group EA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企业架构师协会(AEA)首席执行官Chris Forde先生为本次峰会做开场致辞。他表示,世界正在经历快速的数字化转型,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The Open Group作为推动可持续企业架构推广前沿的领导者,将倡导推动积极变革的方法,专注于创造有利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变革性成果,使组织能够在快速发展的世界中茁壮成长。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机械工业出版社副社长林松先生在致辞中强调,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旋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主旨之一。本次峰会的举办兼具战略高度与指导意义,将从技术发展、行业实际解决方案、人才培养等多个视角,助力应对流程自动化方面的业务和技术挑战。
战略共赢 布局未来
现场,The Open Group与机械工业出版社进行了战略签约合作仪式,并就备受业界期待的TOGAF®标准第10版中文图书发布,以及OPA标准2.1版的本地化工作展开具体合作。
今后双方将本着“共同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在科学技术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教育、传播、出版等方面强强联合,开展全方位、高质量的深度合作。
同时,会上还宣布了TOGAF® 认证组合中文版考试的正式上线!欢迎前往The Open Group中文官网查看。
主题论道 架构洞见
全天的大会议程,节奏紧凑、内容充实、干货满满,14位嘉宾联袂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技术视听盛宴,给数字化从业人员带来了愉快又有收获的参会体验。
首先,清华大学复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新国先生以“架构引领的数字转型”为主题,提出了关于智慧企业架构设计的一些思考。他指出,当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机遇,但同时需要意识到数字时代复杂性对企业提出的新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架构思想,需要对企业的整体设计。
中国工商银行业务研发中心金融科技专家任长清先生从企业级业务架构视角出发,带来了大型商业银行基于业务架构的数字价值实现(DVR)方法与实践。从企业发展的内在诉求看,银行需要积极转换思路,寻求更好发展,逐步由闭源式、集中式、信息化向开放式、分布式、生态化的数字化方向转型,建设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场景生态布局。
The Open Group EA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企业架构师协会(AEA)首席执行官Chris Forde在架构人才建设篇章分享,围绕EA从业者进行数字化转型,提出了企业应该如何支持可持续性目标所需的技能和思考。
AEA-AZone®特邀外部专家庄鹏先生上台,代表中国架构师街区AZone发布了架构师成长和关爱计划。这一计划以架构师为中心,以架构师的职业发展和关爱培养为一体,服务于企业、市场对架构师人才量和质的需求,建构可持续的架构师人才培养和认证梯队。关爱计划提供一整套架构师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并配以导师制,通过知识学习、案例训练和架构实践让架构师得到理论和实践的快速提升。
大道至简,但知易行难。The Open Group会员单位—凯捷中国副总裁、数字化团队总经理万学凡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讲究的是业技融合,技术始终为业务服务,即使是领先当前业务需要一个身位的前沿技术,最终也需要回归到业务场景中去实现价值。从众多失败案例中找到两类差距:业务与IT之间的认知差距,战略与实施之间的认知差距。
华为企业架构与变革总体组部长马明先生以《应用现代化,释放企业数字生产力》为主题的分享,带现场观众了解了华为是如何通过企业架构的改造与演进,满足公司新业务和新场景需求的。
作为全球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油气行业也是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处长张弢先生从国内油气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出发,以探索交流的心态与大家共同交流了油气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新思路。
架构设计与治理已经成为中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路径,过去抽象、内容繁杂、初始资产梳理困难是架构实施难、推广难、应用难的主要的原因。基于此,The Open Group会员单位—数孪模型科技总经理程燕女士带来主题为《基于模型的治理构建架构从设计到落地的快车道》的分享,深入走进架构设计与治理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关键难点。
IT架构如何更好的适应业务的多变性,成为企业当下的难题,也是CIO们致力于解决或缓解的问题。针对于此,默沙东(中国)IT总监黄飞铭先生从EA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应该如何重点关注IT架构,在整体架构的稳定前提下提供更好的灵活性,从而帮助企业的IT从业人员能跟专注于业务和相关交付,缩短响应业务的周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
随着ChatGPT的兴起,如何通过AI赋能企业架构,也成为企业架构从业者当下最关心的话题。世界五百强中国整车企业IT高级专家韩司阳先生上台,以“企业架构语言ArchiMate®应用实践与研究”为主线,以实际案例展示AI通过Archimate赋能企业架构的未来畅想。
作为国内率先实施企业架构体系建设,并进一步丰富了企业架构理论的“先行者”,太平洋保险(集团)数智研究院的企业架构专家张希运先生从企业架构实践出发,为我们分享了其架构建设实践经验。
随后,优锘科技EA事业部负责人白靖先生通过其所在企业长期在市场探索和大量的项目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总结出企业级架构管理工作中,众多企业面临的共性难题,并进行了《数字孪生驱动的企业架构管理平台建设实践分享》。
最后,亚马逊云科技解决方案架构师经理郭立先生聚焦开放敏捷架构,为我们详尽介绍了这一基于结果、以客户为中心和以产品为中心的方法,以及其是如何帮助企业指导业务和技术领导者,助力成功实现数字化敏捷转型。
自2013年首届峰会举办至今,The Open Group年度峰会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盛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商业航空、能源开发、装备制造、健康医疗、管理咨询、信息通信技术等诸多行业内的数字化转型领导者。
探索未来架构新图景,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The Open Group将始终处于可持续企业架构推广的前沿,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先进的架构理念,方法及策略,探索无边界信息流™。...
2023年6月29日,美的工业技术旗下科陆电子亮相2023年国际数字能源展深圳站(2023 IDEE·SZ)1号馆1B17展位,展示了包括液冷箱式储能系统、液冷柜式工商储一体机、NEPCS-1750储能变流器在内的储能以及智能电网领域核心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为构建全球数字能源生态体系以及助力相关产业链提质升级注入动能。其中,科陆新一代Aqua系列液冷储能旗舰产品凭借在效率、寿命及安全性上的全面领先吸引众多现场观众驻足。
美的工业技术旗下科陆电子亮相2023年国际数字能源展深圳站1号馆1B17展位
作为国内最早进入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企业之一,科陆电子凭借较强的储能系统集成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已经实现对相关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成为行业引领企业之一。如新一代储能旗舰Aqua液冷系列产品包含三款标准产品,分别是4.18MWh标准20尺集装箱储能系统Aqua-C、420KWh的增容柜Aqua-E以及200KW/420KWh的工商储一体机Aqua-E Pro。
相比上一代产品,Aqua系列产品寿命更长、能量更大,其循环寿命提升35%,达到10000次以上,能量密度较上一代风冷产品提升38%,辅助功耗降低30%;在应用上,Aqua液冷系列产品应用更灵活、高效、安全,其中Aqua-C支持双箱并机,可节省占地面积50%以上。Aqua-E可配套Aqua-C作增容应用,Aqua-E Pro作为独立系统可应用于工商业储能。Aqua系列全系产品配置DCDC,支持簇级管理,可用率高达99.5%。同时全系配置主动均衡系统,可缩短40%以上的调试及维护时间。
美的工业技术旗下科陆电子亮相2023年国际数字能源展深圳站1号馆1B17展位
除储能产品性能领先之外,科陆电子在储能设备的运维上也独具匠心。如其近期发布的白泽智慧储能精益运维技术平台将为储能设备的运维管理带来全新的思维和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化的监测、预警和管理系统,将使储能设备的运行更加高效、可靠,并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寿命,从而为客户带来更高的收益。在2021年全美独立储能项目收入前20名中,科陆电子包揽了收益率前6的站点。科陆电子强大的运维能力为客户带来了理想的收益。
在展示储能的同时,展会上还展示了智能电网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芯片、智能电表、电能溯源以及自动化检定、智能仓储方面等智能电网领域核心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科陆电子深耕电力行业近30年,智能电网板块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创造了多项第一。
美的工业技术旗下科陆电子亮相2023年国际数字能源展深圳站1号馆1B17展位
作为较早布局能源互联网行业的中国企业之一,科陆电子具备显著的战略先发优势,是目前行业中为数不多同时具备底层芯片设计、物联通信、高精度计量、边缘计算、配电控制技术等技术,基于自主研发的芯片和软、硬件架构,打造科陆产品自主平台,研制出模块系列产品,计量系列产品、边缘智慧终端类产品、中低压配电产品,并打造了溯源及检测系列产品,自动化检定、立体仓储系统等,实现了全链路产品布局,为用户提供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的全域生态,并不断向电力物联网各细分领域延伸,构建可感、可观、可测、可控的数字能源体系。
围绕“源网荷储”一体化,美的工业技术及旗下科陆电子、合康新能为全球范围内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能源网络、工商业及消费者能源管理构建丰富的解决方案。科陆电子将凭借在储能、智能电网领域的技术、制造优势,以“硬件+平台+服务”的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全生态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更多客户积极参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推动全球范围内碳减排,为人类的绿色可持续、全球可持续能源的发展作出贡献。...
作为中国储能全产业链资源整合的第一平台,储能领跑者联盟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体化的储能全产业链生态圈,努力为储能企业提供全方位展示品牌与技术的机会,建立更多优质高效的交流与合作渠道,与行业共生,携行业同进。2023年8月28日-9月1日,由EESA储能领跑者联盟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第十届中国国际光储充大会将荣耀亮相。作为目前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区最聚焦的储能展览会,本次展览会的规模高达10万平方米,来自全国各地超过1000多家的储能核心企业共襄盛举。
一、展区概览
储能领跑者联盟甄选苏州作为本次盛会的举办地,姑苏作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毗邻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接洽大江南北。本次场馆选址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共计10万平的展览面积,涵盖9大场馆,吸纳了800多家展商入驻,将会带来一场划时代的储能专业展览!
二、展区活动
01重磅观展团
◆业主观展团:
作为装机主力,“五大六小”发电集团在双碳目标的推进中发挥着引领性的作用。本次储能专业展览,EESA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邀约五大六小相关业主单位莅临展会现场,为整场活动注入更多关注,期待在行业良性发展的进程中,能够为企业端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政府观展团:
2023年以来,各省在推进双碳目标的进程中都加快了脚步,为了促进产业集成,落地更多储能项目,在新能源领域,在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整县分布式、风电下乡等一系列政策主导下,储能开始有序进入各省市场发展。EESA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合作方面也合作了不少政府机构,本次展会现场,我们也邀请了部分政府单位莅临现场,为促进区域政府招商合作搭建桥梁,为各企业单位融资合作提供市场机会。
02 储能竞技馆
EESA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储能竞技馆强势回归!本次玩转储能竞技馆活动相较上一届更加精彩,在这里,参与者可以在多个不同的游戏区域体验储能相关的竞技游戏,例如“为热爱蓄能”电池组装、“储能知识抢答赛”、“左右开弓”储能集装箱部件拼接等热门游戏。参与现场竞技游戏活动,就可以兑换套圈机会啦,“趣味套圈”区域更有丰厚大奖等你来拿。无论你是组装高手、知识大拿还是力量达人,是时候来竞技馆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03 趣味全馆打卡
由储能领跑者联盟与TÜV北德联合发起的集章打卡活动,目前已有十多家光储充领域企业参与。参与企业均为储能产业链每个环节的代表企业,包含但不限于电芯、BMS、电池pack、逆变器pcs、集成商等。在TÜV北德“SAFETY GO NORD安全指北”专栏的活动主题下,吸引观展嘉宾共同关注储能产业链的安全问题,与企业共建高质量传播内容。
04 新品亮相,引爆全场!
新品,始终是展会的主角,本次的新品发布会堪称全场最值得期待的环节之一。我们将宣发由上百家储能核心企业带来的储能新品,一网打尽当前储能市场前沿亮点,让您尽享科技盛宴。各展商以创新、安全、节能为原则,聚焦关键技术突破,结合独家优势,进行差异化研发,从而细分领域拓宽市场,其中包含了电芯产品、逆变器产品、系统集成类新品及整套的完整解决方案,以不同产品应对不同场景需求,推动产业链提质增效,不断扩大储能规模化应用,合理构建储能产品新生态。
三、同期会议
01 碳中和·S50储能领袖闭门会
为聚焦储能发展的绿色未来和双碳目标下的行业发展,共同以高效率、精角度来探讨储能行业的发展与未来。EESA将举办2023碳中和·S50储能领袖闭门会。本场会议将聚焦2023年储能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痛点,站在行业发展的转型关键期的窗口角度,从技术发展趋势、产业链整合方向等带来一场全新的储能认知的头脑风暴。
02 会员大会
联盟在2023年度以月平均20%的速度增加合作会员单位,目前吸纳了近百家储能产业核心企业。会员单位作为支持联盟在储能行业发展中的重要合作伙伴,与联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无论是今年6月即将召开的企业沙龙,还是本场会员活动,联盟都将打造一个赋能平台,期待在会员大会的现场为各会员单位搭建交流合作的桥梁,促进各单位之间交流互通,共同进步。
03 光储充大会
光储充大会发展到2023年以来已进入了第十届,本届大会,我们传承了往届光储充论坛的议题内容,本场共设置了8大分论坛,将分别从“能源变革与储能创新技术发展”、“储能商业模式应用与综合能源融合发展”、“新型电力系统与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新型储能电池技术与应用”、“储能电站规划与设计思路研讨”、“共享储能与虚拟电厂的探索与实践”、“储能产业发展规划及投资路径”、“储能政策标准解读与安全问题剖析”等八大主题展开最聚焦、最前沿、最深度的储能行业市场解读,届时将有各区域政府领导、各五大六小行业专家、各核心企业高层等加入这场盛会,与您一起开启2023下半年最新市场解读。
四、星光大奖
光储充星光奖:
为致敬向上力量,弘扬储能精神,本届展会通过设置五大类二十三奖项,全方位涵盖人物类、企业类、产业链类、项目运用类、合作(特别颁发)类,五大赛道,齐头并进。我们将继续怀着为行业赋能的初心,挑选一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筛选一批在储能之路上不断耕耘的奔跑者,同时寻找一批潜藏黑马能力的绩优者,帮助他们走进行业同仁的视野中,促进更多渠道合作,吸引更多投资人的目光,赢得更多资本青睐。
五、媒体整合
EESA联合邀请媒体对展会进行全程跟踪报道,以图、音、文、视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宣传报道。同时紧跟时代步伐,特别打造新品发布会直播等环节,开设云端交流渠道,助推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和产品推广率。
以下为截止本次发文时的合作媒体(排名不分先后):
(合作媒体持续拓展中,欢迎联系)
六、线上观展合作
为促进各合作单位交流互通,本场展览会特设置了线上交流群,您可扫码联系工作人员加入群聊,以便获取相关展会、会议通知以及相关会议PPT、速记、录音、现场直播等。
了解展会详情/报名参与请扫下方二维码:
咨询请联系工作人员:
Yuumi:13651866301(同微信)
Sky:19121848050(同微信)...
14套在线监测ETOS® 这是MR为莫桑比克EDM电网项目提供的最新助力 在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中标的该项目中 MR的产品已经顺利完成交货
这是MR在中国 首次成套集成使用在线监测功能
MR领先的解决方案
将持续助力企业实现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点击视频详细了解☟☟☟
MR中国区销售总监 杨诺女士: MR一直秉持着自己的专业性,在每个环节上都会尽力做到完善。莫桑比克项目的顺利实施会给国内众多的变压器厂提供应用参考,让MR更多的合作伙伴了解和熟悉我们在设计、供货、安装和设备调试各个环节上给予客户的服务和支持。
01
构筑全新客户圈层
从产品竞争力出发
❖ MR深入挖掘项目的实际需求,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输变电重大装备制造核心骨干企业,产品遍布东南亚、中东、中亚、拉丁美洲和非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深入了解,MR从该批量项目变压器产品电压等级高、体量大、工期紧,作为产品履约及交付的优先需求出发。
❖ MR为项目其中的5个变电站(66kV-400kV)提供了品牌全套的解决方案,在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前提下,以客户体验为重点,赢得了客户的青睐。
❖ 在项目的14台变压器和16台电抗器中,变压器选用MR的VR开关,变压器和电抗器选择了MESSKO® 和CEDASPE® 组件。
❖ 基于客户在监测功能上集成配套使用和变压器就地柜唯一化上的需求,MR将产品的开放性和专业度有机结合,通过ETOS® 嵌入式变压器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解决方案,借助其强大的整合功能,将客户所需的在线监测功能集成到一个柜子中,通过可视化屏即可简单清晰地操作控制。
❖ 依托ETOS® 嵌入式变压器操作系统,通过丰富的功能拓展和模块,针对电力变压器进行可靠的监测、控制、调节操作,满足各类数字化的需求。
02
立序未来
用实力兑现品牌价值
从小有成就到初具规模,百年企业MR在提升产业链能级跃升、项目招大引强的发展背景下,再次回归“产品主义”的逻辑。
以提升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MR积极融入全球网络,借力打力,以开放的姿态汇聚全球客户资源,充分发挥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聚集效应和带动作用,进而提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效应。
面向未来,MR将契合优化产业结构的具体要求,面向不同区域的市场定位,做出灵活的精细化策略,通过产业链项目和产品的顺利推动和长期稳定运行,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实施履约,输出具备市场领先水平的电力产品、技术和标准,为客户提供重大的能源装备保障。...
6月27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发布北京市首批十大行业大模型应用案例。百度联合国家电网科研单位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简称智研院)打造的“设备运检知识助手”入榜。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刘航表示,此次发布的首批行业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和《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加快人工智能场景建设相关举措落地实施,结合当前大模型技术与垂直行业应用正在快速融合的阶段特点,加快拓展大模型行业应用。
“这10个行业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均由技术供给方与场景需求方联合研发,展现了大模型技术能力,并深度结合不同行业需求特点,在帮助行业用户‘降本提质增效’的同时,开发新功能、形成新产品、拓展新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更加深度融合。”刘航说。
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提供大模型技术
国家电网经营区域覆盖我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供电人口超过11亿,是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但因为供电范围占国土面积的88%,国家电网在大规模复杂电网系统管理运营方面面临诸多挑战,迫切需要先进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电网运营效率和安全,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面向复杂电网专业场景智能化需求,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百度与智研院联合训练电力行业NLP(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在电网设备、客服等实际业务场景进行试点验证,多项指标超越传统小模型技术,可以显著增强电网运营的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国家电网集团实现“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重要支撑。
未来,百度将联合智研院持续开展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跨模态等技术领域大模型共训,并计划发布基于文心大模型的电网设备运检大脑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共同推进电力行业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除电力行业,百度还在汽车制造,建筑、采矿、物流、纺织等领域,探索使用大模型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效果。比如在汽车行业,长安汽车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正在开发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赋能一款量产车型,实现提升用户体验的目标。
一个多月连续两次获得官方认可
这也是百度大模型技术实力一个多月来第二次获得北京官方认可。5月19日,北京市经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发改委共同启动“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百度智能云成为第一批模型伙伴。模型伙伴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行业典型场景牵引,在通用大模型的基础上开发行业模型,落地行业应用并提供日常服务,打通模型即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并以行业模型反哺通用大模型技术的迭代。
此外,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近期针对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中文工业领域的知识问答能力进行系统性评测。结果显示,百度文心一言表现超过GPT3.5,综合评价指数在国内排名第一。细分行业方面,文心一言在电子设备、装备、钢铁、采矿、电力、石化、建材等七大行业均获国内第一。该评测由五大院士,八大IEEE Fellow,共十三位顶级专家构成了专家委员会给出结果。
当前,国内大公司纷纷推出大模型,如何选择合适的大模型是企业面临的新“选择题”。北京官方的“两次”认可,以及工联院的评测结果,将有助企业在选择百度大模型时吃下“定心丸”。...
ABB轩璞系列可视对讲系统荣获2023德国红点设计奖
一体化智慧社区与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构筑安全、智慧和可持续的社区生活
日前,2023年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大奖名单揭晓,厦门ABB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团队设计的ABB轩璞系列可视对讲系统脱颖而出,基于创新的产品设计和优质的用户体验,成功斩获该项国际大奖。
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设立于1955年,旨在表彰世界范围内杰出的产品设计,素有设计领域的奥斯卡奖之称,是全球公认的工业设计顶级奖项之一。
ABB电气智慧建筑亚太区负责人邹恩昌表示:创新是ABB的DNA。我们以突破创新和前瞻性的产品设计理念为出发点,并注入可持续发展元素,紧密贴合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用融合科技和美学的高品质产品回馈市场。ABB致力于描绘社区和家居一张图,运用通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社区、建筑、家居和人相互连结,智能管理出入口、户内、公共区域和物业,助力提升社区的管理、治理和服务水平,营造更加低碳、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构筑有品质的智慧社区生活。
超越不凡,让家更懂你
无论城市喧闹,万物繁盛,家永远是一个温馨舒适的居所。生活其中,无论从亲密、互动、陪伴的情感角度诠释人性化的功能设计,亦或是安全、美学的实用主义,此次获奖的ABB轩璞系列可视对讲系统将全力打造人们向往的智慧生活场景,助力搭建智慧社区。
ABB轩璞系列可视对讲系统,是ABB一体化智慧社区与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室内机集可视对讲、安防、家居控制多功能于一体,经典的色彩搭配和多样的UI风格,流畅的线条、超薄的外观配以硬朗的金属拉丝窄边框的外观设计,可适应各类家居风格;创新的磁吸式安装方式,更加便捷省时。
ABB轩璞系列可视对讲系统,可实现5种开锁方式,人脸识别、APP 、二维码、IC卡、密码;同时还支持临时密码开锁、临时二维码开锁,支持梯控、云对讲、多场景适用等功能。
安全保障,悉心呵护
ABB严苛的网络安全技术,24小时守护家居系统的网络安全。可视化的门禁管理与访客互动沟通系统,轻松掌控家居门禁系统的状态,保障家的安全。
多功能,自由扩展
ABB创新的技术,让开放的智慧平台内、外兼顾,可轻松对接室内各种智能家居设备,亦可实现智慧社区的互联互通。定制化的界面可实现播放功能,更具商业价值。
外观美学设计,品味非凡
流畅的线条、超薄的外观,搭配硬朗的金属拉丝窄边框的设计,适配各类家居风格,满足业主对于居家审美和谐一致的需求。灵动的交互式呼吸灯设计, “一呼一吸间”,让家充满灵动生机。经典的色彩搭配和多样的UI风格,告别千篇一律的传统搭配,让家更新颖。
安装便捷,化繁为简
还在为费时又费力的安装方式而苦恼?轩璞可视对讲室内机支持磁吸式安装方式,代替传统螺钉,轻松固定,方便省时又节约成本。...
2023年6月19日,2023施耐德电气绿色城轨行动响应计划发布仪式成功举办。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王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绿智办主任邢智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主任娄永梅,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源管理低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任婧出席活动。在活动现场,施耐德电气邀请协会专家为与会嘉宾深度解读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并正式发布《施耐德电气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以实际行动助力城轨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行业转型加速,亟需先行者赋能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被委以重任。2022年8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 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正式发布,与正在实施的《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共同指导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城市轨道交通的智慧化、绿色化发展道路。
然而在产业低碳转型提速的背景下,城轨行业仍面临规划引领有待加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有待健全、支撑技术有待突破等重重挑战,亟需先行者赋能。秉持绿色企业的担当,施耐德电气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积极响应《行动方案》,在活动现场正式发布《施耐德电气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旨在通过“数字化”和“电气化”两大技术,进一步发挥自身影响力,为城轨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切实助力。
仪式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王飚对施耐德电气方案的发布表示热烈祝贺和充分肯定,他表示:“此次行动方案的发布,充分体现了施耐德电气作为可持续发展先行者的责任和担当。未来,希望施耐德电气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分享先进经验和成果,加强与协会绿色城轨行动的对接,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王飚
践行承诺,打造端到端绿色价值链
活动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邢智明主任和娄永梅副主任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并解答了现场提出的问题。《行动方案》首次提出“供应链主要企业获得绿色工厂星级标定的比例”的量化指标要求,并强调“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再制造及绿色工厂”的发展要求,鼓励“将绿色承诺和绿色标识纳入招标用户需求,优先采购绿色低碳产品”,为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成绿色城轨的目标,提供了政策指引。
从左至右: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绿智办主任邢智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主任娄永梅
作为可持续的践行者,施耐德电气已经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了业务的方方面面,打造了涵盖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交付、绿色运维的“端到端绿色价值链”。在本次发布的《施耐德电气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中,施耐德电气明确提出要从自身绿色发展承诺、绿色价值链建设等多维度,响应城轨行业绿色发展需求,以实际行动及绿色化、智慧化的解决方案助推能源与产业进一步融合。
施耐德电气提出,到2025年,实现自身运营层面的碳中和;到2030年,自身运营层面实现“零碳就绪”;到204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碳中和;到205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净零碳排放。
这些承诺的实现依赖于施耐德电气始终强调全生命周期减碳的创新理念。比如,在产品设计规划阶段,就将绿色基因注入其全生命周期内。为助力行业实现供应链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施耐德电气率先通过Green Premium产品生态标签,让客户公开、透明地看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环境影响的信息,直观了解其绿色表现。此外,目前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29家工厂和物流中心,其中有15家被工信部认定为绿色工厂,已经提前达到了《行动方案》2025年设定的目标要求。
从左至右: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低压业务行业市场部、行业市场经理卫翔宇;
施耐德电气战略部、可持续发展咨询业务负责人吕志勇;施耐德电气生态设计部、生态设计技术经理刘果果
技术赋能 加速产业转型
绿色城轨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新应用的加持。深耕城轨行业多年,施耐德电气也同样承担着赋能者的角色,提供从战略规划、实践落地到绩效追踪的全方位支持,带动产业上下游共同提升。在绿色技术层面,施耐德电气积极部署并推广具备强大数字化基因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依托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从能源结构优化、绿色电力使用、能量回收、设备节能、管理节能和环保设备选择入手,为轨交行业发展提供绿色、智能、可靠、高效的发展和运行保障,助力其实现“智慧绿色、安全高效”价值。
在互联互通的产品层面,施耐德电气利用包含断路器和开关柜在内的系列智能化设备,助力行业实现智能化管理;在边缘控制层面,施耐德电气系列应用与软件能够与产品设备有效配合,并实现对设备运行状况的预测判断,快速定位现场故障位置;在应用分析与服务方面,施耐德电气系列数字化软件能够为用户提供方案建议及操作指导,帮助城轨行业用户迈向无人值守运维,尽享数字化和智能化体验。
此外,施耐德电气还将不断推进相关活动,通过技术培训、新业务新趋势研讨、行业标准推进等多样化交流活动以及示范项目创建等,发挥龙头企业示范作用,带动生态圈共同助力城轨绿智发展。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源管理低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任婧
“施耐德电气绿色城轨行动响应计划”的启动,充分展示了其以实际行动助力《行动方案》实施与推进的决心和实力。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源管理低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任婧表示:“‘绿色’和‘智慧’正成为轨道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双翼。作为行业绿色引领者,施耐德电气从多维度积极响应城轨行业的绿色发展需求,以领先的电气化产品和创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能源与产业的进一步深度融合。未来,我们将继续立足行业绿色发展,努力将自身在后端的绿色能力转化为助力前端业务的优势要素,为绿色城轨建设和企业转型升级赋能,推动城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可持续进程的不断深化和加速,产业整体的减碳意识大幅提升,企业减碳动力正由外压转向内生,但企业减碳也面临着多重挑战,亟需先行者赋能。在近期举办的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践行者和赋能者们纷纷亮出方案,为产业的碳中和呈现新的技术、实战经验与绿色智慧。
作为全球能源管理与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受邀出席了本次博览会,围绕“生态赋能,助力减碳有技可施”的主题,全方位展示了覆盖多个行业关键场景的解决方案,并重磅发布了搭载AI技术的全新数字化产品SpaceLogic™ AI BOX(楼宇节能盒),以领先的数字化能力,赋能多行业绿色转型,达成“双碳”目标。在会上,本刊记者采访了施耐德电气数字能效业务中国区数字楼宇市场部负责人魏琨、施耐德电气数字能效业务产品经理陈奕和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安全环境与不动产部门经理陆可展。
建筑行业减碳之道
如今,建筑领域减碳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最大难点和关键所在。建筑业终端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公共建筑面积仅占建筑面积的19%,其能耗占比却高达38%。其中,暖通空调系统(HVAC)能耗占比大于45%,在医院、酒店、商业建筑等不同种类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部分能耗占比甚至更高。
施耐德电气数字能效业务中国区数字楼宇市场部负责人魏琨表示,建筑空调能耗高的关键在于缺少对空调全系统生命周期的整体把握,目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规划执行割裂,各个环节的厂商不同,单项目各自管理,不仅沟通成本高,而且结果与预期差距很大;二是楼控系统失准,数据失真、缺损,缺乏分项计量,能耗不明,表计安装位置欠考量;三是虽然AI软件推出了解决建议,但缺乏专业人员与物业运维人员交流,产生了大量无效或无法执行的建议。
针对这些问题,魏琨认为建筑空调实现节能的方法在于针对生产侧和使用侧整体把握,按需节能。施耐德电气利用AI技术打造的数字化“可云可边”HVAC节能解决方案——SpaceLogic AI BOX(楼宇节能盒)基于暖通实际场景,借助数字化手段,通过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结合多种专业模型,对用能现状进行仿真和预测,为客户量身打造高效的暖通节能数字化平台,实现能源与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降本增收。
数字孪生助力楼宇节能
据介绍,数字孪生指将物理实体镜像映射到虚拟空间,生成一个“数字双胞胎”,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通过物联网实现数据实时双向互联互通,从而反映对应物理实体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以此为基础利用AI仿真预测,为优化决策赋能。数字孪生共有以虚映实、以虚控实、以虚预实、以虚优实和虚实结合五个层级,魏琨表示,目前的数字孪生,特别是能效管理平台大部分还停留在第一第二层,如果没有第三层以上的AI技术加持,就只能实现简单的数据管理。而在建筑中央空调系统中,设备种类复杂繁多,能耗占比大,设备运行故障难以快速定位,建筑空调测控系统与实际脱节,形同虚设。建筑空间内还常会出现冷热不均现象,这些都是导致潜在建筑安全隐患和能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只靠数据管理实现节能显然是不可能的。
施耐德电气数字能效业务产品经理陈奕表示,SpaceLogic AI BOX(楼宇节能盒)目前处于第四层,能够让AI的策略真正赋能和下发到设备中,这是施耐德电气有别于其他传统数字孪生产品的地方。另外,不同于其他只做平台的企业,施耐德电气本身有互联互通的设备,能够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在研发和建模过程中,施耐德电气还把国家颁布的节能政策法规和自身的实践经验在算法侧进行结合,最大程度地保证设备运行。陈奕说:“我们懂电,我们懂空调,我们也懂需求,这是我们的最大优势。”
SpaceLogic AI BOX(楼宇节能盒)解决方案
施耐德电气SpaceLogic AI BOX通过四大核心功能赋能建筑暖通系统,从建造和维护的设备使用全生命周期运行。通过数字孪生建模和系统仿真调试获取系统特征,借助数字孪生模型,快速反应并定位各系统运行情况及故障,合理规划系统工况,保证高效运行。通过历史与实时数据的收集与应用,利用专业算法校准进行跟踪及验证,实时调整暖风系统模型精度,提前预测系统能耗。通过对暖通系统运行的全面掌握,借助机器学习对建筑暖通负荷能效分析,在动态工况汇总,合理规划设备运行的功率及策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并节约空调暖风系统能耗,依据不同业务的需求和属性,提供从系统能耗运行参数到维护管理等多维度的可视化空调能耗监测,并实时追踪节能目标完成进展,量化节能收益,节能和通过开放金融、灵活部署、快速交付等特性,实现系统动态优化。
最典型的应用案例来自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这也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第一家正式的端到端的灯塔工厂,运用了施耐德电气独有的EBO楼宇运营系统,在能源管理方面有很多先进的经验。据陆可展介绍,无锡工厂原空调能耗占比46%,通过运用SpaceLogic AI BOX(楼宇节能盒)实时、持续的优化,深度挖掘施耐德电气在能源管理的优势,2023年4月实际运行节能率在21.5%,后期还将对系统硬件进行改造,增加电动控制类阀门和重新调试水力平衡,预测节能率可以达到30%,实现开空调能耗占比在36%。
可以预见,在与EBO楼宇运营系统的协同作用下,SpaceLogic AI BOX(楼宇节能盒)将真正赋能AI技术走入场景,助力建筑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为楼宇管理注入崭新活力。此外,施耐德电气2023年全新发布的新一代EcoStruxure™数字楼宇一体化解决方案也在展会亮相,基于 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该方案打造出会呼吸的楼宇生态系统,完美契合可持续、超高效、强韧性和以人为本的未来楼宇新需求,助力楼宇行业轻松应对“双碳”目标下的严峻转型挑战。
多年来,施耐德电气始终坚持深耕楼宇行业,今年年初,施耐德电气凭借其对建筑行业痛点的深入理解和针对痛点打造的数字楼宇解决方案,荣获《智能建筑》杂志(现改名为《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评选的2022年度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建筑园区智慧管控平台十大匠心产品品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十大匠心产品品牌、建筑能效监管系统十大匠心产品品牌、信息及物联网系统十大匠心产品品牌四项大奖,充分验证了施耐德电气在智能建筑领域的深厚积淀。
随着“双碳”目标期限的不断临近,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紧迫的减碳任务。对此,魏琨表示:“当前多种前沿技术的快速迭代,为楼宇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技术基础。长期以来,施耐德电气致力于通过数字化创新,为包含楼宇行业在内的多领域客户,打造高效可靠的绿色能源管理和智能运营解决方案,满足其差异化需求。未来,我们将持续把握数字技术变革新机遇,以高品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和能效提升,助力中国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时代。”...
近日,在2023 NAVIGATE领航者峰会期间,由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旗下《智能制造》杂志与新华三集团联合主办的2023智能制造高端沙龙圆满落幕,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行业BG总裁张力,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数字官兼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张鹏,新华三集团副总裁、首席信息官谌平出席会议,与近百位来自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的企业领导和技术专家一道参观新华三未来工厂,分享数智时代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前沿经验,探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未来前景。
数智精耕,共话智造典范企业成功经验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周宝东在致辞时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转型关键期,唯有不断通过数智精耕,加速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才能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高效协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持续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进而加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直以来,新华三集团坚信智能制造是推动产业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数字化技术是做大做强做优中国制造的重要抓手。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行业BG总裁张力指出,作为智能制造的躬身实践者,新华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双重基因,不断探索产业数字化革新,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自身的生产流程,打造了业内领先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同时积极将实践经验总结凝练,广泛服务于上万家头部企业。根据IDC报告显示,2022年新华三占制造业ICT综合市场第一位,未来更将持续精研云智原生技术,做中国制造背后坚定的支撑者,助力行业数字化变革的新征程。
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已席卷全球,如何把握时代机遇,走好数字化变革之路成为所有企业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数字官兼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张鹏向与会嘉宾分享了新华三如何驾驭数智之力,赢得时代的思考与实践。他指出,在智能时代,繁华不在脚下,而在指尖。企业数字化变革需深化内外链接,提升协同力;建设第四视角, 提升管控力;建设智能外挂, 提升创造力;修炼数字认知, 提升自驱力;加强数字变革, 提升推动力,“五力”并进,共赴智能时代潮头。
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愉悦生活方式的心得与实践。从门店到工厂,从国内到国际,从客户端到社区,从车联车控到换电体系,蔚来汽车以数智化技术,成功打造了全球范围内第一家“用户企业”,真正做到了数字化服务业务与用户。
鞍钢集团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数智院首席科学家陈百红在演讲中提到,对于鞍钢这类传统制造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并非易事。数字鞍钢建设的原则,主要遵循十六字方针:集团统领、企业分管、标准一致、信息共享,以提升数据管理水平为重点,让数字化成为新鞍钢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行业务实 切实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当前,我国制造业还普遍存在数字化思维素养不足,发展基础参差不齐,产业支撑能力有待增强等问题。要切实改善这一现状,需要企业数字化能力的持续提升,需要不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更需要制造企业信息化负责人的思想激荡与碰撞。在《智能制造》战略支持的圆桌对话环节中,新华三集团副总裁、首席信息官谌平,沈鼓集团信息数据中心主任郝玉明,浙江恒逸集团生产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彭先涛,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陈晶共同围绕加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话题,展开交流与对话。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首席信息官谌平在对话中谈道,一直以来,新华三始终以行业赋能为导向,在将紫光股份智能工厂打造为业界标杆的同时,更希望将能力外溢,使能每一位用新华三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都能够打造出世界上最先进、最智能、最绿色的工厂。
沈鼓集团信息数据中心主任郝玉明指出,标准化是离散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安全性是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首要考虑因素。沈鼓集团同时作为离散型企业和高端制造业代表,务实推进数智标准化及安全性建设,深耕行业场景,以需求为导向,推进IT与OT的深度融合。
浙江恒逸集团生产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彭先涛认为,作为全球首家聚酯产能突破一千万吨的企业,恒逸集团从2016年开始推进数字化建设,逐步构建了安全、高效和绿色的供应链和物流保障体系,同时对生产过程和工艺持续优化,以提升产品研发与市场竞争力。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陈晶表示,在数字化项目实施及运营方面,针对不同项目类型,企业可以尝试数字化团队运营和业务人员主导运营两条路径,切实满足用户需求及组织内部需要。
中国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推进,需要产业领军企业的引领和拉动,需要技术创新和完善的产业环境,更需要精耕务实,为制造赋智慧的决心与能力。新华三躬身入局智能新时代,精研云智原生技术,深耕客户应用场景,以务实理念打造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不断进化的数字大脑加速推进数字化变革的智能化升级,做百行百业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精彩预告:
完整圆桌对话实录即将放送,敬请关注!
新华三与《智能制造》杂志联合打造#智造精耕者#对话视频即将上线,敬请期待!...